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3)
- 2023(265)
- 2022(244)
- 2021(217)
- 2020(192)
- 2019(367)
- 2018(437)
- 2017(581)
- 2016(431)
- 2015(530)
- 2014(541)
- 2013(539)
- 2012(529)
- 2011(506)
- 2010(526)
- 2009(503)
- 2008(469)
- 2007(403)
- 2006(301)
- 2005(254)
- 学科
- 学(1234)
- 水产(806)
- 动物(795)
- 动物学(746)
- 济(591)
- 经济(590)
- 文化(538)
- 管理(481)
- 研究(434)
- 业(405)
- 专题(399)
- 专题研究(399)
- 遗(357)
- 传(313)
- 企(294)
- 企业(294)
- 遗传(272)
- 地方(258)
- 物(254)
- 中国(253)
- 植(250)
- 植物(249)
- 方法(241)
- 工程(237)
- 稻(234)
- 农(224)
- 虫(218)
- 基因(217)
- 麦(212)
- 基因工程(198)
- 机构
- 大学(6789)
- 学院(6782)
- 研究(4031)
- 农(4005)
- 科学(3785)
- 农业(3400)
- 所(2939)
- 研究所(2822)
- 中国(2360)
- 业大(2324)
- 室(2279)
- 实验(2244)
- 实验室(2180)
- 业(2179)
- 重点(2075)
- 农业大学(1929)
- 省(1873)
- 科学院(1696)
- 京(1632)
- 技术(1500)
- 中心(1465)
- 院(1465)
- 江(1338)
- 部(1305)
- 研究院(1294)
- 生物(1280)
- 科学研究(1271)
- 农业科学(1143)
- 管理(1141)
- 家(1119)
共检索到9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时伦 杨晓明 张新民 李方奇
在普通群体中建立了两对等位基因遗传的数学模型,讨论了基因型频率在世代间的动态变化、遗传趋势、群体平衡及其性质,以及随机交配率、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普通群体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中,非平衡群体的数学模型(4)可以转换为随机交配群体的数学模型和非平衡自交群体的数学模型;平衡群体的数学模型(7)可以转换为随机交配群体的数学模型和平衡自交群体的数学模型。在群体平衡时,当两对等位基因频率均相等时,杂合子频率达到极大值。杂合子频率随r增大而增加,当r=1时达到最大值;当r=0时达到最小值。
关键词:
普通群体 遗传机制 等位基因 基因型频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时伦
研究建立了普通群体遗传的系列数学模型,系统讨论了1对等位基因所构成的3种基因型频率在群体中的动态规律、遗传趋势、频率变化与世代的关系,以及群体平衡时的特殊性质,并对普通群体、近亲交配群体及其参数与性质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随机交配群体和自交群体是普通群体的两种极端;随机交配率越大群体趋于平衡越快;随机交配率与杂合子频率呈正相关,与纯合子频率呈负相关;随机交配率大于零时,等位基因频率相等,杂合子频率最高;随机交配率等于1/2且等位基因频率相等时,3种基因型频率相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时伦 王永义 张新民 韩昀
在普通群体中,建立了3个及3个以上复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和随机交配率的关系及其数学模型,讨论了复等位基因及其频率,以及由复等位基因所构成的各种基因型频率在世代中的动态规律、遗传趋势、群体平衡及其性质。结果表明,在普通群体遗传中,非平衡群体的数学模型(4)可以转换为随机交配群体的数学模型和非平衡自交群体的数学模型;平衡群体的数学模型(7)可以转换为随机交配群体的数学模型和平衡自交群体的数学模型。在普通群体遗传平衡时,当3个复等位基因频率相等且随机交配率等于3/5时,群体各种基因型频率相等。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孙效文 杨彦豪 鲁翠云 曹顶臣 雷清泉
利用15个微卫星多态性分子标记,对黑龙江省方正县双龙水库和双凤水库两个水体的雌核发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和二倍体普通鲫(Carassius auratus(L))的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平均每个多态性位点获得银鲫10.39个有效等位基因,普通鲫11.82个有效等位基因;双龙水库三倍体银鲫和二倍体普通鲫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6035和0.6300,双凤水库中的三倍体银鲫和二倍体普通鲫的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5311和0.5885;相似性与遗传距离分析结果显示:相似性最大的是双凤水体内的银鲫和普通鲫(0.8127),远大于两个水体间的银鲫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娟 高利军 高菊 卿冬进 朱昌兰 周维永
