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18)
- 2023(4601)
- 2022(3140)
- 2021(2736)
- 2020(2147)
- 2019(4701)
- 2018(4696)
- 2017(9377)
- 2016(5130)
- 2015(5873)
- 2014(6013)
- 2013(5583)
- 2012(4729)
- 2011(4156)
- 2010(4076)
- 2009(3815)
- 2008(3921)
- 2007(3617)
- 2006(3376)
- 2005(3282)
- 学科
- 济(23141)
- 经济(23116)
- 业(17458)
- 管理(16985)
- 企(14287)
- 企业(14287)
- 中国(8890)
- 财(8109)
- 农(7876)
- 方法(7653)
- 业经(6976)
- 数学(6462)
- 数学方法(6419)
- 农业(5589)
- 制(4900)
- 务(4726)
- 地方(4713)
- 财务(4711)
- 财务管理(4708)
- 发(4644)
- 企业财务(4581)
- 发展(4181)
- 展(4176)
- 融(4044)
- 金融(4044)
- 产业(4018)
- 体(4014)
- 银(3944)
- 银行(3933)
- 学(3893)
- 机构
- 大学(74863)
- 学院(74549)
- 济(32642)
- 经济(32071)
- 管理(27983)
- 研究(25001)
- 理学(23984)
- 理学院(23764)
- 管理学(23369)
- 管理学院(23243)
- 中国(19388)
- 财(15802)
- 京(15650)
- 科学(14461)
- 财经(12523)
- 所(12313)
- 农(12005)
- 经(11433)
- 江(11398)
- 研究所(11156)
- 中心(11059)
- 经济学(10952)
- 业大(10222)
- 经济学院(9847)
- 北京(9717)
- 范(9691)
- 师范(9583)
- 财经大学(9327)
- 农业(9248)
- 院(8945)
- 基金
- 项目(49102)
- 科学(39502)
- 基金(36591)
- 研究(36269)
- 家(31683)
- 国家(31422)
- 科学基金(27392)
- 社会(24968)
- 社会科(23608)
- 社会科学(23604)
- 基金项目(18920)
- 省(18755)
- 自然(16567)
- 教育(16507)
- 自然科(16211)
- 自然科学(16208)
- 自然科学基金(15934)
- 划(15581)
- 编号(14342)
- 资助(14291)
- 成果(11902)
- 重点(11048)
- 国家社会(10916)
- 发(10812)
- 部(10773)
- 创(10111)
- 课题(9990)
- 教育部(9493)
- 创新(9449)
- 性(9445)
共检索到111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丛海涛 唐元虎
智力资本的分配激励表现为多种方式,可以选择的激励方式有竞争性工资、以股权激励为主的高能激励和所有权激励,智力资本化是分配激励的方式之一。智力资本化的提出反映了公司治理理论从股东治理向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转变。文章认为,股权激励和所有权激励是一定条件下企业所选择的分配激励和所有权安排方式。那种不顾条件的"泛股权化",将智力资本的激励方案局限于股权和所有权激励是没有理论根据的。我们通过分析智力资本的价值维度和智力资本产出的可订约性维度,提出了智力资本化分析矩阵。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潘庆华 郇金宝
随着智力资本所有者越来越密切的参与公司治理,智力资本和企业价值的关系日益紧密、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要求日益强烈,智力资本激活的关键问题越来越明显的体现是激励以知识型员工为载体的人力资本。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特点也有所不同。体现在激励安排上就是建立作为智力资本载体的员工股份激励和股票期权激励为核心的薪酬机制。
关键词:
智力资本 剩余分配 激励 EVA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芮明杰 郭玉林
在知识经济时代 ,智力资本已经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为稀缺的资源 ,如何通过分配制度安排对智力资本进行有效的激励 ,就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与关键。在目前条件下 ,智力资本的分配激励制度安排主要有股份期权激励、职工持股计划、股份有限合伙制和知识共享激励等 ,它们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制度条件 ,而股份期权激励和股份有限合伙制是对智力资本进行分配激励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
智力资本 激励制度安排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经路 潘琳
文章首先探析了智力资本与智力资产之间的关系,然后在智力资本的构成因素、智力资本的运作、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的关联程度以及智力资本转化为企业价值方面对比了智力资本认知派和智力资本行为派的两种流派不同观点。最后,文章认为行为派将智力资本理解成为一个表征概念比认知派将智力资本理解为先验模型更为合理,行为派关于智力资本如何运作、智力资本怎样转化为企业价值更有意义。
关键词:
智力资本 本体论 认知派 行为派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朱学义
