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26)
2023(9879)
2022(8054)
2021(7340)
2020(5906)
2019(12634)
2018(12005)
2017(22604)
2016(11817)
2015(12565)
2014(12328)
2013(12086)
2012(11036)
2011(10208)
2010(10182)
2009(9635)
2008(9174)
2007(8329)
2006(7414)
2005(6111)
作者
(36280)
(30638)
(30496)
(28729)
(19138)
(14884)
(13597)
(11824)
(11616)
(10600)
(10375)
(10294)
(9887)
(9572)
(9295)
(9261)
(9182)
(8867)
(8859)
(8576)
(7726)
(7313)
(7274)
(7119)
(6969)
(6832)
(6770)
(6621)
(6166)
(6146)
学科
(49864)
经济(49811)
(35961)
管理(33277)
(27685)
(24033)
企业(24033)
方法(20185)
农业(18547)
数学(17033)
数学方法(16923)
业经(14775)
中国(13207)
(12140)
(10704)
贸易(10701)
(10406)
地方(9934)
(9683)
(9629)
(8001)
(7762)
银行(7731)
收入(7631)
农业经济(7591)
环境(7512)
(7434)
(7284)
金融(7284)
发展(6870)
机构
学院(178352)
大学(172220)
(70878)
经济(69489)
管理(67371)
理学(59213)
研究(58555)
理学院(58500)
管理学(57489)
管理学院(57171)
中国(44139)
(41321)
科学(38176)
(34456)
农业(31500)
业大(31388)
(30715)
(29313)
中心(27157)
研究所(27028)
(25800)
财经(25068)
(24413)
师范(24056)
(22818)
经济学(21363)
农业大学(21281)
北京(20955)
(20706)
(20553)
基金
项目(124983)
科学(98593)
基金(92355)
研究(86219)
(82699)
国家(81901)
科学基金(69931)
社会(58775)
社会科(55450)
社会科学(55438)
基金项目(50197)
(50151)
自然(45718)
自然科(44673)
自然科学(44658)
自然科学基金(43890)
(41091)
教育(38070)
资助(35869)
编号(33524)
(27731)
重点(27655)
(26240)
(26033)
国家社会(24913)
成果(24397)
创新(24187)
科研(24014)
计划(23392)
(23365)
期刊
(84210)
经济(84210)
研究(45060)
(43516)
学报(33539)
科学(30790)
中国(30351)
农业(28494)
大学(25427)
学学(24841)
管理(21289)
(20601)
业经(19488)
(16014)
金融(16014)
经济研究(13312)
(12051)
教育(11564)
(11419)
财经(11360)
问题(11195)
商业(10926)
技术(10603)
业大(10306)
(9743)
(9398)
农业大学(9098)
农村(8773)
(8773)
农业经济(8725)
共检索到249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雨凯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消费者越来越愿意前往乡村进行旅游。在乡村旅游营销过程中,旅游品牌主要对四种特质进行营销,包括自然山水、农业景观、聚落生活及民俗文化,本研究探讨了景观特质营销对乡村旅游意向的影响。此外,本文也探讨游客期望与游客涉入在此过程中的中介作用以及游客动机的调节作用。在自然性动机下,自然山水与农业景观特质营销对乡村旅游意向的影响更显著;在社会性动机下,聚落生活与民俗风情特质营销对乡村旅游意向的影响更显著;自然山水与农业景观特质主要通过提高游客期望而促进乡村旅游意向;聚落生活与民俗风情特质主要通过增强游客涉入而促进乡村旅游意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冯娴慧  戴光全  
农业景观的特质性是农耕活动千百年演变积累下来的人地关系,表现为所在地域自然环境特征与人文地理特征叠加的土地形态,是具有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功能的景观系统。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若缺乏对农业景观特质性全面、深入的认识,盲目采用城市景观建设方法来指导农业景观的建设,将导致农业景观特质性核心价值的消失与乡土特色的丧失。农业景观资源的科学旅游开发利用已经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农业景观特质性保护和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然后依据农业景观特质性的"三生"功能,提出整体性、资源可持续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莹  
陕北地区地域文化氛围相对较为浓厚,因此地域文化的融入是陕北地区城郊乡景观设计所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本文首先梳理了相关概念,其次分析了区域文化的特征和价值,然后提出了传承保护性、审美性、公众参与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设计原则,并从保护传统民居、重塑活动场所、充分利用地域文化元素等方面对陕北城郊乡村旅游景观进行了设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梅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薛芮  阎景娟  
