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58)
2023(9346)
2022(8388)
2021(8052)
2020(6765)
2019(15856)
2018(15902)
2017(31312)
2016(16989)
2015(19155)
2014(19143)
2013(18993)
2012(17334)
2011(15379)
2010(15172)
2009(13749)
2008(13562)
2007(11610)
2006(10082)
2005(8666)
作者
(48396)
(39806)
(39559)
(37731)
(25566)
(19122)
(18034)
(15848)
(15086)
(14088)
(13789)
(13240)
(12691)
(12414)
(12299)
(12111)
(11977)
(11930)
(11349)
(11221)
(9851)
(9708)
(9545)
(9034)
(8905)
(8882)
(8858)
(8766)
(7918)
(7888)
学科
(66216)
经济(66142)
管理(51289)
(48467)
(41442)
企业(41442)
方法(33310)
数学(28763)
数学方法(28455)
(17872)
(16537)
中国(16290)
(14920)
业经(14519)
地方(13023)
(12442)
财务(12384)
财务管理(12366)
理论(12136)
企业财务(11820)
(11399)
农业(11344)
(11102)
(11081)
贸易(11076)
(10743)
技术(10457)
环境(10159)
(9970)
(9936)
机构
大学(240816)
学院(237623)
管理(100092)
(92021)
经济(89974)
理学(87379)
理学院(86456)
管理学(85052)
管理学院(84633)
研究(75459)
中国(55535)
(51089)
科学(47754)
(41939)
(37335)
业大(35775)
(35288)
财经(34383)
研究所(34278)
中心(33938)
北京(32409)
(32403)
(31249)
(31089)
师范(30813)
农业(27703)
(27467)
(27097)
经济学(26845)
商学(25885)
基金
项目(167565)
科学(131456)
研究(123160)
基金(121614)
(105207)
国家(104320)
科学基金(90106)
社会(76277)
社会科(72170)
社会科学(72151)
基金项目(65571)
(64841)
自然(59563)
自然科(58091)
自然科学(58081)
自然科学基金(57030)
教育(56058)
(54734)
编号(50764)
资助(50486)
成果(40828)
(36992)
重点(36737)
(34829)
(34780)
课题(33998)
创新(32348)
科研(32130)
教育部(31844)
项目编号(31833)
期刊
(96092)
经济(96092)
研究(68749)
中国(39556)
学报(36839)
管理(35161)
科学(34333)
(31207)
(31032)
大学(27791)
学学(26039)
教育(25623)
农业(22159)
技术(19744)
(19169)
金融(19169)
财经(16102)
业经(15522)
经济研究(14916)
图书(13576)
(13504)
理论(12840)
问题(12526)
实践(12004)
(12004)
科技(11879)
技术经济(11508)
现代(11002)
(10956)
情报(10488)
共检索到331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虎  冯华  王志勇  
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得理论界出现了许多热门词语,如何区分智力资本、人力资本、无形资产这些相近的词语?文章从其起源、概念、构成三个方面阐述了三者的区别,并重点介绍了智力资本的特征,比较了智力资本与其它资本的不同和联系,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夏光  
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人力资产的比较,证明三者之间是有区别的,而在企业中三者之间却是紧密相连。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企业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人力资本利用效率,提升人力资产的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旭  
本文回顾了已有测算中国人力资本存量的几种方法,并指出累计成本法测算了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存量法测算了人力资本存量而收入差异法则测算了中国的人力资本投入。本文着重分析了三个指标的区别与联系。认为在进行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绩效和基于人力资本的收入分配等问题的研究时,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测算方法尤其重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夏雪花  宫义飞  李亮  
针对无形资产是否可以起到有效的债务支持替代作用进而影响企业资本结构这一当前少有文献实证探讨的问题,结合我国实际融资环境实证分析无形资产对企业负债水平及资本结构的影响程度和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无形资产投入与负债支持能力及资产负债率显著正相关,实际上发挥出了对有形资产债务支持的替代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夏雪花  宫义飞  李亮  
针对无形资产是否可以起到有效的债务支持替代作用进而影响企业资本结构这一当前少有文献实证探讨的问题,结合我国实际融资环境实证分析无形资产对企业负债水平及资本结构的影响程度和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无形资产投入与负债支持能力及资产负债率显著正相关,实际上发挥出了对有形资产债务支持的替代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项保华  刘丽珍  
社会资本理论就其渊源而言起源于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提出突破了古典经济学中资本只是有形资本的局限,将资本定义为可以带来价值增值的所有资源的代名词,抽象了资本的最初含义,为社会资本的提出奠定了词源上的基础。人力资本依附于具有能动性的个体而存在,个体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最终取决于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资本强调了个体参与群体的重要性,强调了个体的价值通过他人得到增加,社会资本对个体人力资本具有整合与协同作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学法  
