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72)
- 2023(3946)
- 2022(3249)
- 2021(2694)
- 2020(2121)
- 2019(4708)
- 2018(4757)
- 2017(8893)
- 2016(5098)
- 2015(5727)
- 2014(5699)
- 2013(5796)
- 2012(5405)
- 2011(5026)
- 2010(4897)
- 2009(3948)
- 2008(3849)
- 2007(3252)
- 2006(2842)
- 2005(2414)
- 学科
- 济(20425)
- 经济(20401)
- 管理(15692)
- 业(11494)
- 企(9663)
- 企业(9663)
- 环境(9397)
- 方法(9094)
- 学(8725)
- 数学(8133)
- 数学方法(8051)
- 财(6069)
- 中国(5688)
- 划(4937)
- 农(4539)
- 和(4196)
- 业经(3997)
- 资源(3991)
- 地方(3707)
- 生态(3627)
- 税(3592)
- 规划(3530)
- 环境规划(3485)
- 融(3437)
- 金融(3436)
- 经济学(3432)
- 银(3411)
- 银行(3382)
- 税收(3353)
- 行(3317)
- 机构
- 大学(74985)
- 学院(74071)
- 研究(30002)
- 济(26508)
- 经济(25921)
- 管理(24776)
- 科学(22753)
- 理学(21777)
- 理学院(21416)
- 中国(21291)
- 管理学(20779)
- 农(20695)
- 管理学院(20689)
- 所(17212)
- 农业(16828)
- 研究所(16194)
- 京(16107)
- 业大(16044)
- 中心(13200)
- 财(12280)
- 室(11242)
- 江(11063)
- 省(11001)
- 院(10898)
- 农业大学(10842)
- 实验(10612)
- 科学院(10319)
- 实验室(10216)
- 范(10015)
- 北京(9937)
- 基金
- 项目(56192)
- 科学(44056)
- 基金(42160)
- 家(40303)
- 国家(40042)
- 研究(34354)
- 科学基金(32581)
- 自然(23987)
- 自然科(23422)
- 自然科学(23414)
- 自然科学基金(22993)
- 基金项目(22516)
- 省(22216)
- 社会(21291)
- 划(20246)
- 社会科(20173)
- 社会科学(20168)
- 资助(16646)
- 教育(15394)
- 重点(13847)
- 计划(13755)
- 发(12512)
- 科技(12285)
- 部(11772)
- 科研(11753)
- 编号(11709)
- 创(11409)
- 创新(10798)
- 专项(10535)
- 业(10009)
共检索到104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庆江 张立言 毕桓武
以普通小麦品种为材料,对不同供氮水平下植株碳、氮物质积累分配特征及与籽粒蛋白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籽粒积累的氮素主要来自前期营养器官贮存氮素的再分配,但不同品种存在着差异。低蛋白品种京花1号对前期营养器官贮存氮素再分配的依赖性更强,中蛋白品种冀麦23次之,高蛋白品种京771除依赖于前者外,还依赖于生育后期植株对氮素的继续同化和吸收。在籽粒生长发育过程中,籽粒氮素含量的变化曲线呈凹形,全糖含量呈凸形,籽粒氮的积累曲线呈“S”形。与低蛋白品种相比,高蛋白品种籽粒碳氮化合物的积累较为平衡。各品种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都受供氮水平的影响,在一定的供氮范围内增施氮肥,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可同步增加
关键词:
普通小麦,碳氮积累,蛋白质含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琴 姜东 戴廷波 荆奇 曹卫星
研究了黑麦 76、徐州 2 6、扬麦 10号和扬麦 9号 4个不同基因型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积累特征及叶茎鞘中碳、氮物质积累和运转的差异。结果表明 :蛋白质含量不仅与后期回升时间有关 ,还和回升速度有关 ;淀粉含量主要和前期的快速积累有关。籽粒蛋白质产量与含量没有相关关系 ,而与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关系密切 ;籽粒淀粉产量由低到高为黑麦 76、徐州 2 6、扬麦 10号、扬麦 9号 ,并随淀粉含量升高而上升。不同基因型小麦茎鞘碳、氮积累和运转有明显差异 :黑麦 76和扬麦 10号碳、氮在灌浆后期向籽粒中的转运量少 ,而徐州 2 6和扬麦 9号转运量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储诚艮 冯祎高 陈佩度
将引自以色列的 4份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回交。从F5、BC1F4 、BC2 F3 代中选出的 12 8个外部形态性状已基本稳定的株系中 ,选出千粒重高于对应普通小麦亲本 (扬麦 5号和扬麦 15 8) 5g以上的株系 17个 ,籽粒蛋白质含量比普通小麦亲本高 4%以上的株系 12个 ,其中有 5个株系的千粒重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普通小麦。表明野生二粒小麦可用于提高普通小麦栽培品种千粒重和籽粒蛋白质含量 ,且可以实现两者的同步改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邹铁祥 戴廷波 姜东 荆奇 曹卫星
