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57)
- 2023(14303)
- 2022(12413)
- 2021(11665)
- 2020(9565)
- 2019(21998)
- 2018(22208)
- 2017(41255)
- 2016(22702)
- 2015(25511)
- 2014(25462)
- 2013(25033)
- 2012(23064)
- 2011(20425)
- 2010(20553)
- 2009(18259)
- 2008(17532)
- 2007(15105)
- 2006(13059)
- 2005(11409)
- 学科
- 济(85152)
- 经济(85063)
- 管理(65455)
- 业(58761)
- 企(48806)
- 企业(48806)
- 方法(38655)
- 数学(33033)
- 数学方法(32498)
- 农(23896)
- 学(22799)
- 中国(21502)
- 业经(19259)
- 地方(19156)
- 财(19035)
- 技术(18216)
- 环境(17809)
- 理论(16434)
- 农业(16393)
- 和(15733)
- 贸(14332)
- 贸易(14320)
- 易(13846)
- 制(13480)
- 划(13418)
- 教育(12642)
- 务(12131)
- 财务(12057)
- 财务管理(12034)
- 银(11369)
- 机构
- 大学(312740)
- 学院(312527)
- 管理(121882)
- 济(113766)
- 经济(110895)
- 理学(105535)
- 研究(105301)
- 理学院(104246)
- 管理学(102133)
- 管理学院(101578)
- 中国(76553)
- 科学(69874)
- 京(68087)
- 所(53246)
- 农(52937)
- 业大(50818)
- 财(49614)
- 研究所(48983)
- 中心(48209)
- 江(46102)
- 范(44033)
- 师范(43556)
- 北京(43392)
- 农业(41427)
- 财经(40134)
- 院(39332)
- 州(37955)
- 技术(37378)
- 经(36396)
- 师范大学(35219)
- 基金
- 项目(222046)
- 科学(172126)
- 研究(161111)
- 基金(157155)
- 家(138144)
- 国家(137003)
- 科学基金(116769)
- 社会(97005)
- 社会科(91626)
- 社会科学(91602)
- 省(88410)
- 基金项目(84314)
- 自然(77992)
- 自然科(76035)
- 自然科学(76017)
- 教育(74612)
- 自然科学基金(74597)
- 划(74443)
- 编号(66617)
- 资助(64545)
- 成果(53228)
- 重点(50133)
- 发(47434)
- 部(47307)
- 课题(46421)
- 创(46128)
- 创新(43001)
- 科研(42544)
- 大学(41157)
- 计划(40846)
- 期刊
- 济(124929)
- 经济(124929)
- 研究(87919)
- 中国(60710)
- 学报(53532)
- 科学(48385)
- 农(47341)
- 管理(44867)
- 教育(41348)
- 大学(40152)
- 学学(37545)
- 财(36762)
- 农业(33886)
- 技术(32055)
- 融(21788)
- 金融(21788)
- 业经(20829)
- 图书(19364)
- 经济研究(18910)
- 业(18147)
- 财经(18001)
- 科技(17902)
- 资源(16089)
- 问题(15843)
- 技术经济(15744)
- 版(15468)
- 经(15275)
- 理论(14813)
- 业大(14451)
- 林业(14044)
共检索到4521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叶郁
低技术所表达的回归自然和传统的理念是对生态景观设计方法的解读,具有其独特的地域特征和低廉的成本优势。低技术的应用实施提升了大目湾景观水系项目提供了生态安全,水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区域生态破坏得到有效控制,达到促进生态多样性恢复,增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极大提升了大目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叶郁 翟喜莉
低技术的可持续性景观策略崇尚自然,立足本土,尊重人文习俗,沿袭传统经验与营建工法,优选乡土材料,简单易行,特色浓郁。在现实的景观设计中,挖掘、研究、承袭低技术的景观策略与营建工法并付诸实践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天津泰达人工湖景观完善工程是低技术可持续性景观设计的实例研究,在景观设计中寻求生态可持续性、经济性、实效便捷之间的质量和平衡尤为重要,低技术的可持续性景观设计策略则为解决该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研究与实施的方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宝嘉 梁隐泉 田菲菲 刘志群 乔丽霞
从群落学角度出发,通过群落特征指数和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枣园植物群落、景观的结构特征以及日本龟蜡蚧发生程度与植物群落、景观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根据群落相似性,不同样地枣园植物群落可归为平原和丘陵地区2类,前者群落多样性、均匀性较低,日本龟蜡蚧危害程度高;丘陵地区则表现为植物群落多样性、均匀性较高,而日本龟蜡蚧发生程度相对较低。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日本龟蜡蚧发生状况与枣园植物群落性状显著相关,在景观特征指数上,也表现出与植物群落相类似的平原与丘陵地区的差别,在景观性状中,景观多样性和荒地比例对日本龟蜡蚧的影响最强。景观多样性较高、荒地比例较大的地区,日本龟蜡蚧的危害程度较低。
关键词:
