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63)
- 2023(7631)
- 2022(6388)
- 2021(6184)
- 2020(5006)
- 2019(11418)
- 2018(11357)
- 2017(20993)
- 2016(11563)
- 2015(12997)
- 2014(12638)
- 2013(12244)
- 2012(11968)
- 2011(10627)
- 2010(10787)
- 2009(10089)
- 2008(10061)
- 2007(8884)
- 2006(8016)
- 2005(7135)
- 学科
- 济(46192)
- 经济(46142)
- 管理(27753)
- 业(21173)
- 企(15310)
- 企业(15310)
- 地方(14970)
- 中国(14576)
- 方法(14534)
- 农(13040)
- 数学(12288)
- 学(12013)
- 数学方法(11994)
- 业经(9001)
- 环境(8875)
- 农业(8837)
- 理论(7855)
- 贸(7779)
- 贸易(7771)
- 制(7628)
- 财(7604)
- 易(7425)
- 城市(7359)
- 土地(7096)
- 和(6636)
- 地方经济(6431)
- 发(6305)
- 资源(6191)
- 融(6183)
- 金融(6181)
- 机构
- 大学(159699)
- 学院(159503)
- 研究(61186)
- 济(59027)
- 经济(57352)
- 管理(53986)
- 中国(45398)
- 理学(45075)
- 理学院(44301)
- 管理学(43253)
- 管理学院(42907)
- 科学(39986)
- 京(36889)
- 所(31558)
- 研究所(28669)
- 农(28273)
- 中心(28136)
- 范(26140)
- 财(25999)
- 师范(25954)
- 江(25634)
- 业大(24498)
- 北京(23576)
- 州(23314)
- 院(22865)
- 农业(22117)
- 师范大学(21309)
- 财经(20465)
- 科学院(18625)
- 省(18576)
- 基金
- 项目(106346)
- 科学(82031)
- 研究(77503)
- 基金(74312)
- 家(65956)
- 国家(65367)
- 科学基金(54526)
- 社会(47486)
- 社会科(44570)
- 社会科学(44556)
- 省(41336)
- 基金项目(39752)
- 划(35836)
- 自然(35726)
- 教育(34905)
- 自然科(34759)
- 自然科学(34747)
- 自然科学基金(34013)
- 编号(32067)
- 资助(29750)
- 成果(26406)
- 重点(24354)
- 发(24021)
- 课题(23024)
- 部(22195)
- 创(20712)
- 大学(19661)
- 科研(19578)
- 创新(19509)
- 计划(19313)
共检索到251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锐
景观城市主义是指景观替代建筑成为新一轮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媒介,该理论被证实适用于一系列的城市发展问题,如工业废弃地的再生改造﹑不断萎缩的城市再生以及快速发展的新城开发等。本文重点研究美国马萨诸塞州军事保护区的景观再生案例,该地区自1911年以来,一直用作美军的新兵训练﹑军事器械的维修和保养基地等,这些军事活动不但对基地内的水源和土壤造成了很深的污染,也严重影响了上游城市波士顿的地下水资源。本文从研究减少污染的具体方法入手,提出了将之改造成为一个干净健康的大众公园的生态再生策略,并阐述了它所蕴藏的思想内涵及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砚梅 佘璐
当今土地资源紧张,需开发闲置土地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工业废弃地自身价值的开发和生态环境恢复是重要课题。用生物改善土壤,合理利用原场地材料有利于对场地改造设计和环境的修复;研究历史文化价值是否被破坏、环境是否被修复可用于比较和评价各个案例的优与劣;工业遗产修复利用进一步发展应该沿着追求生态化、数据化、合理化的方向。
关键词:
景观 工业废弃地 环境修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鹏波 张立杰 雷大朋 冯宣铭
如何在城市工业废弃地物质更新过程中,适宜地将场所精神融入新生景观,达到新旧融合的效果,是近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文章以彼得·拉茨提出的"景观句法"为基础,以唐山工业景观之路为研究对象,结合安妮·惠斯顿·斯本的景观语言构建规则,提出"六词汇——五句构"工业废弃地景观系统构建策略,以期深化我国工业废弃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为该领域的景观实践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
工业废弃地 景观更新 语言学 景观句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鹏波 张立杰 雷大朋 冯宣铭
如何在城市工业废弃地物质更新过程中,适宜地将场所精神融入新生景观,达到新旧融合的效果,是近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文章以彼得·拉茨提出的"景观句法"为基础,以唐山工业景观之路为研究对象,结合安妮·惠斯顿·斯本的景观语言构建规则,提出"六词汇——五句构"工业废弃地景观系统构建策略,以期深化我国工业废弃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为该领域的景观实践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
工业废弃地 景观更新 语言学 景观句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波 包志毅
矿区废弃地等受损景观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是目前的热点问题。但目前的研究往往只进行定性分析,因此,不能为成功地恢复和重建受损景观提供更准确的量化依据。针对这一问题,在土地利用格局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运用景观异质性指标对受损景观的生态恢复和重建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提高结果的精确性和成功率。
关键词:
生态恢复 景观异质性指标 矿区废弃地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煜 刘洁羽 周艳 胡荣云 冯磊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大型城市项目建设中遗留下许多工矿废弃地,开展这些工矿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景观重建工作,对城市再造生态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和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辽宁省海城市教军山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结合现状条件,引入生态恢复学理念,利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技术手段,对环境污染物进行降解,并利用工程技术措施对环境进行优化,使原本污染、破败的工矿废弃地环境得以修复,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历史文脉对景观环境进行重建,实现工矿废弃地的更新和再利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葛书红 王向荣
