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91)
- 2023(11770)
- 2022(10478)
- 2021(9886)
- 2020(8335)
- 2019(19163)
- 2018(19185)
- 2017(36668)
- 2016(19970)
- 2015(22394)
- 2014(22294)
- 2013(21919)
- 2012(20027)
- 2011(17794)
- 2010(17803)
- 2009(16188)
- 2008(15802)
- 2007(13548)
- 2006(11817)
- 2005(10278)
- 学科
- 济(77329)
- 经济(77252)
- 管理(59761)
- 业(53547)
- 企(45819)
- 企业(45819)
- 方法(37505)
- 数学(32239)
- 数学方法(31747)
- 财(21702)
- 农(19727)
- 中国(18928)
- 学(18828)
- 贸(18218)
- 贸易(18211)
- 易(17822)
- 业经(16712)
- 环境(15268)
- 地方(15260)
- 务(14255)
- 财务(14190)
- 财务管理(14159)
- 理论(13961)
- 和(13486)
- 企业财务(13402)
- 农业(13061)
- 制(12740)
- 出(12442)
- 划(12292)
- 技术(11977)
- 机构
- 大学(277719)
- 学院(275734)
- 管理(111604)
- 济(105557)
- 经济(103116)
- 理学(97188)
- 理学院(96109)
- 管理学(94261)
- 管理学院(93795)
- 研究(90210)
- 中国(66657)
- 京(59925)
- 科学(57748)
- 财(48445)
- 所(44845)
- 业大(42159)
- 农(42090)
- 研究所(41023)
- 中心(41018)
- 财经(39208)
- 江(39030)
- 北京(37953)
- 范(37061)
- 师范(36744)
- 经(35630)
- 院(33378)
- 农业(32979)
- 州(32090)
- 经济学(30891)
- 师范大学(29792)
- 基金
- 项目(194529)
- 科学(152706)
- 研究(142052)
- 基金(141042)
- 家(122692)
- 国家(121703)
- 科学基金(104955)
- 社会(88075)
- 社会科(83405)
- 社会科学(83384)
- 省(75674)
- 基金项目(75457)
- 自然(69557)
- 自然科(67873)
- 自然科学(67860)
- 自然科学基金(66595)
- 教育(65098)
- 划(63788)
- 资助(58657)
- 编号(58231)
- 成果(46586)
- 重点(43285)
- 部(42641)
- 发(40626)
- 创(39861)
- 课题(39599)
- 科研(37383)
- 创新(37089)
- 教育部(36451)
- 大学(36426)
- 期刊
- 济(112835)
- 经济(112835)
- 研究(79932)
- 中国(49019)
- 学报(44283)
- 科学(40180)
- 管理(39859)
- 农(37383)
- 财(36641)
- 大学(33451)
- 教育(31613)
- 学学(31301)
- 农业(26833)
- 技术(23429)
- 融(20559)
- 金融(20559)
- 业经(18582)
- 经济研究(18008)
- 财经(17997)
- 图书(16045)
- 经(15170)
- 问题(14628)
- 理论(14086)
- 科技(13801)
- 业(13754)
- 技术经济(13110)
- 实践(13105)
- 践(13105)
- 资源(13041)
- 版(12805)
共检索到395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晨岚 朱晓东 李杨帆
本文基于景观生态学和生态控制的原理,提出以景观格局、景观生态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为核 心的“景观生态调控”的概念。景观生态调控的基本原理可归纳为:竞争和共生、正负反馈、增殖和自我补偿、废物循环利 用、最小风险、生态适应性、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多样性和稳定性、生态整体性与空间异质性等。景观生态调控的方法框 架包括:景观生态规划(整体共生方法)、景观生态工程设计与建设(循环再生方法)、景观生态管理(竞争自生方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叶强
通过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应用概念设计思维和表达方法的探索和研究,从逻辑学和语言学的角度提出了概念产生、发展和表达的命题设计方法及实际应用途径.