枣园 日本龟蜡蚧 植物群落 景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虹 由文辉 汪益嫔 徐春燕 胡雪芹
为了解淀山湖生态修复试验工程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08年10月~2009年9月每月1次对7个生态工程内外共计13个样点的浮游植物群落特征进行了采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工程类型对水质影响差异较大。各工程内外浮游植物种类数、群落组成随时空变化无规律性差异特征。优势种、浮游植物密度、叶绿素a含量和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受水华影响较大。水华前,各工程优势种主要为尖尾蓝隐藻、小球藻、模糊直链藻和链丝藻等,控藻区、前置库、近岸工程内浮游植物密度和叶绿素a含量明显低于工程外;水华时,多数工程上述两参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点,近岸工程、综合示范工程和控藻(5a)工程中微囊藻优势明显。两控藻工程间和两前置库工程间...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任斌斌 冯久莹 李树华
随着乡土景观营造运动的兴起,模拟自然植物群落的植物景观设计逐渐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以河北省邯郸地区为例,采用系统取样法对邯郸摩天岭森林植被进行样地调查,通过对样地资料进行二元指示种分析方法(TWINSPAN)分类,获得了13个自然植物群落类型。进而以13个自然群落的层次结构和外貌特征为参考依据,应用园林艺术原理、植物造景等相关理论进行模拟,构建了可供城市园林绿地应用的多种植物景观配植模式。旨在为城市园林绿地中防护林地、林植、片植等绿地的植物群落的科学构建提供参考,也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的绿地景观设计提供了一条新的解决途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栋 刘桂华
【目的】对郑州市树木园植物群落景观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提升园林植物群落景观设计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地勘察查郑州市树木园,选取较为典型的地带树木展示区、濒危树木园区、观果林区、空中花园、绚秋林区、垂直绿化区、乡土树种园、引种驯化区以及化石园为主要调研区域,共选27个代表性植物群落样方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围绕树木园植物群落景观人文属性、环境属性两个层级,构建6个维度18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得出不同植物群落适宜性排序。【结果】1)郑州市树木园植物群落景观各目标层权重大小为环境属性(52.54%)>人文属性(47.46%),意味着二者均在植物群落景观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各准则层权重大小为自然度(23.84%)>观赏度(22.31%)>健康度(19.85%)>亲绿度(17.12%)>节水度(8.85%)>和谐度(8.03%),表明在展开郑州市树木园植物群落景观设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植物群落的环境属性,即自然性、观赏性、健康性,并辅以多元人文属性进行植物景观搭配;2)景观综合评价结果分析指出,郑州市树木园植物群落的9个分区景观得分为濒危树木园区(6.261 5)>地带树木展示区(5.984 5)>观果林区(5.731 4)>垂直绿化区(5.659 1)>乡土树种园(5.573 2)>空中花园(5.526 4)>绚秋林区(5.349 7)>引种驯化区(3.232 3)>化石园(2.711 6);3)依据评价结果,从人文与环境两重属性出发,针对郑州市树木园植物群落景观提出规划布局与规划内容的设计策略。【结论】运用AHP方法对郑州市树木园9个分区景观植物群落景观进行综合评价,为树木园植物植被类型结构调整与景观优化提供理论参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德千 刘国经 杨海军 何松云 林斌 李永祥
为探索河流生态修复的理论和技术,该文采用生态工程原理与技术研究了亚热带城市水源地受损河岸植物群落的修复方法,以植物种类组成、盖度、生物多样性为指标对修复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构建后的实验河段经过2年(亚热带生长季远长于温带或寒温带)的恢复后,成功地恢复了河岸乡土植物群落,优化了植物群落的结构.上游植物群落修复区(A-1区)通过乡土种的自然侵入,恢复了河岸植物群落;中游植物群落修复区(A-2区)通过建群种与自然侵入植物种间的竞争机制,构建了以茭白为优势种的河岸植物带;下游植物群落修复区(A-3区)增加芦苇和茭白的栽植密度以促使其不断扩张,形成了具有净化水质能力的河流湿地植物群落区.与对照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任斌斌 李树华 殷丽峰 徐祯卿
In this research,the typical sample method was adopted to collect samples in forest communities of Yushan,Changshu.Based on different indictor species of tree layer,the communities were classified into eight types using data from 22 quadrats by TWINSPAN.CommunityⅠ~Ⅶ were natural communities composed...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朱建玲