【目的】对6个亚洲国家的普通野生稻群体进行评价,以明确其遗传多样性特征。【方法】利用覆盖水稻12条染色体且多态性显著的25对微卫星分子标记,对来自中国南方4个省区(广西、广东、海南及云南)及与中国相邻的5个亚洲国家(尼泊尔、老挝、缅甸、柬埔寨及越南)11个居群的280份普通野生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所有个体平均等位基因数A=17.32,有效等位基因数Ae=8.71,期望杂合度He=0.87,香农指数I=2.34,基因流Nm=0.72,固定指数F=0.43。供试自然居群中以来自中国海南文昌(WC)的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最高(He=0.84),来自越南(VT)的次之(He=0.83),中国广东茂名(GZ)的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最低(He=0.43)。通过综合比较发现,6个国家的野生稻资源遗传多样性以越南为最高(He=0.83),中国及老挝(He=0.81)次之,缅甸最低(He=0.32)。通过聚类分析发现,来自东南亚4国的野生稻居群之间、中国广西及广东的野生稻居群之间分别表现出较高的遗传相似性;而中国海南文昌的野生稻居群与东南亚4国的野生稻亲缘关系更近。供试野生稻有11个潜在的遗传分支,并且群体之间存在基因交流。【结论】供试普通野生稻整体遗传多样性丰富,纬度较低且临近东海岸的越南(VT)和中国海南文昌(WC)群体表现出较高的多样性;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加强收集亚洲各国的野生稻资源,充分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将对我国水稻育种工作的推进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亚洲 普通野生稻 居群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章秋平 刘冬成 刘威生 刘硕 张爱民 刘宁 张玉萍
【目的】研究华北生态群普通杏在不同地理来源间的遗传多样性、特异性和群体结构差异。【方法】应用21对SSR引物对67份华北生态群普通杏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进行分析。【结果】21个SSR位点在67份华北生态群的普通杏材料中共检测出301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的等位变异范围为8—24个,平均为14.33个。每个位点Shannon’s多样性指数(I)变异范围为0.65—2.67,平均为1.934。通过不同地理来源间比较,发现来自西北黄土高原区域的杏种质多样性丰富,拥有较多的等位变异。不同地理群间存在较多的互补等位变异;各地理群体拥有各自特有等位变异。基于混合模型的Structure2.2群体结构分析显...
关键词:
普通杏 华北生态群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庆文 余丽琴 张万霞 时津霞 任军方 苗晗
【目的】东乡野生稻是世界上分布最北的普通野生稻居群,研究其遗传分化不仅能够阐明居群的起源、演化规律,而且可为其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SSR(简单序列重复)分子标记对江西东乡普通野生稻仅存的2个原位保护居群进行了30个位点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遗传分化研究。【结果】东乡野生稻2个居群内和居群间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4120和0.0564,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仅为0.1219,即87%以上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内。POPGENE聚类分析结果也显示,东乡野生稻的2个居群实际属于一个大群体,水桃树居群可看作庵家山居群的一个分支。利用同样方法对庵家山居群人为隔离的3个小群体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3...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锐 喻子牛 陈再忠 孔晓瑜 戴继勋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山东沿海莱州 (LZ)、俚岛 (LD)和青岛 (QD)三地褶牡蛎自然群体以及荣成的太平洋牡蛎 (TP)养殖群体的等位基因酶遗传变异。进行测试的 9种酶中共检测到 2 0个位点。LZ与QD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 6 0 .0 % ,其余两群体均为 5 5 .0 %。LZ、LD、TP和QD各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 1.42 2± 0 .16 5、1.2 38± 0 .0 85、1.2 0 7± 0 .0 86和 1.32 6± 0 .119。平均杂合度观察值分别为 0 .2 16± 0 .0 5 0、0 .16 5± 0 .0 36、0 .139± 0 .0 34...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凯 冯书堂 牟玉莲 杨述林 韩建林 刘岚 员新旭 郭勇
【目的】探索五指山猪近交3个不同家系F14-F18等位基因的遗传学规律,为大型动物近交系培育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4对微卫星DNA引物,以五指山小型猪(Wuzhishan Miniature pig,WZSP)F13-F18世代的3个近交家系为研究对象,通过估算基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等位基因数(N)等参数,检测近交3个家系微卫星等位基因的纯合度,以及随近交代数的推进每个星座上等位基因的变化规律。【结果】WZSP近交系Ⅰ系F14-F16的14个微卫星座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为2个、平均杂合度为0.40、多态信息含量为0.26;Ⅱ系F15-F18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92,平...
