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98)
- 2023(6955)
- 2022(5912)
- 2021(5568)
- 2020(4685)
- 2019(9949)
- 2018(9940)
- 2017(18028)
- 2016(10421)
- 2015(11296)
- 2014(11313)
- 2013(10883)
- 2012(10407)
- 2011(9245)
- 2010(9477)
- 2009(8623)
- 2008(8825)
- 2007(8279)
- 2006(6996)
- 2005(6332)
- 学科
- 济(32503)
- 经济(32451)
- 管理(25852)
- 业(24312)
- 企(20001)
- 企业(20001)
- 方法(14001)
- 学(11817)
- 数学(11565)
- 数学方法(11301)
- 中国(10913)
- 农(9767)
- 财(9672)
- 制(8015)
- 业经(7817)
- 银(7784)
- 银行(7745)
- 行(7428)
- 理论(7427)
- 融(7382)
- 金融(7379)
- 务(6439)
- 财务(6414)
- 财务管理(6395)
- 贸(6244)
- 贸易(6240)
- 农业(6214)
- 企业财务(6092)
- 易(6080)
- 技术(5640)
- 机构
- 学院(145067)
- 大学(144493)
- 研究(56107)
- 济(47498)
- 经济(46073)
- 管理(45381)
- 中国(40542)
- 科学(40146)
- 理学(38463)
- 理学院(37886)
- 农(37341)
- 管理学(36695)
- 管理学院(36453)
- 京(32364)
- 所(31919)
- 农业(29969)
- 研究所(29388)
- 业大(28414)
- 中心(25229)
- 财(24056)
- 江(23255)
- 省(20652)
- 北京(20324)
- 院(20293)
- 技术(19977)
- 范(19902)
- 师范(19534)
- 农业大学(19049)
- 财经(18883)
- 州(18830)
- 基金
- 项目(99310)
- 科学(74225)
- 基金(68711)
- 研究(65367)
- 家(65009)
- 国家(64452)
- 科学基金(51329)
- 省(40727)
- 社会(37684)
- 自然(36169)
- 基金项目(35548)
- 社会科(35478)
- 社会科学(35467)
- 自然科(35359)
- 自然科学(35335)
- 划(35092)
- 自然科学基金(34676)
- 教育(30751)
- 资助(29092)
- 编号(25444)
- 重点(23693)
- 计划(22182)
- 成果(21686)
- 发(20988)
- 科技(20702)
- 部(20343)
- 创(20258)
- 课题(19744)
- 科研(19718)
- 创新(19060)
共检索到220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萍 杨宝军 陈佩度
小麦条锈病和小麦白粉病是中国小麦的两大病害 ,由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研究所培育的小麦 簇毛麦 6VS/ 6AL易位系高抗白粉病 ,并对中国当前新优势条锈菌生理小种表现高抗。用 6VS/ 6AL易位系与中国不同小麦生产区的栽培品种宁春 4号、扬麦 5号、扬麦 15 8、申 32 10 9、豫麦 13、豫麦 18等进行杂交 ,对其杂种后代进行田间抗条锈病和抗白粉病鉴定。从各杂交组合中均选出对白粉病和条锈病高抗的单株和株系 ,其抗病性在小麦不同遗传背景中可以正常表达。对从F3 ~F8代中选出的抗病材料进行根尖染色体C 分带和分子原位杂交鉴定 ,在所鉴定的高抗单株和株系中均含有一对或一条 6VS/ ...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牛吉山 于玲 陈佩度 刘大钧
用表达型质粒载体pSPORT 1构建了经白粉菌 (Erysiphegraminis)诱导 48h和未经诱导的小麦 簇毛麦 6VS/ 6AL易位系(Triticumaestivum Haynaldiavillosatranslocationline)叶片cDNA文库各一个。文库宿主菌为E .coliDH10B。非诱导文库包含约 5 0万个重组cDNA克隆 ,平均插入片段为 1 2 5kb ,主要分布在 40 0bp~ 2 2kb。诱导文库包含约 30万个重组cDNA克隆 ,平均插入片段 1 2kb。用克隆的病程相关基因 (pathogenesisrelatedgene) 小麦类甜蛋白基因pW...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瑞奇 冯祎高 侯富 陈树林 别同德 陈佩度
【目的】分析普通小麦-簇毛麦T5VS·5DL易位染色体对主要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及白粉病抗性的遗传效应,了解T5VS·5DL易位染色体通过雌雄配子的传递情况,筛选便于育种利用的共显性分子标记,进一步明确T5VS·5DL易位系的高代回交品系在育种改良中的利用价值。【方法】分别以扬麦13、扬麦15为轮回亲本的高代T5VS·5DL易位系回交品系(BC4F4)及其分离群体(BC5F2)为材料,利用GISH及5VS特异分子标记对这些材料进行了鉴定;在大棚及大田2种环境下调查了这些材料的株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主要农艺性状,并对这些材料的水溶剂保持力、碳酸钠溶剂保持力、蔗糖溶剂保持力、乳酸溶剂保...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敏娜 井金学 刘佩 侯璐 胡茂林 宋晓贺 王美南 李振岐
