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35)
- 2023(17263)
- 2022(15069)
- 2021(13934)
- 2020(11588)
- 2019(26646)
- 2018(26355)
- 2017(51306)
- 2016(27239)
- 2015(30639)
- 2014(30523)
- 2013(30107)
- 2012(27677)
- 2011(25097)
- 2010(25110)
- 2009(23109)
- 2008(21987)
- 2007(19548)
- 2006(17364)
- 2005(15041)
- 学科
- 济(131113)
- 经济(130906)
- 业(79287)
- 管理(75440)
- 企(56856)
- 企业(56856)
- 方法(53164)
- 农(51193)
- 数学(46048)
- 数学方法(45488)
- 农业(34521)
- 中国(31048)
- 业经(29894)
- 地方(29378)
- 财(26903)
- 学(24997)
- 制(20908)
- 贸(18984)
- 贸易(18974)
- 理论(18521)
- 环境(18514)
- 易(18343)
- 和(18211)
- 技术(17003)
- 银(16263)
- 发(16262)
- 银行(16229)
- 地方经济(16162)
- 融(16038)
- 金融(16033)
- 机构
- 学院(391701)
- 大学(390056)
- 济(167623)
- 经济(164366)
- 管理(156615)
- 理学(136659)
- 理学院(135205)
- 管理学(132807)
- 管理学院(132114)
- 研究(131569)
- 中国(97916)
- 京(81026)
- 科学(79814)
- 农(74285)
- 财(71789)
- 所(64852)
- 中心(61121)
- 业大(61013)
- 研究所(59106)
- 财经(58356)
- 农业(56831)
- 江(56292)
- 经(53247)
- 范(51651)
- 师范(51251)
- 经济学(50871)
- 北京(50554)
- 院(46776)
- 经济学院(45615)
- 州(45417)
- 基金
- 项目(271178)
- 科学(214435)
- 研究(200280)
- 基金(198050)
- 家(171571)
- 国家(170086)
- 科学基金(147049)
- 社会(129723)
- 社会科(122163)
- 社会科学(122127)
- 基金项目(105389)
- 省(105172)
- 自然(93758)
- 自然科(91561)
- 自然科学(91542)
- 教育(91181)
- 自然科学基金(89900)
- 划(87489)
- 编号(82346)
- 资助(80588)
- 成果(65773)
- 部(60455)
- 重点(59962)
- 发(58838)
- 创(55658)
- 课题(55092)
- 国家社会(53615)
- 教育部(52161)
- 创新(51931)
- 科研(51327)
- 期刊
- 济(187992)
- 经济(187992)
- 研究(115721)
- 农(73799)
- 中国(71593)
- 学报(60135)
- 科学(56682)
- 管理(54626)
- 财(52590)
- 农业(50064)
- 大学(47101)
- 学学(44744)
- 教育(39758)
- 技术(34931)
- 融(34305)
- 金融(34305)
- 业经(33568)
- 经济研究(28854)
- 财经(28487)
- 问题(25205)
- 经(24474)
- 业(23330)
- 技术经济(20287)
- 版(19206)
- 世界(18788)
- 图书(18588)
- 统计(18434)
- 科技(18113)
- 理论(18031)
- 资源(17573)
共检索到571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唐曼萍 李后建
本文利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数据,在区分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基础上,检验了普通话技能的农户减贫效应。结果表明,普通话口语沟通能力和中文读写能力能够在西部民族地区发挥农户减贫效应。不过这种减贫效应因地区差异而有明显的异质性:相较于汉族地区,普通话技能在少数民族地区发挥的农户减贫效应更大。进一步地,我们识别出了普通话技能对农户减贫的作用机制,即普通话技能有助于农户提高本地非农务工的概率,增加信息搜寻的渠道,从而促进减贫效应的发挥。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处理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仍然稳健。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姝玥 赵峰 黄骏青 刘群
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带有严重口音。明确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个体意义,有助于增强人们说好普通话的动机和动力。研究从个体层面探究口音给说话人带来的负面影响。本研究录制壮普(壮语口音的普通话)版、南普(南宁市普通话)版、标普(标准普通话)版的《桂林山水》(节选)作为实验材料,采用说话人态度量表(Speech Evaluation Instrument,SEI)、游戏搭档选择任务和网络投球游戏(Cyberball Game)考察听者对口音说话人的态度和行为。结果表明:(1)相比标准普通话者,人们会更消极评价带口音普通话者;(2) 77.54%的被试倾向于选择标准普通话者作为游戏搭档;(3)听者在游戏中会更少传球给口音普通话者。这说明口音不仅有碍沟通交流,而且会消极影响他人对说话人的态度评价和行为。对此,需要增强民族地区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动机、重视民族地区儿童的早期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提倡民汉合班,以提升民族地区的普通话水平。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俊超 张云华
长期以来,缺乏普通话能力一直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脱贫的一大障碍。2015年,四川凉山州启动了"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建议将学前推广普通话作为一项基本发展战略,广泛普及于全国各民族地区,以助力精准脱贫。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普通话 少数民族聚居区 凉山州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冷志明
有效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对西部民族地区高校的迫切要求。借鉴国外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文章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同时,就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从国家、政府、高校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高校 服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美娟
由于历史发展初始条件薄弱,自然条件恶劣,以及不平衡发展战略产生的负面效应等,导致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现象越来越严重。文章基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为目标,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环境和周边国际环境影响五个方面构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预警指标体系;并探讨了指标体系中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及运用发展失衡预警指标体系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程度的评估。
关键词:
发展失衡 预警指标 层次分析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庆刚 秦放鸣