关键词:
景观设计 概念设计 命题设计方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毅 蔡凌
应对提高景观设计"可持续性"的要求,提出了景观格局规划的概念,结合景观生态学原理,根据生态优先、生态全面性及生态可辩护性的规划原则拟定了规划方法框架,进而对框架中的理想格局类型和水平扩散分析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可持续性 城市景观格局 规划方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彩虹 郭旭文
通过对长株潭地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景观格局调控支持系统功能需求进行分析,给出了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决策支持系统设计方案,对设计过程中涉及的决策支持系统的体系结构、技术特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实现方法,并对2030年长株潭地区的农林景观格局进行了调整,实现优化调控的目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项文化 闫文德 方晰 赵坤
任何生态系统都具备一定的生态功能,生态服务功能概念的提出则反映出政府部门、商业界和普通民众的生态功能需求的提升,期望维持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功能过程的完备性。目前,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的快速扩展过程中,城市人居环境也面临着新的生态问题,城市森林具有减少或净化污染物质、美化环境和游憩等生态服务功能。如何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来调控森林景观要素,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是目前许多城市建设特别是森林城市、生态城市或园林城市应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
生态服务功能 城市森林 森林景观 结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邰杰
景观概念设计属于景观规划设计的一种战略性设计和前沿设计,启发后续景观设计阶段将如何以各种方式生成新思路、新想法,探索景观未来建构方向的战略性创新项目整体框架设计。景观概念设计是一门综合传统表现和具有未来前瞻性的战略性构想新兴设计创造体系,它尤其强调设计逻辑、设计意向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关键词:
景观概念设计 设计过程 概念 创意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黄晓杰 丁金华 汪大庆
【目的】研究快速城镇化建设背景下,苏南水网地区绿色空间面临景观破碎化、生境质量下降等问题及其引起的景观生态风险。【方法】以江苏省昆山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2010、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景观格局指数构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分析2000—2020年昆山市绿色空间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特征,依据景观生态风险等级转移变化特征划定绿色空间管控分区。【结果】(1)2000—2020年,昆山市绿色空间总面积呈持续缩减态势,其中耕地面积下降明显,共减少20 203.11 hm2,占比下降21.70%;水域面积先小幅增加后持续减少,总体上减少3 813.66 hm2;林地和草地面积占比较小,维持相对平稳。绿色空间用地类型间面积转移矩阵主要表现为耕地转向建设用地,反映出绿色空间受人工建设干扰程度不断增强。(2)研究期间景观生态风险分布发生一定变化,主要表现为低风险等级向更高一级转变。高、较高风险区面积占比分别增加了8.10%、6.61%,较低、低风险区面积占比分别缩减了8.25%和9.73%。(3)依据景观生态风险等级转移变化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重点修复区、协调缓冲区和优化利用区3类管控分区。【结论】研究期间昆山市绿色空间景观生态风险总体呈上升趋势,绿色空间用地类型转变与景观生态风险具有关联性,反映出绿色空间在人为建设活动扰动下生态压力不断增加。基于风险时空演变特征提出绿色空间分区调控策略。图4表5参28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淑华
世界经济在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条件的日益恶化,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空间,而应对环境变化的根本解决途径是建立有效的低碳效能社会。通过低碳的城市景观生态技术的研究,构建生态修复、有机循环、平衡共生等多元的规划设计体系,并通过行为引导及教育,促进城市环境的发展迈向低碳时代。
关键词:
低碳 生态 景观设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宇凡 尹得举
随着城市发展的加快,旧路会出现交通混乱、人口过多、绿地减少、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目前,旧路绿化景观多采用行列式种植,道路绿化景观品种单一,忽视生态系统和植物的自然规律。文章基于生态理念的绿化景观原则,强调"因地制宜"原则、"物种多样性"原则和"生态位"原则,以西安市长鸣路改扩建绿化景观设计为对象,分析现状,提出规划构思,即生态理念的道路绿地景观规划包括生态环境、景观、以人为本等内容,其作用的发挥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应注重规划的整体性、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建设布局科学、配置合理、结构完整的生态型道路绿化景观。
关键词:
生态理念 旧路改造 绿化景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佩玲 程杨 Mark W.ROSENBERG
20世纪90年代起,从西方医学地理学中发展出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健康地理学。在这一新学科框架下,地理学研究的重心逐步从关注疾病与诊疗服务向关注广泛意义上的健康与福祉拓展,一大批关于地方与疗愈过程的研究在过去的30年间迅速兴起并在地理学与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力。而这些关于疗愈的研究拥有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点,即W. M. Gesler在1992年提出的“疗愈景观”这一概念,并在随后的发展中逐步发展出一套具有影响力的理论框架,成为当之无愧的健康地理学的重要理论贡献。疗愈景观相关研究在中国的地理学研究中鲜少提及。论文从本体论(即疗愈景观中的景观指什么)与认识论(即如何理解景观的疗愈性)两个方面对1990年代以来疗愈景观的理论发展过程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疗愈景观概念借鉴了新文化地理学的结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理论。后期受到地理学关系转向的影响,逐步发展成为健康地理学最具影响力的理论框架。关系视角下的疗愈景观研究受到非表征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移动转向等理论的深刻影响,逐步发展出了疗愈组合、赋能场所、疗愈移动、疗愈任务景观等分支理论。最后,文章总结了当前疗愈景观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新时期疗愈景观框架下的中国健康地理学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军 傅伯杰 陈利顶
景观生态规划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改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它可以协调人与自然及资源利用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未来的景观生态规划既要满足景观的自然功能和人类需要,又要满足持续的土地利用。本文论述了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发展过程、原则和步骤,以期对我国的景观规划起到借鉴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
景观生态规划,景观,格局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晓燕
从对景观生态化设计内涵和存在问题的认识出发,利用系统论思想,从构成城市的细胞——基本用地单元——这一小环境着眼,提出了景观设计的微系统概念,并对微系统的构成、作用、生态化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力图通过解决微系统景观生态的小问题来解决城市巨系统景观生态的大问题,从而实现城市景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市景观 景观生态化 微系统 生态化设计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宁立新 周云凯 白秀玲 徐珊珊 张启斌 李培君
论文以自然属性确定的鄱阳湖区为例,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定量描述和分析了鄱阳湖区景观格局的季相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区整体景观格局季节变化明显,枯水期较丰水期景观更加破碎,形状更加复杂,聚集程度更低,异质性水平更高;类别水平上,以滩地景观变化最为显著。枯水期和丰水期生态连通性也有较明显差异,枯水期景观生态连通性更差,景观单元间的生态阻力更大,生态流运行更加困难。在此基础上,借助最小累积耗费阻力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模块,识别和构建了不同季相鄱阳湖区的源地、廊道(三类)、节点等生态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