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63)
- 2023(13302)
- 2022(10864)
- 2021(10014)
- 2020(8485)
- 2019(19483)
- 2018(19382)
- 2017(37039)
- 2016(20731)
- 2015(23514)
- 2014(23651)
- 2013(23361)
- 2012(21674)
- 2011(19658)
- 2010(19995)
- 2009(18568)
- 2008(18381)
- 2007(16452)
- 2006(14525)
- 2005(13079)
- 学科
- 济(89449)
- 经济(89372)
- 管理(55233)
- 业(50796)
- 方法(39568)
- 企(39143)
- 企业(39143)
- 数学(34383)
- 数学方法(33860)
- 农(26498)
- 中国(23452)
- 地方(21188)
- 学(20006)
- 业经(19158)
- 财(18919)
- 农业(18145)
- 制(14739)
- 理论(14414)
- 贸(14256)
- 贸易(14250)
- 和(13889)
- 易(13728)
- 环境(13464)
- 发(11858)
- 银(11607)
- 银行(11577)
- 融(11493)
- 金融(11489)
- 务(11186)
- 财务(11141)
- 机构
- 学院(296244)
- 大学(294307)
- 济(113801)
- 经济(111024)
- 管理(109753)
- 研究(103111)
- 理学(93836)
- 理学院(92639)
- 管理学(90543)
- 管理学院(89972)
- 中国(77331)
- 科学(67590)
- 京(64196)
- 农(54610)
- 所(53516)
- 财(51710)
- 研究所(48919)
- 中心(47760)
- 业大(46716)
- 江(46609)
- 农业(42906)
- 范(42842)
- 师范(42417)
- 财经(40794)
- 北京(40631)
- 州(39478)
- 院(37812)
- 经(36736)
- 经济学(34182)
- 师范大学(33974)
- 基金
- 项目(198353)
- 科学(154587)
- 研究(142585)
- 基金(140999)
- 家(124341)
- 国家(123323)
- 科学基金(104315)
- 社会(87962)
- 社会科(83088)
- 社会科学(83059)
- 省(79857)
- 基金项目(74935)
- 自然(68859)
- 划(67251)
- 自然科(67064)
- 自然科学(67044)
- 自然科学基金(65772)
- 教育(65574)
- 编号(59059)
- 资助(58406)
- 成果(47553)
- 重点(45361)
- 发(44302)
- 部(42552)
- 课题(41485)
- 创(39873)
- 科研(38272)
- 创新(37254)
- 计划(37159)
- 大学(36147)
共检索到441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乔丽芳 李东升 郑树景
景观规划可以有效增加滩地型旅游地的旅游资源的类型。以郑州市黄河滩地为例,定量化分析景观规划前后旅游资源类型的变化。郑州黄河滩地原旅游资源有主类7、亚类16、基本类型25。通过景观规划使旅游资源类型达到主类8、亚类25、基本类型68,较景观规划前分别增加了14%、56%、172%。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等的基本类型新增数分别占总数的20%、33%、45%、67%、0、80%、100%、80%。郑州黄河滩地的旅游资源主类、亚类、基本类型占全国的比例分别由景观规划前的87.5%、51.6%、16.1%提高到100%、76%、43.9%,...
