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89)
- 2023(14750)
- 2022(12418)
- 2021(11923)
- 2020(9707)
- 2019(22102)
- 2018(21616)
- 2017(42193)
- 2016(22320)
- 2015(24603)
- 2014(23874)
- 2013(23081)
- 2012(21168)
- 2011(18850)
- 2010(18808)
- 2009(17221)
- 2008(16540)
- 2007(14646)
- 2006(12861)
- 2005(10985)
- 学科
- 济(92208)
- 经济(92119)
- 业(70797)
- 管理(63616)
- 农(51521)
- 企(48662)
- 企业(48662)
- 方法(36135)
- 农业(34142)
- 数学(32131)
- 数学方法(31681)
- 业经(25106)
- 中国(23609)
- 财(22199)
- 地方(21302)
- 技术(18204)
- 制(18191)
- 贸(16839)
- 贸易(16829)
- 易(16391)
- 学(15793)
- 策(15577)
- 发(14150)
- 银(13805)
- 银行(13795)
- 环境(13637)
- 行(13197)
- 务(12834)
- 财务(12790)
- 财务管理(12761)
- 机构
- 学院(301371)
- 大学(293245)
- 济(127824)
- 经济(125342)
- 管理(122860)
- 理学(106492)
- 理学院(105433)
- 管理学(103726)
- 管理学院(103145)
- 研究(96933)
- 中国(76681)
- 农(60837)
- 京(60086)
- 科学(56819)
- 财(56572)
- 中心(48416)
- 业大(47135)
- 江(45952)
- 农业(45948)
- 所(45677)
- 财经(44719)
- 研究所(41236)
- 经(40896)
- 范(39236)
- 师范(38963)
- 经济学(37654)
- 北京(36576)
- 州(36289)
- 院(35460)
- 经济管理(34492)
- 基金
- 项目(208412)
- 科学(167161)
- 研究(157557)
- 基金(152484)
- 家(131083)
- 国家(129883)
- 科学基金(114008)
- 社会(102456)
- 社会科(96800)
- 社会科学(96779)
- 省(82205)
- 基金项目(81270)
- 自然(72163)
- 教育(71193)
- 自然科(70487)
- 自然科学(70469)
- 自然科学基金(69197)
- 划(67994)
- 编号(65163)
- 资助(60001)
- 成果(50813)
- 部(46486)
- 发(46318)
- 重点(45730)
- 创(45630)
- 课题(43750)
- 创新(42716)
- 国家社会(42414)
- 制(40452)
- 人文(40322)
- 期刊
- 济(144408)
- 经济(144408)
- 研究(84763)
- 农(63608)
- 中国(61723)
- 农业(43235)
- 管理(42541)
- 财(41866)
- 科学(41570)
- 学报(39721)
- 大学(32696)
- 融(32584)
- 金融(32584)
- 学学(31245)
- 业经(30483)
- 教育(29732)
- 技术(27100)
- 财经(20925)
- 业(20572)
- 经济研究(20555)
- 问题(20157)
- 经(17980)
- 农村(15742)
- 村(15742)
- 农业经济(15464)
- 版(15240)
- 资源(15143)
- 技术经济(14865)
- 世界(14833)
- 科技(14616)
共检索到445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龙良富
农村地区土地流转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究竟是如何进行决策行为的研究尚未获得重视。通过对中山市新伦村的田野考察,发现村民在景区土地续约中的决策行为经历了识别问题、确定目标、信息获取、方案设计到方案选择的过程,但受到外部政策和制度、微观环境中的社会关系、集体行为方式以及个体认知能力的约束,在信息收集中表现出可得性偏向下的认知偏差,在方案设计中依赖启发式推理下的直觉判断,在方案选择中存在面临损失下的风险偏好。他们的有限理性决策行为争取到了一定的权力,但在一定程度导致了岭南水乡和丰本农业科技园的消亡,也有可能在未来将地区中小乡村旅游景区驱逐出市场,对地区未来的乡村旅游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妙旋
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减轻农村居民经济负担是各级政府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子女养育成本已成为农村家庭、最大负担之一,了解并研究子女养育成本有助于为更有效地减轻农民家庭负担提供决策依据。为此,广东省中山市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于近期开展了农村子女养育成本调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超 任大廷
