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41)
- 2023(9295)
- 2022(7913)
- 2021(7084)
- 2020(6075)
- 2019(14027)
- 2018(14013)
- 2017(25978)
- 2016(14748)
- 2015(16946)
- 2014(17367)
- 2013(17005)
- 2012(16264)
- 2011(14724)
- 2010(14909)
- 2009(13990)
- 2008(14004)
- 2007(13013)
- 2006(11127)
- 2005(9956)
- 学科
- 济(58300)
- 经济(58234)
- 管理(38400)
- 业(34570)
- 企(26544)
- 企业(26544)
- 方法(26425)
- 数学(23292)
- 数学方法(23034)
- 农(17807)
- 学(16894)
- 中国(16051)
- 财(14292)
- 地方(13935)
- 制(12126)
- 业经(11670)
- 农业(11516)
- 贸(11110)
- 贸易(11105)
- 环境(10974)
- 易(10738)
- 银(10376)
- 银行(10318)
- 融(10312)
- 金融(10304)
- 行(9899)
- 和(9698)
- 理论(9489)
- 体(9241)
- 划(8302)
- 机构
- 学院(219071)
- 大学(218786)
- 济(81787)
- 研究(80877)
- 经济(79762)
- 管理(75490)
- 理学(64263)
- 理学院(63449)
- 管理学(61883)
- 管理学院(61509)
- 中国(58596)
- 科学(56074)
- 农(53560)
- 京(47847)
- 所(44490)
- 农业(42921)
- 业大(42161)
- 研究所(40914)
- 财(37462)
- 中心(37089)
- 江(34703)
- 北京(30044)
- 财经(29443)
- 范(29174)
- 师范(28725)
- 院(28707)
- 省(28053)
- 农业大学(27941)
- 州(27744)
- 技术(27105)
- 基金
- 项目(148369)
- 科学(112556)
- 基金(103770)
- 研究(101148)
- 家(94622)
- 国家(93867)
- 科学基金(76478)
- 省(60577)
- 社会(59838)
- 社会科(56483)
- 社会科学(56459)
- 基金项目(54796)
- 自然(52030)
- 划(51562)
- 自然科(50673)
- 自然科学(50649)
- 自然科学基金(49684)
- 教育(46443)
- 资助(42728)
- 编号(41068)
- 重点(34676)
- 成果(33972)
- 发(32931)
- 计划(31193)
- 部(31114)
- 创(30248)
- 课题(29924)
- 科研(29116)
- 科技(28799)
- 创新(28525)
- 期刊
- 济(90574)
- 经济(90574)
- 研究(58680)
- 农(48936)
- 学报(48233)
- 中国(45773)
- 科学(39179)
- 大学(33742)
- 农业(32410)
- 学学(32184)
- 财(29825)
- 管理(25143)
- 教育(23860)
- 业(18585)
- 技术(18481)
- 融(18176)
- 金融(18176)
- 业经(15316)
- 财经(14252)
- 经济研究(14116)
- 版(13781)
- 业大(13618)
- 问题(12442)
- 经(12219)
- 农业大学(11306)
- 科技(11237)
- 统计(10776)
- 技术经济(10303)
- 资源(10278)
- 图书(10091)
共检索到324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长虹 寺地徹
检测了Ae.speltoides和Ae.ovata叶绿体基因组的一个长度热点突变区的核苷酸序列,并与普通小麦、四倍体Ae.crassa以及Ae.squarrosa的相应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从rbcL基因的终止密码子到cemA基因内的HindIII位点,Ae.speltoides和Ae.ovata的核苷酸序列长度分别为2808和2810bp。与四倍体Ae.crassa的序列相比,在普通小麦和Ae.speltoides中各有一个791bp的大片段缺失,在Ae.ovata中存在一个793bp的大片段缺失。Ae.ovata的缺失片段比普通小麦和Ae.speltoides的长2个碱基,推测Ae.ovat...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海泉 杨虹 郎杰
【目的】研究普通小麦与粗山羊草杂交后的成胚率、成苗率及F1代的田间表现,为提高小麦的杂交成功率提供参考。【方法】以小麦矮败不育系(RH/CS)、中国春、辽春10号3个春性小麦及济南17和济麦20 2个冬性小麦为供试小麦材料,Y122、Y212、Y215为3个粗山羊草材料,先以小麦为母本,粗山羊草为父本构建正交组合,并在去雄后1~5d连续授粉,分析授粉次数对授粉率的影响,再以粗山羊草为母本,普通小麦为父本构建反交组合,分析各组合下胚、胚乳的形成情况;对正交组合进行幼胚拯救后,统计各组合的成胚率和成苗率;并将幼苗移至大田中,观察F1代的田间表现。【结果】小麦反交组合的授粉率(70.32%)远高于正...