关键词:
景观规划 旅游资源 滩地型旅游地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胡英泽
清代山、陕黄河滩地鱼鳞册具有独特而重要的类型意义,由于河道变迁、土地形态转化、村庄迁徙、边界冲突、土地买卖等原因,村庄要应对滩地出没、地权转移、人的流动等不稳定因素,滩地制度的形成是生态环境、土地所有制、社会相互关系不断调适的过程。鱼鳞册显示,沿河村庄形成严密的边界制度,田块位置及其地权性质利于维护地界。家户私有滩地地权分配不均,村庄公有、家户分耕的"份地"较为普遍。部分村庄的滩地鱼鳞册从清初一直延用至民国,反映了区域社会对滩地稳定有序的管理。
关键词:
清代 黄河 滩地 鱼鳞册 地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俞金国 王丽华
文章在简述旅游地演化和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景观的特征要素提出城市旅游地演化的概念模型。并且以大连为例,利用ArcGIS作为分析手段,从整体角度和分区角度(环形和方位分区),探讨了大连城市景观自1980年以来的空间演化规律。结果表明:①旅游景观面积先递减后增加,面积先递减4.81km2,后增加34.78km2,比重先下降3.2%后增加1.6%,公园与广场景观面积及面积比显著增加,面积增加了14.05km2;②非旅游景观面积比重1989年后递减,比重递减了8.5%;③1989年后内圈和中圈景观旅游化过程显著,其中内圈和中圈非旅游景观比重分别下降5.8%、5.86%,内圈和中圈的公园与广场景观面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明珠
客源型旅游地旅游资源开发刍议──以广州、上海为例梁明珠暨南大学商学系ADiscussionoftheDevelopmentofTourismResourcesin"Tourist-Oriented"Destinations─GuangzhouandS...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熊鹰 杨雪白
确定景区的旅游资源空间承载力,是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本文采用实地调查法,以旅游地资源空间数量、游道长度及分布作为衡量指标,利用面积法、线路法分别对城市山岳型旅游地——岳麓山风景区的旅游资源瞬时空间承载量、日空间承载量以及不同季节空间承载量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根据"木桶原理"确定了景区的旅游资源综合空间承载力。研究表明:岳麓山核心风景区旅游资源空间承载力夏半年为11449人/天,冬半年为10304人/天,年均承载量为396.97万人次。以上结果可为岳麓山风景区的旅游规划及景区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旅游资源 空间承载力 岳麓山风景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邱彭华 俞鸣同 曾从盛
本文以福州市青云山风景区为实例,紧扣旅游与环境问题,突出规划的两大目标——发展旅游事业和保护生态环境,在景观现状格局分析、适宜性评价、生态安全格局辨识和敏感度分析的基础上,拟定旅游地景观总体规划设计方案。然后,围绕主题从整体到局部多层次深入展开,突出宏观总体格局、中观功能分区和微观单元设计三个级别的规划与设计。最后,对规划前后进行对比分析,确认规划方案的优劣。结果表明,对旅游地进行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具有实践上的可行性,能满足风景区旅游生态平衡与人地协调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
旅游地 景观生态规划 青云山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管益敏 陈建中 吴晓 覃永晖
文章以促进农村生产发展为根本,对农村旅游中建筑景观、环境文化及功能性游览等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景观文化 旅游资源 农村 发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江波 袁位高 戚连忠 朱锦茹
大径材的缺乏 ,已严重制约了我国胶合板等相关工业的持续发展 ,如何利用我国东南沿海丰富的江河滩地资源营建大面积杨树优质大径材基地 ?作者通过近 10a的研究 ,就充分利用江河荒滩等劣质土地培育优质大径杨木 ,在进行产业化培育过程中对新无性系引选、主要立地制约因子、密度与林分工艺成熟年限、边行“优势配置式”造林、复合轮伐期经营、节痕控制技术、合理轮伐期确定及配套优化栽培模式等技术关键进行研究总结 ,为大面积营造杨树优质大径材基地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江河滩地 培育 大径材 杨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沛林
文化旅游地规划的理论问题一直是旅游规划界忽视的重要问题。受启发于英国历史地理学家达比(Darby)的"景观连续断面复原"理论,文章提出文化旅游地规划的"景观信息链"(LIC)理论,在具体分析其"一目标、三要素、两途径"内涵的基础上,分别以我国南方的王村古镇和北方的碛口古镇为例,进行了该理论的实证运用研究,并对当前的历史文化旅游地规划提出了六点有益启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徐国良 赵婵娟 刘钰 万沛钰
