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61)
- 2023(10135)
- 2022(8567)
- 2021(8071)
- 2020(6866)
- 2019(16367)
- 2018(16446)
- 2017(31814)
- 2016(17324)
- 2015(20077)
- 2014(20502)
- 2013(20048)
- 2012(18351)
- 2011(16550)
- 2010(16899)
- 2009(15605)
- 2008(15699)
- 2007(14367)
- 2006(12117)
- 2005(10841)
- 学科
- 济(72463)
- 经济(72380)
- 管理(48817)
- 业(46856)
- 企(38720)
- 企业(38720)
- 方法(36984)
- 数学(32799)
- 数学方法(32180)
- 农(19666)
- 中国(18275)
- 财(18088)
- 业经(15233)
- 学(14707)
- 贸(13781)
- 贸易(13775)
- 易(13376)
- 理论(13364)
- 地方(13150)
- 制(12950)
- 农业(12829)
- 务(11538)
- 财务(11489)
- 财务管理(11450)
- 银(11355)
- 和(11339)
- 银行(11330)
- 融(10889)
- 金融(10887)
- 行(10727)
- 机构
- 学院(251977)
- 大学(250547)
- 济(99386)
- 经济(97097)
- 管理(96768)
- 理学(83541)
- 理学院(82628)
- 管理学(80822)
- 管理学院(80364)
- 研究(79364)
- 中国(60428)
- 京(52484)
- 科学(49858)
- 财(45870)
- 农(41609)
- 所(40659)
- 江(38599)
- 中心(38007)
- 业大(37703)
- 研究所(36761)
- 财经(36704)
- 范(33222)
- 经(33163)
- 北京(33036)
- 农业(32893)
- 师范(32891)
- 州(31264)
- 经济学(30572)
- 院(28417)
- 技术(28199)
- 基金
- 项目(164183)
- 科学(128011)
- 研究(120647)
- 基金(116902)
- 家(101251)
- 国家(100413)
- 科学基金(85946)
- 社会(73904)
- 社会科(69985)
- 社会科学(69961)
- 省(65703)
- 基金项目(61390)
- 教育(57710)
- 自然(55997)
- 划(54970)
- 自然科(54708)
- 自然科学(54695)
- 自然科学基金(53669)
- 编号(51219)
- 资助(49134)
- 成果(41656)
- 重点(37148)
- 部(36164)
- 课题(35255)
- 发(34861)
- 创(34211)
- 创新(31854)
- 科研(31768)
- 大学(31192)
- 教育部(31110)
- 期刊
- 济(107989)
- 经济(107989)
- 研究(70255)
- 中国(47792)
- 学报(38080)
- 财(37421)
- 农(37109)
- 科学(34502)
- 管理(33752)
- 教育(30914)
- 大学(28676)
- 学学(26728)
- 技术(24949)
- 农业(24872)
- 融(20912)
- 金融(20912)
- 业经(18943)
- 财经(17649)
- 经济研究(17452)
- 经(15142)
- 统计(14416)
- 问题(14211)
- 业(13902)
- 技术经济(13406)
- 图书(13322)
- 策(12998)
- 商业(12642)
- 版(12364)
- 决策(11760)
- 理论(11727)
共检索到365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江华 吕学静
本文归纳国内外学术界对东亚社会福利模式的不同分析视角,提出了以普遍整合思想为思维基点的分析思路,阐释东亚福利模式的发展进程,并从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理论导向两个方面对比东、西方社会福利模式选择的差异性,为中国社会福利模式的选择提供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
东亚福利模式 普遍 整合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吕学静 江华
摘要:科学借鉴社会福利发展的国际经验,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福利模式,是新时期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创新中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国内外学术界肯定与否定的不同看法,以普遍整合思想为思维基点,从文化传统、国家力量和经济基础三个层面概括东亚福利模式产生的背景与基础,为中国社会福利模式选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东亚福利模式 普遍整合 背景 基础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荣珍 孙然
社会福利制度,或称社会保障体制,是指国家和社会为改善和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而采取的各种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政策措施的总称。各国具体的社会福利制度虽然千差万别,但从社会福利的发放原则、福利的意识形态以及国家照顾责任的对象的角度笼统说来,则要么属于选择性福利模式,要么属于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俊豪 王玉璋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在城镇供热行业引入以特许经营为主要形式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之后,传统的城镇供热模式逐渐失效。普遍服务是垄断性行业监管的重要内容,而城镇供热行业具有显著的公益性垄断行业特征。如何建立新的、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相适应的城镇供热普遍服务监管机制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从界定城镇供热普遍服务内涵入手,基于1997-2016年我国北方14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数据,构建省际面板模型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下城镇供热普遍服务监管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价格水平和服务质量两个方面,普遍服务监管效果都不理想。因此,在当前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供热模式下,改善城镇供热普遍服务水平,监管应从转变城镇供热定价机制,强化城镇供热企业的成本监审,优化城镇供热普遍服务补贴政策,建立城镇供热普遍服务基金制度,完善城镇供热普遍服务监管体系等方面着手。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卢德生
根据生活世界现象学的观点,人同时生活在特殊境域与普遍境域中。对于学生而言,民族文化作为学生普遍境域的构成部分而存在,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实质是让民族文化由普遍境域转化到特殊境域。为破除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现实困囿,学校教育应该在学生的意向兴趣与民族文化之间找到结合点,引导学生"回到文化本身",并让学生认识民族文化的现代价值。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实磊 吴翌琳