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乡土植物是基础的植物建设,也是为园林建设增添现代化气息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现代城市园林建设中使用乡土植物,不仅可有效提高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还可有效提高乡土植物的利用率。由丛林林、韩冬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园林景观设计与表现》一书,以中小型景观设计为主题,从细节到整体一步一步深入,让相关专业的学习者从理论指导出发,自己参与到景观设计中,培养其积极主动的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本书共分为七个章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郝熙凯
在论述植物景观在现代室内设计中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深入探析了当前植物景观在室内设计中的研究现状和主要应用形式,以使植物景观在室内设计中能够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为更多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更高的生活品质。
关键词:
植物景观 室内设计 研究现状 应用形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志聪 吴卫菊 左明 李敦海
运用物种间Levins生态位宽度和Petrailis生态位重叠计算公式分析了3月份巢湖东区和西区的24种优势浮游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值和生态位重叠程度,并以这两个参数为基础研究浮游植物物种间生态关系及它们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巢湖东区星形冠盘藻、啮蚀隐藻、颗粒直链藻最窄变种等10个种的生态位较宽,均大于3,而巢湖西区生态位较宽的主要有星形冠盘藻、啮蚀隐藻、卵形隐藻等9个种;研究结果还表明以生态位变动幅度大的种类作为水质指示种有更可靠的生态学意义,因此确定了以颗粒直链藻最窄变种、水华鱼腥藻和星杆藻sp.这3种藻作为巢湖水体区域污染状态的指示种。生态位重叠表明在巢湖东区蛋白核小球藻的发展速度最...
关键词:
巢湖 浮游植物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罗民波 简婷婷 王云龙 张衡 尹艳娥 张海燕 杨杰青
通过近年东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环境基本要素研究,结合东海海洋环境基本要素(水文、营养盐含量、COD_(Mn)、悬浮物浓度等)的变化,阐明东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春季浮游植物的优势种主要由虹彩圆筛藻(Coscinodiscus oculus-iridis)、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jonesianus)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组成,夏季的主要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受长江口冲淡水、钱塘江、东海沿岸流等影响,东海近岸海域环境浮游植物数量明显高于东海大陆架海域。冗余度分析结果显示,2015—2017年春季,对调查海域浮游植物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是活性磷酸盐;2015—2017年夏季,对研究海域浮游植物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化学需氧量。
关键词:
东海 浮游植物群落 生态特征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文瑾 丁正红 张岍 董文艺 李谱
以丁山河河道低碳治理工程生态修复设计为例,介绍河道低碳型生态修复设计方法及应用。根据深圳市丁山河水系和水质特征,结合区域内低碳发展理念,提出涵盖河滩浮岛、人工湿地、生态护岸、太阳能生态修复以及低影响开发的低碳生态修复整体方案,阐述河道低碳型生态修复设计方法及应用,并对丁山河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关键词:
河道治理 生态修复 低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明轩 刘森 常贺星
以青岛"11.22"石油爆炸点生态修复作为设计背景,选址在青岛大石头海上漏油口附近,现为海边闲置的污染地,急需生态恢复建设。以生态环境保护的景观修复手段,恢复爆炸影响区域的地表生态功能、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大陆架生物群落以及海面原油的生态处理等。主要包含生物降解污染研究,结合青岛气候特点和海洋特性,将污染环境的石油生态恢复处理分为两部分:在土壤中的修复以根—菌共生体系为主,形成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链为噬油菌营造良好的生境,使其最大限度地降解油污;在近海地区借助景观生态修复装置,为噬油菌和有益的藻类提供良好的海草场生态环境,以此提高石油的降解速率,加快整个场地的生态恢复。结合新领域和新技术,创新研发新装置和互联网+概念,以最前沿的具有发展潜力方式解决石油爆炸点生态修复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淑华
世界经济在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条件的日益恶化,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空间,而应对环境变化的根本解决途径是建立有效的低碳效能社会。通过低碳的城市景观生态技术的研究,构建生态修复、有机循环、平衡共生等多元的规划设计体系,并通过行为引导及教育,促进城市环境的发展迈向低碳时代。
关键词:
低碳 生态 景观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