该文以前景理论为视角,通过分析农民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过程,强调农民所面临环境的不确定性对行为选择的影响,能使农民的诸多土地流转决策行为得到合理的解释。研究发现,受不确定性的影响,农户是否参与流转以及选择怎样的路径实现流转,都是特定环境下所做出的主观决策。
关键词:
土地流转 不确定性 前景理论 决策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萌 史清华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目标最看重的是生产发展与生活宽裕,同时认为当前阶段农村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生产发展与生活宽裕;对"多予、少取、放活"政策体会最深的是"放活",相比较而言,农民对"多予"感受不深。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政策评价 农民增收 样本调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玲
在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时代,农业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通过高科技的应用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在这个意义上,它既有赖于农民对高新技术知识的掌握,又取决于他们对制度环境和市场信息的了解。在这一背景下,处于经济转型期的政府在农业现代化中该扮演怎样一种角色?或者...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龙良富
工作动机是指直接引起、推动并维持人的工作,以实现一定职业目标的内部动力。文章通过对中山市新伦村妇女参与乡村旅游的心理特征进行深度访谈,发现当地妇女在参与乡村旅游过程中,由于受到家庭经济条件、地区经济环境、就业心理、地区传统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表现出为孩子树立榜样、逃避紧张工作、展示兴趣爱好、提高家庭收入等工作动机,具有明显的地域特殊性。这些就业动机导致了当地妇女低层次、高流动率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升级与发展。
关键词:
工作动机 乡村旅游 经济发达地区 新伦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梁励韵 刘晖
结合中山市翠亨村旅游发展规划,分析了早期开发旅游区在开发与保护、项目与形式、竞争与合作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此类旅游区实现科学更新,重获发展动力的再开发原则和若干具体对策。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克强
土地对农民有多重效用,若以土地对农民的总效用为1,则土地对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效用、就业机会效用、直接经济效益效用、子女继承效用、征地后可以得到补偿效用、以免重新获取时支付大笔费用效用的平均值依次分别为0.3425、0.1236、0.2104、0.0458、0.2661、0.0117。显著影响上海市土地对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效用的因素有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意愿等,文章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模型定量分析了以上因素对土地的基本生活保障效用的影响。文章也同时印证了Scott有关小规模土地下农民决策基于生存伦理的结论,最后也提出了从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险转换的优先人群选择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志勇
针对风景区土地利用中的希克斯改进状况,分析风景区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风景区在选择征地、综合安置、分割收入作为获取土地方式的过程中农民分别有相应的选择。这种选择存在的机会主义成分为未来发展埋下了隐患。对政府如何保护景区农民利益提出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风景区 土地利用 农民利益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飞 杜云素
基于中山市积分落户入围人员的调查发现,积分落户入围农民工是农民工群体中的精英;农民工申请落户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享受城镇户口的权利待遇;近六成的人已经办理落户手续,但也有两成的人仍在犹豫或者明确表示放弃落户资格。城镇定居和户籍价值是影响积分落户入围农民工城镇落户的重要因素。在新型城镇化改革中,必须对城镇和农村两个系统的户籍制度同时进行改革,剥离农业户口背后的各项权利待遇,以推进农民工城镇化的进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增阳
