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04)
- 2023(3067)
- 2022(2453)
- 2021(2289)
- 2020(2021)
- 2019(4284)
- 2018(4199)
- 2017(7115)
- 2016(4313)
- 2015(4860)
- 2014(4851)
- 2013(5067)
- 2012(5067)
- 2011(4850)
- 2010(5468)
- 2009(5640)
- 2008(4621)
- 2007(4035)
- 2006(3637)
- 2005(3216)
- 学科
- 济(14536)
- 经济(14529)
- 管理(11125)
- 学(10492)
- 业(7957)
- 企(6213)
- 企业(6213)
- 中国(5251)
- 资源(4724)
- 农(4147)
- 融(4074)
- 金融(4074)
- 方法(4063)
- 和(3928)
- 理论(3564)
- 业经(3446)
- 经济学(3230)
- 银(3216)
- 银行(3187)
- 行(3130)
- 农业(3083)
- 发(3063)
- 数学(2999)
- 数学方法(2953)
- 环境(2921)
- 财(2823)
- 地方(2740)
- 制(2706)
- 教育(2682)
- 人事(2673)
- 机构
- 大学(69135)
- 学院(67050)
- 研究(29618)
- 科学(22910)
- 济(21810)
- 经济(21195)
- 中国(20736)
- 农(20385)
- 管理(20017)
- 所(17674)
- 农业(16739)
- 研究所(16527)
- 理学(16143)
- 理学院(15879)
- 京(15847)
- 管理学(15467)
- 管理学院(15361)
- 业大(14225)
- 中心(12835)
- 省(11469)
- 江(11373)
- 室(10709)
- 科学院(10668)
- 农业大学(10307)
- 范(10282)
- 院(10054)
- 师范(10047)
- 北京(9984)
- 财(9913)
- 业(9845)
- 基金
- 项目(45419)
- 科学(33331)
- 基金(31300)
- 家(30417)
- 国家(30204)
- 研究(28528)
- 科学基金(23122)
- 省(18616)
- 自然(17022)
- 划(16543)
- 自然科(16411)
- 自然科学(16396)
- 基金项目(16131)
- 自然科学基金(16094)
- 社会(15316)
- 社会科(14354)
- 社会科学(14348)
- 教育(12913)
- 资助(12817)
- 重点(11306)
- 计划(11295)
- 编号(11198)
- 科技(10625)
- 发(10424)
- 成果(10226)
- 部(9253)
- 科研(9008)
- 创(8951)
- 专项(8864)
- 农(8646)
共检索到107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修鹏 俞慈英 吴月燕 洪中跃 孙晶 陈叶平 缪玲霞
通过长期观察研究,分析普陀鹅耳枥的开花特性、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种子品质、萌芽性、幼苗生长特性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普陀鹅耳枥雄花散粉期与雌花柱头可授期重叠时间仅为6天。雄花序在树冠的上、中、下部分布比较均匀,而雌花序则集中分布于树冠的上部和中部。盛花期花粉的最高萌发率可达52.41%,室温下干燥保存的花粉寿命仅为6天左右,在4℃干燥条件下保存可以延长花粉寿命10天左右。采自不同母树的种子,出籽率、千粒质量、饱满度和发芽率等遗传性状在不同单株之间存在显著变异,但原生母树的种子品质要显著优于F1代的种子品质。用膨化珍珠岩在室内贮藏种子效果较好。叶芽的隐芽不具萌发性,但是顶芽遭受损伤以后,下部...
