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96)
- 2023(17713)
- 2022(14810)
- 2021(13645)
- 2020(11417)
- 2019(25975)
- 2018(24890)
- 2017(47254)
- 2016(25297)
- 2015(27990)
- 2014(27095)
- 2013(26842)
- 2012(24543)
- 2011(22055)
- 2010(22026)
- 2009(20752)
- 2008(19893)
- 2007(17482)
- 2006(15138)
- 2005(13616)
- 学科
- 济(101819)
- 经济(101708)
- 管理(68894)
- 业(67480)
- 企(54317)
- 企业(54317)
- 方法(45505)
- 数学(40428)
- 数学方法(40062)
- 中国(34712)
- 财(29387)
- 融(28643)
- 金融(28641)
- 农(28382)
- 银(27084)
- 银行(27027)
- 行(26078)
- 贸(23542)
- 贸易(23525)
- 易(22973)
- 业经(22249)
- 制(22094)
- 学(20640)
- 地方(20290)
- 农业(19070)
- 务(18068)
- 财务(18028)
- 财务管理(17991)
- 企业财务(17119)
- 环境(15275)
- 机构
- 大学(353486)
- 学院(352358)
- 济(152849)
- 经济(150099)
- 管理(131209)
- 研究(123937)
- 理学(113967)
- 理学院(112673)
- 管理学(110711)
- 管理学院(110080)
- 中国(99385)
- 科学(74913)
- 京(73346)
- 财(69799)
- 农(64736)
- 所(62835)
- 中心(58198)
- 研究所(57533)
- 财经(56422)
- 业大(53890)
- 经(51575)
- 农业(51438)
- 江(50288)
- 经济学(49641)
- 北京(45989)
- 经济学院(45179)
- 范(44282)
- 院(44152)
- 师范(43730)
- 财经大学(42269)
- 基金
- 项目(240077)
- 科学(188987)
- 基金(177120)
- 研究(171059)
- 家(156866)
- 国家(155611)
- 科学基金(132173)
- 社会(112260)
- 社会科(106649)
- 社会科学(106618)
- 基金项目(93110)
- 省(91799)
- 自然(84943)
- 自然科(83106)
- 自然科学(83076)
- 自然科学基金(81657)
- 划(78355)
- 教育(78140)
- 资助(71816)
- 编号(66629)
- 重点(55039)
- 部(53739)
- 成果(53534)
- 发(52241)
- 创(51165)
- 国家社会(48134)
- 创新(47897)
- 科研(47001)
- 课题(46162)
- 教育部(46154)
- 期刊
- 济(158901)
- 经济(158901)
- 研究(103020)
- 中国(66925)
- 学报(60959)
- 农(58667)
- 财(53872)
- 科学(53811)
- 管理(46066)
- 大学(45204)
- 融(44243)
- 金融(44243)
- 学学(42904)
- 农业(39018)
- 教育(32118)
- 经济研究(28566)
- 财经(28111)
- 技术(26635)
- 业经(25479)
- 经(24282)
- 业(21816)
- 问题(21051)
- 贸(20409)
- 国际(18143)
- 版(17709)
- 世界(16921)
- 技术经济(16768)
- 统计(16070)
- 商业(16060)
- 理论(15707)
共检索到519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春 谭学通
普惠金融体系在"一带一路"中的完善与发展是"一带一路"倡议实现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的核心环节。基于此,采用2011—2018年"一带一路"51个沿线国家数据,测度沿线国家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及其与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距离,并进一步考察普惠金融距离对中国向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惠金融水平普遍较低,中国处于领先地位;普惠金融距离对中国向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明显不同的长短期效应;而就分层而言,中国对不同圈层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与流向受普惠金融距离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最后,依据实证结论,得出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吉生保 李书慧 马淑娟
文章从地理、经济、文化和制度层面全面考察了中国与东道国的距离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影响。首先,本文直观给出了中国与6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各类距离,发现相比中日、中美"距离",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各类"距离"明显较近(中日之间地理距离除外),不同的距离维度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有不同影响;其次,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距离色彩明显,"由近及远"态势初显;再次,借鉴引力模型,基于20032015年中国对6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瑞良
基于制度距离视角,以"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为研究对象,建立扩展的投资引力模型,实证检验制度距离对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管制性制度距离和规范性制度距离对企业的区位选择有负向影响;传统影响因素对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的选择行为仍然重要。基于管制性制度距离的复杂机制,本文对其方向性加以区分并检验,发现中国企业选择制度环境较好的国家投资时,制度距离的影响更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郝新东 杨俊凯
"一带一路"应当成为科技合作之路和创新之路。以2003-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50个东道国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门槛回归模型,以东道国制度质量为门槛变量考察东道国科技创新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东道国政治稳定程度、施政有效性、规制质量、法治程度、贪腐控制和公民参政与问责6个制度质量指标均存在单一门槛,说明东道国制度质量对其科技创新及中国直接投资具有影响。但是,6个制度质量指标的回归系数各不相同,说明东道国制度质量各指标的相关影响也不尽相同,中国企业在投资决策时应具体分析。最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水平普遍不高,而其较低的制度质量更是制约了各国科技创新,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时应注意防范"技术陷阱"。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唐安宝 苑黛君
本文基于2005~2016年中国省域数据,从结构优化和规模扩张两个角度讨论了金融生态多样性对OFDI的影响,利用链式中介模型考察金融生态多样性对OFDI影响的中介效应,并分析了地区异质性及"一带一路"政策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生态多样性显著促进OFDI,且在金融规模影响OFDI的过程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金融生态多样性主要通过影响融资效率来作用于OFDI,这种融资中介效应在"一带"沿线省份较大,在"一路"沿线省份较小;"一带一路"增强了金融生态多样性对OFDI的正向影响。因此,政府应抓住区域特征,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促进金融生态多样性发展,稳步推进"一带一路"的实施,充分发挥其有效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京星 黄健柏 刘天琦
