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32)
- 2023(10999)
- 2022(9481)
- 2021(8695)
- 2020(7500)
- 2019(17615)
- 2018(17364)
- 2017(33506)
- 2016(18398)
- 2015(20953)
- 2014(21327)
- 2013(21123)
- 2012(19586)
- 2011(17759)
- 2010(17990)
- 2009(17098)
- 2008(17363)
- 2007(15851)
- 2006(13835)
- 2005(12823)
- 学科
- 济(76568)
- 经济(76461)
- 管理(60096)
- 业(57130)
- 企(49120)
- 企业(49120)
- 方法(36554)
- 数学(31525)
- 数学方法(31208)
- 财(27739)
- 农(19995)
- 中国(19539)
- 制(19488)
- 贸(18282)
- 贸易(18279)
- 易(17871)
- 务(17585)
- 财务(17552)
- 财务管理(17510)
- 企业财务(16670)
- 业经(16498)
- 学(15992)
- 银(13669)
- 银行(13641)
- 理论(13283)
- 融(13250)
- 金融(13246)
- 出(13095)
- 行(12955)
- 体(12898)
- 机构
- 大学(275275)
- 学院(272045)
- 济(116164)
- 经济(113723)
- 管理(103608)
- 理学(88920)
- 研究(88553)
- 理学院(87953)
- 管理学(86538)
- 管理学院(86024)
- 中国(69515)
- 财(58549)
- 京(57043)
- 科学(51960)
- 财经(45735)
- 所(44723)
- 农(43370)
- 江(41667)
- 经(41375)
- 中心(41296)
- 研究所(40117)
- 业大(38606)
- 经济学(37497)
- 北京(35943)
- 农业(34080)
- 范(33957)
- 经济学院(33945)
- 财经大学(33937)
- 师范(33583)
- 州(32500)
- 基金
- 项目(174542)
- 科学(137301)
- 研究(127972)
- 基金(127891)
- 家(110348)
- 国家(109462)
- 科学基金(93828)
- 社会(82516)
- 社会科(78225)
- 社会科学(78202)
- 基金项目(67578)
- 省(67435)
- 教育(59983)
- 自然(59470)
- 自然科(58080)
- 自然科学(58061)
- 自然科学基金(57056)
- 划(56681)
- 资助(52791)
- 编号(51506)
- 成果(43152)
- 部(40185)
- 重点(39360)
- 发(36506)
- 制(36292)
- 创(36271)
- 课题(35511)
- 教育部(34947)
- 国家社会(34396)
- 创新(33972)
- 期刊
- 济(127839)
- 经济(127839)
- 研究(81347)
- 中国(53127)
- 财(49146)
- 学报(41526)
- 农(39040)
- 管理(38184)
- 科学(37276)
- 大学(32096)
- 学学(30239)
- 融(27726)
- 金融(27726)
- 教育(26970)
- 农业(25483)
- 财经(23921)
- 技术(23728)
- 经济研究(20530)
- 经(20485)
- 业经(19134)
- 问题(17528)
- 贸(15847)
- 技术经济(13716)
- 业(13511)
- 理论(13405)
- 版(13264)
- 财会(12960)
- 国际(12751)
- 统计(12654)
- 商业(11949)
共检索到408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帆
现代企业的一个主要矛盾是处理财务资本和智力资本的关系问题。企业的高能激励使得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了一部分股权,但他们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出资者。对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价值属性和出资适格性的分析表明,如果通过制度设计,克服智力资本在产权特征和价值属性上的缺点,使得智力资本能够像财务资本那样作为出资,则现代企业的基本矛盾可以得到进一步缓解。
关键词:
智力资本 激励 出资 风险分担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曾寅
本文从分析出资瑕疵股东与公司之间的民事责任的基础法律关系入手,认为公司章程存在股东与公司之间“对向契约”关系,但在新《公司法》里,“对向契约”被资本充实责任制所掩盖,资本充实责任的制度功能被误用。本文围绕两者的归责原则、责任主体、责任对象、责任范围等分别作了阐述,以揭示“对向契约”违约责任和资本充实责任的各自不同功用。
关键词:
出资瑕疵 出资违约责任 资本充实责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加奇
建立国有资本出资人制度江西省体改委林加奇建立有效的国有资本管理、监督和营运制度,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这项改革的出发点在于:明晰出资者与企业法人财产之间的关系,使产权主体人格化,资本经营责任化,产权效益确定化,从而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欧秀英 董毅 孙玉甫
本文通过对"宝万之争"案例的分析发现,导致该事件发生的根源在于缺乏各生产要素提供者合作共赢的制度。为此,作者针对人力资本出资环节、生产要素运营环节、经营成果分享环节、生产要素退出环节,设计了基于合作共赢的人力资本承诺出资制度。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欧秀英 董毅 孙玉甫
本文通过对"宝万之争"案例的分析发现,导致该事件发生的根源在于缺乏各生产要素提供者合作共赢的制度。为此,作者针对人力资本出资环节、生产要素运营环节、经营成果分享环节、生产要素退出环节,设计了基于合作共赢的人力资本承诺出资制度。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路畅
在现行认缴制下,新《公司法》对瑕疵出资股东权利及瑕疵出资股东责任的分配制度未予明确。与新《公司法》配套的《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仅对股东瑕疵出资的相关责任及权利限制作了简单说明。为此,需要修正瑕疵出资股东的共益权和自益权,以此达到对瑕疵出资股权的限制。同时,结合域外的立法经验提出了股东瑕疵出资责任分配制度,建议确立瑕疵出资股权转让中的出资补充责任与违约责任,修正认缴制下股东瑕疵出资行为的虚报注册资本罪与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罪状和法定刑,以此规范我国资本市场中股东瑕疵出资的行为。
关键词:
认缴制 瑕疵出资 股东权利 责任分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魏子华 白慧林