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滞后原因的文献非常丰富,本文对这些原因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将有关影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因素概括为六种主要观点,并对这些观点做了评价,为进一步研究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奠定基础。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民族地区 发展 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珊 吕君 高永 汪季 党晓宏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东中部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综合考量,对其今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三:生态环境、民族文化和区域经济条件。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具有先天后天、压力叠加,波及广泛、影响深远,分异复杂、治理艰巨等特性;民族文化具有赋存地域性、内涵民族性、交融多元性、原生活态性、发展脆弱性等特征;区域经济具有开发矛盾性、制度失衡性、嵌入发展性、科技落后性、观念约束性等瓶颈。西部民族地区扬长避短,持续进步的关键突破在于通过国家强制性制度变迁加以示范,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彼此适应、相互促进中实现制度创新,建立现代制度体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冯江英 张婕 黄熙雯 王婷 韩彦 周颖
提升民族地区幼儿普通话教育质量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更是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支撑乡村振兴、增强国家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工程。本研究运用问卷法、访谈法进行调查,发现新疆乡村幼儿普通话发展相对较弱,“听懂”“会说”“敢说”“会用”能力水平呈递减趋势;乡村幼儿家庭和社区缺乏普通话交流环境、乡村幼儿园教师普通话能力不足是主要制约因素。基于实证分析提出以下对策建议:高度重视、科学有效普及民族地区乡村幼儿普通话教育;加强乡村幼儿园教师普通话能力培训;鼓励乡村幼儿日常生活中大胆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为乡村幼儿家庭和社区创设普通话交流环境;将乡村幼儿和幼儿园教师普通话能力科学监测评估与教育过程质量提升相结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贻娟 吴映梅 胡秀玉
在经济欠发达的云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应受到更大关注。文章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提出的由预期寿命、受教育程度和人均GDP三个指数构成的人文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正,并选择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作为研究云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典型案例,从全省地州级和州内县市级中小尺度出发,深入探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经济社会人文发展状况,在综合评价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经济社会人文发展特征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本州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思路,为共建云南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赵曦 刘天平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的稳定问题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和严峻制约。在实施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态势下必须重新明确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功能定位,尽快调整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战略思路,切实扭转由单纯追求以GDP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方式。确立以人力资本投资、社会资源开发为核心的区域发展战略,构建新的反贫困治理结构,塑造新的社会发展体系,建立新的社会稳定机制,以缓解消除贫困、促进文化融合、维护社会稳定为重点,推进西南边疆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金林 程凡 马静
推广普通话有助于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社会、文化、思想基础。广西围绕普通话推广形成了一系列具体的体制机制,即“四个坚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家校社”协同、统筹推进;坚持推普与强国战略相结合;坚持推广普通话与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方言并行不悖原则,为新时期边境民族地区高质量推普提供重要参考。新时代边境民族地区推普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实现普通话高质量推广普及为着力点,以服务新时期民族地区重大战略为落脚点,以优化语言治理体系,构建和谐语言生活为终极目标,坚持历史思维,加强党对推普工作的全面领导,夯实组织保障;坚持系统思维,着力解决推普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坚持战略思维,推动推普与强国战略深度融合,夯实强国建设语言之基;坚持辩证思维,构建和谐语言生态,保护和弘扬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以充分发挥推普助力边境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积极效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道全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和人民大众希望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在一定时限内达到某种水平或状态,称其为该国(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一个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长远的综合性指标体系,合理地加以确定,是关系到本国或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之一。战略目标的确定应该体现的基本原则是:目标实现的最大可能性原则、人民和市场需要最大限度满足的原则、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统一的原则。若是一个国家内的地区性战略目标,还应该体现对全国总体发展战略目标的最佳保证原则。我国的西部地区(这里指云南、贵州、四川、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庄天慧 刘洪秀 张海霞
本文基于对四川、云南、贵州和重庆四省(市)国家级民族贫困县1739户农户的调查,从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开发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分析了农户新阶段的扶贫需求。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开发中的科技扶贫是当前农户的首要扶贫需求,基础设施中的饮水设施是农户的次要扶贫需求,教育、医疗、住房和相关社会保障需求也占有相当比例。因此,提高民族贫困地区农民科技水平,改善村级生产生活条件,加大低保、医保等社会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是新阶段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克全
生态保护与贫困问题相互交织,长期困扰甘肃乃至全国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为样本,对甘肃民族地区生态与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作对策性研究,针对生态环境、生态移民和经济与社会发展三大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生态保护 生态移民 扶贫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罗伟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迈向新世纪,知识经济是焦点。在知识经济中,信息工程又处于头等重要的战略位置,而信息工程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则是语言。如果语言这项工作解决不好,必将对科学进步,知识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