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19)
2023(2672)
2022(2016)
2021(1934)
2020(1438)
2019(3369)
2018(3186)
2017(5366)
2016(3511)
2015(4473)
2014(4722)
2013(3919)
2012(3653)
2011(3399)
2010(3614)
2009(2874)
2008(2848)
2007(3006)
2006(2688)
2005(2111)
作者
(8415)
(6932)
(6722)
(6544)
(4335)
(3268)
(3259)
(2743)
(2742)
(2679)
(2435)
(2307)
(2265)
(2229)
(2194)
(2131)
(2083)
(2034)
(1987)
(1935)
(1879)
(1783)
(1766)
(1705)
(1624)
(1607)
(1603)
(1572)
(1542)
(1476)
学科
(7316)
经济(7312)
教育(6944)
管理(6109)
中国(5918)
教学(5692)
理论(4123)
(3534)
政治(3487)
学法(3483)
教学法(3483)
地方(3476)
思想(3452)
思想政治(3384)
政治教育(3384)
治教(3384)
德育(3334)
业经(2948)
学理(2811)
学理论(2811)
学校(2776)
(2718)
农业(2294)
(2183)
金融(2183)
(2102)
银行(2102)
(2093)
(2074)
建设(1811)
机构
学院(40541)
大学(39386)
研究(14031)
教育(11816)
(11367)
师范(11303)
(9860)
职业(9605)
管理(9604)
(9106)
师范大学(8953)
技术(8882)
中国(8775)
科学(8769)
经济(8606)
(8087)
理学(7542)
理学院(7298)
中心(6889)
管理学(6873)
(6871)
(6861)
职业技术(6789)
管理学院(6772)
北京(6690)
技术学院(6556)
研究所(6104)
(5494)
(5269)
(5197)
基金
研究(24113)
项目(23983)
科学(17792)
教育(15572)
编号(12694)
成果(12327)
基金(12034)
(11885)
社会(11579)
课题(11376)
社会科(10594)
社会科学(10592)
(10398)
(9953)
(9473)
国家(9236)
科学基金(7424)
规划(7377)
项目编号(7206)
研究成果(6841)
(6834)
大学(6676)
(6487)
重点(6168)
(6162)
年度(6136)
基金项目(5965)
建设(5838)
(5818)
(5806)
期刊
教育(27485)
中国(18732)
研究(15941)
(14094)
经济(14094)
职业(8670)
技术(7692)
(5382)
技术教育(5311)
职业技术(5311)
职业技术教育(5311)
图书(4960)
学报(4857)
大学(4360)
(4102)
管理(3970)
书馆(3937)
图书馆(3937)
农业(3918)
(3801)
论坛(3801)
高等(3781)
科学(3733)
成人(3429)
成人教育(3429)
(3126)
(3095)
金融(3095)
学学(3016)
高等教育(3012)
共检索到74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于素红  
随班就读的课程建设是成功的融合教育的关键。随班就读课程主要分为与普通教育基本一致的课程和为随班就读学生特别设置的课程。不管随班就读学生的障碍程度如何,都应把普通教育课程作为随班就读课程建设的基础。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卿素兰  封志纯  
学校支持是随班就读支持体系的核心,与学生的学习质量密切相关。本研究表明:由教师支持、同伴支持、学校领导支持、资源教室及学习效果等五个维度构成的对随班就读儿童学校支持的系统中,各个维度表现出不一致性。同伴支持度最高,教师和领导支持度次之,教师的行动支持远远低于态度支持,资源教室和资源教师非常缺乏,学习质量堪忧。因此,转变教育理念,加强对随班就读学生的个别化辅导,促进资源教室建设、培养资源教师、提升随班就读儿童学习质量是实现随班就读教育目标紧迫而重要的任务与途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于素红  
普通学校是实施融合教育的核心。教育政策在提高随班就读工作质量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上海市300所普通学校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上海市部分普通学校在随班就读管理制度、教研活动、个别化教育、融合教育、家校合作等方面已经有较大发展,但多数学校在课程调整、学生评价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资源缺乏特别是教师资源缺乏是目前存在的主要矛盾,初中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情况落后于小学。针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希洁  
本研究目的是了解目前在随班就读学校特殊学生的生态状况,并试图发现对随班就读学校特殊学生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本研究以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选取北京、上海、江苏、湖北、贵州、四川、云南、广西、福建等地的47所学校收集数据,最后获得有效教师问卷331份,有效家长问卷165份;获得34名特殊学生、75名普通学生、35名教师、21名家长的访谈记录;获得10所学校的观察记录。结果发现:在被调查随班就读学校中:(1)特殊学生属于轻中度残疾学生,以自闭症、听力残疾、智力残疾学生居多。(2)特殊学生的学业成就、自信心、社会交往能力状况良好,特殊学生对学校满意度高;在各类残疾学生中,听力残疾...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吴支奎  
普通班学生对随班就读残疾儿童的接纳态度是影响随班就读成效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 ,对普小学生接纳随班就读弱智生的态度状况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 ,当前普小学生对弱智生普遍持排斥、不接纳态度 ;相比较而言 ,非随读班学生比随读班学生的态度积极。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影响接纳态度的因素 ,结果表明 ,普小学生的性别因素、普小学生以前与弱智生接触程度对接纳态度有显著影响 ;普小学生的年级因素对接纳态度影响不大 ,地域因素对接纳态度没有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峰  张国礼  
