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1)
- 2023(1474)
- 2022(1141)
- 2021(987)
- 2020(973)
- 2019(2001)
- 2018(2059)
- 2017(3861)
- 2016(2223)
- 2015(2260)
- 2014(2210)
- 2013(2092)
- 2012(1971)
- 2011(1743)
- 2010(1714)
- 2009(1460)
- 2008(1511)
- 2007(1319)
- 2006(1011)
- 2005(880)
- 学科
- 济(6299)
- 经济(6292)
- 业(3157)
- 管理(3070)
- 方法(2983)
- 学(2781)
- 数学(2779)
- 数学方法(2743)
- 中国(2595)
- 贸(2245)
- 贸易(2245)
- 易(2225)
- 企(2115)
- 企业(2115)
- 农(1753)
- 融(1705)
- 金融(1705)
- 银(1587)
- 银行(1546)
- 行(1525)
- 业经(1521)
- 电子(1468)
- 网上(1427)
- 网上贸易(1427)
- 地方(1399)
- 农业(1380)
- 财(1329)
- 中国金融(1192)
- 环境(1161)
- 产业(1064)
- 机构
- 大学(29173)
- 学院(28800)
- 研究(12700)
- 农(11252)
- 科学(10815)
- 农业(9186)
- 业大(8888)
- 济(8631)
- 经济(8462)
- 中国(8227)
- 所(7830)
- 研究所(7477)
- 管理(7436)
- 京(6826)
- 理学(6660)
- 理学院(6533)
- 农业大学(6323)
- 管理学(6141)
- 管理学院(6108)
- 室(5753)
- 实验(5552)
- 中心(5514)
- 实验室(5356)
- 省(5340)
- 重点(5072)
- 院(4778)
- 业(4715)
- 江(4512)
- 技术(4433)
- 科学院(4383)
共检索到39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冯锦霞 马洁 万贤崇
[目的]研究3种杨树对空气中SO_2的吸收和转化作用,探索普瑞杨抗SO_2的机制以及净化大气的能力。[方法]在普瑞杨、46杨和107杨森林中,测定林内、林外空气中SO_2浓度的日动态变化,并测定在SO_2污染环境和非污染环境条件下杨树叶片中硫酸根(SO_4~(2-))离子的浓度,依此比较3种杨树对SO_2污染的净化作用。[结果]从林内、林外SO_2浓度的日动态变化可见,3种杨树均能吸收SO_2,其中,普瑞杨吸收SO_2、净化空气的能力显著大于107杨和46杨。无论在高浓度还是低浓度SO_2环境下,普瑞杨叶片中的硫酸根离子含量均显著高于46杨和107杨,说明普瑞杨具有更强的吸收SO_2并转化为无毒含硫化合物的能力,这也是普瑞杨抗SO_2的重要机理。[结论]普瑞杨具有比107杨和46杨更强的净化SO_2污染环境的能力,从而可以更好净化空气,减少雾霾对人体的危害;普瑞杨具有更强的将SO_2转化为无毒的硫酸根离子的能力,从而起到脱毒和抗SO_2的作用。
关键词:
杨树 SO_2 吸收转化 净化空气 脱毒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洁 白坤栋 万贤崇 程国华 张存义 张兆欣
系统比较欧美杨107杨抗大气SO2污染的无性系和普通欧美杨107杨在抗氧化体系差异,以及它们在生长和气体交换方面对SO2熏气的反应。抗硫无性系表现出显著更强的抗SO2能力。在SO2熏气条件下,抗硫无性系维持较强的光合速率和高存活率。在12mg.m-3SO2浓度下,普通107杨无性系下降了56%,而抗硫无性系的光合速率仅下降了13%。抗硫无性系比普通107杨无性系的SOD活性高出16%,GSH含量高出24%。和普通107杨相比,抗硫无性系气孔明显更大,但气孔密度变小;抗硫无性系叶片的角质层更厚实。结果表明:抗硫无性系中高的SOD活性和GSH含量对减轻SO2的毒害起到重要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华云 周冀衡 杨虹琦 王丹 彭艳
提出了用离子色谱法测定烤烟中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及氟离子的方法.采用IonPacAS14A阴离子交换分离柱、8mmol/L碳酸钠和1mmol/L碳酸氢钠混合液为流动相,自动再生抑制型电导检测在15min内完成烤烟中F-,Cl-,SO42-的测定,建立起针对烤烟F-,Cl-,SO42-的离子色谱法分析方法.该法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1~0.9999)和重复性(相对偏差小于4.31%),回收率为95.2%~103.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潘惠新 刘晓宇 唐进根 严敖金 谢寅峰 黄敏仁
