- 年份
- 2024(2540)
- 2023(3858)
- 2022(3411)
- 2021(3301)
- 2020(2967)
- 2019(7243)
- 2018(7317)
- 2017(14741)
- 2016(7945)
- 2015(9074)
- 2014(9119)
- 2013(8868)
- 2012(7868)
- 2011(7128)
- 2010(7448)
- 2009(6807)
- 2008(6707)
- 2007(5789)
- 2006(4976)
- 2005(4489)
- 学科
- 济(34249)
- 经济(34225)
- 管理(23387)
- 业(23169)
- 企(20709)
- 企业(20709)
- 方法(19747)
- 数学(17701)
- 数学方法(17211)
- 中国(8254)
- 理论(8000)
- 财(7885)
- 农(7179)
- 业经(6566)
- 学(6470)
- 务(5820)
- 财务(5784)
- 财务管理(5778)
- 企业财务(5520)
- 融(5063)
- 金融(5063)
- 制(5049)
- 和(4978)
- 技术(4861)
- 农业(4815)
- 贸(4808)
- 贸易(4804)
- 银(4727)
- 银行(4725)
- 易(4667)
- 机构
- 大学(111707)
- 学院(111390)
- 管理(46403)
- 济(44922)
- 经济(44029)
- 理学(40889)
- 理学院(40491)
- 管理学(39384)
- 管理学院(39203)
- 研究(33416)
- 中国(25556)
- 京(23187)
- 科学(20387)
- 财(19900)
- 所(16516)
- 财经(16235)
- 业大(15727)
- 江(15503)
- 中心(15264)
- 农(15179)
- 研究所(15084)
- 经(14832)
- 北京(14775)
- 范(14046)
- 师范(13909)
- 经济学(13677)
- 州(12499)
- 财经大学(12293)
- 经济学院(12246)
- 商学(12073)
- 基金
- 项目(75346)
- 科学(60080)
- 基金(55289)
- 研究(53864)
- 家(47809)
- 国家(47464)
- 科学基金(41815)
- 社会(33749)
- 社会科(32001)
- 社会科学(31991)
- 省(29634)
- 基金项目(28821)
- 自然(28576)
- 自然科(27989)
- 自然科学(27986)
- 自然科学基金(27477)
- 教育(26989)
- 划(25105)
- 资助(24293)
- 编号(22162)
- 成果(17531)
- 重点(16937)
- 部(16733)
- 创(16203)
- 课题(15127)
- 发(15078)
- 创新(14939)
- 教育部(14813)
- 大学(14626)
- 科研(14475)
共检索到155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袁艺 袁一骏
在知识经济时代 ,智力资本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在明确智力资本概念的基础上 ,回顾了有关智力资本测量的实证研究过程与主要模型 ,并指出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智力资本 指标 测量模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景乃权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夏普教授运用资本定价模型 (CAPM )解释投资风险。该模型的特点是简洁、实用 ,在西方证券市场的技术分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夏普教授关于网络股的定价问题 ,介绍该模型在实践中的应用 ,以期能对中国证券投资分析技术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李福
传统的资本结构理论认为企业存在着最优的资本结构,1958年Modigliani&Miller提出MM理论,指出公司的价值与资本成本不受资本结构的影响,但考虑到所得税因素以及破产成本后,资本结构将受到负债比率的影响。在1963年Miller提出了修正的MM定理,认为公司价值将随其财务杠杆增加而上升,同时在对资本结构进行考察时,可以观察到这样一种现象:即使性质相似的公司也会有不同的负债比率,对于这一现象,Miller称之为杠杆中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惠琴 刘剑民
智力资本在企业运作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使它的计量成为必要。本文通过对智力资本定义及计量特殊性的分析,提出智力资本贡献度量的重要方法——收益法,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智力资本的计量模型,以求能帮助企业更好地评价其未来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关键词:
智力资本 收益法 智力资本度量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小赞
目前针对企业智力资本的衡量模型主要关注内部智力资本维度,已不适用于现有开放式智力资本的衡量研究。本文在传统衡量模型基础上改进优化,将模型研究的要素扩展为内外部两大维度,内外部维度均包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三个要素。通过对我国149家企业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优化后模型的信度和效度,并分别研究了智力资本各要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内外部智力资本的各个要素均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说明改进后的模型适用于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企业智力资本对创新绩效影响的衡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邹颖 汪平
