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01)
2023(7724)
2022(6354)
2021(5713)
2020(4283)
2019(9659)
2018(9340)
2017(17359)
2016(9254)
2015(10144)
2014(10065)
2013(9962)
2012(9770)
2011(9089)
2010(9386)
2009(8507)
2008(8299)
2007(7466)
2006(6942)
2005(6589)
作者
(27530)
(22922)
(22788)
(21562)
(14760)
(10957)
(10321)
(8856)
(8848)
(8224)
(7871)
(7719)
(7435)
(7284)
(7194)
(7116)
(6750)
(6614)
(6577)
(6546)
(5739)
(5592)
(5525)
(5265)
(5223)
(5181)
(5112)
(5061)
(4685)
(4504)
学科
(49487)
经济(49443)
管理(22305)
中国(20326)
(20324)
地方(19608)
(13741)
(13301)
企业(13301)
业经(11402)
方法(10643)
(10530)
地方经济(10402)
农业(9760)
(9042)
金融(9042)
数学(8855)
数学方法(8784)
(8741)
银行(8733)
(8632)
环境(8622)
(8295)
发展(7539)
(7517)
(7513)
贸易(7503)
(7392)
(7115)
城市(7017)
机构
学院(134721)
大学(131142)
(57593)
经济(56157)
研究(54506)
管理(46242)
中国(40964)
理学(37983)
理学院(37389)
管理学(36792)
管理学院(36516)
科学(32314)
(30459)
(27624)
(25364)
研究所(24680)
中心(23963)
(21988)
(21869)
(21706)
师范(21529)
(20209)
北京(20060)
财经(19122)
(18353)
业大(17615)
经济学(17575)
师范大学(17355)
(17234)
农业(16649)
基金
项目(84650)
科学(67055)
研究(64741)
基金(58945)
(50946)
国家(50438)
科学基金(43092)
社会(41839)
社会科(39620)
社会科学(39614)
(34398)
基金项目(31138)
(28671)
教育(28505)
编号(26470)
自然(25587)
(25560)
自然科(24970)
自然科学(24967)
自然科学基金(24464)
资助(22922)
成果(21377)
发展(21088)
(20734)
课题(20016)
重点(19517)
(17486)
(17300)
国家社会(17108)
(16372)
期刊
(76228)
经济(76228)
研究(48216)
中国(32898)
(22020)
教育(18672)
科学(18568)
管理(18550)
学报(17480)
(17029)
(16358)
金融(16358)
农业(15289)
业经(14015)
大学(13566)
学学(12626)
经济研究(12445)
技术(11804)
问题(11245)
财经(9149)
(8975)
(8039)
城市(7620)
(7611)
现代(7306)
资源(7273)
商业(7223)
世界(7021)
(6938)
(6553)
共检索到225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蕴路  宗良纲  
过去20多年,大部分中国城市经历了大规模的开发和建设,新的城市形象迅速形成。但面对这种速成结果,除了"量大"和"快速"方面的成就感之外,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质量,以及对城市形象的突变开始提出质疑。幸运的是,城市景观的介入缓和了人、城市及自然间的紧张关系。本文在阐述景观含义的基础上,列举景观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并结合国内外优秀城市景观作品的赏析,讨论目前国内景观建设的不足之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海鸣  马嘉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的满足,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新型的城市景观成为了城市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方面。城市景观的开发和发展是城市旅游各方面提升的基础。本文从城市景观和城市旅游业发展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出发,进而具体分析城市景观是如何在各个方面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的,最后文章给出提高建设新型城市景观的几点策略以更好的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贾红云  
分析了新形势下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性,针对景观设计在现代城市中的服务对象——人与自然,提出了景观设计在现代城市中的人性化设计、生态设计、人类文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设计三个发展方向。尝试为中国发展中的景观设计提供以实用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新思路,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单纯的审美层面上。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锐  王俊杰  
近年来罕见极端天气的不断增多,使人类深陷"碳排放"的困境之中。由于城市是碳排放的主体,低碳城市建设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重要途径。但"低碳"作为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的最热门词汇之一,其本质涵义在现实的喧嚣中显得面目模糊。事实上,关注"碳足迹"排放、切实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就是真正的"低碳",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是拥有低碳意识的城市居民。本文在辨析低碳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以上海世博会周边某小区的景观设计为例,尝试从景观的角度对我国的低碳城市建设提出思考,景观设计作品可以充当低碳理念推广的催化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贾红云  
简析景观概念及研究的进展,并对具体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景观的审美意义即艺术性、社会意义即社会性、生态意义即生态性三方面入手,揭示景观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已不仅有表面的美化功能,亦具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野  
