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87)
- 2023(9161)
- 2022(7450)
- 2021(6967)
- 2020(5689)
- 2019(12325)
- 2018(12084)
- 2017(22764)
- 2016(12252)
- 2015(13482)
- 2014(13555)
- 2013(12743)
- 2012(11898)
- 2011(10409)
- 2010(10215)
- 2009(9340)
- 2008(9074)
- 2007(8095)
- 2006(6651)
- 2005(6025)
- 学科
- 济(41315)
- 经济(41252)
- 管理(34006)
- 业(29316)
- 企(24873)
- 企业(24873)
- 方法(16110)
- 中国(13130)
- 数学(12380)
- 财(12310)
- 农(12202)
- 数学方法(12190)
- 学(11776)
- 制(10781)
- 业经(10695)
- 理论(10083)
- 体(8798)
- 银(8674)
- 银行(8652)
- 融(8475)
- 金融(8468)
- 行(8351)
- 地方(8010)
- 农业(7850)
- 教育(7608)
- 务(7601)
- 财务(7576)
- 财务管理(7558)
- 技术(7430)
- 贸(7417)
- 机构
- 学院(167153)
- 大学(164915)
- 济(61741)
- 经济(60261)
- 研究(59011)
- 管理(58030)
- 理学(49687)
- 理学院(49040)
- 管理学(48035)
- 管理学院(47712)
- 中国(43293)
- 科学(37276)
- 京(35033)
- 财(31202)
- 农(30834)
- 所(29924)
- 研究所(27349)
- 中心(26972)
- 业大(26072)
- 江(25456)
- 财经(24665)
- 农业(24448)
- 范(23655)
- 师范(23343)
- 经(22523)
- 院(22006)
- 北京(21560)
- 州(20467)
- 技术(19805)
- 经济学(19175)
- 基金
- 项目(116413)
- 科学(91047)
- 研究(85683)
- 基金(83041)
- 家(73846)
- 国家(73191)
- 科学基金(61645)
- 社会(53751)
- 社会科(50790)
- 社会科学(50780)
- 省(46399)
- 基金项目(43478)
- 教育(39880)
- 自然(39517)
- 划(39337)
- 自然科(38568)
- 自然科学(38553)
- 自然科学基金(37859)
- 编号(34836)
- 资助(32849)
- 成果(28999)
- 重点(26882)
- 部(25292)
- 课题(25095)
- 发(25064)
- 创(24541)
- 性(23533)
- 创新(22775)
- 国家社会(22358)
- 科研(22175)
共检索到247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佟玉权 韩福文 邓光玉
地理学及景观生态学中关于景观的学术思想,为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引。针对我国现阶段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的问题,分析了在景观视角下进行文化遗产研究的必要性。通过对文化遗产景观的整体性、系统性,遗产地自然、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复合性,景观价值的多样性和景观空间、时间及其文化属性的统一性等特征的探索,阐述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与利用的合理途径。
关键词:
景观 文化遗产整体性 保护利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佟玉权 韩福文
借助地理科学及景观生态学等景观研究思想,针对我国现阶段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中的问题,探索了创新工业遗产研究视角的必要性。分析了工业遗产景观的基本内涵,阐述了工业遗产景观的整体性特征,并通过对工业遗产景观要素构成特点、景观结构的统一性、景观时空格局及其文化过程的完整性、景观价值的多样性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景观 工业遗产景观 保护利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所萌
随着文化遗产概念的不断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探索一种区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我国自2006年起开始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迄今已设立了15个。在对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特点分析基础上,对文化生态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并以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例,从民族历史文化整体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间的整体性保护以及文化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保护三个层面,对整体性保护的内涵与策略进行分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庆
城市遗产是人类社会宝贵的文化财富,构建完善的整体性保护体系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在对城市遗产整体性保护论的流行原因加以剖析、对城市遗产保护演化进程细致梳理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城市遗产整体性保障体系的要素,在此基础上探讨现阶段我国强化城市遗产保护的路径。
关键词:
城市遗产 整体性 保护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才发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以茶诗为标志的茶文化堪称中国的一绝 ,以茶词曲赋为标志的茶文化堪称中国的国粹 ,以茶画为标志的茶文化堪称中国的瑰宝。本文认为 ,对中国茶文化遗产必须加大对优质名茶地理标志的保护力度 ,加强对优质名茶的商业秘密保护 ,加大对假冒伪劣行为的惩处力度。
关键词:
中华民族 茶文化 文化遗产 法律保护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佟玉权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和我国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变得日益复杂,并开始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按照文化遗产的属性划分,农村文化遗产是由农业文化遗产、乡土建筑遗产和乡村民俗遗产等关联要素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具有明显的整体性特征。以促进农村文化遗产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为目标,必须通过实施农村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动态保护和原真保护等策略,保障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农村文化遗产 整体性 保护策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兆荣
