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89)
2023(10089)
2022(8543)
2021(7738)
2020(6121)
2019(14244)
2018(14048)
2017(27139)
2016(14254)
2015(15820)
2014(15737)
2013(15846)
2012(15355)
2011(14134)
2010(14406)
2009(13408)
2008(13064)
2007(11706)
2006(10887)
2005(10282)
作者
(41397)
(34760)
(34483)
(32769)
(22316)
(16691)
(15721)
(13185)
(13180)
(12449)
(11909)
(11487)
(11245)
(11137)
(10687)
(10673)
(10089)
(10021)
(9868)
(9683)
(8935)
(8447)
(8416)
(8167)
(7855)
(7820)
(7545)
(7482)
(6988)
(6825)
学科
(88031)
经济(87969)
管理(37371)
(36862)
地方(27824)
(27104)
企业(27104)
方法(24825)
中国(23001)
数学(21845)
数学方法(21726)
(20284)
业经(17360)
地方经济(16662)
(15706)
农业(14844)
(13695)
(13206)
金融(13203)
(12182)
(12165)
环境(11748)
(11706)
银行(11697)
(11404)
(10930)
贸易(10917)
(10326)
(9667)
(9431)
机构
学院(210254)
大学(208656)
(100101)
经济(98193)
研究(80146)
管理(75415)
理学(63080)
理学院(62239)
中国(61654)
管理学(61413)
管理学院(61002)
(45520)
科学(45002)
(44461)
(40604)
研究所(36200)
中心(35227)
财经(34357)
(32707)
经济学(31839)
(31393)
(30871)
北京(29819)
(29747)
师范(29526)
(28660)
经济学院(28271)
(26807)
业大(26057)
财经大学(25043)
基金
项目(129280)
科学(101905)
研究(98631)
基金(92450)
(79118)
国家(78394)
科学基金(66985)
社会(64813)
社会科(61388)
社会科学(61375)
(50419)
基金项目(49035)
教育(43630)
(41891)
编号(39693)
自然(39685)
自然科(38664)
自然科学(38657)
自然科学基金(37941)
资助(37411)
(34768)
成果(32724)
重点(29177)
发展(28840)
(28378)
(28373)
课题(28357)
国家社会(27086)
(26418)
(24749)
期刊
(127645)
经济(127645)
研究(73273)
中国(46257)
(34085)
(30196)
管理(29873)
科学(27351)
学报(26770)
(24676)
金融(24676)
教育(21865)
经济研究(21114)
大学(21048)
农业(20562)
学学(19657)
技术(19331)
业经(19098)
财经(18118)
问题(16654)
(15818)
(13013)
国际(12517)
技术经济(12400)
世界(12213)
(10823)
资源(10640)
经济问题(10444)
现代(10411)
(10180)
共检索到3454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刚  何炼成  范华  
智力资本是使企业的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运行的所有无形资产的总称。由于智力资本投资具有明显的内在收益效应和显著的外在效应等特殊的规定性,因此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构造理论模型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说明了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进一步加强。这一结论得到了计量回归分析结果的验证。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程润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中国改革的全面展开,"将改革进行到底"到了关键时期。"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并不是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和现实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将为西部地区带来提升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贸易往来促进过剩产能调整和推动改善区域发展失衡格局等机遇,同时也面临政治环境欠缺和平与稳定、文化认知差异的广泛存在和项目投资收益率难以保证等挑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茆长宝  陈勇  
本文从量与质两个方面对人口内部均衡发展概念进行界定——在人口发展过程中,人口内部影响因素在发展数量、质量等方面逐步实现均等或协调,而这种均衡是暂时的、相对的,且不断的由低级均衡向高级均衡发展演替。在此基础上从人口发展、人口内部均衡度、人口内部均衡发展梯度、人口内部均衡可持续发展度四个视角构建人口内部均衡发展评价模型,并对西部地区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结论:(1)2000~2007年间,西部人口发展、人口内部均衡度及人口内部均衡可持续发展度呈增长态势,其增速高于同期全国水平,且西部各省间发展差距较大;(2)西部地区人口发展水平较低,位于0.48~0.59之间,属由启蒙后期进入过渡前期阶段;(3)西部人口内部均衡度低,位于0.35~0.42之间,属由轻度失调进入濒临失调阶段;(4)西部人口内部均衡可持续发展度较低,位于0.455~0.544之间,属过渡阶段。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亚东  郭淑敏  刘现武  
[目的]农村集体经济一直以来都是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和难题,我国西部地区的集体经济由于发展基础薄弱、起步较晚,加上空壳现象明显,发展难度较大。探索西部地区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是提高农民收入、平衡经济发展、推动精准扶贫和加强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方法]通过深入宁夏回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宁夏) 80个行政村进行基线调研,从实践和发展的角度系统性地分析了西部地区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瓶颈,提出了我国西部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框架,并逐一进行分析与破解。[结果]从组织建立、产业选择、资金来源与发展模式4个方面对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进行研究探索,能够帮助西部地区规范的建立组织,选好主导产业,并通过项目补贴、贷款融资与村企合作的途径撬动发展资金,增加资本积累,从而进一步科学地建立与选择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结论]基于对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的分析与探索,可以具有针对性地指导我国西部地区集体经济的发展,为我国西部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可借鉴及可复制的经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胤汉,雒爱萍  