揭示乡村旅游地耕地多功能权衡/协同关系,可拓展耕地资源理论认知的多维性,深化耕地资源有序利用的多样性。以江西省典型乡村旅游地中源乡为例,在格网尺度上开展耕地多功能定量评价、影响因素及权衡/协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耕地综合功能及文化功能指数上升,但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指数下降。(2)在快速发展期,耕地多功能空间格局分异主要受自然条件因子之间的交互影响,而巩固发展期自然条件、空间区位及旅游发展因子共同交互作用愈发明显。(3)耕地多功能之间的权衡关系不明显、协同关系普遍,并且随着乡村旅游地发展阶段由快速发展期迈入巩固发展期,耕地多功能之间协同度最高也由“生产—生活”转为“生产—文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石蒙沂
在黄河龙羊峡段左岸沙地采用沙蒿、柠条、沙棘、芨芨草4种植物,沙障整地、沟整地、穴整地和不整地4个整地类型,7·5、15、20 g·kg-13个吸水剂含量种子处理,进行复因子设计模拟飞播试验,秋后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模拟飞播的植物平均出苗量为2 811株·hm-2,其中沙棘6·6 %、柠条0·1 %、沙蒿91·2 %、芨芨草1·2 %,表明沙蒿种子最适宜本区飞播,芨芨草可做搭配品种,沙棘、柠条应直播造林;2)随吸水剂含量增加,单位面积出苗量也随之增加;3)人工整地为飞播种子的萌发创造了条件,但是大面积整地也提高了飞播成本,沙蒿、芨芨草都是千粒质量极低的耐旱植物种,采用超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玲玲 曹杨 易琳 刘会玉
城市旅游地景观格局是城市旅游与景观生态共同的研究热点。研究以南京为例,利用Arc GIS技术,以累积耗费距离及旅游地景观演化模型为分析手段,探讨了研究区自1991年以来的景观格局演变与优化问题。结果表明:(1)1991~2003年,旅游景观比重减少而非旅游景观增加;2003~2014年,旅游景观比重增加而非旅游景观递减。景观演化表现为先后台化再旅游化的特征。(2)河湖水面、公园与绿地、建设用地景观形状日趋规则化,林地、交通用地景观形状复杂度不断提升,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且多样性先上升后下降,表现出快速、高度城市化过程。(3)根据景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和空间作用,构建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敏
本文通过实例研究 ,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的理论方法。认为通过对重要景观的识别、控制、屏蔽和恢复设计 ,可以在增加生物栖息地稳定性以及保护物种扩张所需求的空间的前提下 ,实现旅游活动空间的合理布局 ,达到自然景观的生态功能和利用方向从整体到细部的协调统一。
关键词:
景观 景观要素 生态旅游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徐晶晶
当今社会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湿地资源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态旅游资源进入人们的视野,湿地生态旅游成为旅游行业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国家湿地公园具有良好的生态旅游开发背景,其湿地资源丰富,规划分区科学。通过对比分析其内的各功能分区可知,分区内的合理利用区是进行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的重点、亮点区域,其他分区可依据分区本身的特性进行限制性的、少量的生态旅游开发。因此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国家湿地公园合理利用区的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研究主要内容以及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滨谊 刘琴
分析了城市旅游形象与城市景观之间的关系,即城市旅游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城市景观的规划建设,城市景观的优化有助于提高城市旅游形象;提出服务于城市旅游形象的景观规划理念和原则。规划理念为体现城市旅游形象,显现城市三脉,提供城市旅游活动空间,创造城市旅游生态环境;规划原则以理念形象为核心,人地协调性、主题性与市场性相结合,特色性与风格统一性相结合。并对服务于城市旅游形象的景观规划结构要素和组成要素进行了研究,结构要素分为城市景观整体结构、特色城市景观带(区)和城市景观视觉识别系统;组成要素可分为硬质景观要素和软质景观要素。最后以南京市为例进行案例研究。
关键词:
城市景观 城市旅游形象 景观规划 南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