目的试图阐明施钾对小麦植株氮素积累、运转和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影响机理。方法在池栽条件下,以宁麦9号(低蛋白)和扬麦10号(中蛋白)两个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冬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施钾水平下植株氮素积累、运转和开花期叶片含钾量的特征及其与籽粒蛋白质和各组分含量的关系。结果与不施钾相比,施钾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含量,极显著提高了球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由于对谷蛋白含量的作用甚微,因而显著降低了谷/醇比。施钾提高了开花期叶片含钾量进而显著促进了小麦植株花前氮素的积累和贮存氮素的运转,较高的开花期叶片钾营养水平显著提高了扬麦10号的花后氮积累,但对宁麦9号花后氮积累的促进作用较小。两种类型小麦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宝启 李玉京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晓冰 王光华 杨恕平 李艳华 金剑
利用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各异的三个春小麦品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低肥和高肥水平条件下籽粒淀粉、蛋白质积累。结果表明,施肥能明显增加前期籽粒淀粉的积累,对后期的影响表现出品种间的差异,但对各品种籽粒成熟时的淀粉含量影响不大;蛋白质的积累与施肥水平关系不大,但高肥条件有减少蛋白质含量的趋势。提出小麦高产优质施肥,应在注重土壤肥力的前提下,强调后期氮肥的应用。
关键词:
施肥水平,淀粉,蛋白质,积累,小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栓明 郭银巧 王克如 谢瑞芝 戴建国 肖春华 李静 李少昆
【目的】筛选整粒小麦籽粒蛋白质的近红外特征光谱波段并建立优化模型,可实现快速、无损测定整粒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为田间便携式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速测仪设计提供依据。【方法】2012—2013年以蛋白质含量有明显差异的8个冬小麦品种为试验品种,设置3个施氮量和2个灌溉量共6个处理,建立丰富的样本类型,共采集176个小麦籽粒光谱数据;将ASD Field Spec Pro光谱仪采集到的基于全反射下垫面的整粒小麦籽粒反射光谱通过公式A=log(1/R)转换为吸收光谱,对吸收光谱采用S-G平滑、多元散射校正和基线校正等方法进行预处理,以消除背景噪声,然后采用交叉验证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进行特征波段压缩;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光利 董浩 宋绪鹏 毕军 朱国梁 陈靖
将高油玉米花粉给普通玉米授粉,研究杂交组合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和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玉米自交相比,授高油玉米花粉的普通玉米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高油玉米花粉提高了普通玉米叶片中硝酸还原酶和籽粒中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籽粒中谷胺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合成酶的活性也有不同程度地提高。这种影响导致了杂交植株与普通玉米自交植株之间蛋白质合成能力的不同。
关键词:
高油玉米 花粉 蛋白质含量 氮代谢相关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红梅 高志强 孙敏 赵维峰 李青 邓妍 杨珍平
【目的】研究休闲期不同时间耕作对土壤水分、花后旗叶和籽粒脯氨酸积累、籽粒蛋白质积累的影响,旨在探索休闲期一次性耕作的蓄水保墒技术,为旱地小麦高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设定前茬小麦收获后15 d、45 d两个时期,深翻、深松两种耕作方式(以未耕作为对照),研究其对播前0—300 cm土壤蓄水量,花后旗叶和籽粒脯氨酸含量、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动态变化,籽粒蛋白质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及花后脯氨酸含量与两种氮代谢酶活性的关系。【结果】休闲期深翻或深松均可提高旱地小麦播前0—300 cm土壤蓄水量,且欠水年效果明显,以前茬小麦收获后45 d深翻效果较好。休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俊良 张敏 刘希伟 徐东旭 吕蒙 蔡瑞国 周印富
为研究糯小麦和普通小麦植株生长发育和籽粒产量对氮素水平响应的差异,在大田条件下,以糯50222和轮选987为试验材料,设计3个氮肥处理(0,100,200 kg/hm2),结果表明:糯50222植株的分蘖力和成穗率均低于轮选987,最终表现为单位面积穗数明显低于后者;但糯50222的穗粒数明显高于轮选987。2个品种籽粒干物质积累均呈"S"型变化,灌浆速率呈单峰曲线变化,且糯50222的灌浆速率小于轮选987,导致其千粒质量低于轮选987。增施氮肥后,糯50222的分蘖增多,成穗率增大,穗数增加;而轮选987的穗数也增多,但是分蘖成穗率表现为先增后降的趋势。增施氮肥促进了糯50222植株茎、叶...