煤矿废弃地在我国矿业废弃地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环境影响和土地破坏严重,治理修复的需求十分迫切。以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煤矿废弃地所具有的潜在景观功能和利用条件,探讨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模式的可行性和实现途径,从而总结出具有规律性、可以推而广之的规划设计原则和方法。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涉及众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探讨跨学科、系统性的整合研究方法。以风景园林学的理论为基本依据,以跨学科的干扰理论、区位理论等构成理论框架,探讨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模式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煤矿废弃地 景观再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健健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废弃物产生量逐年增加,将废弃物用于景观设计对于建设可持续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具体案例论述了景观设计中废弃物再生的三种途径:观赏小品型再生、功能设施型再生、整体环境型再生。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景观设计中废弃物再生的意义,并分析了在我国当前景观设计中利用废弃物的困难和对策。
关键词:
景观设计 废弃物 再生 环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可石 刘轩宇
河流往往是城市形态及其文化的起源地,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滨河区作为城市景观、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逐渐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点改造区域。文章就我国城市滨河区景观改造中存在的问题,以美国圣安东尼奥河改造为例,探讨以修复生态系统为前提的城市滨河区景观改造,并从游憩系统、土地利用及文脉延续等角度,对我国现代城市中的滨河区景观改造提出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廖芳均 陈志明 刘宗君 谢勇
以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小班数据以及1988、1999和2009年3期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基于e Cogntion、Arc GIS和IDRISI软件,对保护区各功能区20年间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各功能区景观以森林为主,其中实验区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约为77%,缓冲区常绿阔叶林约为56%,核心区则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约为78%;2)各功能区景观类型斑块面积呈波动趋势,斑块数量、边缘密度和斑块密度增加,景观破碎化程度随时间的推移呈上升趋势;3)各功能区森林景观类型之间转化频繁,非森林景观类型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变化明显增加;4)各功能区景观类型最大斑块指数呈波动趋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利顶 傅伯杰 刘雪华
以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保护为实例,提出了自然保护区中景观结构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认为在进行景观要素设计之前,应先进行景观适宜性评价,之后进行核心斑块、缓冲区和廊道的设计。①核心斑块 :不仅要考虑斑块的景观适宜性,而且斑块的面积应能维持一定物种数量 ;②缓冲区 :在考虑距离对目标物种影响的同时,还应考虑缓冲区的范围应该覆盖所有的核心斑块 ;③廊道 :需要辨识两种情况,其一是对现存生境廊道的保护,为了避免不同核心斑块被隔离,必须严格保护现存的生境廊道。其二是对潜在生境廊道的建设,在条件允许时,通过植被重建,建立适宜的生境廊道。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林慧颖 王士君 宋飏 王雪微
城市发展建设产生了用地资源紧张、旧城改造困难、景观建设落后等一系列问题。棕地指废弃的、被污染的工业、商业或其他用地,对其改造可以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城市经济增长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我国棕地改造方法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将城市更新和景观都市主义思想融入棕地改造方法中,有助于城市诸问题的解决并提高棕地改造价值。基于对城市更新和景观都市主义思想内涵的分析,通过辨析二者对棕地改造的影响,提出城市更新思想是棕地改造的外部"框架",景观都市主义思想是其内部"骨架",二者有机结合构成棕地改造"有机体",并确定城市棕地改造5条原则。最后结合长春市拖拉机厂实际案例对此原则进行深入说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林英 徐颂军 周永章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保护区网络建设尚不完善、布局不尽合理的现象显得比较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自然保护区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总结自然保护区景观空间结构分布状况,把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全局的角度综合考虑其增长极、廊道和基质等景观生态要素,从而实现区域自然保护区的景观生态规划。
关键词:
景观生态规划 广东省 自然保护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传明
依据可持续发展和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信息处理技术,采用景观生态格局分析与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省峨嵋峰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开发的关键内容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区域森林景观面积大,斑块数也多,是主导景观类型;但是,由于受到人类的干扰,森林景观出现一定程度的非连续性。居民点、农田景观破碎度较大,不利于自然保护区内物种的繁殖、扩散、迁移和保护。景观的类型面积多样性指数为0.817 25,类型斑块数多样性指数为0.922 34,类型周长多样性指数为0.962 58,该区域须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景观改造和利用,提高景观多样性。通过景观生态适宜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