城市景观作为城市文化的一种外在显现,叙述着城市所独有的蕴含,它是构成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地反映着社会的意识、城市的精神及城市文化发展的脉络。文章试图通过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基础及发展方向进行剖析来探究其内在的构成,对城市景观的生态基础、功能、创作原则的构成要素进行辨析,把握城市景观设计内在的本质特征,进一步指出未来城市景观发展之路,即以景观之"技"传播文化之"道"。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敏  韩锋  
都江堰世界遗产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至今对成都平原的发展繁荣发挥重要作用。但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通过静态孤立的保护渠首工程、历史建筑、历史街巷等个体来诠释都江堰的全部遗产价值是不全面的甚至片面的。以城市历史景观为方法论,将以都江堰为核心的整个水利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意设计并持续演进的关联类文化景观进行研究,将贯穿整个城乡完整的农田系统和水利系统以及相应的非物质文化要素这些重要的价值载体纳入到价值系统当中。划分为四种类型的文化景观,分别为生产类、防御类、商业生活类以及游憩类文化景观,并梳理都江堰水系文化景观发展脉络。通过重新识别和记录价值载体现状,总结价值保护的情况,并提出相对应的保护与管理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刚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市场经济的巨浪使得每个城市都面临着紧迫的生存危机,人才、资本的跨国、跨地区流动使得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开放的中国和欧美等发达国家一道面临新经济和信息时代,这是机遇更是挑战!在这种特定背景下,如何对待城市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是摒弃或是保留,如保留,其意义何在?方法为何?如何使其在城市发展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海南省三亚市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滨海特色景观资源,同时又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试点城市,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吸取和借鉴。本文以三亚为例,试就以上问题作一些探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章晨钊  梅泽英  
随着人们幸福指数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旅游生活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逐渐追求趋向于关注一个城市的景观规划,因此,一个城市的景观逐渐成为该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主要从城市景观规划与城市旅游经济发展两者的相互影响关系着手,进而以巴厘岛案例分析的形式阐述城市景观规划对于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最后提出进一步改善城市景观规划进而促进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全儒  刘浩  
随着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农村居民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许多传统民居建筑在功能上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然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富于个性特色的农村景观也在遭到不同程度的忽视,甚至对农村景观产生破坏作用。本文重点探讨农村物质空间和人文空间的变动,如何使文脉得以延续重新建构,在改造和发展新农村中取得新旧和谐,创造宜人的具有农村空间特色的环境景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朱东风  李志明  
借鉴西方景观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振兴发展理论,构建了基于景观介入城市区域发展的"钻石模型"理论框架。当前城市区域的发展理念应从可持续发展这一底线思维转向振兴发展这一高层次的发展需要,着力于生态、公平、经济、复兴要素的平衡,构建面向从宜居到文化复兴的城市区域发展目标。借助这一理论框架对当前中国的一些城市区域发展实践进行了检视,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钻石模型"的规划应用、生态与人的发展平衡、建立全社会知识行动体系、构建多层次自然和文化景观网络等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丁奇  张静  
我国目前正面临严重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不同专业对此均做出了不同角度的思考,重温美国城市景观设计一个世纪以来生态思想发展的历程,对其进行梳理和思考,对在我国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树立生态价值观并运用生态学的方法指导实践,进行生态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琳  
城市景观体育产业将城市的自然、人文景观与体育运动项目有机结合,独具魅力,并引起广泛关注。文章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对上海城市景观体育产业的前后关联效应进行初步分析,探讨了该产业与其他产业部门间的联系程度,指出上海城市景观体育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邵望予  
当前国际投资的特点是美国、西欧和日本形成三驾马车,亚洲“四小龙”也急起直赶。近年来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转向发展中国家,对第三产业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兼并和收购东道国企业的现象日益增多。自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对我国投资纷至沓来,同时我国也已起步向海外直接投资。对这项与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有重大关系并与贯彻执行改革开放方针有密切关联的问题,应加以审慎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