在旅游话语中,景观是旅游行为与旅游地相互作用结果的客观呈现,链接着客观存在与主观感知、过去与未来、地方与全球,可以成为管理乡村旅游人地关系问题的有力工具。论文从阐释景观概念与景观管理体系出发,对乡村旅游景观管理的本质与脉络、景观管理在乡村旅游人地关系上的嵌入做了系统梳理,主要结论包括:(1)乡村旅游地景观管理的价值逻辑包括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制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平衡,以及“景观”与“可持续发展”悖论的消解;(2)乡村旅游地景观管理在人文地理学角度主要以地方、空间、景观的理论范式为体系,三者是从不同角度来阐释人地关系的辩证关系概念;(3)乡村旅游景观管理的技术路线包括景观规划和景观保护2个主要阶段,在定量研究方面可以使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在定性研究方面则可以借鉴景观符号学方法;(4)乡村旅游地景观管理的研究框架是以生态性问题为核心,以主体性问题、时间性问题、空间性问题为基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海燕  
乡村旅游开发在承担旅游扶贫任务的同时也面临着市场的冲击和竞争,乡村旅游景区营销渠道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景区能否持久并逐渐走向成熟,针对渠道建设现状、旅游消费特点设计开发适合的营销渠道成为景区在开发建设之外必须重视的关键要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尹妮  
生态休闲理念集中反映了当前受众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而生态休闲旅游无疑是旅游业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这就要求乡村旅游产业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加快产品更新与服务升级。园林景观作为兼具自然美感与人文特质的旅游资源,充分契合了时下受众的生态休闲消费需求。因此,应通过科学规划、开发乡村本地的园林景观资源,合理打造以生态休闲为主题的新型乡村旅游体系,以此去驱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多元化转型、长效化发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兴  吴倩  兰伟  
乡村旅游资源具有乡村性表征的核心特性,在乡村旅游规划实践中,现行的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的国标缺乏对乡村旅游资源内涵及特性的关照及对乡村空间结构特征的兼顾,对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的适用性不足。通过对乡村旅游资源内涵与特性的解析,基于乡村旅游资源本体是乡土景观体系的判断,围绕乡土景观要素与结构,对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体系进行了构建,确定出乡土自然环境系统、传统乡村基础设施、传统农业系统、乡土聚落系统、乡土文化形态等5个主类和17个亚类、54个基本类型。同时,基于乡村旅游资源评价目的的综合性,并结合乡土景观的地方感影响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从资源自身价值、开发条件和综合效益三个方面,确定出15项评价指标及具体评价标准。研究基于乡土景观视角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进行了创新性思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明艳  曾菊新  余斌  李伯华  
乡村景观是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基础,在旅游发展背景下,乡村景观格局的反向变迁威胁着乡村景观的"乡村性",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提出,调控乡村旅游发展目标、人类行为和乡村景观空间格局三个要素,是控制和治理乡村景观反向变迁,实现乡村景观优化的主要路径,政府的主导、扶持、规范和引导是乡村景观优化的必要条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孙文琰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具体措施之一,与解决农村发展问题具有耦合关系。在此背景下,如何深化乡村旅游振兴战略,充分发掘本地旅游资源,是各地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园林景观是乡村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良好的园林景观设计会吸引更多游客,从而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助力。结合《园林景观设计基础》一书,分析园林景观设计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推动作用,以期为相关实践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志远  
