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78)
- 2023(8094)
- 2022(7046)
- 2021(6196)
- 2020(5436)
- 2019(12772)
- 2018(12425)
- 2017(24887)
- 2016(13409)
- 2015(15325)
- 2014(15650)
- 2013(15932)
- 2012(15277)
- 2011(14062)
- 2010(14265)
- 2009(13584)
- 2008(13434)
- 2007(12368)
- 2006(11010)
- 2005(10137)
- 学科
- 济(82651)
- 经济(82595)
- 管理(36949)
- 业(35720)
- 方法(31846)
- 数学(28589)
- 数学方法(28416)
- 企(27576)
- 企业(27576)
- 地方(19306)
- 农(17383)
- 中国(17144)
- 财(16547)
- 学(15420)
- 业经(13843)
- 地方经济(13242)
- 农业(12139)
- 制(11580)
- 贸(11336)
- 贸易(11332)
- 和(10901)
- 易(10900)
- 融(10345)
- 金融(10342)
- 务(10063)
- 财务(10048)
- 财务管理(10024)
- 环境(9758)
- 银(9699)
- 银行(9675)
- 机构
- 大学(209389)
- 学院(207727)
- 济(100509)
- 经济(98661)
- 管理(77328)
- 研究(74172)
- 理学(65986)
- 理学院(65242)
- 管理学(64259)
- 管理学院(63861)
- 中国(56336)
- 财(43962)
- 科学(43350)
- 京(43348)
- 所(38595)
- 财经(35000)
- 农(34976)
- 研究所(34874)
- 中心(33339)
- 经济学(33077)
- 江(31752)
- 经(31573)
- 经济学院(29705)
- 业大(29236)
- 北京(27563)
- 农业(27421)
- 范(26057)
- 师范(25830)
- 财经大学(25648)
- 院(25473)
- 基金
- 项目(129376)
- 科学(101296)
- 基金(94406)
- 研究(94210)
- 家(81572)
- 国家(80925)
- 科学基金(68595)
- 社会(61956)
- 社会科(58734)
- 社会科学(58716)
- 省(49794)
- 基金项目(49774)
- 教育(42350)
- 自然(42301)
- 划(41517)
- 自然科(41257)
- 自然科学(41242)
- 自然科学基金(40534)
- 资助(39343)
- 编号(37546)
- 成果(31240)
- 发(29485)
- 部(29433)
- 重点(29228)
- 国家社会(26115)
- 创(26063)
- 课题(25507)
- 教育部(25343)
- 科研(24757)
- 人文(24680)
- 期刊
- 济(116081)
- 经济(116081)
- 研究(64841)
- 中国(37424)
- 财(35389)
- 学报(31865)
- 农(31279)
- 科学(28324)
- 管理(27240)
- 大学(23732)
- 学学(22247)
- 农业(20566)
- 经济研究(20053)
- 融(19900)
- 金融(19900)
- 财经(18760)
- 技术(17922)
- 经(16281)
- 业经(16100)
- 问题(15403)
- 教育(14907)
- 技术经济(13043)
- 贸(11962)
- 统计(11945)
- 业(10935)
- 世界(10796)
- 商业(10271)
- 策(10197)
- 理论(10147)
- 国际(10034)
共检索到317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玲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作为人力资本重要组成部分的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得出结论:一是要加大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二是要提高智力资本投资的效益。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闫淑敏 秦江萍
本文分析了教育、科学技术以及健康对西部经济增长的贡献。认为西部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虽处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为显著的年限,但西部第一产业比重大,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远未达到这一水平;西部科技进步贡献率水平很低。另外由于西部技术接受者的素质较低,也阻碍了科技推广的速度和广度;而健康对西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全国水平。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贡献 中国西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朱翊敏 钟庆才
本文将研究对象确定在广东省的范围内 ,对广东省及其所辖各市的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进行详细分析 ,并通过建立生产函数分析模型 ,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 ,分析了各市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状况的差异 ,讨论了经济政策与制度对人力资本贡献率的影响 ,最后提出了广东省各区域人力资本发展战略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贡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超 杨素芳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测算国民收入在劳动和资本之间分配的最优方法,很多学者估计了中国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但实践表明是不正确的,当前中国国民收入分配向资本倾斜,劳动者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其报酬仅占国民收入的48%。因此,应发挥政府在提高劳动者收入中的重要作用,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逐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改变目前劳动力价格低的局面,让民众分享到更多的经济发展成果。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贡献 劳动报酬 资本报酬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包迪鸿 盛乐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贝克尔把人力资本投资描述为“通过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的活动”,可见,投资是一种增加未来收入(物质和非物质)的活动。作为一种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同样也可会产生收益,这种收益放大到社会层面,即个体的人力资源增加,将提高人力资源对信息、知识、技术的获取、运用和转化能力,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带来社会经济的增长,这种经济的增长正是源于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因此,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贡献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尔奎 李康诺