【目的】M853-2是一个通过杂交和回交选育的普通小麦-柔软滨麦草易位系,苗期对中国小麦生产上流行的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sf.sp.tritici)主要生理小种表现良好抗性。研究易位系M853-2抗条锈菌的遗传规律,对揭示其遗传机制和抗源的筛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感病品种铭贤169和易位系M853-2作亲本,通过杂交制备F2代种子,用人工接种方法研究M853-2及其杂交后代对小麦条锈菌不同生理小种的苗期抗性,并进行了遗传分析,最后对其中一个接种群体进行了SSR标记。【结果】M853-2对条中29的抗锈性遗传受2对显性和1对隐性基因的独立控制,对条中30的抗锈性遗传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白建荣 刘润堂 郭秀荣 侯变英 PeterLangridge
对 4个小簇麦及小麦亲本和抗源供体簇毛麦进行了AFLP分析 ,确定了 4个小簇麦是均含有一段簇毛麦DNA的易位系。从得到的 3个与该基因可能较紧密连锁的标记和 7个不太紧密连锁的标记中 ,推测 4个易位系中簇毛麦DNA的长短不一样。文中还讨论了AFLP作为一种准确、快速鉴定易位系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易位 AFLP 小簇麦 簇毛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袁文业 孙玉 张美荣 裴自友 孙善澄 李丕皋 封如敏
李丕皋等将圆锥小麦的穗分枝特性导入普通小麦并选育出超高产穗分枝小麦新品系分33。通过对分33进行细胞学鉴定和对其穗分枝特性的遗传研究,结果表明:分33的基本核型及带型均为普通小麦型,为一普通小麦新品系;分33的穗分枝特性源于分枝型的圆锥小麦;分33小麦新品系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虽然穗分枝性状表达的程度不同,但均具穗分枝特性,且与分枝型圆锥小麦的遗传稳定性相似,在普通小麦背景下穗分枝性状的表达受两对隐性基因的控制,并可能受到一些修饰基因的影响。
关键词:
小麦,穗分枝,超数小穗,遗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春莲 陈耀锋 韩德俊 郭东伟 郭月霞
对普通小麦抗条锈新种质——WT212的抗锈性及遗传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WT212具有多小种抗性,参试的4个条锈菌生理小种的抗性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细胞遗传学分析表明,WT212所携带的抗源不同于以1BL/1RS易位系为基础的"洛类"抗源,而是一种来自黑麦染色体组的抗条锈新抗源。初步断定WT212为可能只涉及1对染色体的小麦—黑麦易位系。
关键词:
普通小麦 抗条锈 遗传学特性 新抗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泉 张宝石
使用微卫星荧光标记—全自动基因分析仪(3700DNAAnalyzer)熏用43对D染色体组引物标记76份普通小麦、粗山羊草、拟斯卑尔脱山羊草和尾状山羊草品种和材料熏将其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熏共聚成四类:普通小麦被聚成一类熏粗山羊草被聚成两类熏拟斯卑尔脱山羊草、尾状山羊草和部分来自巴基斯坦的粗山羊草聚成一类。聚类结果与现有的植物学分类的结果相一致。
关键词:
山羊草 小麦 微卫星荧光标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子萌 袁婵 张宇庆 任妍 刘鹏鹏 严珊珊 袭梦涵 穆培源 兰彩霞
【目的】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确保小麦产量稳定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小麦白粉病是限制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选育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环保的途径,挖掘新成株抗性基因/位点为选育持久抗病小麦品种提供依据。【方法】由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培育的普通小麦品系Arableu#1在苗期对白粉病表现为感病,而成株期呈现高水平抗性。为深入解析其抗病遗传机制,利用Arableu#1与高感品系Apav#1杂交,构建一个含有142个家系的F5重组自交系群体,采用基因分型测序(genotyping-by-sequencing,GBS)平台测序,获得4 298个在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分子标记,并进行群体检测,所获基因型用于构建整个群体的遗传连锁图。【结果】结合白粉病连续2年田间表型和基因型数据,使用IciMapping 4.1对田间病害严重度、病程曲线下面积(AUDPC)和病害多年平均严重度(MFDS)等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在该群体中定位了4个来自Arableu#1的白粉病成株抗性位点,分别位于染色体1BL、5BL、6BS和7BL上,以及2个来自Apav#1的抗性位点,分别位于染色体2DS和4BL上,可解释白粉病表型变异介于3.1%—28.5%。