近十年来,在总体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我国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趋于加大,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日渐突出。实现我国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和稳定、高速度的发展,必须解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 一、问题与症结 1.梯度推移理论和倾斜式发展战略,使东西部之间经济差距加大 40多年来,我国生产方布局在宏观上发生过几次大变化。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建国初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佩卿  
基于新发展理念,本文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方面入手,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进行了重新诠释,从产业集聚化、城乡一体化、城市生态化、要素市场化、生活宜居化五个维度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2012—2016年西部地区11个省区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其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排名逐渐固化,分布状况与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一致。以新发展理念推进西部新型城镇化的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应从五大方面相对应的五个维度上,结合西部地区实际,探索适宜西部区情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邓艺  张汝斌  郭婷婷  
自主创新作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技支撑和重要途径,不仅对科技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实现和谐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因此,分析经济欠发达地区科技产业发展与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互动关系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以西部地区云南省为例,通过对云南自主创新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充分借鉴国内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经验,提出经济欠发达地区自主创新的发展重点,认为欠发达地区的自主创新应当结合国内外市场及地方特色,实施自主创新行动计划,积极鼓励企业从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开发,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志澄  
加快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路刘志澄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于地理条件、资源愿赋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同,其经济发展总是沿着不发达──欠发达──发达三个阶段不断推向前进。而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和不发达又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竞争而发展。我国建国40多年来,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青  
分析了新世纪西部大开发所面临的机遇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挑战 ,揭示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矛盾的特殊性 ,阐述了西部大开发创新思路和跨跃意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金叶  梁佳  张静  
加快生态经济发展是我国西部地区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战略选择,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态系统脆弱,但生态环境保持良好、自然景观资源多样、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是加快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也是发展生态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推动力和催化剂。西部地区加快生态经济发展首先要在多个层面上树立正确的生态经济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形成网络立体化生态经济发展态势;其次要加强生态经济教育,为生态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与智力支持;第三,要通过技术创新优化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建立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导的多元化生态产业体系,确立生态农业的基础地位,积极发展生态工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秦成逊  周惠仙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包括经济结构的改变,经济与社会均衡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西部地区现行的经济发展方式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和路径依赖性,"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打破经济发展方式路径"闭锁"的关键手段。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文学  
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王文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全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宏观背景下,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却日益突出。目前,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大体为6:3:l,而且这种差距还在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林筠,李随成  
应用多方面统计资料对我国目前定义的西部地区12个省市的城市化水平及城市化发展进程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对东、西部地区GDP、人均GDP的比较,将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研究了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与西部地区人均GDP及第二、三产业就业比例的关系,指出了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滞后是经济发展缓慢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不协调的原因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