研究18个美洲黑杨无性系苗期叶片可溶性糖、蛋白质和总酚等主要化学物质含量差异及对杨四瘿螨抗性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叶片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和总酚含量等性状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美洲黑杨苗期叶片可溶性糖和总酚含量等性状差异与抗杨四瘿螨有密切关系,而蛋白质含量的高低与抗性关系不密切。苗期叶片中总酚含量越高,美洲黑杨对杨四瘿螨抗性越强,反之抗性就越弱。
关键词:
美洲黑杨 杨四瘿螨 叶片化学物质 抗螨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邱芬 辛亚龙 唐军荣 李斌 何承忠 许程 辛培尧
以前期诱导获得的5株多倍体滇杨一年生无性系植株为材料,二倍体滇杨为对照,对其叶片进行石蜡包埋、切片,观察其解剖结构差异,测定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分析多倍化后滇杨叶片的变异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倍性滇杨在叶片解剖结构各性状间均存在不同表现。不同个体间叶片厚度、CTR、SR、上表皮相对厚度、下表皮相对厚度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滇杨经多倍化处理后能引起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的变化,表现为基因的剂量效应差异。同时,不同倍性滇杨叶片CTR、SR的变化并不与滇杨的倍性成正相关趋势,这为滇杨遗传改良提供了选择的
关键词:
滇杨 多倍体 解剖结构 差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郭丽 刘福 王越 孔祥波 张苏芳 李如华 张真
[目的]以2种黑杨派无性系为研究对象,观察杨小舟蛾产卵后产卵植株和邻近植株对幼虫生长的影响并测定各处理叶片营养物质和次生代谢物质的含量变化,探讨2种黑杨派无性系在杨小舟蛾产卵后是否产生诱导抗性。[方法]杨小舟蛾在欧美杨108号(108杨)和欧美杨111号(111杨)产卵后,观察幼虫取食产卵植株、邻近植株和对照植株叶片的存活状况,再分别测定3种处理叶片的可溶性糖、全N、游离氨基酸、单宁和总酚5个指标的含量变化,研究2种黑杨派无性系诱导抗性的产生情况。[结果]取食2种黑杨派无性系3种处理叶片的幼虫存活率均差异不显著。108杨的产卵植株和邻近植株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111杨的产卵植株和邻近植株的二糖和全N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植株,且产卵植株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同时,108杨邻近植株的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产卵植株和对照; 111杨的产卵和邻近植株的总糖/全N值都显著高于对照。108杨产卵植株的单宁和总酚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而邻近植株的二者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111杨产卵植株的单宁和总酚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同时邻近植株的单宁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总酚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结论]杨小舟蛾产卵使2种黑杨派无性系的产卵植株和邻近植株的营养物质含量都发生改变并且次生代谢物质含量不同程度增加。所以,2种黑杨派无性系的产卵和邻近植株都产生了一定的诱导抗虫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品 侯霄帆 殷荣宾
【目的】杨树的叶和细根在森林生态系统碳和养分(如氮、磷等)循环中起核心作用,但目前细根对臭氧(O_3)胁迫响应的研究还较缺乏,尚不清楚叶和细根对O_3胁迫的响应差异。本研究旨在阐明叶片和细根这2个快速分解器官对O_3剂量的响应差异,为从植物地上-地下反馈角度理解杨树对O_3污染的响应机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开顶室气室装置设置5个O_3浓度水平,研究杨树叶片和细根功能性状指标对O_3剂量的响应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叶片单宁和细根磷含量表现出显著的兴奋效应,即毒性阈值之前为应激正效应,毒性阈值之后为抑制负效应。叶片饱和光合速率、细根生物量以及叶片和细根可溶性糖含量出现毒性阈值,但未观察到显著兴奋效应。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叶、茎、粗根和总根生物量对O_3剂量呈现线性胁迫下降响应。碳、氮、可溶性糖、木质素含量以及木质素∶氮内稳性较强,沿O_3浓度梯度在叶片和细根中的分配未发生变化。磷、淀粉和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随O_3浓度升高分配到细根的比例增加;单宁表现为分配到叶片的比例先增加,当O_3剂量达到37.25μmol/mol·h时,分配到细根的比例增加。【结论】杨树叶片和细根的功能性状对O_3剂量存在响应差异。O_3胁迫增加了杨树细根中P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储存比例,这可能是植物抵御O_3胁迫的一种应对策略。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程志庆 张劲松 孟平 李岩泉 郑宁
