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50)
- 2023(11020)
- 2022(9220)
- 2021(8872)
- 2020(7334)
- 2019(16643)
- 2018(16508)
- 2017(29941)
- 2016(17099)
- 2015(19101)
- 2014(19245)
- 2013(17774)
- 2012(16227)
- 2011(14523)
- 2010(14265)
- 2009(12356)
- 2008(11725)
- 2007(10204)
- 2006(8555)
- 2005(7269)
- 学科
- 济(62543)
- 经济(62481)
- 管理(42999)
- 业(37793)
- 企(31430)
- 企业(31430)
- 方法(30978)
- 数学(27901)
- 数学方法(27386)
- 中国(21681)
- 教育(20196)
- 财(15171)
- 农(15166)
- 地方(14397)
- 学(14083)
- 理论(13243)
- 业经(12316)
- 贸(10364)
- 贸易(10358)
- 技术(10328)
- 农业(10173)
- 易(10055)
- 务(9496)
- 财务(9454)
- 财务管理(9430)
- 教学(9404)
- 环境(9192)
- 制(9151)
- 企业财务(8947)
- 和(8885)
- 机构
- 大学(225429)
- 学院(220991)
- 管理(82017)
- 济(81301)
- 经济(79440)
- 研究(73424)
- 理学(72114)
- 理学院(71233)
- 管理学(69553)
- 管理学院(69122)
- 中国(48672)
- 京(47568)
- 科学(45395)
- 范(39196)
- 师范(38877)
- 财(36091)
- 所(34845)
- 教育(34784)
- 中心(34505)
- 江(32873)
- 农(32265)
- 研究所(32118)
- 师范大学(31994)
- 业大(31867)
- 财经(29806)
- 北京(29514)
- 技术(27902)
- 经(27349)
- 院(27227)
- 州(25889)
- 基金
- 项目(157733)
- 科学(127700)
- 研究(119349)
- 基金(113817)
- 家(98908)
- 国家(98011)
- 科学基金(85112)
- 社会(74797)
- 社会科(70773)
- 社会科学(70757)
- 教育(63759)
- 省(62993)
- 基金项目(59984)
- 划(55235)
- 自然(55010)
- 自然科(53810)
- 自然科学(53796)
- 自然科学基金(52792)
- 编号(49706)
- 资助(45580)
- 成果(40715)
- 重点(37404)
- 课题(36790)
- 部(36728)
- 发(35028)
- 创(33392)
- 教育部(32429)
- 创新(31020)
- 大学(30571)
- 国家社会(30469)
- 期刊
- 济(80051)
- 经济(80051)
- 研究(67709)
- 教育(56012)
- 中国(47834)
- 学报(33714)
- 科学(30743)
- 管理(29126)
- 财(28099)
- 农(27590)
- 大学(27401)
- 技术(25805)
- 学学(24380)
- 农业(19246)
- 职业(15316)
- 财经(14491)
- 融(14325)
- 金融(14325)
- 业经(12536)
- 经(12512)
- 经济研究(12297)
- 问题(10505)
- 版(10488)
- 统计(10481)
- 技术教育(10368)
- 职业技术(10368)
- 职业技术教育(10368)
- 发(10337)
- 坛(10288)
- 论坛(10288)
共检索到3181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发仁 傅新民
以教育公平的视域看,实现初中毕业基本都能进入高中阶段学习,且大致按1:1分流到普高和中职的目标,需要条件的匹配。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而言,需要满足中职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从促进学生主动选择的角度而言,需要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学校等各方协同努力;从负面影响倒逼改革的角度而言,需要提高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贾敏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基于岗位需求进行的专业技术培育,旨在输出职业素养良好、职业技能扎实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唯有加强职业意识教育,将职业意识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才能保障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针对学生职业意识教育中存在的职业意识教育理念不尽科学、职业意识教育体系不尽完善以及职业意识教育实践环境不佳等现实困境,高职院校应当从人职匹配理论视角出发,树立科学职业意识教育理念,构建完善的职业意识教育体系,优化职业意识教育实践环境。
关键词:
人职匹配理论 高职院校 职业意识教育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崔晓迪 翟希东 张晓凤
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教育必须顺应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京津冀中等职业教育应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预期目标相一致。本文以中等职业教育为研究对象,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背景,分别从规模、结构和质量效益三方面来分析京津冀中职教育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匹配程度,并根据匹配度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京津冀中职教育提升策略。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地区经济 匹配度 京津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红卫
教育分流是发展职业教育、提升职普比、调整中等教育结构的必要措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职普比或升或降,有过反复,分流政策与此相伴,起到或促进或阻碍的作用。未来,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职普比政策会逐渐松动,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教育类型,而不再"被分流"。
关键词:
职普比 教育分流 政策变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储海平 王祖凤 徐雪娇
文章介绍了"1+1+X"导师制的实践发展历程,认为当前在农村中职学校推行"1+1+X"导师制体现个性定制、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满足精准发现、精准引领的客观需要,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理念的引领。但目前也存在导师资源缺乏、导师制度不健全、缺乏与区域龙头企业的深度融合、行政管辖不同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完善相关制度、明确导师工作职责、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政行校企"四方联动完善培训体系等建议。
关键词:
导师制 农村中职教育 培训体系 深化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彬
近年来,以黄炎培先生"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衍生出来的"大职教观"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新热点。"大职教观"的思想内涵包括职业教育的社会化、职业教育的终身性、能力形成的复合性、受教育者发展的全面性。从"大职教观"视角看,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实施蕴含着培养复合型人才是目标、深化书证融通是主线、推进产教协同育人是方向、促进终身学习是要点四个层面的内在逻辑。因此,现阶段我国实施推进1+X证书制度宜采取如下策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国家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健全育人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重构教学体系,以育训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养提升;建立学分银行,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步伐。
关键词:
1+X证书制度 大职教观 职业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然 王丹 王剑
基于匹配原则,构建"质量工程"教育资源投入量化指标体系,对其进行区域、专业2个维度定量评价,同时与招生、产业结构联立匹配矩阵,重新审视"质量工程"资源分配绩效。研究结论表明,江苏省"质量工程"教育资源投入在区域、专业2个维度总体处于"吻合"、"基本吻合"区间;"申报—评审"资源分配机制下,专业结构通过倒逼资源分配,进而与产业资源错位;教育资源有强烈的空间溢出效应,但基于区域平衡考量,教育资源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受到削弱;教育资源的专业结构分配应考虑产业均衡,通过专业相对均衡发展,实现产业错位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绍明
调研结果显示,在广东省推进"双转移",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呈现一些变化,如对研发人员、营销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岗位需求强劲,对涉及战略新兴产业的专业需求量大,对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都有较高要求。此外还发现由于学校运作机制和企业运作机制差异等原因,广东省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度融合不足,停留在简单合作层面。基于调研分析,建议广东省高职院校应全面增强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切实提高校企深度融合程度、提升服务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长汉 曹晔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既是我国教育事业长期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我国在人口数量变化的关键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教育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作为高中阶段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等职业教育目前却在社会地位、生源数量与质量、办学定位、资源建设、区域发展水平等方面陷入了多重困境。因此,从改变人才观念、改革评价制度、更新教育形式、施行分类指导等方面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多元发展策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林江 孙辉 黄亮雄
本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借鉴Faguet(2004)的模型,考察了财政分权、政府竞争构成的激励组合视角下的中国省级政府义务教育支出供给以及供求匹配度问题。研究发现,激励组合促进了义务教育的供给,在各地区明显有差异;各地区义务教育供给差异最显著的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另外本文还发现了地方政府义务教育供给需求的匹配度是在增加的,在此基础上得到了一些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郝明松
教育匹配指在职者的教育水平是否与职位的要求相符,是教育经济学的核心议题,并受到劳动经济学、社会学等的关注。本文基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对相应概念、测量方法进行了辨析,并总结了世界各国教育匹配的现实状况。然后,针对影响教育匹配的因素,从跨学科的视角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并展示了最新的研究进展。最后,基于新经济社会学的社会网络分析视角,对教育匹配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和议题,给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华 李桂荣
在教育匹配视角下,从工作收入、职业发展、工作稳定性和工作满意度四个方面构建劳动者就业质量指标体系;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实证检验教育匹配的就业质量效应,并分样本估计不同类型劳动者的组群差异。结果表明,教育匹配显著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质量,且使用PSM方法进行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教育匹配对劳动者的工作收入、职业发展、工作稳定性和工作满意度都有很强的影响力。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高学历、男性劳动者教育匹配对就业质量的影响显著高于低学历、女性劳动者,且教育匹配对就业质量的提升效应主要来自年轻劳动者;教育匹配对不同地区和城乡劳动者就业质量的促进作用并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论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尽其才的劳动力就业市场环境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金莲 张俊涛
人职匹配是现代职业指导理论的基本理念和出发点,主要涉及职业兴趣、取业能力倾向和职业人格方面的匹配。对已有人职匹配理论综合分析后,提出建立基于能力倾向的人职匹配理论。应大力发展有关能力倾向的客观性测验,并建立能力倾向与职业岗位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职业选择或专业选择中,应首先从能力倾向出发,兼顾职业兴趣、职业人格和职业价值观等方面。
关键词:
人职匹配 能力倾向 心理测验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玉亭 郝蓓 范俞茹
教育设施的供需均衡性对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基于多源数据类型,综合人口空间化和小学可达性分析结果,对小学教育设施的供需匹配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增城区小学可达性整体水平有待提升,各镇街可达性差异较大;车行可达性自南向北圈层递减,步行可达性点状空间集聚特征显著。(2)车行出行方式下供需匹配较均衡,基本符合“核心-边缘”空间分布规律;步行出行方式下供需失衡严重且单中心集聚特征显著,增城区小学教育设施存在一定的空间错配现象。针对不同类型地区的小学教育设施供需匹配情况,应从区际均衡、校际均衡及政策保障多角度出发,采取差异化配置策略,以应对未来学龄人口就学的不同需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缪昌武
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的匹配度是提升技能型社会建设成效的重要因素。从学生、院校管理者和企业管理者三个层面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匹配性调查研究,发现存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培养主体与需求主体对技术技能人才认识不匹配、人才培养对象对自身素质的认识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开展职业教育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扭转职业教育内部“重学历”观念,强化不同学段学生技能培养;创新产教深度融合体制机制,深化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优化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方式方法,倒逼职业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技能型社会建设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证参考。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职业教育 学历 技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公共部门与非公共部门工资差异研究——基于匹配和无条件分位数回归及分解方法的视角
大数据视域下高职学生的就业匹配性探究
政府机构人员与职位适应性配置的质性测度——“匹配”与“反匹配”的双向视域
国有企业党委书记和董事长“二职合一”能否实现“双责并履”?——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模型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中国产业与消费结构匹配研究——基于系统结构耦合度分析
基于政务数据的武汉都市发展区职住匹配与通勤特征研究
区域经济演进过程中的“空间不匹配”
基于虚本体构建的网格领域本体匹配研究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扩大其消费需求的实证研究——基于倾向得分匹配及无条件分位数分解的方法
电子中介中基于公理设计的多属性交易匹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