关键词:
五指山小型猪 近交家系 微卫星 杂合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兰 李智 郑杏梅 蔡英钦 罗敏 聂益勇
为了挖掘和克隆更多控制株高与分蘖的基因应用于水稻育种,利用多分蘖普通野生稻矮秆突变体与少分蘖高秆南特号组配杂交组合F1并构建分离群体F2;并且对该群体的株高与有效分蘖数进行性状遗传分析以及基因型检测,利用IciMapping V3.0对株高与分蘖数进行QTL连锁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两亲本的株高与分蘖数均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且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利用平均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345对分子标记对两亲本普通野生稻矮秆突变体与南特号进行多态性筛选,共筛出194对差异明显的多态标记,多态率为56.23%;利用122对基因型清晰的多态标记对571株F2分离群体进行连锁分析,共获得33个与株高相关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袁文业 孙玉 张美荣 裴自友 孙善澄 李丕皋 封如敏
李丕皋等将圆锥小麦的穗分枝特性导入普通小麦并选育出超高产穗分枝小麦新品系分33。通过对分33进行细胞学鉴定和对其穗分枝特性的遗传研究,结果表明:分33的基本核型及带型均为普通小麦型,为一普通小麦新品系;分33的穗分枝特性源于分枝型的圆锥小麦;分33小麦新品系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虽然穗分枝性状表达的程度不同,但均具穗分枝特性,且与分枝型圆锥小麦的遗传稳定性相似,在普通小麦背景下穗分枝性状的表达受两对隐性基因的控制,并可能受到一些修饰基因的影响。
关键词:
小麦,穗分枝,超数小穗,遗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红霞 赵书岗 高仪 张志华 玄立春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探讨普通核桃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更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这些品种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AFLP-银染分子标记技术,对131份核桃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应用NTSYSpc2.11a分析软件对统计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选用20对多态性高、分辨力强的EcoRⅠ/MseⅠ引物组合分别对供试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1 643条清晰可辨的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 512条,平均每个引物组合可检测出82.15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百分率高达92.03%。得到131份材料间的相似系数范围为0.637—0.928。当相似系数为0.76时,UPGMA分析将1...
关键词:
核桃 AFLP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雷 张伟杰 刘岩松 冷晓飞 欧凡江 臧晓宁 李旭光 丁君 常亚青
为明确不同选育群体中间球海胆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利用SSR-seq技术和15个微卫星位点,对1个家系选育群体(FP)、1个群体选育群体(IP)和1个未经选育的普通养殖群体(CP)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5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出112个等位基因,FP、IP、CP 3个群体的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N_a)分别为5.077、5.133和6.133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N_e)分别为2.816、2.873和3.638个,平均观测杂合度(H_o)分别为0.522、0.441和0.501,平均期望杂合度(H_e)分别为0.595、0.599和0.667,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546、0.543和0.623。家系选育群体(FP) H_e与H_o的差值(0.073)低于IP (0.158)和CP (0.166),平均固定指数(F)(0.115)低于IP (0.248)和CP (0.246)。3个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_(st))介于0.018~0.176,为中低等程度的遗传分化。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3个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源于个体间。主成分分析(PCoA)和聚类进化树结果均显示,3个群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其中IP群体遗传分化程度最高。研究表明,3个中间球海胆群体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多代家系选育和群体选育均未明显降低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家系选育更有利于保持群体的杂合度和控制群体的近交水平,群体选育则会提升群体的遗传分化程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新生
一个植物种群体的空间分布大致可划分为两类 :离散分布与连续分布。然而隐藏在这种表观物理分布内部的遗传变异是十分复杂的。这种变异是如何分布的呢 ?这种分布又是如何维持的呢 ?因此 ,认识一个种的群体遗传结构有助于我们理解该种的进化过程 ,并提供为遗传资源保护做出决策的重要信息。本文对三大经典遗传结构模型 (岛屿模型、步石模型及距离隔离模型 )与渐变群理论及它们的异体和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述。目前获得的许多不同类型的遗传标记使这些理论的应用得到不同程度的实现 ,但由于这些理论结论涉及到许多假设 ,在实际应用时应十分慎重。作者认为许多已建立的适合于动物群体遗传结构理论不能简单地直接应用于植物群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从宇 李文阳 许峰 闫素辉 邵庆勤
为了研究[60Co]γ射线诱导小麦Glu-1A等位基因突变体的品质差异与遗传规律,用300 Gy的[60Co]γ射线辐射皖麦50的干种子,用近红外品质测定和SDS-PAGE法,对获得的Glu-1A等位基因品质量差异进行了评价和遗传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M2筛选到一个HMW-GS突变体,Glu-1ANull突变为Glu-1A1,突变率为0.15%。突变体与皖麦50杂交,在F2品质性状有超亲现象,品质得分与吸水率和硬度之间相关显著。在F1的正、反交,HMW-GS表现为双显性的Glu-1A1,侧交的Glu-1A1∶Glu-1ANull符合1∶1的分类规律,F2的Glu-1A1∶Glu-1ANull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