关键词:
糯小麦 氮肥水平 生长发育 产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万春 高翔 董剑 Bonnett D G O'Brien L
在200kg/hm2施N条件下,对17个澳大利亚小麦品种的干物质、果聚糖、氮的积累分配及其与籽粒产量(GY)、籽粒氮产量(GNY)及籽粒氮含量(GNC)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物质、果聚糖和氮积累的模式相似,在叶片、茎秆和植株中分别于开花期、乳熟期和成熟期积累到最大值。在开花前,茎秆是贮存果聚糖的主要器官,叶片是氮的主要贮存器官,而在花期后,籽粒成为贮存果聚糖和氮最多的器官,其次为茎秆。从乳熟期至成熟期,随着干物质、果聚糖和氮在营养器官中积累的降低,GY、GNY和籽粒果聚糖积累快速增加。在多数取样期,植株干物质积累和果聚糖积累与GY和GNY呈极显著正相关,与GNC呈负相关;成熟期植株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于凤瑶 辛秀君 张代军 周顺启 邱红梅
大豆籽粒干物质积累是产量构成因子之一,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是大豆的品质指标,因此对大豆籽粒干物质及品质性状积累规律进行研究是必要的。本研究利用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从物质运输和物质转化角度对不同节位籽粒干物质、脂肪、蛋白质的动态积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籽粒干物质动态积累呈"S"型曲线变化,无基因型差异;籽粒干物质的积累是源库流互作的过程,由于库竞争的存在,致使干物质积累量存在节位差异;(2)脂肪含量的增加呈先快后慢、最后趋于缓慢的S型曲线,蛋白质的积累大致呈W型曲线变化,二者积累关键期在生殖后期;(3)脂肪和蛋白质积累在生殖后期呈显著负相关,从能量角度分析二者存在相互转化。
关键词:
大豆籽粒 干物质 脂肪 蛋白质 积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田永超 朱艳 曹卫星 范雪梅 刘小军
研究了不同土壤水氮条件下小麦抽穗后叶片氮素状况和籽粒蛋白质及淀粉积累动态与叶片SPAD值、冠层光谱反射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抽穗后叶片氮积累量与叶片SPAD值、冠层反射光谱分别呈显著的指数和线性相关;籽粒蛋白质积累量与叶片氮积累量呈显著线性负相关,而成熟期籽粒蛋白质积累量与抽穗后叶片氮转运量呈线性正相关。叶片SPAD值与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积累量均呈二次抛物线关系;比值指数R(1 500,610)和R(1 220,560)分别与籽粒蛋白质积累量和淀粉积累量呈显著负指数相关。因此,叶片SPAD值和比值指数可以用来预测单位土地面积上小麦籽粒生长过程中蛋白质和淀粉的积累动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志元 杨子博 李晓林 王培 李立群 李学军
选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在Glu-B1位点等位变异的4个近等基因系材料,研究了在正常播期和晚播条件下小麦籽粒谷蛋白和谷蛋白大聚体(GMP)的积累动态及面团稳定时间。结果表明:在遗传背景相同的条件下,各材料籽粒谷蛋白在正常播期和晚播中积累动态均是从低到高,花后30~35d为快速积累期,含优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材料在此时期积累较快。GMP在花后12d左右已大量积累,随着灌浆进程的推进快速下降,灌浆中期降到最低点,不同亚基材料降到最低点的早晚不同,亚基17+18出现最低点早,上升时的积累量较其他亚基大;在正常播期中上升直到成熟,在晚播中灌浆后期又有下降的趋势。晚播对Glu-B1位点等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鹏 杨帆 睢福庆 王巧燕
以豫农202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氮锌配施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氮吸收的影响,并探讨氮锌配施对冬小麦氮素利用率、产量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氮锌配施能够促进冬小麦对氮素的吸收,与单施氮肥相比,氮锌配施的冬小麦在开花期、灌浆期吸收的氮素较高,成熟期小麦茎杆氮素含量较低而籽粒含氮量较高。氮锌配施能显著提高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施氮90、180和270kg/hm2分别配施锌肥15和30kg/hm2,与单施等量氮肥相比,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素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4.8%~14.4%、1.4~9.8kg/kg和0.6~6.4kg/kg。氮锌配施比单施同量氮肥增产8.6%、10.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