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02)
2023(17168)
2022(14185)
2021(13382)
2020(10640)
2019(24143)
2018(23723)
2017(45024)
2016(23558)
2015(26137)
2014(25645)
2013(24967)
2012(22789)
2011(20714)
2010(21329)
2009(20077)
2008(18839)
2007(17193)
2006(15412)
2005(14140)
作者
(64990)
(54497)
(53837)
(51017)
(33977)
(25926)
(24180)
(20943)
(20541)
(19277)
(18435)
(18251)
(17121)
(17019)
(16626)
(16575)
(15996)
(15613)
(15607)
(15390)
(13518)
(13319)
(13172)
(12712)
(12416)
(12055)
(12054)
(11865)
(10955)
(10697)
学科
(100811)
经济(100719)
(77374)
管理(66120)
(54734)
企业(54734)
(51139)
中国(35680)
方法(34943)
农业(34277)
数学(30114)
数学方法(29523)
业经(28382)
(28049)
金融(28047)
地方(27890)
(27007)
银行(26994)
(26208)
(22616)
(22540)
技术(22222)
(17494)
贸易(17473)
(17029)
(16909)
理论(16735)
(16206)
(15246)
(14835)
机构
学院(327986)
大学(319186)
(138013)
经济(134937)
管理(127164)
研究(110296)
理学(108718)
理学院(107614)
管理学(105690)
管理学院(105080)
中国(91335)
(66433)
(64655)
科学(63805)
(62354)
(53806)
中心(53794)
(51586)
业大(49435)
农业(48934)
财经(48143)
研究所(48090)
(43944)
(43661)
师范(43576)
(41961)
北京(41661)
经济学(40828)
(39295)
经济学院(36647)
基金
项目(213787)
科学(170604)
研究(164366)
基金(152932)
(131312)
国家(130076)
科学基金(113171)
社会(105918)
社会科(100235)
社会科学(100214)
(87951)
基金项目(80055)
教育(75173)
(71443)
自然(69197)
编号(68812)
自然科(67683)
自然科学(67674)
自然科学基金(66452)
资助(60703)
成果(55316)
(51641)
(49406)
课题(48113)
重点(47839)
(46403)
创新(45368)
国家社会(43550)
发展(42214)
(41521)
期刊
(164492)
经济(164492)
研究(99324)
中国(77501)
(67685)
管理(48202)
(46203)
金融(46203)
(46170)
农业(45419)
科学(44669)
学报(44257)
教育(42601)
大学(35845)
学学(33694)
业经(32856)
技术(32159)
经济研究(24162)
财经(23002)
(22613)
问题(21376)
(19860)
技术经济(17755)
科技(16937)
农村(16471)
(16471)
(16366)
世界(16248)
农业经济(15742)
商业(15306)
共检索到5163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孟亮  
"发展普惠金融"已成为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合作金融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刻不容缓。当前我国农村存在"百信模式"和"山东模式"两种主要模式,"山东模式"正在创新性试点,从内在机制层面看,还有一些关键问题需要重视和解决。通过对"山东模式"与"百信模式"的比较研究,本文基于"山东模式"的实践经验提出,应该坚持普惠金融目标导向,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创新性"的认识,在实践中坚持合作金融核心机制,创新合作金融监管,有效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永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结构稳步调整,农村地区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农村金融体制的推行,成为破解当前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关键,在创新的视野下,积极推行"信贷+保险"的农村金融服务新模式,将有力化解我国农村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为深入开展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供新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永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结构稳步调整,农村地区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农村金融体制的推行,成为破解当前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关键,在创新的视野下,积极推行"信贷+保险"的农村金融服务新模式,将有力化解我国农村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为深入开展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供新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春辉  
农村金融的发展问题是三农领域的重要问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性制度,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一直受到政府的鼓励与引导。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迅速,信用与风险问题突出,农村金融服务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创新,构建完整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以满足农村多样化金融需求。本文通过分析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现状,以及各地区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实践,分析农村金融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尹丽  罗威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爆发式发展补充了传统金融无法惠及的层面——处于"长尾"端的小微企业和新兴个人消费者,如何针对这些客户开展适度征信调查、风险控制成为互联网金融能否长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无疑离不开作为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的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文章拟从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和征信的相关理论和逻辑关系出发,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的近期、中期和长期发展模式提出建议和思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启文  张兴凯  