中华民族素以农耕文明著称,乡土社会的悠久性和区域的多样性,决定了中国乡土景观形态的复杂性。然而,只要是农耕文明,"田"便是一个至为重要的因素,它既是"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的折射,是土地农耕形态的田畴阡陌的图景,是人群共同体社会结构的"家园"纽带,又是"乡里乡亲"的缩影;自古延续的"田甲"管理系统亦建立在"田"的背景之上,王城之"城郭"形制也与田地的形态有关,甚至国家的"疆界"亦是由"田"构成的"疆理制度"。换言之,田地也是"社稷"国家的缩影。在南方,水稻与灌溉连带着一系列的自我属性,形成了一连串相互组合的独特景观要素。
关键词:
田地 里甲 邻里 社稷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翟洲燕 李同昇 常芳 罗雅丽 石钰
文化遗产景观是地域文化的符号表征,文化遗产景观基因则是地域文化代际传承的基本“遗传”单位和文化遗产景观形成的决定性因子。目前文化遗产景观基因研究已成为文化地理学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识别与提取隐藏在文化遗产景观内的文化基因,可反映出地域文化的基本特质。传统村落是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遗产景观,整体上延续和传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集中体现在传统村落内的文化遗产景观之中,对传统村落进行遗产性景观基因识别研究可揭示地域文化的人文地理性和传统村落的社会文化性。基于地域文化遗产景观基因理念,以陕西省35个代表性传统村落为例,首先从宏观和中观尺度,分析了传统村落遗产性景观的文化环境特征;其次从微观视角,建立了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景观基因识别指标体系,综合运用景观基因识别与提取方法,对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景观的基因特征进行分析,识别出传统村落的地域文化特质。本文旨在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认识和保护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景观,为实现传统村落的文化复兴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翟洲燕 李同昇 常芳 罗雅丽 石钰
文化遗产景观是地域文化的符号表征,文化遗产景观基因则是地域文化代际传承的基本"遗传"单位和文化遗产景观形成的决定性因子。目前文化遗产景观基因研究已成为文化地理学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识别与提取隐藏在文化遗产景观内的文化基因,可反映出地域文化的基本特质。传统村落是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遗产景观,整体上延续和传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集中体现在传统村落内的文化遗产景观之中,对传统村落进行遗产性景观基因识别研究可揭示地域文化的人文地理性和传统村落的社会文化性。基于地域文化遗产景观基因理念,以陕西省35个代表性传统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和平 杨宁
2011年《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提出超越"历史中心"的"城市历史景观"概念,对于当前西南山地历史城镇保护发展过程中整体性缺失的弊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解析城市历史景观的整体性内涵,梳理相得益彰的方法手段,提出"得脉"——整体关联时空对象,厘清层积发展规律,"乘气"——整体包容综合价值,平衡保护发展矛盾,"识意"——整体协同设计思维,营造集体记忆场所,探索时代背景下的整体性保护框架。
关键词:
城市历史景观 西南山地 历史城镇 整体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业红 周洪建
传统葡萄园文化景观是典型的农业文化遗产,对其进行动态保护意义重大。西方传统葡萄园文化景观及其保护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开展传统葡萄园文化景观保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的视角,以法国波尔多和河北宣化传统葡萄园文化景观为例,对比中西方传统农业文化景观空间格局、内涵、动态保护方式和发展潜力,旨在为农业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宝磊 郭风华 李仁杰 陈新杰
合适的视觉感知区位是获得良好景观体验的必要条件,但GIS视域计算结果对可视区位与景观语义之间可视关系的表征能力不足,难以进一步开展视觉景观资源的深度价值挖掘。论文基于已有景观视觉感知计算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提出并设计了面向线性文化遗产的景观视觉感知区位信息模型(landscape visual perception location model,LVPLM),基于NetCDF多维栅格数据结构建立了LVPLM数据集的组织方法及其应用逻辑。LVPLM数据集通过二维地理坐标维度表达视觉感知区位,通过语义特征点编码维度表达目标景观语义信息,进而建构视觉感知区位与景观语义之间的可视关系,实现了目标景观、感知区位和可视状态的信息集成。同时,设计了“钻取”“切片”“切块”三种LVPLM数据集应用模式,为多模式景观视觉感知信息挖掘与分析奠定了基础。论文选择长城线性文化遗产景观资源开展实证研究,建立了古北口长城LVPLM数据集,并通过实地调研勘测采集视觉对照验证数据,评估了数据集的基本可信度,初步证明了LVPLM模型的可行性与应用价值,也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高质量建设提供了新的数据资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霞
国际遗产保护领域近年来提出历史性城市景观的概念,旨在面对愈加严重的开发建设压力,为城市遗产保护和管理寻求更加动态、多样的指引,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有积极的启示意义。以嘉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例,基于历史性城市景观视角,对浙北地区以运河聚落为主要特征的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内涵解析和整体性保护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方程 李菁 杨波
南京抗战景观遗产类型丰富、分布广泛,蕴含了大量重要历史信息。但是,长期以来相关研究匮乏,许多抗战景观遗产没有得到恰当保护,无法向公众提供系统的历史信息。文章基于集体记忆视角研究了战争景观遗产认知的流变及价值实现途径;系统梳理了南京抗战景观遗产现状对其进行了分类,并对现状问题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从南京抗战景观遗产保护名录与保护体系构建、空间单元划定与记忆要素修复、遗产空间结构构建、公众体验及青少年教育体系构建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南京抗战景观遗产保护即集体记忆构建策略。
关键词:
战争景观遗产 集体记忆 遗产保护 南京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方程 李菁 杨波
南京抗战景观遗产类型丰富、分布广泛,蕴含了大量重要历史信息。但是,长期以来相关研究匮乏,许多抗战景观遗产没有得到恰当保护,无法向公众提供系统的历史信息。文章基于集体记忆视角研究了战争景观遗产认知的流变及价值实现途径;系统梳理了南京抗战景观遗产现状对其进行了分类,并对现状问题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从南京抗战景观遗产保护名录与保护体系构建、空间单元划定与记忆要素修复、遗产空间结构构建、公众体验及青少年教育体系构建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南京抗战景观遗产保护即集体记忆构建策略。
关键词:
战争景观遗产 集体记忆 遗产保护 南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