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58)
- 2023(16065)
- 2022(13894)
- 2021(13280)
- 2020(11007)
- 2019(25643)
- 2018(25551)
- 2017(48146)
- 2016(26712)
- 2015(30523)
- 2014(30734)
- 2013(29264)
- 2012(27051)
- 2011(24190)
- 2010(24207)
- 2009(21372)
- 2008(20411)
- 2007(17713)
- 2006(15487)
- 2005(13223)
- 学科
- 济(98728)
- 经济(98613)
- 管理(69790)
- 业(66931)
- 企(54279)
- 企业(54279)
- 方法(46997)
- 数学(41453)
- 数学方法(40824)
- 中国(30560)
- 农(28850)
- 教育(24267)
- 财(24266)
- 地方(23798)
- 学(22836)
- 业经(21823)
- 农业(19533)
- 理论(19118)
- 贸(16724)
- 贸易(16716)
- 技术(16449)
- 易(16150)
- 制(15898)
- 环境(15646)
- 和(15265)
- 务(14822)
- 财务(14750)
- 财务管理(14719)
- 企业财务(13927)
- 融(13597)
- 机构
- 大学(363304)
- 学院(359778)
- 管理(141164)
- 济(134998)
- 经济(131894)
- 理学(123393)
- 理学院(121890)
- 研究(119509)
- 管理学(119382)
- 管理学院(118720)
- 中国(82452)
- 京(77924)
- 科学(75073)
- 财(60613)
- 所(58784)
- 范(57754)
- 师范(57297)
- 江(55870)
- 中心(55276)
- 农(55256)
- 研究所(53869)
- 业大(53416)
- 财经(49500)
- 北京(48928)
- 师范大学(46855)
- 经(45186)
- 院(43748)
- 州(43288)
- 农业(42881)
- 教育(42819)
- 基金
- 项目(254241)
- 科学(201403)
- 研究(190911)
- 基金(181567)
- 家(157141)
- 国家(155498)
- 科学基金(134228)
- 社会(117994)
- 社会科(111433)
- 社会科学(111400)
- 省(101966)
- 基金项目(96877)
- 教育(94382)
- 自然(87413)
- 划(86077)
- 自然科(85341)
- 自然科学(85320)
- 自然科学基金(83723)
- 编号(80362)
- 资助(74304)
- 成果(65846)
- 重点(57652)
- 部(57274)
- 课题(57254)
- 发(54585)
- 创(52837)
- 教育部(49763)
- 创新(48929)
- 项目编号(48786)
- 大学(48780)
- 期刊
- 济(143447)
- 经济(143447)
- 研究(110125)
- 中国(74626)
- 教育(69831)
- 学报(55042)
- 科学(50751)
- 管理(49467)
- 农(49009)
- 财(44685)
- 大学(43099)
- 学学(39095)
- 技术(35411)
- 农业(34331)
- 融(26420)
- 金融(26420)
- 业经(24706)
- 财经(22983)
- 经济研究(22088)
- 图书(19834)
- 经(19590)
- 问题(18334)
- 职业(17761)
- 业(17602)
- 资源(16903)
- 科技(16715)
- 理论(16348)
- 版(16059)
- 技术经济(15919)
- 发(15806)
共检索到524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杨天平 汪玉霞
对浙江省金华市四所普通高中学生的选择性教育消费的抽样调查表明,选择性教育己经成为高中生家庭教育消费的重要内容,大部分家庭能够承受一个高中生的选择性教育消费负担,但对多个在读子女教育消费的支付能力不足。在高中生选择性教育消费过程中,存在消费主体性缺乏、非理性消费、消费阶层分化严重和教育服务意识欠缺等问题,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短缺和居民日益增强的需求矛盾是问题产生的首因。因此,政府和社会应正视选择性教育消费现象、大力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规范选择性教育消费市场、逐步健全补偿监管机制,健全开放化办学管理体制、积极开辟多元筹资渠道,树立服务性教育消费理念、全面提高各类高中质量,引导学生家庭合理性消费、优化...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方芳 钟秉林
基于2019年针对浙江全省范围内的代表性抽样调查数据,使用不同的计量方法,从城乡背景、经济背景、教育背景和职业背景四个方面分析家庭背景对高中学生高考选科的影响。结果 表明:第一,在各门选考科目中,选择物理的学生比例最低。第二,三分之二的学生选择了文理交叉的科目组合。第三,城市家庭和父母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学生具有更强的理科偏好,更倾向于选择理科组合和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科目;农村家庭和父母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学生则具有更强的文科偏好,更倾向于选择文科组合和政治、历史、地理等文科科目。建议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物理选考科目保障机制,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新高考政策的宣传,在指导学生选择高考科目时对于农村家庭和父母教育水平较低的学生给予更多关注;同时国家和教育考试部门应认真研究取消文理分科后相关试卷的命题难度和内容,以及不同选考科目加权赋分的可比性,并引导高中学校开展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切实抓好学考科目的教学质量,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