当前,我国农民工享受公共服务的总体水平比较低。这说明农民工公共服务需求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依然十分尖锐,农民工公共服务均等化任重道远。文章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建立农民工公共服务的获得机制。该机制的出发点就是农民工在当地的工作生活时间长短和履行义务多少、所作贡献大小决定他应当获取的公共服务,因此应当具有渐进性、普惠性和可预期性。实践中,中山市实行的"积分制"是一个可资参考的制度设计。
关键词:
农民工 公共服务 均等化 积分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凯 甘筱青
我国正在推行把村医集中到村卫生室执业即"一村一室"政策;未集中执业的村医为"非法行医"。调研发现,该政策改善了村卫生室条件,但也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条件更差的"非法诊所"为何依然有竞争力;二是收入分配平均主义,对高水平村医激励不足。建立农民就医行为选择模型分析"非法诊所"存在的原因发现,在乡土社会的农村,因为熟悉和直接间接联系,"非法诊所"可获得村民信任,并在方便度、费用等方面具有优势,其有存在价值。建立村医执业行为选择模型分析收入平均分配的影响发现,在"非法诊所"存在前提下,高水平村医将退出村卫生室而选择单独执业,低水平村医将集中执业,导致村医水平的逆向选择,并导致"一村一室"政策难以持续。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颜廷武 张童朝 何可 张俊飚
本文利用安徽、山东等七省的686份农民调查数据,对农民秸秆还田的决策行为进行实证分析,构建Binary Logistic模型探究个体及家庭特征、外部环境因素及还田福利认知对农民还田决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农民的思想观念并非盲目落后,只有给予追求个人或家庭效用最大化的农民充分尊重,秸秆还田才可能取得预期成效。农民对秸秆还田的生态和社会福利认知水平成为影响其还田决策的重要因素,还田经济福利认知的影响不显著。相对于个体和家庭特征,外部环境对农民秸秆还田意愿作用更明显,其中种植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十分显著,但补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颜廷武 张童朝 何可 张俊飚
本文利用安徽、山东等七省的686份农民调查数据,对农民秸秆还田的决策行为进行实证分析,构建Binary Logistic模型探究个体及家庭特征、外部环境因素及还田福利认知对农民还田决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农民的思想观念并非盲目落后,只有给予追求个人或家庭效用最大化的农民充分尊重,秸秆还田才可能取得预期成效。农民对秸秆还田的生态和社会福利认知水平成为影响其还田决策的重要因素,还田经济福利认知的影响不显著。相对于个体和家庭特征,外部环境对农民秸秆还田意愿作用更明显,其中种植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十分显著,但补贴与处罚措施却对农民还田意愿呈负向影响,现有的奖惩机制有待完善。据此,提出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绿色化理念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综合福利认知;完善农村环境保护制度,提高奖惩政策瞄准精度等政策建议,以提升并推进作物秸秆还田利用的效率水平与实践进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祝坤
基于中国乡土社会的农民合作社领域的行为选择,与感性等非逻辑因素有重要的关系。通过对吉林省梨树县、九台市两地下辖的两个农民合作社进行的个案研究,发现农民合作社领域的行为选择逻辑,既有基于对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计算的工具理性,还包括价值理性因素,同时又受到感性因素的影响。由此,农民合作社领域中的行为选择理性更为丰富和生动,拓展了我们对农民合作行为的理解。
关键词:
合作社 农民 行为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市场化进程中农民非理性行为的理性逻辑
农民的生活伦理与公共精神及其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启示——基于5省20村的调查
中央“不得调地”政策:农民的态度与村庄的土地调整决策——基于对黑龙江、安徽、山东、四川、陕西5省农户的调查
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中山市的调查分析
移民安置中农民与基层政府的行动逻辑——基于L村的个案研究
乡村民宿经营者经营风险感知研究——基于对重庆市乡村旅游景区的调查
农地转用过程中农民的认知与福利变化分析——基于武汉市城乡结合部农户与村级问卷调查
农户有限理性土地利用行为决策影响因素——以陕西省米脂县高西沟村为例
制度紧张、乡村分化与农民环境抗争——基于湘中农民“大行动”的个案分析
农村土地调整与农民土地承包政策认知实证分析——基于山东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