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9)
2023(920)
2022(681)
2021(573)
2020(427)
2019(989)
2018(973)
2017(1767)
2016(920)
2015(1002)
2014(1096)
2013(1009)
2012(955)
2011(792)
2010(892)
2009(825)
2008(816)
2007(736)
2006(681)
2005(686)
作者
(2562)
(2113)
(1987)
(1958)
(1377)
(960)
(956)
(818)
(787)
(766)
(717)
(695)
(683)
(672)
(667)
(650)
(636)
(610)
(596)
(562)
(539)
(538)
(516)
(497)
(493)
(475)
(468)
(462)
(446)
(425)
学科
(2995)
经济(2989)
中国(2357)
管理(2301)
(2141)
银行(2141)
(2072)
(1986)
(1939)
金融(1939)
(1600)
企业(1600)
业经(1362)
中国金融(1231)
(1199)
(1116)
(1013)
信息(855)
产业(850)
(849)
总论(824)
农业(816)
教育(811)
信息产业(805)
理论(785)
制度(713)
(713)
(649)
(648)
财务(648)
机构
大学(12221)
学院(11650)
研究(4288)
(4066)
中国(4018)
经济(3934)
管理(3614)
(2893)
师范(2857)
理学(2826)
(2809)
(2788)
理学院(2785)
管理学(2700)
管理学院(2684)
科学(2416)
中心(2372)
(2322)
师范大学(2224)
(2175)
(1978)
教育(1968)
财经(1930)
北京(1917)
银行(1909)
(1837)
(1832)
研究所(1827)
(1796)
(1737)
基金
项目(6858)
研究(5836)
科学(5307)
基金(4591)
(3984)
国家(3951)
社会(3579)
社会科(3370)
社会科学(3369)
科学基金(3212)
教育(2826)
(2648)
编号(2504)
成果(2442)
(2270)
基金项目(2239)
课题(1862)
资助(1819)
重点(1638)
自然(1574)
(1571)
项目编号(1554)
国家社会(1548)
(1538)
(1535)
自然科(1529)
自然科学(1529)
(1518)
(1516)
自然科学基金(1490)
期刊
(5041)
经济(5041)
研究(4838)
中国(3984)
教育(3139)
(2833)
金融(2833)
(2444)
学报(1877)
(1532)
管理(1448)
大学(1430)
科学(1406)
图书(1188)
学学(1175)
技术(1052)
财经(1035)
书馆(912)
图书馆(912)
农业(895)
(864)
会计(830)
(818)
理论(797)
实践(740)
(740)
(735)
论坛(735)
经济研究(718)
业经(710)
共检索到22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闫程金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黄润龙  
第五次人口普查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首次普查。文章认为 ,延用传统的常住人口调查及过于复杂的调查指标体系是造成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漏登的主要原因。针对社会上大量的流动、迁移人口 ,文章建议人口普查应以调查现住人口为主 ,同时应多方位地提供普查信息化资料 ,提供优质统计服务 ,使普查成本相对降低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戴光全  江璐明  杨丽娟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方志华  
数据质量是经济普查的生命线。本文在全面总结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实现第二次经济普查的任务和目标,从总结、改进、精简和提高的角度,深刻剖析经济普查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指出要从科学设计和高效组织等方面采取具体措施来更有效地开展新形势下的经济普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振裕  
国务院决定,在1986年第一季度进行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本文拟对这次工业普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作些初步探讨,并对这次工业普查的基本情况作些介绍。 一、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是我国实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 工作 从实际出发,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原则。只有情况明,方法对,才能决心大。要情况明,就必须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周密的、系统的调查研究,掌握准确的、可靠的社会和经济信息。这次全国工业普查的目的,就是要摸清我国工业的实际状况,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塞  
人口普查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涉及到千家万户、每一个人。它是检验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力量的重要尺度之一。我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普查——在同一时间内,对11亿多人口逐一进行了21个项目的登记调查。这次普查,准备时间短,只有一年半,而国际上通常准备时间为3—5年;经费少,中央财政拨付的人均普查经费只有0.16元人民币,而国际上人均普查经费最高的为10余美元,发展中国家人均普查经费亦达2美元;流动人口多,全国有流动人口3000多万人。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可谓规模空前,困难空前。现在,举世瞩目的中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已取得普查登记、数据手工汇总和10%提前抽样数据处理的圆满成功,并将取得全部数据处理和分析研究工作等人口普查工作的全面成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沙乃民  
工业普查随笔三则沙乃民一、问是学的先导历来在能源统计上,热力的计量单位用的"百万千焦",也就是106千焦,特别是在大中型工业企业填报年报卡片上,大家非常熟悉。这次工业普查B611─2表上仍然如此。可是对照B609表即"主要工业技术经济指标"目录,却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劲松,王红卫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单文豪  
重视样本普查在我国农业普查中的应用单文豪ABSTRACTItisdificulttoaquiferthealinformationneededforourgovernmentinman-agingmacroeconomybyfulyrelyingon...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林洪  
按照我国现行制度规定,统计普查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同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目的是完成调查任务。由于普查数据的业绩考察属性,决定了政府间经费供给的力度和偏好,笔者试构建相应的博弈模型和绩效函数对政府统计普查经费的投入绩效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致君  
普查疾病对于了解社会人群健康,制订防治规划,组织科研攻关都有积极意义,是一种基本的工作方法。但是它兴师动众,耗资、费时,不宜轻率决定,频繁进行。对此举的得与失,有必要作一番考察、权衡。这里引录一些事例: 1.1973年,某地区组织力量在600万人口中普查麻风病,历时一个月,只查出4个可疑病人,后又全部否定。 2.某县为了解疥疮情况,抽调县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碧云 ,姚行地  
我国的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人口管理工作,对人口调查、人口统计工作抓得很认真、很细致,许多朝代还开展了人口普查。最早的人口普查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周代。周代设有专门的官府“司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成瑞  
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安排人民生活和控制人口增长的需要,于1982年进行了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这次普查的人口达十亿之多,调查19个项目,全部数据用电子计算机处理。调查登记和数据处理的质量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这些成就,是在中国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经过普查人员的努力,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取得的。联合国和友好国家、友好人士对这次普查给予了可贵的帮助和支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松青  
普查,是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之一。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建设事业的发展,有计划地运用普查这种方法,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状态的社会现象,如人口普查、工业普查、农业普查、教育和科学技术普查等等,这对于观察一定时点、一定范围的社会、经济现象,分析事物发展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成瑞  
导言——一次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普查 中国正在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努力改善广大人民的生活并控制人口的增长。为了给制定政策和计划提供准确的、详细的人口数据,中国在1982年,以7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间进行了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