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06)
2023(19122)
2022(16332)
2021(15058)
2020(12937)
2019(29811)
2018(29572)
2017(57418)
2016(31227)
2015(35246)
2014(35055)
2013(34778)
2012(31921)
2011(28497)
2010(28355)
2009(26462)
2008(26521)
2007(23695)
2006(20532)
2005(18213)
作者
(91219)
(76316)
(75923)
(72355)
(48533)
(36627)
(34551)
(29965)
(28794)
(27163)
(25773)
(25692)
(24333)
(24018)
(23597)
(23538)
(23092)
(22740)
(21964)
(21953)
(18943)
(18713)
(18579)
(17463)
(17139)
(16990)
(16958)
(16907)
(15357)
(15250)
学科
(133314)
经济(133163)
(109987)
管理(101251)
(96383)
企业(96383)
方法(65090)
数学(54435)
数学方法(53721)
(39088)
(38854)
业经(36231)
中国(31708)
(27912)
财务(27829)
财务管理(27782)
农业(27241)
企业财务(26372)
(25729)
(23951)
地方(23456)
理论(23286)
(23049)
贸易(23042)
技术(23039)
(22369)
(22259)
(20000)
环境(18935)
(18883)
机构
学院(454254)
大学(451731)
(183865)
管理(183523)
经济(180059)
理学(158935)
理学院(157299)
管理学(154461)
管理学院(153659)
研究(144280)
中国(109922)
(95261)
科学(90697)
(84430)
(77719)
(72903)
业大(69375)
财经(68544)
(66778)
中心(66693)
研究所(66417)
(62272)
农业(61293)
北京(59588)
(55946)
经济学(55542)
师范(55388)
(53656)
(52108)
财经大学(50912)
基金
项目(307472)
科学(242110)
基金(224125)
研究(221747)
(195197)
国家(193552)
科学基金(167474)
社会(139937)
社会科(132726)
社会科学(132691)
(120637)
基金项目(118516)
自然(110569)
自然科(108055)
自然科学(108026)
自然科学基金(106108)
教育(101897)
(100616)
资助(93623)
编号(90345)
成果(71528)
重点(68241)
(67550)
(64707)
(64402)
课题(61010)
创新(60031)
科研(59457)
教育部(57813)
国家社会(57529)
期刊
(198238)
经济(198238)
研究(126809)
中国(80349)
学报(71169)
(70461)
管理(68759)
(67780)
科学(65601)
大学(53912)
学学(51132)
农业(48655)
教育(42586)
技术(41937)
(36599)
金融(36599)
业经(34224)
财经(33575)
经济研究(31151)
(28787)
(27565)
问题(26065)
技术经济(24900)
统计(23448)
图书(21479)
(21469)
(21237)
现代(21015)
理论(20996)
科技(20936)
共检索到651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金勇  徐方议  李保柱  
文章整合资源依赖理论与资源基础理论,以智力资本的视角,从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关系资本三个维度,依据“新经济”生产函数模型,采用GMM方法探讨智力资本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智力资本对中国IT软件业的劳动生产率产生显著的激励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是提升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核心因素,而结构资本是提升民营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牛志伟  许晨曦  武瑛  
基于制度变迁的视角,本文以2015~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营商环境优化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营商环境优化对企业劳动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机制检验表明,营商环境优化通过改善宏观层面市场公平竞争环境、法制环境及商业信用环境,促进微观层面人力资本升级、员工权益保护和提升员工信任度,从而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拓展性检验发现,营商环境优化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正向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中更为显著。本文研究重点关注了宏观制度软环境优化产生的正向人力资本效应,进而改善微观企业生产经营。这不仅丰富了相关研究文献,拓展了宏微观整合的研究视角,也对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效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杭敬  张志远  苑立波  
当前,上海面临着既要保持合理经济增长速度,又要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双重艰巨任务,而劳动生产率则是完成这两大任务的关键因素。一方面,经济增长本质上是劳动生产率提升与劳动力增长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当前上海人口红利趋于减弱的形势下,继续提升劳动生产率是保持经济合理增长的关键环节;另一方面,经济转型又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依赖物质消耗转为主要依赖广义的技术进步。而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升又是推动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的三个要素。该文利用非参数生产前沿动态分析模型,对"十五"时期以来上海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要素进行拆解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虽然上海制造业增加值与劳动生产率呈现同步回落走势,但技术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春华  路正南  
本文基于LMDI指数分解方法,建立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效应分析模型,并以江苏省工业企业为例,实证分析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效应。首先,分析生产要素流动对部门资本利用效率、部门资本深化以及部门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其次,分析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效应;最后分析各类型企业的资本利用效应、资本深化效应以及劳动力转移效应对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实证分析表明,加快生产要素转移,既有利于提高各类型企业的资本利用效应与资本深化效应,又有利于提高劳动力转移效应,从而有利于加快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艳聪  
员工的劳动生产率是决定企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企业可以通过调整薪酬结构来影响劳动生产率。文章基于薪酬结构中住房公积金这一视角,利用两期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在薪酬总支出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是否缴存公积金以及缴存的具体比例对员工劳动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设立住房公积金账户对员工的劳动生产率有显著正效应,且缴存比例的增加会显著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丹丹  
在中国市场化转型的背景下,企业所有权性质的变化在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用2001-2016年中国工业不同所有制类型的分省份-行业数据,考察不同企业所有制类型的工业经济变动特征,并实证分析劳动生产率收敛趋势,比较和分析其收敛差异。研究发现,中国不同所有制类型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均存在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非国有经济的收敛驱动了整体经济的收敛。国有企业由于市场竞争不充分、缺乏创新激励等,劳动生产率的收敛速度要慢于非国有产权企业的。而私营企业能更好的与本土实际相结合,充分匹配适宜的技术,收敛速度要优于外商和港澳台企业。为实现经济发展均衡,政府需继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重视私营企业的发展优势,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优化创新环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旭川  