关键词:
普陀鹅耳枥 繁殖生物学 基因资源保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俞慈英 李修鹏 赵慈良 袁燕飞 张晓华 陈叶平 缪玲霞
对浙江舟山海岛普陀樟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及长期观察,较全面地分析和评价普陀樟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通过长期研究,建立了采种、种子处理、贮藏、播种、扦插、容器育苗、苗期管理及至造林一个完整的人工驯化栽培技术体系:种子适时湿砂层积催芽、幼苗期用遮阳网遮荫是保证播种育苗成功的关键;而扦插繁殖必须采集带踵主枝作插穗,并用100 mg.L-1ABT1号生根粉溶液处理,采用自动间歇喷雾及遮阳网遮荫等措施;多次移栽可以培育园林大苗,6年生平均苗高280 cm,最高350 cm,平均胸径3.04 cm,最粗3.91 cm。容器育苗技术为海岛困难地造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3年生容器苗造林成活率可达95%以上。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少华 陈翠 郭承刚 康平德 薛润光 徐中志
对分布于云南西北部的珍稀濒危植物胡黄连生物学特性,包括形态特征、生长特性、生境特点、群落学特性和地理分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从生存环境恶化、人为破坏、自身对环境要求严格等方面详细分析了云南胡黄连的濒危原因,提出了完善保护工作,加强基础研究,扩大保护范围,实现就地保护,开展迁地保护和回归引种研究,倡导"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并举,保护优先"的原则等保护与发展对策。
关键词:
胡黄连 生物学特性 濒危原因 保护对策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罗江 杜浩 危起伟 张辉 乔新美 熊伟 刘志刚 冷小茜 吴金平 沈丽 王成友 吴金明 张书环 周琼 刘源 王科兵
以1998―2008年孵出的子一代(F1)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为材料,研究了人工养殖中华鲟的繁殖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年龄10~20龄的492尾人工养殖子一代中华鲟体重为30~169 kg,体长为140~258 cm,肥满度为0.77~1.26,体长(L)与体重(W)之间的关系式为W=1×10~(–5)L~(2.9658) (R~2=0.9076,n=492)。74尾中华鲟性腺发育成熟,成熟比例为15.04%,成熟个体中雄鱼体重[(60.73±14.53)kg]和体长[(172.27±13.46)cm]均小于雌鱼体重[(88.39±29.14)kg]和体长[(193.37±18.90) cm];雄鱼最小性成熟年龄为10龄,平均为(14.96±1.93)龄,雌鱼最小成熟年龄为12龄,平均为(17.84±1.80)龄。雄鱼催产成功率为76.36%,精子快速运动时间为(49.11±13.38) s,精子寿命为(220.75±56.47)s;雌鱼催产成功率为57.89%,产卵量为(13.43±6.79)万粒,卵径(3.97±0.15)mm,卵重(0.046±0.013)g,受精率为(42.72±27.82)%,孵化率为(51.61±32.41)%,出苗量为(4.44±5.67)万尾。与野生中华鲟相比,人工养殖中华鲟成熟个体体格、繁殖力和繁殖效果均有下降趋势,人工保种面临挑战。
关键词:
中华鲟 子一代 人工养殖 繁殖生物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赖家业 石海明 潘春柳 陈尚文 叶燕钻 李明 陈放
2003—2005年在广西巴马县对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蒜头果花部形态特征、开花进程、繁育系统、访花者类别、访花行为和传粉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蒜头果通常于4月初开花,花期约30 d,单花开放的持续时间约8 d,开花期间具有较为浓烈的香气。②蒜头果虽然具备自交亲和能力,但在自然环境中则以异花传粉为主,且需要传粉者;蒜头果不存在无融合生殖,其繁育系统属于混合交配型。③记录到蒜头果访花昆虫共有8目36科43种;经过鉴定,确定传粉昆虫有7目18科19种;昆虫的访花频率因昆虫的种类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以蜂类的访花频率最高。④连续3年观察到的传粉昆虫种类不同,花期阴雨天气对昆虫访花活动和传粉效果的...
关键词:
蒜头果 开花进程 繁育系统 传粉昆虫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苏化龙 李八斤 姚勇 唐阳 张勇 果洛·周杰 王延明 加悟才让 王英
研究青藏高原胡兀鹫的繁殖成功率、种群现状、种群变化趋势和致危因素,为制定和实施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主要调查时间为2010—2013年以及1991—1993年。调查区域包括西藏的昌都、林芝、那曲和拉萨地区,四川的甘孜和阿坝自治州,青海的海北、海西、果洛和玉树自治州以及甘肃的甘南自治州。在这些区域中的7个胡兀鹫繁殖地,对某些繁殖巢进行日活动行为观察,以确定其繁殖参数。繁殖成功率依据2010年冬季至2013年秋季观察的繁殖巢中离巢出飞的幼鸟数量确定。由于缺乏对大范围面积(超过1万km2)内准确繁殖对数目的调查数据,仅能以繁殖对之间的繁殖巢间距来换算其领域面积。种群结构大多情况下采用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联建小学坐落在上海市普陀区西北部的桃浦新村。建校十二年来,学校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初步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西 郭秋菊 姚兰 艾训儒 朱江 黄阳祥 薛卫星 李玮宜