6个位点聚合时的群体平均病害严重度达到各位点组合中的最低水平,QPm.hzau-1BL、QPm.hzau-4BL、QPm.hzau-5BL和QPm.hzau-7BL 4个位点聚合后的效应仅次于6个位点同时存在。【结论】将2个新位点QPm.hzau-5BL和QPm.hzau-7BL的两翼分子标记开发成KASP标记,经对570份世界各地育成品种或地方品种检测,2个位点单独存在或聚合在一起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白粉病抗性,且这两个位点在我国小麦材料中的分布频率较CIMMYT的小麦种质中低。获得1个可能同时聚合6个白粉病抗性位点家系,其田间白粉病抗性可达近免疫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睿 张书英 徐中青 陈洁 李强 侯璐 井金学
【目的】对高抗条锈病的簇毛麦易位系V9125-2进行研究,明确其抗病性遗传特点,并对其抗条锈病基因定位,为选育优质抗源材料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当前流行的7个条锈菌生理小种CYR29、CYR30、CYR31、CYR32、CYR33以及Su11-4、Su11-11对簇毛麦易位系V9125-2和铭贤169的杂交后代进行苗期抗条锈性遗传分析。以接种CYR29的F2抗感分离群体为研究对象,应用BSA法用289对普通小麦的SSR标记引物对V9125-2进行SSR分析,并用F3群体验证标记连锁性。用黄淮麦区主栽品种检测与V9125-2抗条锈基因的同源性。【结果】易位系V9125-2对CYR29的抗病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饶世达 廖小虹 杨武云
对小黑麦与普通小麦的可杂交性、小黑麦×普通小麦杂种F1、F2自交结实性及性状分离表现进行了分析。利用小黑麦×普通小麦杂交方式育成了几个特殊材料,并对特殊材料进行细胞遗传学和同工酶分析,发现含有黑麦血缘,现正在用于小麦育种实践中。
关键词:
小黑麦,普通小麦,遗传转育,育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继新 陈新宏 王小利 武军 傅杰 何蓓如 孙志刚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和染色体C-分带技术,对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的异附加系进行了研究。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异附加系H9015-17-1-9,H9017-14-16-5都附加有2条华山新麦草的染色体。对这2个材料和华山新麦草进行染色体C-分带带型比较,初步推断,H9015-17-1-9附加的是Nh5染色体,H9017-14-16-5附加的是Nh6染色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玉敏 杨武云 李俊 林超文 张庆玉 张冀
运用SSR标记的方法,对节节麦SQ-214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BC1F2群体的64份材料和高代系群体的147份材料在D基因组上的68个SSR位点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8对SSR引物在杂交后代的两个群体等位变异位点较多,BC1F2群体共检测到67个位点有变异,等位变异数为212个,主要集中在3D染色体上。高代系中58个位点有变异,等位变异数为184个,等位变异位点多集中在2D上。BC1F2和高代系群体在D基因组的7条染色体上遗传多样性的表现不一致,BC1F2在7条染色体上的遗传多样性显著高于高代系,等位变异分布较高代系均衡。BC1F2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高于高代系。由此可知,节节麦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晓琴 孙文献 陈佩度 刘大钧
根据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配对情况及染色体C-分带,在中国春-大赖草杂种回交后代中选育出1个稳定的二体异附加系92G460。通过分析亲本及92G460的苗期叶片GOT同工酶酶谱表型,推测92G460中临时编为第11号的大赖草染色体来自N染色体组,该染色体携有属于第6部分同源群的同工酶结构基因Got-N2,故可以将大赖草中临时编为第11号的染色体命名为6N。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东方 刘署艳 方正武 巢凯翔 王保通 井金学 张长青
【目的】通过对华山新麦草与7182远缘杂交获得的抗条锈病新种质系9020-17-25-6进行抗条锈病鉴定和遗传分析,明确9020-17-25-6含有的抗病基因以及细胞学特性。【方法】在温室内以9020-17-25-6、感病对照铭贤169及其杂交后代F1、F2、F3和BC1群体为材料,采用我国目前流行的条锈菌生理小种CYR29、CYR30、CYR31、CYR32和CYR33对供试群体进行苗期抗条锈性鉴定,分析抗病基因的遗传规律,并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对9020-17-25-6含有的外源染色体片段进行鉴定。【结果】9020-17-25-6在苗期对5个条锈菌生理小种均表现免疫或近免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