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05)
- 2023(5473)
- 2022(4647)
- 2021(4293)
- 2020(3664)
- 2019(7964)
- 2018(8204)
- 2017(14869)
- 2016(8710)
- 2015(9789)
- 2014(9917)
- 2013(9307)
- 2012(8908)
- 2011(8197)
- 2010(8282)
- 2009(7515)
- 2008(7387)
- 2007(6862)
- 2006(5970)
- 2005(5588)
- 学科
- 济(26998)
- 经济(26959)
- 管理(19354)
- 业(17057)
- 企(12455)
- 企业(12455)
- 中国(10705)
- 农(9720)
- 方法(9271)
- 学(9048)
- 制(8251)
- 数学(7462)
- 数学方法(7322)
- 财(7101)
- 银(7009)
- 银行(6976)
- 行(6799)
- 融(6694)
- 金融(6686)
- 体(6624)
- 业经(6534)
- 贸(6505)
- 贸易(6501)
- 地方(6413)
- 易(6322)
- 理论(6214)
- 农业(6075)
- 教育(5583)
- 和(4677)
- 策(4375)
- 机构
- 学院(117158)
- 大学(116638)
- 研究(50986)
- 济(42073)
- 经济(40892)
- 中国(36954)
- 管理(36604)
- 科学(34438)
- 农(32957)
- 理学(30032)
- 理学院(29565)
- 所(29412)
- 管理学(28740)
- 管理学院(28514)
- 京(27514)
- 研究所(26971)
- 农业(26293)
- 业大(23320)
- 中心(22604)
- 江(20199)
- 财(19895)
- 省(19097)
- 院(18654)
- 北京(17730)
- 技术(17221)
- 范(16501)
- 师范(16199)
- 科学院(16033)
- 农业大学(15935)
- 州(15781)
- 基金
- 项目(79119)
- 科学(58557)
- 研究(54785)
- 基金(53164)
- 家(50521)
- 国家(50087)
- 科学基金(38902)
- 省(32901)
- 社会(30601)
- 社会科(28738)
- 社会科学(28730)
- 划(28438)
- 基金项目(27124)
- 自然(26126)
- 自然科(25518)
- 自然科学(25504)
- 教育(25334)
- 自然科学基金(25033)
- 资助(22595)
- 编号(22388)
- 成果(19970)
- 重点(19088)
- 发(17907)
- 计划(17600)
- 课题(17531)
- 科技(16802)
- 部(16541)
- 创(16300)
- 科研(15432)
- 创新(15371)
共检索到194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世杰 尤明山 康明辉 林作楫 李保云 刘广田
本研究采用在黄淮冬麦区种植面积较大的4个强筋小麦品种和4个中弱筋品种按NCⅡ设计正反交组配32个组合,对其F2和亲本的种子,按组合混合后分别测定籽粒硬度、面粉GMP含量、泽伦尼一沉降值、粉质图参数和面包体积,结果表明:面包体积的杂种优势非常普遍,而且中亲优势率较高,平均中亲优势率为+15%(-2%~+38%),平均超亲优势率为1%(-19%~+34%)。表明,强筋与中弱筋普通小麦品种间杂交组合F2种子的面包体积杂种优势很强,具有生产利用的潜力;GMP含量平均中亲优势率为+1%(-9%~+16%),正向优势组合多,负向优势组合少,但超亲优势率几乎全为负值。表明,GMP含量以正向部分显性遗传为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希云 于龙飞 黄铁城 张爱民
以16个品质性状不同的普通小麦品种及其双列杂交的F1为材料,利用亲本品质性状分组的方法研究了普通小麦品质性状杂种优势表现规律,结果表明:各品质性状杂种优势表现不完全一致,多随双亲性状水平的提高而减少,以品质性状表现值均为中等的双亲进行杂交的杂交类型为最高,干面筋含量可通过高双亲杂交而使杂种F1得到改善
关键词:
小麦,杂种优势,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世杰 李保云 康明辉 刘春雷 达博雯 林作楫 尤明山 刘广田
为探明不同胞质背景对杂种小麦面包加工品质的影响,测定了4个强筋品种与4个中弱筋品种按NCII设计配制的32个正反交组合及T型、K型、AL型、A型4种胞质背景的14个组合的F2籽粒的硬度、GMP含量、Zeleny沉淀值、面团流变学参数和面包体积等面包加工品质性状。结果表明:①强筋组亲本对除吸水率和评价值之外的其他面包加工品质性状均具有显著的有利于面包加工品质的普遍胞质效应;豫麦34、郑麦9023和陕优225在多个面包加工品质性状方面具有显著有利的一般胞质效应;陕优225的面包体积的一般胞质效应为14 mL,达到5%的显著水平。因此,在面包小麦育种中要注意安排强筋亲本作母本。②就面包体积而言,T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窦秉德 孙其信 倪中福 吴利民 孟凡荣 刘保申