人才智力投资是家庭及社会在培养具有智慧和能力的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所花费的代价,它应该转化为智力资本,并同物质资本一样,以资本收益的方式取得投资回报———智力资本报酬。本文以一个22岁大学毕业的学生在教育方面的投资为例,用大量的数据确认了人才智力投资额,并建立了智力资本报酬的回报模型。
关键词:
人才智力投资 智力资本 智力资本报酬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玎荣 曹春梅
智力投资的资本化问题王玎荣,曹春梅智力投资是指企业为取得和开发职工的智力、提高人们的素质、增强人的能力而进行的软件投资,它一般包括对企业现有职工的培训和提高,对未来人才进行的预期培养以及有计划地从社会上引进已培训成熟的人才,它也是企业一项着眼于未来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力
一、引言在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有超越传统生产要素的趋势,成为企业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关心的不再仅是利润的多少,而是企业的发展能力大小。尤其对知识含量高的信息技术业来说,企业的智力资本显得更加重要,智力资本的含量可能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智力资本的测评方法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需要,企业可以做出不同的选择。为了减小实证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肖建华 牛玉颖
本文探讨了科研组织的智力资本组成结构,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测度指标体系。通过对样本的具体测度,检验了该指标体系在揭示我国科研组织竞争优势上的有效性。
关键词:
科研组织 智力资本 测度指标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谭劲松 王朝曦 谭燕
研究表明 ,企业制度变迁的过程 ,也就是实体资本与人力资本逐渐分离的过程 ,知识经济下智力资源的稀缺更是加快了智力资本作为独立资本形式的进程 ,财富与智力合作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 ,作为人力资源会计自然升华的智力资本会计应运而生。为能在现有财务会计体系下合理计量、核算和报告智力资本 ,我们可以运用“评估 +讨价还价”的智力资本计量模式和与传统财务会计既相对独立又融为一体的智力资本核算与报告体系。
关键词:
智力 智力资本 智力资本会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董必荣 李虎 路国平
智力资本报告目前已经成为部分发达国家知识密集型企业对外报告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企业对外报告的一部分,智力资本报告应该以标准化的方式进行编制和披露。然而,目前的智力资本报告根本不符合对外通用报告的标准化特征,都是以差异化的方式编制,相互之间不具有可比性,很难被一致地理解和应用。智力资本报告的未来发展必须借鉴通用财务报告模式,采用标准化的方式进行编制和披露。
关键词:
智力资本报告 通用财务报告 标准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谷跃兵
人力资源的流失和缺乏工作积极性是制约组织发展的因素,本质原因在于组织对于人力的激励机制缺乏科学规划。从人力资本产权影响因素入手,通过产权理论与分配政策之间的深层关系探讨,指明人力资本产权激励机制的问题所在,提出采用先进的人力资本管理方式和改革薪酬结构可以提高组织发展效率。将经营者的收入与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效率和价值相联系是产权制度下收入分配政策调整的基本原则。企业应该改变以往的基本工资收入为主转向以基本保障、奖金和股票为主,加强法律对人力资本产权的保障,利用市场进行激励和约束人力资本等,激发劳动者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冉秋红
智力资本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为了加强企业内部智力资本管理,满足外部的智力资本信息披露需求,对企业智力资本进行计量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将迄今为止理论界与实务界提出的主要的智力资本计量方法进行了详细述评,并从计量方式与效果的角度,将其分为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方法两大类,提出只有将二者综合运用,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出企业的智力资本状况。最后对智力资本计量方法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探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晓涛 石金涛 徐晓燕 夏琛贵
文章对智力资本从1997-2005年的文献做了综述,分别从智力资本的内涵、构成、评估、计量以及智力资本的运营过程的管理、智力资本的评价管理、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的贡献三个主流研究做了探讨,并指出后续的研究问题和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经路
文章遵循"智力资本指数生成—智力资本指数分析—智力资本指数与国家创新能力互动机制探析"的路径展开框架分析。提出了构建智力资本综合及分类指数的9类指标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借鉴耦合理论,探讨智力资本指数与国家创新能力间的互动机制。
关键词:
智力资本 耦合理论 贡献指数 信息披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