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72)
2023(11322)
2022(9321)
2021(8325)
2020(6297)
2019(14236)
2018(13684)
2017(25248)
2016(13653)
2015(14843)
2014(15109)
2013(14839)
2012(14126)
2011(13204)
2010(13409)
2009(12361)
2008(11944)
2007(10889)
2006(10152)
2005(8933)
作者
(42808)
(36032)
(35830)
(33583)
(22460)
(17431)
(15926)
(13865)
(13661)
(12874)
(12248)
(12213)
(11710)
(11272)
(11153)
(10925)
(10812)
(10466)
(10431)
(10297)
(9080)
(9067)
(8706)
(8306)
(8179)
(8135)
(8021)
(8015)
(7443)
(7327)
学科
(62875)
经济(62818)
(34325)
(31139)
管理(28866)
中国(22043)
地方(21536)
农业(21246)
(20093)
企业(20093)
方法(18457)
业经(18124)
数学(15016)
数学方法(14860)
(13581)
(12485)
(11490)
(11058)
(11050)
金融(11048)
银行(11024)
(10859)
地方经济(10803)
环境(10691)
发展(10678)
(10568)
(10453)
(9716)
贸易(9702)
农业经济(9565)
机构
学院(202896)
大学(196107)
(79265)
研究(77846)
经济(77399)
管理(70323)
理学(59419)
理学院(58581)
管理学(57509)
中国(57309)
管理学院(57112)
科学(49746)
(46968)
(42810)
(40510)
研究所(36873)
农业(35523)
中心(35018)
(34841)
业大(33994)
(33382)
(31823)
师范(31455)
(27922)
(27858)
北京(27277)
(26772)
财经(26757)
师范大学(25021)
科学院(24272)
基金
项目(135327)
科学(105393)
研究(99597)
基金(94317)
(84164)
国家(83315)
科学基金(69260)
社会(63726)
社会科(60103)
社会科学(60092)
(56829)
基金项目(50276)
(46714)
教育(44085)
自然(42259)
自然科(41199)
自然科学(41191)
编号(40749)
自然科学基金(40421)
资助(37096)
(37045)
成果(33056)
重点(31106)
课题(29896)
发展(29419)
(28920)
(28087)
(27944)
国家社会(26385)
创新(26112)
期刊
(102854)
经济(102854)
研究(59965)
(49852)
中国(48515)
学报(36470)
科学(34011)
农业(33107)
大学(27341)
学学(26005)
教育(25665)
管理(24278)
(23074)
业经(21671)
(21453)
金融(21453)
技术(16242)
(15093)
经济研究(14768)
问题(13508)
财经(12242)
(11978)
农业经济(10767)
(10700)
科技(10641)
资源(10543)
业大(10474)
农村(10285)
(10285)
商业(9757)
共检索到318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淑佳  孙九霞  
在乡村振兴新时代,审慎选择适宜的乡村旅游发展道路成为重要的实践和学术问题。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例,基于"起点—动力"假说,利用地理分析方法探讨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的外源因素。研究发现:(1)全国乡村旅游发展东南热、西北冷,形成京津和长三角两大热点区。景区依附型、文化遗产型、新型三农型空间分布差异显著。(2)高程、地貌、水系、生态地理分区、陆地生态系统类型、中心城市和交通干道是影响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的自然基础与地理区位外源因素。(3)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的社会经济外源因素不同:景区依附型为高级景区数量和公路客运量;文化遗产型为国家传统村落数量、A级景区数量和公路客运量;新型三农型为地区第三产业产值、人均可支配收入、旅游人次、公路客运量、城镇化率和政府政策。乡村旅游并不是普适道路,资源赋存决定不同的旅游发展路径,并需要不同的隐性外源因素支持方能持续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广辉  叶子祺  
实现不同类型村庄的分类治理是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厘清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村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不同类型村庄所面临的困境,阐明不同类型村庄分类治理的实施原则,并进一步提出不同类型村庄突破发展困境,最终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具体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佳倩   边振兴  
村庄分类是村庄规划的基础,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落脚点。但以往的研究鲜有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的,根据不同类型村庄分析问题及其对策。因此构建乡村振兴视角下,选取辽宁省20个典型村庄,为不同类型村庄分析发展现状,总结归纳问题并提供发展路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雷鸣  叶全良  
"农家乐"旅游也称乡村旅游,它是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日本是"农家乐"旅游的发源地,也是乡村旅游的强国。研究日本发展乡村旅游的作法和经验,对于中国发展农业经济、推动农村建设、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城乡和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菁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已经成为重要的旅游产业形式之一,不仅关系到旅游产业整体的发展,也关系着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推进。通过乡村旅游的形式带动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内的乡村旅游产业整体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基于此,本文针对乡村旅游对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产生的正面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是从内在机理和发展路径两个方面分别展开具体研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真  