劳动生产率和就业是两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本文运用CES生产函数说明了两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理论联系。通过运用VAR方法和1978-2006年间的数据,检验了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就业效应。经验研究显示,技术进步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就业效应的重要因素。从短期来看,劳动生产率的就业效应是负的,但从长期来看,劳动生产率的就业效应是正的。这说明,中国选择了一种适于就业增长的技术进步方式。中国应坚持劳动生产率和就业的协调增长,采用适合于中国现实经济的技术,并选择适当的技术进步速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玲  
On the base of analyzing the shortcomings of production function,the author analys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growth of productivity of 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by using index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44 73% of the change of productivity is induced by the shift of employed persons between industries.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鹏飞  李莹  
本文将"巴萨效应"的工资传导机制引入古典经济学的劳动生产率——工资理论框架,采用1996—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从全国层面和地区层面考察以贸易部门与不可贸易部门的相对生产率表示的"巴萨效应"对工资增长的影响。发现"巴萨效应"在全国层面是推动工资上涨的重要因素;分地区看,巴萨效应的工资传导机制仅在东部地区显著成立,而在中西部地区并不显著。中西部地区较低的城镇化水平和可贸易部门与不可贸易部门间的劳动市场分割阻碍了巴萨效应对工资的影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映梅  瞿凌云  
劳动生产率是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和协调区域平衡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采用指数方法,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分解为纯生产率效应、鲍默效应及丹尼森效应,三种效应的贡献率显示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长主要是由纯生产率效应驱动的,2002年以后丹尼森效应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对比分析中国31个省份的纯生产率效应和丹尼森效应发现,东部地区省份的两种效应普遍高于其他省份。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中部省份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在保持纯生产率效应贡献度的基础上提高丹尼森效应,而西部地区的两种效应都有待提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妮  李玉梅  许倩  
近年来受多方因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加大,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因此,劳动生产率提升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2012—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企业年金能否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及其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年金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现行的年金费率范围内,年金费率越高,促进效应越明显。门槛模型检验表明,年金费率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当年金费率大于等于0.489%时,促进效应才开始明显;当年金费率大于2.679%时,促进效应则有所下降。进一步的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收入效应”“激励效应”和“甄选效应”是企业年金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渠道。研究有助于鼓励和引导企业建立企业年金,提高企业年金的覆盖率,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体系,同时为企业选择年金费率提供参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潘晓明  
一、引言关键部门分析是随着发展经济学的兴起而逐步深入的。研究产业部门间的相互关系,尽可能把握各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真实地位和作用,是关键部门分析的起点和基础。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环节和宏观经济分析主要手段的投入产出分析技术,在关键部门的研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自拉斯姆森(Rasmussen,(1956)],钱纳里和瓦特纳伯(Chenery & Watnabe(1958))指出部门间相互关联的重要性,赫希曼(Hirschman(1958))给出关键部门的定义和标准关联度的关系,关键部门分析的实证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汤萱  高星  赖晓冰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革新了生产要素体系、企业组织架构和生产模式,对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借助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对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劳动生产率展开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从企业自身属性与外部时空差异角度而言,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成长期企业组别中更为明显。机制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可通过缓解企业融资困境及强化企业内部治理两条路径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特别地,当企业获取政府补助及自身加大研发强度时,能够强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振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作用,企业管理层应高度保持或提升数字化转型意识,地方政府精准支持数字化转型,培养数字化人才队伍,确保数据安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程欣  邓大松  
现有文献认为,社保投入对企业劳动生产率存在成本效应、激励效应两种不同的影响。由于大样本数据的缺乏,现阶段对于社会保险企业投入的讨论大多停留在其对企业生产的抑制效应。然而,本文运用随机分层抽样的"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数据,就社保投入对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影响机制进行了创新性地实证研究。基准回归表明,在充分剔除选择性偏误的前提下,社保投入对于劳动生产率的激励效应更强。随着人均社保投入每增加10%,企业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3.5%。进一步地,实证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创新精神与管理效率是社保投入对于企业劳动生产率产生激励效应的重要渠道;其中,与人力资本、创新精神相比,管理效率更为重要。与大部分基于发达经济体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有所不同,本文发现:对于现阶段我国经济而言,社保投入对企业生产要素投入的成本挤出效应并不明显,社会保险通过激励员工从而促进企业生产率的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金荣  
笔者利用1998年~2009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和私营工业企业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1998年~2001年间,私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一直高于国有企业,但从2002年开始,国有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反超私营企业。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私营企业技术研发的相对滞后、不健全的用人机制和不合理的行业分布等因素是导致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