本文认为,人力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本理论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只是人力资本理论的一部分,舒尔茨的理论贡献在于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而不是对人力资本的系统研究,马克思应是系统研究人力资本理论的第一人。尽管马克思没有提出过人力资本的概念,但他在《资本论》中论述的可变资本与舒尔茨所说的人力资本精神是一致的,同时他还对人力资本的范围、特征、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尤其重要的是,他还引进了制度因素指出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力资本投资或人力资本的生产与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未来社会在人力资本生产与再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这对我国今天的教育改革仍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苹  张运婷  孙宁云  
本研究将人力资本投资分为增值性和保值性投资两类,将人力资本分为能力型和数量型,以四川、广东两省的企业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探索了中国背景下前导性战略导向和人力资本投资以及人力资本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现:高前导性的企业在以招聘为主的保值性投资和以培训为主的增值性投资上的水平都较高,其人力资本水平也更高;人力资本投资在前导性战略导向和企业人力资本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贞齐,孙林岩  
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它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巨大的、不可替代的。通过对高等教育的功能和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和人力资本紧密联系,是人力资本开发的关键所在。但从目前经济发展的水平和人力资源的状况上看,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是偏低的。针对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强烈,扩大教育规模、实行大众化教育迫在眉睫。同时高校也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人力资本开发,培养出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从而为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汪海粟  文豪  
外资并购不仅促进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重组,而且加速了国有无形资产资本化趋势,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重要经济资源。与此同时,国有无形资产资本化过程也面临诸多障碍。本文分析了外资通过并购国有企业以取得无形资产的动因,归纳了国有无形资产资本化面临的三大约束,即体制转轨约束、评估理论与方法约束和交易主体博弈约束,并探讨了隐性无形资产显性化的途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福萍  郑少锋  王义中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 ,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已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法宝”,是发展的关键要素。由于无形资产与人力资产在特征上有诸多相似之处 ,因此对它们的关系众说纷纭。科技的发展 ,使有创造力的人力资产的功能发生了改变 ,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力量 ,因此 ,分析两者的关系并对其进行独立核算和反映就是必然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魏涛  孙文欣  
近年来,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获取优势无形资源的战略动机已引起了业界与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在自身无形资源并不具备优势的情况下,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实现优势无形资源数量的增加并促进无形资源的优化升级,可以说是中国企业尽快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在企业的无形资源体系中,企业文化资本、企际关系资本与人力资本这三大构成要素对无形资源其他要素功能作用的发挥、跨国转移扩散以及无形资源整体的优化升级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基于这三大关键无形资源构成要素,从区位选择、行业拓展以及人力资本的培育与储备等方面,为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走向国际化设计了动态推进的发展路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魏涛  孙文欣  
近年来,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获取优势无形资源的战略动机已引起了业界与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在自身无形资源并不具备优势的情况下,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实现优势无形资源数量的增加并促进无形资源的优化升级,可以说是中国企业尽快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在企业的无形资源体系中,企业文化资本、企际关系资本与人力资本这三大构成要素对无形资源其他要素功能作用的发挥、跨国转移扩散以及无形资源整体的优化升级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基于这三大关键无形资源构成要素,从区位选择、行业拓展以及人力资本的培育与储备等方面,为中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许秀梅  
探索技术资本、人力资本的属性,对于改进企业技术与人力资本的运营效果进而提高增值潜能具有重要意义。技术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共同属性有增值性、商品性、动态性、异质性与边际报酬递增性。此外,两者还具有各自特性。技术资本的特性有创新性、垄断性、时效性、外部性、可分离性与价值动态减损性。人力资本的特性有时间增值性、经验增值性、不可分离性与能动性。企业应全面权衡各自的属性特点,通过调动两者的互动促进企业的持续增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睿  
企业技术资本与人力资本配置结构对企业价值产生重要影响。企业技术资本占用额高低,与企业员工人数、人均企业价值之间存在直接内在联系。与以往企业价值主要由股权和债权资本价值所决定不同,本文采取实证分析方法证明,企业价值、人均利润和人均企业价值,由企业技术研发强度和技术资本占用额高低所决定。本文研究发现,我国企业技术资本占有额与员工数量之间存在内在相关数量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