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31)
- 2023(5332)
- 2022(4779)
- 2021(4322)
- 2020(3924)
- 2019(9275)
- 2018(9272)
- 2017(17916)
- 2016(10222)
- 2015(11755)
- 2014(12015)
- 2013(12087)
- 2012(11547)
- 2011(10545)
- 2010(10724)
- 2009(10023)
- 2008(10209)
- 2007(9552)
- 2006(7961)
- 2005(7110)
- 学科
- 济(43008)
- 经济(42971)
- 业(25869)
- 管理(25341)
- 方法(22989)
- 数学(20771)
- 数学方法(20598)
- 企(19894)
- 企业(19894)
- 农(12312)
- 学(11022)
- 财(10991)
- 中国(10722)
- 贸(8537)
- 贸易(8533)
- 易(8273)
- 地方(8237)
- 农业(8129)
- 业经(8101)
- 制(7262)
- 银(6896)
- 银行(6865)
- 务(6860)
- 财务(6844)
- 财务管理(6820)
- 融(6705)
- 金融(6703)
- 和(6580)
- 行(6526)
- 企业财务(6418)
- 机构
- 大学(155400)
- 学院(153952)
- 济(60107)
- 经济(58755)
- 管理(54514)
- 研究(54401)
- 理学(47089)
- 理学院(46503)
- 管理学(45500)
- 管理学院(45229)
- 中国(39463)
- 农(38130)
- 科学(37861)
- 京(33027)
- 农业(30847)
- 所(30265)
- 业大(29418)
- 研究所(27898)
- 财(26876)
- 中心(25491)
- 江(23754)
- 财经(21649)
- 北京(20427)
- 农业大学(20142)
- 范(19772)
- 经(19545)
- 师范(19461)
- 经济学(18884)
- 州(18593)
- 院(18430)
- 基金
- 项目(103091)
- 科学(78726)
- 基金(73516)
- 研究(69599)
- 家(66337)
- 国家(65812)
- 科学基金(53932)
- 省(41933)
- 社会(41502)
- 社会科(39236)
- 社会科学(39218)
- 基金项目(39155)
- 自然(37029)
- 自然科(36157)
- 自然科学(36140)
- 划(35800)
- 自然科学基金(35476)
- 教育(32461)
- 资助(30566)
- 编号(28194)
- 重点(23996)
- 成果(23308)
- 发(22590)
- 部(22552)
- 计划(22052)
- 创(21083)
- 科研(20747)
- 科技(19853)
- 创新(19838)
- 课题(19748)
共检索到219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时佳 翟胜男 刘金栋 魏景欣 白璐 高文伟 闻伟锷 何中虎 夏先春 耿洪伟
【目的】小麦籽粒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对面制品加工品质有重要影响,发掘控制籽粒POD活性重要位点,并筛选其候选基因,为小麦品质的改良奠定基础。【方法】以151份黄淮冬麦区和82份北部冬麦区品种(系)为材料,分别利用来自于小麦90 K SNP芯片的18 189和18 417个高质量SNP标记,对POD活性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结果】供试材料中POD活性表现出广泛的表型变异和多样性,黄淮麦区材料的POD活性变异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延吉 李晴祺 尹承佾
选用6个亲本组配成双列杂交设计,对普通小麦抗白粉病的配合力及基因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粉病病情指数属于数量性状遗传,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由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且以加性效应为主。低病情指数为部分显性。不同亲本之间一般配合力效应及含有的有利显性基因数存在明显差别。因此,选配杂交组合应在一般配合力高的基础上,注重其特殊配合力的选择。研究还表明,感病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高。
关键词:
普通小麦 白粉病 配合力 过氧化物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卢良峰 张弛 邓淑华
通过对普通小麦K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两对)以及一个恢复系的花药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观察,发现在单核期和双核期,K型三系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无差异。在三核期,K型三系的酶谱出现差异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鞠正春 孙兰珍
利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凝胶电泳法,对普通小麦K、V型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在不同发育时期的雄蕊、雌蕊、旗叶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K、V型不育系、保持系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药具有不同的酶谱。根据酶带数量和酶活性的变化,发现K、V型不育系之间在花粉败育时间上有较大差异。认为V型不育系败育的关键时期是“单核期”,而K型不育系为“二核期”,与细胞学观察结果相吻合。K、V型不育系、保持系之间在不同发育时期的雌蕊、旗叶上的同工酶未见明显差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继庆 任毅 时晓磊 王丽丽 张新忠 苏力坛·姑扎丽阿依 谢磊 耿洪伟