本文立足于社会转型和信任结构变迁的现实背景,从信任格局视角研究个体普遍信任和特殊信任对个体创业的影响。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研究发现:(1)总体来说,个体普遍信任对个体创业存在正向作用,特殊信任没有正向作用。(2)当个体面临的地区信任模式为受限制信任模式时,个体普遍信任的正向作用受到抑制,特殊信任表现出正向作用。(3)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个体特殊信任表现出正向作用;而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个体普遍信任的正向作用得以体现,特殊信任呈现负向作用。(4)机制检验显示,个体普遍信任能够增加个体风险承担意愿,增进“圈子外”信息交流和资源获取,帮助个体应对交易复杂性;个体特殊信任有助于获取“圈子内”信息和资源,但会挤出“圈子外”交流、减少风险承担行为。本文研究结论对于推动中国创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颖
理解黑格尔国家理论的关键在于把握他所说的自由和普遍利益这两项密切相关的概念。对此,现有的研究常常存在一些误解。我们固然可以将黑格尔所说的自由界定为遵从理性指引这一前提下的自主、自我决定或自我实现,但在作出这种界定时还必须明确意识到这里的自主、自我决定或自我实现总是与自我否定紧密结合的。自由在于自我决定与自我否定的综合。黑格尔所说的普遍利益并非人们通常所说的公共利益或整体利益,而是明确地指向以否定性为根本特征的国家主权。基于上述理解,我们能更充分地体会到,在黑格尔那里,国家不仅是市民社会的对立物,还是人与自由之间的中介者。
关键词:
黑格尔 国家理论 自由 普遍利益 否定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晓
近年来,伴随着东亚经济的起飞和迅速发展,分析东亚经济崛起的原因,研究“东亚模式”,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的理论研究热点。但目前人们对“东亚模式”的认识分歧颇大。归纳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种论点: 1.“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认为“东亚发展模式是指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化战略或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嬿 丁剑平
本文使用1999—2014年的数据,分析亚洲国家外汇储备普遍增长现象。将亚洲各国彼此之间的联系大致分为金融、贸易和地理三大类,构建八个空间权重矩阵,应用空间计量杜宾模型对外汇储备的空间依赖性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亚洲地区外汇储备水平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证实了亚洲国家持有外汇储备同预防性动机有关,同平稳汇率动机无关;否定了其持有外汇储备同竞争性动机相关。中国作为亚洲国家,通过三大联系同其他国家紧密相连,本文为分析中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现象提供一条新的研究思路。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霍力岩 李敏谊
经济全球化使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获得了全球视野,课程理论和实践研究正面临极好的机遇和极大的挑战,非普遍性发展理论是现在西方不少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或指导思想,可以反映全球化背景下课程改革的主流思想。本文首先介绍了非普遍性发展理论的两个基本内容:从普遍性领域到非普遍性领域的能力发展序列;以扩展和巩固为核心的认知发展转换机制,然后从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非普遍性发展理论给课程改革的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廖进球 吴昌南
我国电力产业改革后,电力产业运营模式由原来的垂直一体化模式转为纵向分离模式。目前我国电力产业正处于输配售一体的模式。随着电力产业运营模式的变化,电力普遍服务的主体也发生了变化。在垂直一体模式下,电力普遍服务的主体是政府;而在输配售一体模式下,电力普遍服务的主体是电网企业。由于电力产业改革使电力普遍服务主体发生了变化,相应的补贴机制也需要重新设计。
关键词:
电力产业 普遍服务主体 补贴机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邓银花
普遍均等图书馆服务是我国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因现有基础薄弱,财政投入严重不足,成为推进普遍均等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重点和难点。在现行行政和财政管理体制下,唯有创新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因地制宜选择独立建馆、图书馆联盟或总分馆制模式,才能实现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目标。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韩克庆 金炳彻 汪东方
东亚福利模式具有低福利支出、低制度覆盖率、不公平性、多元化、重视家庭保障等特征。文章通过梳理中国和韩国社会政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总结出中韩两国社会政策的相似特征,包括深受自由主义福利体制的影响、普遍性福利的持续扩大、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已有的政策模式等几个方面。文章认为,中韩两国的社会政策体系都是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做出调整,以便应对本国出现的社会问题,缓解发展进程中的社会矛盾。无论是中国还是韩国,真正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民福祉发挥作用的,是结合本国经济发展特点和政治体制、能够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公正的社会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荣艳 齐俊妍
本文整合了国外学者相关经验研究,运用两个步骤分析方法较为完整地验证了当前生产方式下东亚地区与相关发达国家的贸易模式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地区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正处于不完全生产者服务贸易模式,此模式的中间投入品贸易是调节东亚地区与发达国家贸易模式的"引擎",主导了东亚生产者服务出口和最终资本品贸易的规模,而且东亚生产者服务出口和中间品贸易之间、东亚中间品贸易和最终资本品贸易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关系,该模式也表现出显著的多层次双向贸易模式即生产者服务双向贸易、中间投入品双向贸易和最终资本品的双向贸易,而东亚在各层次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仍以较低的劳动成本为主导。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中原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教育结构调整,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最重要的社会公平。建立教育社会普遍服务机制既可促进教育公平,又能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