资本成本是现代财务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架构财务理论体系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学术界的隐含资本成本估算技术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这种估算技术高度依赖市场分析师对于未来的预测,以及研究者对于未来盈余性质、波动幅度和预测期间的假设。本文借鉴Easton(2007)的研究思路,对隐含资本成本估算技术的理论基础及其模型推演进行分析和论证,并对当前资本成本估算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评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蔡凡,万希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测量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来评述智力资本的测量,内部测量是用来管理、指导和增加公司的智力资本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提供杠杆作用;外部测量包括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比率法、托宾Q法和基于实物期权等方法试图提升公司的价值,最后提出智力资本当前的发展和未来的方向。
关键词:
智力资本 无形资产 平衡计分卡 测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富生 张林
针对传统投资评价方法的缺陷,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项目的增量智力资本的投资评价模型。根据智力资本的结构及特点,该决策模型以改进后的"斯堪的亚浏览器"计量投资项目的增量智力资本,以资源和风险约束条件下的增量智力资本最大化为决策准则,应用了0-1型整数规划求帕累托最优解。
关键词:
智力资本 投资 斯堪的亚浏览器 整数规划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小明
在新经济时代下,智力资本已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本文尝试把企业智力资本理论引入高校,建立适合高校的智力资本评价模型,并建立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实证研究,统计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靠性,智力资本的三个构成要素之间存在正向的相关关系;最后开发出一个智力资本报告模型以供高校报告其智力资本现状。
关键词:
高校智力资本 评价模型 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朱华 关培兰
在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成为组织的第三资源和核心竞争。本文尝试把智力资本理论引入高校,构建适合高校的智力资本模型,并设计衡量高校智力资本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实证研究,统计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靠性,智力资本的3个构成要素之间存在正向的相关关系。最后,就加强高校智力资本管理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高校智力资本 模型 实证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安琳
企业间激烈竞争的现实传达出一个基本事实——企业间的竞争模式已经发生变化。将无形的知识"有形化"并加以有效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彩虹 陈东平
有限理性建模是经济理论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有限理性研究的核心问题。文章主要介绍并讨论了两类典型的有限理性模型:考虑决策主体和决策过程的有限理性模型和度量有限理性实现程度的模型,发现,两类模型均承认思考成本和认知成本是影响行为人有限理性的重要因素,且均存在实用性不强的问题。因此,如何建立更加科学的有限理性模型,值得思考。
关键词:
有限理性模型 决策成本 有限理性程度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梁景
资本账户的开放度可以用资本管制指数或通过对一些经济变量的研究来测量,这些测量指标各有其优点与不足,但基于利率平价的实证较为理想。资本账户开放度的测量要结合开放进程,短期指标以资本管制指数为主,而长期指标的测量,应该从利率平价角度考虑。
关键词:
资本账户 开放度 测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纪珍 刘成城 陈聪
在行为—创新系统性研究不足及国内对行为代理模型缺乏关注的情形下,对行为代理模型的基本框架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梳理了行为代理模型的概念及发展脉络,回顾了相关的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总结了已有研究的不足,并探讨了行为代理模型在中国情境下管理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行为代理模型 代理理论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韩世梅 刘美凤
20世纪70年代,绩效技术成为一大研究和实践领域,并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进入高校课程体系。许多组织和个人对绩效技术的胜任力进行了研究。其中,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ASTD)先后开展了八次胜任力模型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绩效技术专业人员培养和职业发展的参考依据和实施指南。本文旨在通过文献分析,对ASTD历次胜任力模型中关于"角色"的研究进行全面分析和比较,识别出独具特色的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参照绩效技术的典型流程,对ASTD的人类绩效改进流程模型的不足之处及其导致的角色界定问题进行辨析,为我国绩效技术从业人员的角色界定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