以6个普通小麦为母本,5个斯卑尔脱小麦和 5个密穗小麦为父本配制6×10种间 NCⅡ双列杂交组合,对其杂种F1的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小麦种间杂种在产量上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其中斯卑尔脱小麦与普通小麦所配的30个种间杂交组合产量杂种优势平均为109.24%(43.14%~187.96%),单株穗数及千粒重平均优势较大且与产量优势的相关分别达极显著水平和显著水平;密穗小麦与普通小麦所配的30个种间杂种的杂种优势为77.19%(-2.18%~143.42%),单株穗数和主穗粒数优势较大且与产量优势的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种间杂种的品质指标中籽粒硬度大多降低,但农大3226所配组合均具正...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其信 倪中福 刘志勇 陈希勇 高建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贵霞 宋希云 尤明山 刘广田
利用6个T型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和5个恢复系配制30个T质杂种和30个相应的A质杂种,另外选用4个K型不育系与2个K型恢复系配置8个K质杂种和8个相应的A质杂种,研究杂种F1和杂种F2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研究结果表明:T质、K质及A质杂种F1和F2的籽粒胚乳蛋白质含量、干、湿面筋含量均表现较强的杂种优势,杂种优势变异范围大,多数组合呈正向优势且具有较高的超亲优势,与前人的结论不一致,说明利用杂种优势提高杂种小麦的籽粒胚乳蛋白质含量、干、湿面筋含量是可能的。T质、K质及A质杂种F1和F2籽粒胚乳的Zeleny沉淀值的杂种优势以负向为主,说明利用杂种优势提高杂种小麦的籽粒胚乳Zeleny沉淀值,提高小...
关键词:
杂种小麦 胚乳品质性状 杂种优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慧敏 赵凤梧 戴茂华 刘冬成 张爱民
为了提高千粒重,连续8年对普通小麦(T.aestivum)和硬粒小麦(T.durum)的正反交后代进行种质创新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普通小麦、硬粒小麦种间杂种优势,是实现种质创新,培育高千粒重新种质的一条有效途径,在入选的319个子粒饱满度一级的株系中,260个株系千粒重超全国小麦黄淮区域试验对照品种石4185(亲本),占入选株系的81.5%,其中,最高千粒重为61.22 g,超亲优势为46.28%;正交、反交后代在该性状上无差异,表明子粒千粒重与细胞质无关;目前已选育出抗旱、抗病、农艺性状优良,千粒重40.1~61.22 g的株系263个,可直接用于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伯群 余国东 马强 周凤云 廖敦秀 张丕辉 杨明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引进糯小麦种质材料与重庆本地农艺性状优良的小麦品种(系)进行连续多年的回交转育,已选育出了多个农艺性状优良、适合重庆本地种植的白粒糯小麦新品系。本文以重庆糯小麦品系渝L-3、渝L-1和普通小麦品系渝03062、R210为试验材料,研究其若干品质性状的差别。结果表明,与供试的普通小麦品系相比较,糯小麦渝L-3和渝L-1具有较低或极低的直链淀粉含量,在峰值时间、峰值粘度、最低粘度、最终粘度和回生值等5个参数上均明显低于参试的2个普通小麦品系。还讨论了糯小麦的改良和配粉研究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糯小麦 普通小麦 品质性状 比较研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晓华 张爱民 李元清 刘冬成 于美玲
对普通小麦—Aegilopscrassa核质杂种及其核亲本灌浆期旗叶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测试核亲本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谱带数和带有Aegilopscrassa细胞质的3个核质杂种的酶谱数不尽一致,但其中谱带1的酶活性均以弱势表达;核质杂种的酯酶同工酶与相应的核亲本比较酶带数目变化不明显,只是存在活性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在不同测试材料间也并未发现规律性的变化,表现了不同的核质杂种灌浆期旗叶过氧化物酶与酯酶同工酶的活性有所不同。说明Aegilopscrassa细胞质与普通小麦的细胞核结合产生的特异核质互作,在灌浆期旗叶的有关同工酶上也有所体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阳春 蒋廷惠 蔡大同 张春兰 王义炳
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氮肥用量对安农9192 面包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品种的优良性状要在较高氮肥用量下才能较充分表达。氮肥用量 (N) 为270~360 kg/hm 2 的处理, 面粉蛋白质和面筋含量及沉降值均比270kg/hm 2 以下处理的高, 粉质仪测定的评价值达58~64 分, 拉伸仪测定的R5/E为4.1~3.1, 曲线面积超过250 cm 2, 面包体积达810~815 m L, 比容5.3~5.4 m L/g, 面包烘焙质量评分超过92.0 分。
关键词:
面包小麦 氮肥 流变学特性 烘焙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唐朝晖 刘广田
选用4个单交组合的亲本、F1、F2和F3,对普通小麦6个品质性状杂种早代的选择效果进行了研究。各品质性状遗传力偏中,蛋白质含量和面筋含量的遗传力均大于沉淀值的遗传力。各品质性状在杂种早期世代选择的相对预期遗传进度均较高,并且以沉淀值的为最高。在相关遗传进度的分析中,干面筋的选择对其他品质性状有较大的增效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婷婷 毛仁钊 赵连城 武田和义