【目的】小麦籽粒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对小麦面粉色泽和营养品质具有重要影响,挖掘与小麦籽粒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显著关联位点及候选基因,为揭示小麦籽粒SOD活性的遗传机理和小麦面粉色泽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氮蓝四唑(nitro-blue tetrazolium,NBT)光化还原法对3个环境下种植的212份普通小麦品种(系)进行SOD活性检测,结合90K SNP芯片的16 705个高质量SNP标记对小麦籽粒SOD活性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并对稳定遗传的显著关联位点进行候选基因的挖掘。【结果】不同环境下,各小麦品种(系)间的SOD活性表现出丰富的表型变异,变异系数为4.34%—5.23%,相关系数介于0.60—0.90(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润豪 于永昂 胡海燕 丁超杰 李红民 牛晴晴 李成伟
为了研究非生物胁迫处理下小麦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作用,以小麦百农207为试验材料,根据小麦APX基因序列,采用RT-PCR技术对小麦APX基因进行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组织表达模式分析;对小麦进行非生物胁迫处理,分析小麦APX基因在环境胁迫条件下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TaAPX基因包含876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个291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质量为31.73 ku,等电点为7.74,分子式C_(1417)H_(2246)N_(394)O_(423)S_5,TaAPX可能是两性蛋白,无信号肽,为非分泌蛋白。蛋白质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表明,小麦与大麦的APX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全长序列相似性最高达到97.25%,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TaAPX在小麦幼根、茎、茎节、幼叶、叶鞘、雌蕊和雄蕊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幼叶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茎、茎节,在幼根、叶鞘中表达量较低,在雌、雄蕊中表达量最低。在非生物胁迫条件下该基因受干旱、低温胁迫表达增强,而在NaCl胁迫和渗透胁迫下表达降低。综上,获得了TaAPX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分析发现其响应干旱、低温和盐等逆境胁迫,提示该基因可能与小麦抗逆境机制密切相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梁勇 陈月星 赵丽那 阮景军 程剑平 赵钢 严俊
【目的】本文探究硒对不同麦类谷胱甘肽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在高硒(施30 g/hm2硒酸钠)和低硒(不施硒)条件下,不同麦类作物分蘖期第二片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分析硒酸钠与GSH-Px活性两个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结果】麦类GSH-Px活性在高硒环境显著高于低硒环境;不同麦类GSH-Px活性对硒敏感度不同。【结论】这为进一步研究麦类硒摄取的生理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麦类作物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硒酸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文飚 徐朗莱 叶茂炳 张荣铣
许多研究表明水杨酸(salicylicacid,SA)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激活抗病防卫反应的内源信号分子。Chen等首先从烟草叶片中鉴定出一种可溶性水杨酸结合蛋白(salicylicacidbindingprotein,SABP),对SA的解离常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丽萍 宇克莉 郝泗城