新高考改革 高中学生 家庭背景 选考科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才果 瑜措珍嘎
本研究采用巴雷特(Jim Barrett)的职业调查测验量表,对青海民族地区的618名高中生进行了职业兴趣问卷测查。结果显示:(1)民族地区高中生的职业兴趣特征倾向依次是:实验型→文字型→组织型→艺术型→商业型→社会型→自然型;(2)民族高中和普通高中同一年级的学生、同一学校不同性别的学生、同一民族而不同学校的藏族学生,均在职业兴趣类型上具有显著性差异,但差异性程度不同。文章还分析了民族地区高中生的职业兴趣类型差异及其成因。
关键词:
民族高中 普通高中 高中学生 职业兴趣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崔允漷 柯政
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是今后高中教育和考试评价改革的一个重要热点内容。本研究首先对我国当前各地综合素质评价政策实践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考察分析,其次对其他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在如上的研究基础上对如何推动和完善当前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政策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明确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功能与关系定位;对"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概念修正;用"课程学习记录"来评价学生的非学术能力表现;"课程学习记录"的具体操作建议;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监督制度。
关键词:
普通高中 学生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雨强 顾慧 张中宁
新高考改革的核心是赋予学生选择权,分析高中生选择权使用中出现的现象及原因,有助于高考政策恰当调整和改革顺利推进。对浙江省1 598名首批选考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选考中呈现偏理偏文现象、学霸科目现象、学习水平与新高考了解度满意度间的"马太效应"现象、选科中的避趋冲突与自主无助现象。以上现象的影响因素各异,其中偏文偏理现象的影响因素是:"理化"与"政史"的基础配置,男偏理、女偏文,男不选政治、女不选物理;学霸科目现象的影响因素是:上等水平学生集中选物理、化学科目因素,中等水平选政治,下等水平选生物、地理科目;选科"马太效应"现象的影响因素是:成绩所处水平越高,其了解度与满意度越高,选科目标越明确;选科避趋冲突的影响因素是:学科兴趣与学科成绩间的两难选择、各科成绩较相差度小、选择专业就业前景与喜欢科目相冲突等;自主无助现象的影响因素是:家长和教师帮助能力较低。选科中的各种现象引起了文理分科惯性、科目难度不等、校外信息了解较少、资源配置不足等问题。据此,应允许高中学校采取"套餐组合"的渐进式改革策略,重视高考方案专业化研究,加大高中生选考支持性资源建设。
关键词:
新高考改革 高中生 选考科目 影响因素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玉国 袁桂林
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是促进学生个性养成、自主发展的重要途径,亦是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应有之义。我国普通高中通过建立导师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社会体验,整合校内原有资源建立评估系统等方式来强化对学生的发展指导,教会学生学会选择,实现自主发展。各校的实践同时也暴露出了学生发展指导理论支撑不够,政府责任缺失,专职专业教师匮乏、进修渠道不畅,编制、经费不到位等现实问题。未来我国学生发展指导必须走向制度化、专业化、体系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陶红 杨东平
本文通过2003年对10个城市40所高中在校生的问卷调查,分析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成就与家庭背景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学生学业成就与父亲职业、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收入均无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家庭背景 普通高中学生 学业成就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范晓婷 曲绍卫 纪效珲 周哲宇
随着我国普通高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健全,普通高中阶段的学生资助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成为政府的关注点之一。为充分了解当前全国普通高中学生资助政策的执行效果并推进资助政策程度进一步完善,研究针对2014年全国38个省级单位开展实证评估研究。评估结果显示,2014年全国普通高中学生资助政策执行效果良好,在意见制定、政策落实、资金管理与监督检查方面成效显著,同时在受助生认定办法、实际资助金额与比例、学生库建设以及宣传教育等方面亟待改进。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我国普通高中学生资助政策执行力度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普通高中 学生资助 政策执行效果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杨天平 周兰芳