[目的]为实现杨树叶片水分高光谱信息进行快速、准确估算,[方法]将实测杨树叶片等效水厚度作为水分含量表征量,并测定叶片高光谱数据,同时,利用辐射传输模型模拟不同等效水厚度条件下的叶片尺度和冠层尺度的高光谱反射数据,通过分析常用水分植被指数对等效水厚度的敏感性,利用植被指数比值的方法构建新等效水厚度植被指数(GVMI/MSI)。通过GVMI/MSI、全球植被水分指数(GVMI)、水分胁迫指数(MSI)分别对杨树叶片尺度和冠层尺度等效水厚度估算精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GVMI指数、MSI指数以及新建GVMI/MSI指数的叶片尺度杨树叶片等效水厚度估算模型的精度R2分别为0.997、0.99...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坤 李传荣 杨焕祥 梁强 刘莉莉 张彩虹
【目的】以期为合理经营连作欧美杨I-107人工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汶河流域欧美杨I-107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一代、二代、三代连作欧美杨I-107人工林成熟叶和凋落叶主要养分元素含量计量特征。【结果】三代(连作2代)林成熟叶片的P和K含量显著低于一代林和二代林(连作1代)(P<0.05),但一代林和二代林之间差异不显著,且连作对N素含量影响较小;连作增加了凋落叶中N,P,K含量,特别是三代林,进而导致三代林叶片N,P,K的回收率显著低于一代林和二代林(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小明 樊军锋 王娟娟
对河北杨和新疆杨离体叶片诱导不定芽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合河北杨和新疆杨离体叶片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1/2M S+0.25 m g/L 6-BA+0.01 m g/L TDZ+0.25 m g/L IAA;在此培养基中,叶片分化率河北杨可达70%,新疆杨可达52%;平均分化芽数河北杨为6.84个,新疆杨为5.32个。6-BA单独使用对叶片不定芽诱导没有效果,NAA作用不明显。叶片刻伤方式对两种杨树叶片诱导不定芽影响显著,沿中脉横切效果优于去除叶边缘,诱导的不定芽数前者比后者约多3个。光照显著影响叶片不定芽产生的时间,不定芽在3~5 d暗培养后转至16 h/d光照下培养比全程16 ...
关键词:
河北杨 新疆杨 叶片再生 组织培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栋 涂美艳 李靖 孙淑霞 谢红江 江国良
以‘北京13号’桃为材料,探讨了不同黄化程度叶片相关生理指标及矿质元素含量差异以及与黄化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chl和chla、chlb含量随着叶片黄化程度加剧均明显下降;叶片SOD活性随黄化程度加剧,呈下降-上升-再下降-再上升趋势变化,而叶片CAT活性与SOD活性变化趋势刚好相反;叶片POD活力、POD比活力随黄化程度加剧均下降。随黄化程度加剧,叶片全N、P、K、Zn含量均上升,Ca、Mg、Fe、Mn含量明显下降,N/Fe、P/Fe、Mg/Fe、Zn/Fe比值上升,Ca/Fe比值迅速下降,K/Fe和Mn/Fe比值在黄化初期上升,重度黄化时再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桃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叶片POD...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江 刘鹏 吴家胜
为探明光照条件对杨桐Cleyera japonica采枝林枝条产量、质量的影响,并为制定采枝林的经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开展了杨桐采枝林遮光试验,测定了不同遮光强度下杨桐生长状况、叶片色素质量分数变化等指标。结果表明:①遮光对叶绿素a,叶绿素b和花色素苷质量分数均有显著的影响,其质量分数随着遮光强度的上升而上升,以3层遮光处理的叶片叶绿素a,b和花色素苷质量分数为最高,分别为全光照处理的196.3%,191.2%和134.5%;②遮光对杨桐各项生长指标有明显影响,1层遮光处理下杨桐苗高、地径、生物量、根冠比和比叶面积最大,而叶间距最小;随遮光强度进一步加大,杨桐植株生长明显受到抑制。1层遮光能促...