基于地理距离、经济距离、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四个维度构建动态面板引力模型,综合分析中国钢铁行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钢铁产能合作中,地理"硬距离"的影响正在逐渐弱化,经济、制度、文化等"软距离"的影响正在加强。(2)经济距离对开展钢铁产能合作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而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则对开展钢铁产能合作有显著的负向阻碍作用。(3)"四种距离"对"一带一路"不同线路国家的产能合作影响不同,南线国家主要受文化距离的影响,中线国家主要受经济距离的影响,北线国家则主要受经济距离和制度距离的共同影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范兆斌 黄淑娟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贸易引力模型,评估了文化距离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产品贸易效率的影响。分析显示,文化距离对文化产品贸易效率的影响具有倒U型特征,即当文化距离较小时,文化距离对于双边文化产品贸易具有促进作用,但当文化距离高于某一门槛值后,文化距离又反过来会阻碍双边文化产品贸易。文化产品贸易效率还与进口国的产权保护、金融自由度、自贸协定、政府效率、信息化建设等政策性因素密切相关。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产品贸易存在较大的潜力,而且出口绩效在不同国家之间呈现出较大的不均衡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范兆斌 黄淑娟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贸易引力模型,评估了文化距离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产品贸易效率的影响。分析显示,文化距离对文化产品贸易效率的影响具有倒U型特征,即当文化距离较小时,文化距离对于双边文化产品贸易具有促进作用,但当文化距离高于某一门槛值后,文化距离又反过来会阻碍双边文化产品贸易。文化产品贸易效率还与进口国的产权保护、金融自由度、自贸协定、政府效率、信息化建设等政策性因素密切相关。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产品贸易存在较大的潜力,而且出口绩效在不同国家之间呈现出较大的不均衡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姚战琪
按东道国研发资本密集程度划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的不同作用和机理,并利用200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都能够产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通过人力资本消化吸收;虽然国内研发资本存量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不显著,但国内研发资本存量对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渠道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具有显著的吸收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立泰 刘雪梅
文章以OFDI动机异质性为视角,通过基于不同权重矩阵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得出:总体而言,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有效促进了出口贸易的增长;具体而言,资源型OFDI和创新型OFDI对出口贸易具有符合理论预期的促进效应,而市场型OFDI对出口贸易具有违背理论预期的促进效应;从促进程度来看,资源型OFDI的促进效应最强,创新型OFDI的促进效应则最弱;此外,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姚战琪
按东道国研发资本密集程度划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的不同作用和机理,并利用200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都能够产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通过人力资本消化吸收;虽然国内研发资本存量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不显著,但国内研发资本存量对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渠道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具有显著的吸收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龚静 尹忠明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经济转型与升级的跳板,道路联通与贸易畅通作为其近期目标备受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利用29个省市1998-2013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分析了铁路建设对各省市贸易非效率部分的影响,进而测算出其相应的出口贸易效率。模型回归结果表明,铁路运输时间节省及运输距离减少均能够有效提高出口贸易效率,且铁路里程的缩短还具有稳定出口贸易效率波动的作用;同时,要素禀赋对出口贸易规模影响显著,政府干预度对出口贸易效率及其波动性也有显著影响。经过测算可知,当前我国各省市平均的出口贸易效率约为67.3%,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地区差异特征,今后仍具有较大的出口贸易潜力空间。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勤昌 许唯聪
在世界经济恢复乏力,主要发达国家单边主义、逆全球化倾向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中国产能过剩和货物出口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合理布局对外直接投资(OFDI)意义重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是未来布局OFDI的战略性地区,但由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市场潜力以及开放程度等差异,致使中国对其直接投资的区位布局长期失衡,不利于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检验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5个国家的OFDI现实,发现存在空间集聚效应,但存在全域空间布局失衡;存在空间溢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空间效应 区位选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勤昌 许唯聪
在世界经济恢复乏力,主要发达国家单边主义、逆全球化倾向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中国产能过剩和货物出口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合理布局对外直接投资(OFDI)意义重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是未来布局OFDI的战略性地区,但由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市场潜力以及开放程度等差异,致使中国对其直接投资的区位布局长期失衡,不利于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检验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5个国家的OFDI现实,发现存在空间集聚效应,但存在全域空间布局失衡;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但其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存在第三国对东道国OFDI的挤出效应。据此,本文提出通过加快东道国产业园区建设、发挥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作用改善目标国投资环境、着手多边贸易投资协定谈判等手段,发挥空间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规避第三国的挤出效应,按照"多点带面、全域协同"的思路引导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全域OFDI的均衡布局,实现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空间效应 区位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