[目的]通过探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广西乡村景观开发与保护策略,借此对健全国内乡村生态旅游理论体系,促进各地乡村景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地区景观资源开发与保护协调一致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文章采用实地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以广西为例对其乡村景观要素民众喜好程度以及乡村景观开发、破坏和保护程度进行调研和资料收集。[结果]在乡村旅游体验中,游客对乡村自然风光尤为喜欢,大多数游客很喜欢参观极具民族特色的村落建筑,体验民风民俗,品尝农家美食,参与农村劳作,在这一系列活动中,让自己缓解紧张的工作压力,呼吸乡野新鲜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春燕  资明贵  罗静  陈天宇  
城市化快速发展产生的现代化驱动力与旅游业发展表征的流动性力量对林区乡村地域景观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天柱山核心景区为案例地,重点研究受旅游业发展影响较大的三个村落,通过借鉴国内外地域景观的概念及分类理论框架,构建多维度乡村地域景观分类指标体系,运用ArcGIS空间分析、质性研究等方法,剖析旅游业驱动下的林区乡村地域景观的演化特征,结论如下:1)天柱山核心景区土地利用类型产生较大变化,2000—2020年间,建设用地由零星点状集聚成片,且片状面积逐年递增。2)人工景观变迁以乡土建筑与聚落形态为主,呈现由分散向集聚变迁的态势,居民点多沿交通廊道呈带状分布,建筑风格承袭传统皖南流派。3)乡土文化、节庆活动、语言政策等非物质景观顺应文旅融合时代要求,经历了从破碎化、边缘化向旅游场域中心迈进的过程,居民身份认同与地方认同也因此得以提升。林区乡村地域景观是“三生”空间、农耕文明与村落文脉的承载,在林区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此,研究提出保护乡土文化,传承地方特色;加强产业合作,彰显人文魅力;顺应时代要求,创新发展路径的林区乡村地域景观重构策略,以期为林区乡村旅游业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志远  
[目的]通过探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广西乡村景观开发与保护策略,借此对健全国内乡村生态旅游理论体系,促进各地乡村景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地区景观资源开发与保护协调一致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文章采用实地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以广西为例对其乡村景观要素民众喜好程度以及乡村景观开发、破坏和保护程度进行调研和资料收集。[结果]在乡村旅游体验中,游客对乡村自然风光尤为喜欢,大多数游客很喜欢参观极具民族特色的村落建筑,体验民风民俗,品尝农家美食,参与农村劳作,在这一系列活动中,让自己缓解紧张的工作压力,呼吸乡野新鲜空气,欣赏乡村自然风光。广西超过50%的乡村景观资源开发层次不够深入,属于轻度开发状态,早先已经开发的景观资源又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而且这些景观所在的村寨原本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毁坏。大部分乡村景观资源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即使采取了相关措施,也是表面工作,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结论]很多游客热衷于乡村生态旅游,喜欢体验农村生活,但是作为乡村旅游基础的乡村景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保护,导致旅游资源受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需要采取相关的办法和措施切实保护乡村环境和景观资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庞艳华  
本文因循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乡村旅游营销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途径的逻辑,以4P理论为基本分析框架,分别对河南省乡村旅游营销现状,产品组合、定价策略、渠道建设、促销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了河南省乡村旅游的四点营销策略优化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安湘  
随着全民旅游时代的来临和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想体验与城市不一样的农村生态景观的人越来越多,使得生态旅游在乡村旅游业中的地位日渐突出,成为其核心内容。在旅游景区中,除少数特殊的人文类风景名胜区外,植物景观始终是旅游景区的主要景观。是否具有优美独特的植物景观,就成为一个旅游景区是否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竞争力的关键。特色植物景观的形成,离不开人为的营造,这可使天然的植物景观锦上添花,更加优美。植物景观的营造方式,主要有建设植物专类园、利用乡土植物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利用"意境美"提升植物景观内涵、营造具有地方风格的园林植物景观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