【目的】为进一步探究鹅掌楸种群的天然更新、稳定与演替机制,合理保护现有资源,对湖北鹤峰鹅掌楸天然种群进行调查。【方法】通过建立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描绘种群结构特征,利用种群数量动态量化分析方法和时间序列预测研究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结合扩散系数判断物种在不同龄级的集聚与分散状态,分析鹅掌楸天然种群的年龄结构与数量动态及分布格局。【结果】1)种群Ⅰ~Ⅵ中小龄级个体占比88.4%,Ⅴ~Ⅶ大龄个体占比33.61%,Ⅶ~Ⅹ老龄个体占比11.62%,总体呈不规则的金字塔型,高度在第Ⅴ级(20~25 m)个体数量最多,总体呈单峰型;2)种群死亡率单调上升,在第Ⅷ龄级达最大值(qx=75%),期望值在第Ⅰ龄级最高(ex=4.43),随后逐渐降低,存活曲线趋向于Deevey-Ⅱ型,动态指数显示种群为增长型,对外界干扰具有一定敏感性。整个种群呈现前期缺乏、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动态特征,种子发芽率低、幼苗成活率差是导致其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3)种群在不同径级均为集聚分布,聚集度随着龄级的增长逐渐下降。【结论】鹅掌楸天然种群中中小龄级个体数量相对较多,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发展良好,但幼龄与老龄个体严重缺乏,因此,提高种子萌发率与幼苗存活率是促进种群恢复更新的关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新山 陈勇 白秀芹
本文从法律的视角阐述了渔业和水生生物资源的概念,探讨了渔业捕捞许可、捕捞渔具和渔法管制、禁渔区(期)、重要的渔业生物资源名录、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增殖渔业资源和征收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渔业水域环境保护等渔业生物资源保护法律制度以及濒危水生动植物名录制度和保护措施,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未依法区分渔业生物和非渔业生物、未建立明晰的重要的渔业生物资源名录、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缴纳义务人范围过窄、区分野生动物为"国家重点和地方重点"的立法思想缺乏科学性、环境资源立法的行政部门性和地方主义等,由此导致渔业法规与野生动物保护法规的不协调和冲突。建议依据《立法法》修改《渔业法》和《野生动物保护法》以及...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闻 王晶 叶正钱 费行海 孙圳 王国明
为了解不同施肥水平对普陀樟Cinnamomum japonicum var.chenii苗木生长及养分吸收利用情况的影响,设置了3个水平的田间试验,即不施肥(ck),常规施肥(T50,50 g·m-2)和增量施肥(T100,100 g·m-2),于2012年6月至9月观测苗高和地径,定期采集分析土壤和植物样品。结果表明:普陀樟苗木的苗高、地径、根部和茎部生物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而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在6月时随施肥量增加而升高(P<0.05),到9月时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P<0.05)。苗木体内养分质量分数和单株养分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不同处理均以叶片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俞慈英 陈叶平 袁燕飞 李万兴 袁峥峥
通过清查,发现普陀樟Cinnamomum japonicum var. chenii集中分布于舟山市普陀区所辖范围内的洛伽山、朱家尖岛以及以朱家尖、桃花、六横岛为中心的毗邻悬水小岛上,种质资源比较丰富,全市共有结果母树1.2万余株,大年种子产量有1500 kg左右。舟山新木姜子Neolitsea sericea分布在普陀区的朱家尖、桃花、普陀山和定海区的大猫岛,其分布特点是孤立,散生,且范围极小,无成片分布,共有结果母树300余株,种质资源较为贫乏,加之不合理的采种,迄今大年种子产量仅为100 kg。南京椴Tilia miqueliana分布范围更是有限,主要分布在桃花岛蚂蝗坑和定海区大猫岛茅...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修鹏 俞慈英 汪成林 盛成芬 陈叶平 赵颖
采用单体钢管薄膜大棚、薄膜中拱棚、地膜和稻草覆盖三重保温措施,开展了普陀樟Cinnamomum japonicum var.chenii的强化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普陀樟采用三重保温技术育苗,其种子的平均场圃发芽率可达84.5%,比常规露地育苗高出10百分点以上,两者有极显著差异。三重保温育苗大大提高了早春育苗环境的气温和地温,促使普陀樟种子提早萌发,明显延长了苗木的生长期,并加速苗木生长,使苗木生长量成倍增长,1年生苗木的平均高生长可达75.6cm,是常规育苗的5.2~6.5倍,平均地径生长量可达1.24cm,是常规育苗的3.4~4.4倍。苗木生长均匀整齐,避免了劣级苗发生,大幅度提高了苗木产...
关键词:
森林培育学 普陀樟 播种苗 强化育苗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普陀区陆家宅小学创办于1946年,是一所公办小学。近年来,学校在“给学生充分的自主,让其获得健康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引领下,以全员、全程、全方位为育人格局,确立了以“生活点滴,德育之源”为主题的实践研究,倡导教育要源于生活,以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需求,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学校先后获上海市小学体育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优秀雏鹰大队及全国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