在美丽乡村建设视角下发展乡村旅游业,不仅能够切实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活品质,还能促进乡村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为人民打造全新的乡村旅游面貌,满足外来游客的多元旅游需求。在国家宏观政策和方针的指导下,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但在实际的乡村旅游业发展中,还存有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如基础设施设备建设不到位,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单一,专业经管人才队伍欠缺等。必须在明确其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针对问题探索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径,保障乡村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卢小丽  成宇行  
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是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推动或阻碍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性要素。科学的识别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是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问题。考虑到中国乡村旅游主要发生在大中城市的环城游憩带中,因而该研究以梳理环城游憩带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为研究目的,通过筛选和甄别影响环城游憩带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探寻中国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为未来针对二者之间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帆  
乡村旅游现已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但随着个性化乡村旅游需求的日益旺盛,游客的出行体验日趋多样化,传统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已无法契合消费者的自主化需求,加之分散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旅游景点之间具有较大的空间跨度,因而乡村旅游向智慧化方向转变势在必行。本文对构建乡村智慧旅游平台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当前乡村智慧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进而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爱民  陈晨  黄倩倩  陆恒芹  
日本是亚洲发展乡村旅游较早的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日本的乡村旅游从起步走向成熟,在乡村旅游模式、管理、接待人数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成为世界上乡村旅游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被誉为是"亚洲乡村旅游的标杆"。本文主要从日本乡村旅游品牌发展路径入手,通过结合中国乡村旅游品牌发展的实际,找出适合中国乡村旅游品牌发展的出路和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瑞萍  
乡村生活是人们向往的一种自在生活境界,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安宁家园。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然而稍后的时间证明了乡村仍是理想的居住所,乡村旅游业也随之诞生,成为了新的旅游消费热点。真实性体验是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根本追求,而旅游业发展不可避免的商品化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显示出了许多副作用。文化生态旅游为均衡乡村旅游"商品化"和"真实性"提供了选择,保护乡村原生文化和原住居民的利益可以为乡村旅游提供持久繁荣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晓迪  
我国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面临基础设施与旅游环境困境、中介机构与品牌效应困境、资源开发与经营管理困境、发展推力与动力不足困境。导致这些困境长期存在的原因主要有政府规划支持力度小、经营发展融资难度大、生态资源开发困难多、旅游专业人才数量少等。乡村生态旅游产业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就需要政府制定乡村生态旅游产业规划,企业升级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理念,社会参与乡村生态旅游链条形成,人才加入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经营中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瑞萍  
乡村生活是人们向往的一种自在生活境界,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安宁家园。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然而稍后的时间证明了乡村仍是理想的居住所,乡村旅游业也随之诞生,成为了新的旅游消费热点。真实性体验是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根本追求,而旅游业发展不可避免的商品化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显示出了许多副作用。文化生态旅游为均衡乡村旅游"商品化"和"真实性"提供了选择,保护乡村原生文化和原住居民的利益可以为乡村旅游提供持久繁荣的发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静佳  
民族地区乡村参与旅游发展应以乡村为主导还是以外来利益为主导一直是旅游发展中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对云南普达措国家公园内洛茸藏族村旅游发展过程和乡村参与旅游的现状进行梳理,在厘清洛茸村参与旅游发展的相关效应基础上,提出需要吸引包括政府、企业、第三方力量和乡村村民在内的多元化的乡村治理主体参与旅游发展,将有助于构建基于乡村能力建设基础上的网络化治理机制,形成多中心治理的旅游发展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建宏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必须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训规划,建立可持续的后备旅游服务人才;创新乡村旅游宣传促销模式,开拓客源市场;加强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建设,创建旅游可持续的发展核心;发挥政府在乡村旅游中的引导作用,加强乡村旅游市场环境的优化管理工作,强化乡村旅游安全;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加强对乡村旅游商品销售市场管理规划。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小琴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特色产物,以乡村田园风光、民俗文化、人居环境、自然环境为基础,独具地域特色。我国地大物博,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上,也极具潜力。文章分析了地域文化资源的形成因素,探讨地域文化资源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作用以及两者的融合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