关键词:
小麦 粗山羊草 正反杂交 幼胚拯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泉 马淑琴
为将粗山羊草(Aegilops tauschii)抗白粉病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用普通小麦与粗山羊草配制杂交组合,利用SSR标记技术结合BC1F2分离群体对目的基因进行了遗传作图。结果显示,普通小麦与粗山羊草杂交不能正常结实,进行幼胚拯救可获得组培苗,成胚率达到9.22%;矮败与Y215杂种F1自交不育,与普通小麦回交可正常结实,但BC1自交结实率极低。进一步对矮败×Y215杂种后代进行抗病鉴定和遗传分析,粗山羊草Y215含有一对显性抗白粉病基因,并分别在杂种后代BC2F1和BC1F2中获得了细胞学稳定且与供体亲本一致的抗白粉病植株;应用SSR标记和分离群组分离法,分析与其连锁的引物位置,将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泉 张宝石
使用微卫星荧光标记—全自动基因分析仪(3700DNAAnalyzer)熏用43对D染色体组引物标记76份普通小麦、粗山羊草、拟斯卑尔脱山羊草和尾状山羊草品种和材料熏将其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熏共聚成四类:普通小麦被聚成一类熏粗山羊草被聚成两类熏拟斯卑尔脱山羊草、尾状山羊草和部分来自巴基斯坦的粗山羊草聚成一类。聚类结果与现有的植物学分类的结果相一致。
关键词:
山羊草 小麦 微卫星荧光标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新泉 宋星 杜金昆 倪中福 孙其信
【目的】系统分析不同小麦种的细胞质基因组遗传差异,用以发掘和利用新的小麦种质资源。【方法】采用24个叶绿体基因组微卫星分子标记,对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L.)、斯卑尔脱小麦(Triticum speltaL.)、密穗小麦(Triticum compactum Host.)和中国特有小麦(新疆稻麦T.petropavlavskyi、西藏半野生小麦T.tibetanum和云南铁壳麦T.yunnanense)等不同类型六倍体小麦(AABBDD)叶绿体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普通小麦相比,斯卑尔脱小麦和西藏半野生小麦等群体内的叶绿体遗传变异更丰富,可以作为普通小麦...