冬小麦幼苗经不同温度和时间处理后,对胚根、胚芽中过氧化物同工酶有较明显影响。在常温(25℃)下,随处理时间的延长,POD同工酶谱带数增加,不依品种、取材部位而异;在较高温度(30℃)下,则呈曲线式变化,即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谱带数增加,到一定时间以后又减少,高峰值与品种特性、取材部位有关;在高温(40℃、50℃)下,谱带数呈减少趋势,处理一定时间以后锐减。不同品种耐高温的能力差异很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孟学平 杨恒山 郭宏 宋彩琴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法 ,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对冬小麦根 (三叶期 )过氧化物酶 (POD)同工酶的影响 ,电泳结果显示 :1mg/ gNaCl胁迫电泳图谱A区酶带较对照组增加2条 ,B区酶带增加 1~ 3条 ;2mg/ gNaCl胁迫时 ,A区为 1条酶带 ,B区酶带增加了 3条 ;t检验表明 :1mg/ gNaCl胁迫时B区新增 3条酶带的品种的株高和穗长极显著 (P
关键词:
冬小麦 过氧化物酶 同工酶 盐胁迫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杰 吕子豪 林同
为阐明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px基因的表达模式并研究温度胁迫对其表达的影响,从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成虫转录组文库中筛选获得黄野螟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px基因全长cDNA,命名为HvTpx(GenBank:MF521978)。序列分析显示,该序列开放阅读框长度为588bp,共编码195个氨基酸。HvTpx属于典型2-Cys类Tpx。HvTpx的氨基酸序列与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同源性最高,为87%,与其他昆虫的同源性在75%以上。黄野螟与棉铃虫处在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金耀 孟庆祥 刘永军
以“青富13”苹果叶片为试材,研究了苹果过氧化物酶(POD)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苹果叶片POD同工酶可粗分为酸性酶和碱性酶两大类,酸性酶的最适pH在6.0左右,碱性酶的最适pH在9.0左右;在最适pH条件下,不同的缓冲液体系对POD活性有一定的影响;该酶系最适温度综合表现为25℃左右,热稳定性试验表明苹果POD相当耐热,80℃可维持活性2min左右,55℃可保持活性72h;底物试验证明,该酶系可催化H2O2对酚、胺类化合物的氧化作用
关键词:
苹果叶片,过氧化物酶,理化性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唐蕾 傅明骏 赵超 邱丽华 刘文生 江世贵
为了研究含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lenium-dependent glutathione peroxidase,segpx)在斑节对虾应激反应和卵巢发育中的作用,实验以斑节对虾肝胰腺转录组数据中筛选获得的se-gpx基因(pm se-gpx)片段为基础,利用raCe技术获得pm se-gpx基因的C dna全长,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pm se-gpx在斑节对虾不同组织、卵巢发育各期、肝胰腺组织在ph9、硫酸铜(Cu~(2+))应激下的相对表达量和变化趋势。结果显示,pm se-gpx基因C dna全长为959 bp,5'非编码区(utr)长10bp,开放...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虎 贾婕 罗群风 吴东山 杨章旗
克隆获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PmGPX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在不同抗虫材料表达模式分析。在前期马尾松转录组测序获得该基因片段基础上,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获得基因全长,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技术分析该基因在不同抗虫材料中的表达模式。克隆获得基因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PmGPX。该基因包含741 bp开放阅读框,编码246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具有GPX家族典型的保守结构域,等电点PI 8.29,蛋白分子量27.08 kDa,与针叶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乔枫 耿贵工 曾阳 金兰 谢惠春
为探索青海枸杞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基因信息,并对枸杞APX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基因表达研究,通过RT-PCR和RACE方法克隆枸杞APX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基因结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枸杞APX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为1 047bp(Genbank No.KX981601),命名为LcAPX基因。该基因含有1个753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250个氨基酸,包含亚铁血红素结合位点、底物结合位点和K~+结合位点。枸杞LcAPX与茄科植物的APX蛋白聚为一类,说明两者的亲缘关系较近。LcAPX基因在枸杞的成熟叶中表达量最高,花中表达量最少。其在聚乙二醇(PEG)、氯化钠(NaCl)胁迫下诱导表达,显示LcAPX在枸杞抗干旱和抗盐逆境过程起一定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