从国外引进的小麦品种中 ,对在盐碱地上经系统选育表现良好的 32个品种主要品质指标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 ,沉降值、面团稳定时间、面团形成时间、吸水率及粗蛋白含量对面包体积有影响 ,其影响程度依次减弱 ,通径系数分别为 0 837,- 0 4 14 ,0 387,- 0 373 ,- 0 2 34和 - 0 0 89,各品质性状对面包体积的间接影响均以沉降值最大。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沉降值与面包体积呈极显著正相关 ,形成时间及稳定时间分别与面包体积呈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依次为 0 689,0 378,0 360。蛋白质及湿面筋含量与面包体积相关性很小
关键词:
国外小麦 面包品质 通径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倪中福 孙其信 吴利民
为探讨小麦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理 ,本研究选用普通小麦品种 (系 ) 3338,6554和 2 4 10 TD及其强优势杂种 (3338× 6655)和弱优势杂种 (2 4 10 TD× 6555) ,采用 m RNA差异显示技术 ,对生长至三叶一心(即分蘖初期 )和产生二级分蘖时 (即分蘖盛期 )的幼苗叶片基因表达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小麦杂种一代苗期基因表达较亲本明显不同 ,表现为数量水平和质量水平上的差异 ,但与分蘖初期相比 ,小麦杂交种与亲本之间在分蘖盛期的基因表达差异更明显 ,并且在分蘖初期主要为量的表达差异 ,而生长至分蘖盛期时 ,质的表达差异比例显著增高 ,这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洪杰 石云素 史占良 张艳敏 郭北海 王子宁 温之雨
普通小麦比较容易与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 TH_1和 TH_1W杂交,所选的 9个普通小麦品种或品系与 TH_1和 TH_1W的 19个杂交组合,平均结实率为 46.7%,共计获得 19个杂交组合2316粒杂种种子。正反交结果表明,以普通小麦为母本的杂交结实率高于反交结实率,但是在杂种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受正反交的影响小于杂交结实率。在继代培养过程中,杂种幼胚愈伤组织生长迅速,甚至直接诱导出绿苗,共获得不同杂交组合2005株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达到95%以上。观察还发现有少量再生植株发生形态变异,但是组织培养对提高普通小麦×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杂种育性没有明显的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伟豪 刘亭 桑祎楠 杨政伟 张改生 宋瑜龙 张双喜
【目的】小麦常规育种实质是对杂种F1性状杂种优势连续多代选择和保持的过程,探究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品种(系)间抗倒伏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配合力,明确与小麦抗倒伏性状显著相关的农艺性状指标,为宁夏春小麦抗倒伏性状的杂种优势利用及其后代筛选与保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14份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品种(系)为亲本,按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45个杂交组合,分析亲本及其杂交种F1株高、秆型指数等13个抗倒伏相关性状杂种优势、配合力及其相关性。【结果】不同品种(系)间抗倒伏性存在显著差异,杂种F1代抗倒伏相关性状存在一定的杂种优势。NZ42、M6445和M8887主茎抗推力的一般配合力较高,分别为11.68、8.00和10.67,且其他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也表现较为优异。主茎抗推力强优势组合有M6445×M8887、M6445×MJ48、NZ42×N2038、NZ42×M7723、NZ42×NZ39、H3015×宁春50号。与此同时,相关性分析发现株高与第一节间长和第二节重成显著正相关,与第二节间长和第四节间长成极显著正相关。其次,主茎抗推力与主茎鲜重、茎粗、弯曲力矩和秆型指数成极显著正相关,与第四节间长成显著负相关,与第二节重和第二节间充实度相关性不显著。【结论】NZ42、M6445和M8887为本研究的优良亲本,且NZ42×NZ39、M6445×MJ48、M6445×M8887为本研究抗倒伏育种的优良组合。同时,供试材料不同组合倒伏性状间存在杂种优势利用潜力,但超亲优势不突出,且杂交组合的抗倒伏能力既受加性效应影响又受非加性效应影响,其中,受母本遗传背景影响更大。与此同时,第四节间长、弯曲力矩和秆型指数与株高和主茎抗推力相关性较高,可作为抗倒性育种后代选择的重要参考。
关键词:
春小麦 抗倒性 杂种优势 配合力 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