关键词:
森林培育学 杨桐 遮光 采枝林 生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红英 辛全伟 马志慧 兰思仁
以中红杨组培苗的叶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浓度、外源添加物和光照条件对离体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并获得了完整的再生植株。结果表明:1)最适基本培养基为MS,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外源添加物的组合为0.5 mg·L~(-1) 6-BA+0.2 mg·L~(-1) NAA+30 g·L~(-1)蔗糖;2)暗培养有利于愈伤组织诱导,光照16 h·d~(-1)有利于不定芽的诱导,不定芽形成率可达83.3%;3)将叶片再生植株转接到MS+0.2 mg·L~(-1) 6-BA+0.1 mg·L~(-1) NAA培养基中壮苗培养,在1/2 MS+0.2 mg·L~(-1) IBA+20 g·L~(-1)蔗糖+6.5 g·L~(-1)琼脂培养基诱导生根,生根率96.4%,生根苗大田移栽成活率86.8%。
关键词:
中红杨 离体叶片培养 植株再生 生根成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晓阳 赵楠 张辉
中东杨插条苗经水分胁迫处理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气孔开度的变化,并用扫描电镜结合X-射线能谱显微分析技术,分析了保卫细胞中的离子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大,气孔开度变小,气孔趋于关闭。伴随着气孔关闭,保卫细胞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K+、Cl-含量的下降和Ca2+含量的上升。这个结果表明K+、Ca2+等离子参与了气孔运动,K+、Ca2+的移动在保卫细胞膨压运动及气孔开闭现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苑正赛 乔艳辉 王丽 王相娥 姚俊修 李善文 韩友吉 董玉峰
【目的】研究重金属镉(Cd)对黑杨派无性系生物量及镉离子含量的影响,探讨无性系对Cd胁迫的响应机制,为治理日渐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依据。【方法】对黑杨派的5个无性系进行沙培试验,分别测定其生长量、不同器官生物量及Cd~(2+)含量,评价不同无性系抗Cd胁迫的能力。【结果】随着Cd~(2+)质量浓度增加,胁迫后苗高与地径均呈下降趋势,各无性系苗高性状较地径对Cd胁迫更为敏感;胁迫后叶片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通过对不同无性系叶片生物量均值分析发现,无性系I-107、L-35、中菏1号排在前3位,除15 mg/L Cd~(2+)质量浓度外,在其他质量浓度胁迫下差异均达显著水平。随着Cd~(2+)质量浓度增加,不同无性系茎生物量与根生物量变化趋势一致,整体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对不同质量浓度Cd~(2+)胁迫下茎与根生物量的均值进行分析,发现无性系I-107、鲁林9号、L-35的茎生物量排在前3位,I-107、鲁林16号、L-35的根生物量排在前3位。各无性系茎中Cd~(2+)含量随Cd~(2+)质量浓度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无性系I-107较对照增长率最大,其次为鲁林9号。在最高质量浓度胁迫下,鲁林9号的茎中Cd_2~+含量较其他无性系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无性系叶片和根中Cd~(2+)含量随质量浓度增加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在最高质量浓度胁迫下,无性系I-107、中菏1号、鲁林9号中叶片Cd~(2+)含量较对照增长率排在前3位。无性系中菏1号、I-107、L-35中根Cd_2~+含量较对照增长率排在前3位。总生物量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总Cd~(2+)含量呈先升高再降低再升高的趋势。【结论】利用主成分分析对5个无性系生长量、生物量及Cd~(2+)含量进行综合评价,发现无性系I-107、鲁林9号和L-35的抗重金属Cd能力较强,可为重金属Cd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提供试验材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