本文在人力资本经济增长理论基础上,利用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基于EVIEWS软件,通过对陕西榆林能源化工基地为主体的2000-2010年间统计数据进行梳理和分析,测度人力资本对此主体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在此期间,经济发展呈资本拉动型状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0.94%,贡献份额为38.49%,人力资本对其他要素产生的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35%,两者之和占到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最后提出构建人力资本支撑体系的建议。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李景睿
经济增长中的人力资本效应与人力资本投入规模、知识外溢和市场容量有着密切关系。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构建理论模型对珠江三角洲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从人力资本对总产出的贡献数值及其演变趋势来看,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能够显著地促进珠三角经济增长,且其效应逐年递增;从人力资本产出弹性与物质资本、劳动投入产出弹性的比较来看,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为正且呈不断上升趋势,珠三角经济增长面临由物质资本和劳动投入数量驱动向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驱动的转变。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产出弹性 经济增长 珠江三角洲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静娟 陈笑
本文从知识创新能力、知识传播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三方面建立了知识水平指标体系,用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各地区综合知识水平进行了研究。根据所构建的经济系统模糊神经网络,测算固定资产投资、从业人员数及知识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进一步通过知识对经济贡献率的测度,将我国各地区知识水平对经济的贡献率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知识水平 测度 综合评价 模糊神经网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明
本文使用客观历史资料,对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并由此得出技术的人力资本化,发挥政府和企业行为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把经济增长的技术内生化原理与我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实现“科技致富”、“科技强国”的现代化蓝图的结论
关键词:
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技术内生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俊杰
运用卡尔多的需求分析方法,文章论述了对工业部门产品的需求对于中国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工业部门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对于中国大规模劳动力转移和其他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是一个工业制造大国,但不是一个工业创造强国,中国工业化之路远没有完成。在劳动力转移未完成之时,工业(而不是服务业)仍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工业部门生产率仍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
工业部门 需求 中国经济增长 卡尔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蒲志仲 刘新卫 毛程丝
本文构建了包含能源的三要素经济增长核算模型,估算了1952~2012年及不同阶段能源等要素的产出弹性,能源等要素和技术进步对我国工业化时期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能源产出弹性和能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次于资本,远高于劳动力要素;两要素经济增长核算模型中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当部分应归功于能源,能源消费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技术进步的体现;包含能源要素的经济增长核算,能更好地揭示经济增长的源泉,反映不同阶段工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体制变化。
关键词:
化石能源 经济增长 产出弹性 要素贡献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鑫铖 谭鑫
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历来被经济增长理论和实证分析所忽视。本文通过扩展传统的增长核算理论,将自然资源作为一种投入要素纳入生产函数中,并利用中国1978—2009年数据对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自然资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每年拉动1.16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自然资源 经济增长 贡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杉
当前,中国消费率处于低水平并持续走低,这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扩大内需、保持可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障碍。文章讨论如何提高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就此给出结论性的建议。
关键词:
消费需求 经济增长 贡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鼎权
为了明确教育在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文章基于数据包络模型实证分析了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区差异性影响。采用高效率的数据包络模型建立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地区差异的指标体系,并以四川省和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对数据模型的应用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了教育造成地区经济增长差异性的原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叶茂林 郑晓齐 王斌
教育在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经济增长反过来又能够支撑着教育,并有利于它的发展。两者呈现出辩证的相关关系,形成良性循环。本文从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角度出发,分析、认识这种辩证关系。
关键词:
教育 经济增长 计量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