2013年我国《公司法》的修订将公司资本制度由分期缴纳制改为认缴制,使得股东出资期限与公司偿债能力呈反向变动,导致我国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后股东利益与债权人利益的平衡成为公司法上的新问题。对此有学者提出股东出资义务"加速到期"的观点,主张在公司偿债能力出现严重不足时,股东出资期限尚未届满的视为届满,该股东在未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通过将股东出资加速到期制度与相关制度进行适用比较,明确其特殊性与司法适用条件,分析其请求权法理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第九次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从请求权主体、适用条件、清偿范围三个层面探讨该制度的构建,以达到在认缴制资本制度下股东与公司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平衡。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白华 吴春
文章运用产权理论探讨了政府出资人作为国有资本的管理者应拥有的权力 ,并在对比分析政府出资人管理制度与出资者财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提出政府出资人管理制度的内涵应进一步扩大 ,经营者的选择问题应作为政府出资人管理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认为 ,不能仅在经营者既定的前提下 ,制订和实施经营者的激励问题 ,经营者的选择也应制度化 ;并认为经营者的选择与经营者的激励相互依存 ,缺一不可。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雷新途
无论是出资者为主导的治理模式还是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出资者治理在公司治理体系中均处于核心地位。企业原始契约具有不完备性决定了出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契约冲突,这是出资者财务治理和控制的逻辑起点。财务控制实质是以所有权为基础的契约安排,是对企业原始契约的不完备性进行边际修正,其适度性取决于出资者与理财者的博弈结果。出资者“硬”治理的财务控制的功效是有限的,引进出资者“软”治理是其优化的途径。
关键词:
出资者 理财者 财务治理 财务控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雯 南英洁 王思丹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长期以来积极参与多边环境合作,在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的同时,致力于全球环境保护工作,并基于自愿、按照自身能力捐资。但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和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要求中国在相关环境公约下承担出资义务的呼声渐高,中国在国际环境合作中面临新困境。对近20年来中国在参与国际多边环境合作中的捐资情况进行了系统总结,并结合经济发展、教育、性别平等、医疗、公共卫生、基础建设、人均碳排放水平等各领域指标,与较发达工业国家、其他基础四国、GDP相近国家等处在不同发展阶段国家进行了比较,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K-means聚类算法对36个国家进行了综合发展评估。未来若可结合相关综合指标科学设计出资分配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忠良 刘劲松
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所有者层次即产权委托代理结构不完善。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迫切需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提供科学的机制和适合的条件。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制度是对已实行股份制改造的国有企业进行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办法,与此适应,国有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制度要进行相应的改善。
关键词:
国有资产管理 出资人代表制度 研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文 汤新祥
我国现行的《公司法》中对出资制度的规定仍然存在着诸多缺陷,诸如公司注册资本过高、出资形式单一,对出资资产缺乏应用的监控等。因此,本文拟从出资制度和公司资本形成制度两方面论述资本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以资产信用制度为中心理念,结合我国国情论述了出资制度所带来的弊端,认为改变公司资本制度需要一个由降低资本额的尺度到出资多元化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
资本 出资 信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松华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一同将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出资组合配置到企业中,使“知本家”直接升格变为“资本家”。人力资本出资制度是对企业产权改革的一种制度安排,是由一组相关制度体系来体现对人力资本出资运作秩序的规约,以便企业更好地推行与应用人力资本出资制度,防范人力资本运行风险。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人力资本 出资 制度框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鹏 覃淮宇
人力资本具有很强的经营功能,在资本信用转化为资产信用的理念下,人力资本不应被排除在法定的出资形式之外。实现人力资本出资,首先要解决好人力资本价值的量化评估措施、履行人力资本出资责任的保障措施和降低人力资本产生的交易风险措施,并对将来提供的人力可否作为人力资本出资,是否应限制人力资本的折股比例进行分析。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利国
本文阐述人力资本出资的适格性及其是否有利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以及人力资本评估等问题,并就人力资本出资的法律制度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出资适格性 法律障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