关键词:
叶绿体基因组 SSR 小麦 遗传差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卫波 景蕊莲 王成社 昌小平
【目的】以2份六倍体小麦Opata85和W7984及其重组近交系(RIL)的111个株系和3份小麦二倍体野生近缘种为材料,研究用等位基因特异PCR检测普通小麦中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方法。【方法】利用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2份六倍体小麦和3份小麦二倍体野生近缘种TaDREB1基因的DNA序列,在B基因组上发现了2个SNPs。以其为3′端,设计等位基因特异引物及其互补引物,对SNP进行分型,同时研究了特异引物3′端碱基错配对等位基因特异PCR的影响,优化了PCR反应体系。【结果】等位基因特异引物3′端不同位置的碱基错配及不同类型的碱基错配对PCR结果影响较大;在等位基因特异PCR中,Mg2+、dNTP及T...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付金锋 王凤宝 董立峰 赵英春
采用杂交与回交置换法获得了10个具有粗厚山羊草细胞质的小麦核质杂种,并对核质杂种和核供体亲本的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Ae crassa6x细胞质对普通小麦的形态性状、产量性状、叶绿素含量、抗穗发芽性等方面有较好的综合效应,在普通小麦改良中有较大的利用潜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孟荣华 奚亚军 马翎健 胡银岗 徐洁 刘曙东 杨存义 宋喜悦 何蓓如
对粗厚山羊草 (Ae.crassa)细胞质普通小麦异质系进行 2a人工控光试验及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 ,粗厚山羊草细胞质普通小麦异质系具有光敏雄性不育特性 ,温度对育性亦有一定效应 ;不同异质系的光周期敏感性与核供体品种的光周期敏感性相关 ;六倍体的粗厚山羊草细胞质异质系与四倍体异质系育性的光周期反应有差异 ,前者对光周期较为敏感 ;由于异质系育性的光周期反应是核质互作的结果 ,同时又受到温度的影响 ,因此 ,有可能选育成适应不同生态条件的光温敏不育材料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建勋 王继卿 胡江 刘秀 李少斌 闫伟 罗玉柱
为了分析绵羊KAP11-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变异,采用PCR-SSCP方法和DNA测序技术检测了欧拉羊、甘肃高山细毛羊、滩羊、湖羊和青海细毛羊5个群体(749只个体)KAP11-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分析了等位基因频率、遗传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多态信息含量等群体遗传特征。结果表明,5个绵羊群体的KAP11-1基因中共检测到C.93C/T、C.240G/A、C.285C/G/A和C.331A/G 4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且C.331A/G为非同义突变。等位基因A在5个群体中出现的频率最高(87.70%),为优势等位基因,其次为等位基因B(基因频率为11.03%),等位基因C和D的频率最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民华 陈依虹 谭靖怡 邹山扬 叶晓霞 黄琼林
为了探明岭南地区特色中药三桠苦的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和序列特征,以三桠苦叶片为材料,采用试剂盒法提取DNA和构建测序文库,利用Novaseq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再结合生物信息学手段进行序列拼接、注释和特征分析。结果显示:三桠苦叶绿体基因组为158 992 bp的环状四分体分子,含有134个基因;在三桠苦叶绿体基因组内找到86个简单重复序列,主要是A/T单核苷酸重复;检测到26 907个密码子,以A/T结尾的密码子有着更高的使用频次;序列比较分析表明,三桠苦与同科植物在非编码区存在更明显的序列变异;系统进化树揭示不同来源的三桠苦亲缘关系最近,但在基因组成和碱基序列上呈现出多样性。
关键词:
三桠苦 叶绿体基因组 结构特征 序列比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民华 陈依虹 谭靖怡 邹山扬 叶晓霞 黄琼林
为了探明岭南地区特色中药三桠苦的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和序列特征,以三桠苦叶片为材料,采用试剂盒法提取DNA和构建测序文库,利用Novaseq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再结合生物信息学手段进行序列拼接、注释和特征分析。结果显示:三桠苦叶绿体基因组为158 992 bp的环状四分体分子,含有134个基因;在三桠苦叶绿体基因组内找到86个简单重复序列,主要是A/T单核苷酸重复;检测到26 907个密码子,以A/T结尾的密码子有着更高的使用频次;序列比较分析表明,三桠苦与同科植物在非编码区存在更明显的序列变异;系统进化树揭示不同来源的三桠苦亲缘关系最近,但在基因组成和碱基序列上呈现出多样性。
关键词:
三桠苦 叶绿体基因组 结构特征 序列比对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尹明华 李文婷 欧阳茜 王美暄 徐子林 张钦荣 张牧彤 黄添慧 何凡凡 乐芸 张嘉欣 柴桑雪