本研究从态度干预角度出发,选取随班就读的普小五年级学生120名为被试,借助想象群际接触的技术,采用实验的方法探讨普通儿童对弱智儿童的内隐污名,以及想象群际接触对改善内隐污名的作用。结果发现,普通儿童对于弱智儿童具有有很强的内隐污名;就具有不愉快经验的普通儿童而言,想象积极的交往情景可以降低对弱智儿童的内隐污名。这说明想象积极的交往情景对于改善小学生对弱智同伴的态度具有借鉴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峰  张国礼  
探讨普通儿童对弱智儿童语言预期偏差的年龄特点,以及肯定、合作任务对抑制语言预期偏差的作用。实验类型为2(组别:实验组、控制组)×3(年龄:9岁、11岁、13岁)×2(行为:刻板一致行为、刻板不一致行为)的混合实验设计,设置肯定、积极的合作任务情景,对普通小学9岁、11岁、13岁儿童共120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9岁的普通儿童已经对弱智儿童表现出语言预期偏差效应,而且随着年龄增大这种语言预期偏差效应也就越明显;相比控制组,在肯定、合作任务之下,普通儿童对弱智儿童表现出更少的语言预期偏差效应。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郭海英  姚瑞  
本文通过对普通小学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对河北省随班就读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河北省的随班就读现状不容乐观,教师对残疾儿童的认识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广大教师对随班就读持理解和支持的态度,忽视残疾儿童的心理健康。作者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邓猛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农村与城市已经参加随班就读的小学教师运用的教学调整策略进行调查与比较分析。结果发现:( 1 )教师教学调整策略包含教学的针对性、计划性与弹性;( 2 )农村和城市被调查的随班就读教师在教学调整策略方面总的来说没有显著差异,但农村教师似乎比城市教师更加注意针对随班就读生进行教学调整;( 3)无论农村还是城市教师对随班就读生的教学调整都没有受到师资培训的类型、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曾雅茹  
从厦门市思明区普通小学中随机抽取11所学校,对班上有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师共70人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表明,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总体上是正向与积极的,但这种正向与积极的态度尚处于形成过程的初级阶段。绝大部分教师面对随班就读教学,都能主动选用策略,协助特殊学生学习,但他们更多选用的是使用容易、方便、偏重情意层面的教学策略,而对那些既费时又需要专门技巧的教学策略,教师用得少。教师需求的服务支持包括创造教师参加专业知识培训机会、提供校内专业支持与管理、增加经费投入和减轻教师工作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叶玉华  
俄罗斯普通学校课程改革既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俄罗斯国家基础教学计划入手,介绍了学校教学计划的设计理念,原则和方法,说明了学校教学计划在培养学生个性上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昝飞  刘春玲  陈建军  
通过运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简称CBCL)对上海郊区282名一 年级到初二年级的随班就读学生以及282名正常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随班就读学生社会能力表现远远低于正常学生,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社会 能力三个因子得分与正常学生组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随班就读男生与正 常男生不管是6~11岁组还是12~16岁组,所出现的主要行为问题具有一致 性,但女生组没有表现出这种一致性;正常学生组的行为问题发生率远远低 于随班就读学生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朱楠  赵小红  刘艳虹  
采用质和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普通学校教师、学生、家长进行问卷测查,对校长进行访谈。结果表明:样本学校基本形成了良好的随班就读学校氛围,建立了良好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并初步完善了学校管理体系;但仍有部分普通家长和教师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持消极态度。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峰  张国礼  
通过实验干预的方法,探讨了随班就读普通儿童对肢残儿童态度改善的作用。实验类型为2(条件:实验组、控制组)×2(描述人物:普通儿童、肢残儿童)的混合实验设计,操纵直接接触、扩展接触、观点采择的活动任务,对普小80名儿童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与控制组被试对比,在实验组条件下,3-4年级的普通儿童对肢体残疾儿童的群际态度偏差变小,接纳态度显著提高,对肢体残疾儿童的交往倾向也有所提高。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韦小满  袁文得  
从北京市普通小学和特殊学校中随机抽取了 1 88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在普通班级随班就读的基本态度上 ,普小教师持赞同态度的人数百分比明显低于特教教师。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不受教龄、性别及是否修读过特殊教育课程的影响。教师对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在普通班级随班就读的主要忧虑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教师专业知识和经验不够 ,缺少时间和精力、同学关系、教学条件、家长配合、学生的行为问题、教师态度、以及相应的政策、人员编制、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