以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城乡四所具有鲜明城乡特点学校的学生课外培训消费为研究对象,通过自编的问卷对这四所学校的学生家长进行抽样调查发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培训消费现象非常普遍,但是家庭所在地、家庭月收入、家庭子女数、父母亲学历、年级不同等,对学生的课外培训消费不同程度的影响。城镇学生和家庭月收入高的学生课外培训消费规模和支出明显高于农村学生。应从政府、教育部门、社会及家庭四个方面规范和引导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外培训消费。
关键词:
课外补习 特长培训 义务教育 城乡差异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泽云 原莹 王骏
本文基于我国华北J市两个县2006-2008届全体初中毕业生的数据,使用三重差分方法分析了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政策对农村初中学生升学的影响。主要结论是:"指标到校"政策的效果取决于指标分配的具体方式。当"指标到校"政策的指标分配明显向农村初中倾斜时,该政策有利于农村初中学生升学,表现为该政策提高了农村初中学生选择接受普通高中教育和进入优质高中学习的可能性,同时减少了农村初中学生通过择校方式进入优质高中的可能性从而减少了其接受优质高中教育的成本。但是,当指标分配向农村初中倾斜的力度不明显时,"指标到校"
关键词:
“指标到校”政策 教育公平 三重差分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希贵 秦建云 郭学军
学生个性差异、学生自主发展需求已经成为我国普通高中教育面对的紧迫问题。围绕学生课程选择权的实现,北京十一学校以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发展为价值追求,以课程变革为抓手,构建了一套丰富多样的分层、分类、综合、特需课程体系,使学生的课程选择成为可能;而随着选课走班制的深入实施,带动了学校管理制度的全面重建,实现了学生课程选择权的真正落地,从而使可供学生选择的普通高中学校课程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关键词:
课程选择 普通高中 选课走班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文军
本文通过访谈法,呈现了浙江大学副校长、经济学家罗卫东教授对普通高中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他指出,首先我国普通高中课程的主要问题在于基本价值观、基本的公民素质和科学素养培养方面的缺失。第二,普通高中课程定位应该在强调基础性和普遍性、发展学生的批判能力的基础上考虑选择性与多样性。第三,课程结构应该从人作为有机整体和作为批判性社会公民的角度出发来架构。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批判思维为核心的哲学学习。第二层次包括人的感性能力维度和理性能力维度的学习;第三层次指联结人的感性与理性的社会应用的能力的学习。在课程实施方面,他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和实践相结合。同时,他也提出课程改革决策应该是个审议过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颜敏
本文基于CHIP数据,同时考虑样本选择偏差和教育变量内生性的基础上,应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估算中国农村高中教育溢价。结果表明:控制了样本选择偏误和教育内生性后,接受技能教育的劳动者的平均年收入高出接受初中教育的劳动者的1.88倍。普通高中教育的溢价并不显著。进而提出政府应加大技能教育投入,加大补贴力度,同时,匹配技能教育生存软环境,使得农民上学有望、就业有路、致富有术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样本选择 农村 教育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华友 谢恩奇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流通暴露出的流通不畅、流通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损害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本文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归纳出金华市主要农产品流通模式并从不同流通模式存在的差异性以及共同性着手,分析流通模式内部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流通模式进行优化,以期从整体上提升金华市农产品的流通效率。最后提出,区域农产品流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对金华市农产品流通问题的研究可以为我国沿海其他地区提供有益的借鉴,但是由于区域差异的存在,具体区域还需具体分析。
关键词:
农产品 流通模式 优化 金华市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骏 彭顺绪 原莹
本文以J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两水平线性模型,将重点高中作为学校投入的代理变量,探讨了学校投入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重点高中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业成绩的差异主要由学习能力和高中前的学习基础解释;其次,重点高中显著影响学生的理科学业成绩,但对学生的文科学业成绩没有显著影响,不同录取批次的重点高中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再次,虽然教师质量和班级规模能够显著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但重点高中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难以观测的学校投入上;最后,重点高中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具有异质性,
关键词:
重点高中 学校投入 学业成绩 教育公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