"互联网+金融"模式在农村地区推广并实施是解决当前农村金融难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如何让农民自愿接受并主动尝试应用是推广农村互联网金融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文章从农村互联网金融产生的背景出发,简要阐述了当前几种主流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基于农村电商视角提出了"政府+金融机构+自主研发农村电商平台"模式和"自营式农村电商平台+金融机构"模式两种新型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并针对农村地区推广这两种模式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启文  张兴凯  
"互联网+金融"模式在农村地区推广并实施是解决当前农村金融难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如何让农民自愿接受并主动尝试应用是推广农村互联网金融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文章从农村互联网金融产生的背景出发,简要阐述了当前几种主流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基于农村电商视角提出了"政府+金融机构+自主研发农村电商平台"模式和"自营式农村电商平台+金融机构"模式两种新型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并针对农村地区推广这两种模式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阚立娜  王晓星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凭借低成本、高效率、促进信息互通等优势成为解决我国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的创新途径。P2P借贷、电商平台全产业链及众筹成为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典型模式,论文结合"宜农贷""云农场"和"大家种"三个案例对三种新型模式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总结出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加大政策支持、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和法律监督体系、加强农村网络安全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正昌  
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时代,应发挥自身服务三农、社区及县域经济的主力军作用,通过金融科技赋能并驱动普惠金融创新发展,为县域及农村地区广大群众提供基于互联网的普惠制泛金融服务。应明确定位,牢牢把握政策和市场导向,寻找场景和切入点,通过金融科技手段渠道普惠金融新场景同IT融合,以"互联网+"模式构建具有特色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形成融合服务业态和模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杜永红  
在以网络化和数据化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金融与大数据交叉融合发展。大数据是金融的核心资产,通过从海量的数据中快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以支持商业决策,进一步推动金融业发展;大数据促进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不断创新,使互联网金融企业实现精准营销、规避风险、优化经营绩效、提高运营效率;利用大数据技术可逐步解决金融格局演变、信用评估、风险防控、信息安全等的一系列难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美华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运用数字科技手段,开发创新专门的金融产品、信贷技术和服务手段,量身定制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特点相匹配的金融服务,有助于解决传统农村金融"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抵押约束"的三大困境,是农村普惠金融未来的创新方向。本文在梳理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脉络基础上,根据不同的金融服务供给主体,将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划分为三种模式,并深度剖析每种模式对应的典型案例,总结其运行机制和风险防控措施,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数字普惠金融有效对接农村市场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鸽平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但融资困境制约了其高质量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普惠性和数字特性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提供了有效解决途径。本文基于数字普惠金融视角,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商业银行网络信贷模式、大数据小额贷款模式、供应链融资模式、众筹平台融资模式等数字金融模式,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蓉  张雅思  
普惠金融体系就是指以帮助弱势群体摆脱贫困为目的,为低收入群体和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性金融产品的金融服务体系。这是对传统金融体系的丰富和弥补。伴随着国家对于"三农"政策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的生产以及金融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小额信贷是实现普惠金融体系的主要手段,在普惠金融体系的框架下研究农村小额信贷的模式选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任玎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重点之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则是农村金融投资改革的重中之重。在国有商业银行大幅撤并农村营业网点和和农信社转战城市市场的条件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与建设问题凸显出来。本文阐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从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问题、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问题、市场支撑体系建设问题等方面揭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给出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运行机制创新路径、产品与服务创新路径及相关支撑体系创新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