通过DNBSEQ-T7测序平台对苏丹草叶绿体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并对其结构特征、系统进化关系以及密码子偏好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苏丹草叶绿体基因组为典型的四分体结构,长度为140754 bp,共注释了86个CDS(蛋白编码)基因、38个tRNA(转运RNA)基因和8个rRNA(核糖体RNA)基因,缺失ccD和ycf1基因;苏丹草叶绿体基因组共检测到27个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和47个长重复序列(long repeat sequence,Longrepeat);LSC(大单拷贝)区和SSC(小单拷贝)区的核苷酸多态性显著高于IR(反向重复)区,LSC区的变异性大于SSC区和IR区,Pi(核苷酸多样性)变化范围为0-0.01852,通过Pi(≥0.01215)筛选出10个高变异区域,均位于LSC区;苏丹草及其11个近缘种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各位置GC含量不同,偏好以A/U结尾,平均ENC值为47.50,密码子偏性较弱;影响苏丹草及其11个近缘种密码子使用偏性的主要因素为自然选择,内部突变压力的影响较小;苏丹草叶绿体基因的最优密码子共15个(CAA、AAA、UUU、UAU、AUU、UAA、GCA、CCA、ACU、GUA、AGA、CGA、CUU、UCC、UCU),均以A、U结尾;苏丹草与高粱双色亚种Sorghum bicolor subsp. drummondii (MW999225)亲缘关系较近。本试验结果能为苏丹草分子标记的开发、遗传多样性以及进一步研究高粱属植物的保护生物学和种群遗传学提供参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晓兰 朱水芳 罗宽
基因突变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是确定生物性状与某种遗传变异的关系、探讨生物物种内基因的差异、了解生物种间亲缘和进化的关键技术 ,对生物群体遗传学、生物分类学研究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对近2 0年来基因突变和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技术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概述 ,特别对 2 0世纪 90年代发展起来的几种最新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 ,并展望了这些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前景 .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琼林 谭靖怡 叶晓霞 梁秋婷 蒲柳池 吴民华
【目的】阐明药食两用植物五指毛桃的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及其系统进化关系,为其资源利用和产品开发等研究提供基因组信息。【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五指毛桃叶绿体基因组测序,并借助生物信息工具和软件进行序列拼接、注释、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五指毛桃叶绿体基因组为环状双链四分体分子,长度160 340 bp, GC含量为35.9%,包含130个基因。该基因组含有26 679个密码子,偏好使用以A/T结尾的密码子;共有93个简单重复序列,其中以A/T形成的单、二核苷酸重复为优势重复基序。五指毛桃与其他榕属植物相比,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同源性较高,碱基变异位点数量较少,主要分布在非编码区域如rpoB-trnC、trnT-trnL、rpl32-trnL等,与薜荔具有最高的序列相似度。【结论】五指毛桃叶绿体基因组具有典型的高等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和基因组成,存在密码子偏好性,包含类型丰富的简单重复序列,且与同属植物薜荔的亲缘关系最近。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纵丹 黄嘉城 段晓盟 张晓琳 冯家玉 甘沛华 何承忠
【目的】探讨无籽刺梨及其近缘种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为蔷薇属植物后期分子鉴定和群体遗传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从NCBI数据库下载了6种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包括无籽刺梨和其近缘种。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这些基因组序列进行了研究,包括基因组结构、重复序列、高变区序列以及基于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6种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呈环状四分体结构,其长度为156 561~156 749 bp,平均GC含量均为37.2%,且6种植物基因组的反向重复(inverted repeat, IR)区未表现出明显的扩张和收缩。在对蔷薇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时,筛选出了7个高变区序列,包括trnK-trnQ、psbM-trnY、ycf3-rps4、rps4-trnL、psbE-petG、rpl16 intron和ycf1。这些序列可作为候选标记,用于进一步研究蔷薇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同时,利用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重建了蔷薇属植物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无籽刺梨和刺梨是独立的2个种类,其中无籽刺梨与贵州缫丝花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而刺梨与单瓣缫丝花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结论】无籽刺梨及其近缘种之间叶绿体基因组结构高度相似,单拷贝区核苷酸多样性高于重复区。
关键词:
无籽刺梨 叶绿体基因组 高变区 系统发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