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813)
- 2023(21324)
- 2022(18248)
- 2021(16926)
- 2020(14225)
- 2019(32015)
- 2018(31664)
- 2017(60087)
- 2016(32735)
- 2015(36622)
- 2014(35942)
- 2013(35119)
- 2012(32088)
- 2011(28736)
- 2010(28795)
- 2009(26515)
- 2008(24885)
- 2007(21789)
- 2006(19073)
- 2005(16261)
- 学科
- 济(123539)
- 经济(123395)
- 业(90635)
- 管理(86333)
- 企(68039)
- 企业(68039)
- 方法(54895)
- 农(52881)
- 数学(48321)
- 数学方法(47652)
- 中国(36784)
- 农业(35112)
- 财(32790)
- 业经(31681)
- 融(28593)
- 金融(28590)
- 地方(28002)
- 银(27908)
- 学(27836)
- 银行(27828)
- 行(26761)
- 制(25851)
- 贸(22892)
- 贸易(22875)
- 易(22257)
- 理论(21255)
- 务(20569)
- 财务(20492)
- 财务管理(20449)
- 技术(19788)
- 机构
- 学院(449795)
- 大学(444984)
- 济(173566)
- 管理(171955)
- 经济(169720)
- 研究(150591)
- 理学(149873)
- 理学院(148208)
- 管理学(145179)
- 管理学院(144409)
- 中国(116351)
- 科学(97758)
- 农(94703)
- 京(92700)
- 财(77743)
- 业大(76496)
- 所(76166)
- 农业(73602)
- 中心(71731)
- 研究所(70137)
- 江(66780)
- 财经(62855)
- 范(59466)
- 师范(58745)
- 经(57481)
- 北京(57005)
- 院(54377)
- 州(53919)
- 经济学(51834)
- 技术(49341)
- 基金
- 项目(318075)
- 科学(248014)
- 基金(228411)
- 研究(227894)
- 家(201768)
- 国家(200042)
- 科学基金(170498)
- 社会(142097)
- 社会科(134317)
- 社会科学(134279)
- 省(127594)
- 基金项目(121474)
- 自然(112680)
- 自然科(110072)
- 自然科学(110039)
- 自然科学基金(108028)
- 划(106388)
- 教育(105340)
- 编号(93448)
- 资助(93298)
- 成果(74062)
- 重点(72172)
- 部(68673)
- 发(68601)
- 创(66147)
- 课题(64487)
- 创新(61778)
- 科研(61714)
- 计划(59248)
- 大学(58483)
- 期刊
- 济(186456)
- 经济(186456)
- 研究(124196)
- 农(91747)
- 中国(87517)
- 学报(80483)
- 科学(70348)
- 农业(61991)
- 大学(60668)
- 管理(57876)
- 财(57845)
- 学学(57782)
- 教育(50237)
- 融(48835)
- 金融(48835)
- 技术(37833)
- 业经(36404)
- 业(30288)
- 财经(29242)
- 经济研究(28560)
- 问题(25162)
- 经(25116)
- 版(24523)
- 科技(22628)
- 业大(22549)
- 图书(20617)
- 资源(20391)
- 理论(19907)
- 技术经济(19700)
- 商业(19336)
共检索到650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欢欢 熊学萍
普惠金融的纵深发展对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基于PISA金融素养测评框架,结合中国农村金融和农村居民的实际特点,构建针对中国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测评指标体系,利用山东、河南和贵州三省的调查数据,分析中国不同地区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特征,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总体上呈现山东省、河南省、贵州省递减的趋势,在金融素养不同方面的得分差异也较大,并存在区际差异;农村居民的个人受教育程度、父母最高受教育程度、非农程度和风险偏好程度越高,金融素养越高;河南省和贵州省的男性居民的金融素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欢欢 熊学萍
本文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金融素养测评框架(PISA)的基础上,结合金融素养测评的三大经典维度、中国农村金融和农村居民的实际特点,从基本金融知识认知、金融知识理解和应用、风险和回报、金融规划等6个方面,构建了专门针对中国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测评框架,并利用湖北和河南两省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际测评,分析了金融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总体来看,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水平较低,这一结论与国际主流观点相符,且在上述6个方面的得分差异较大;受教育程度、非农程度和风险偏好程度越高,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水平越高;男性、参加过学校金融教育或社会金融培训和50~59岁的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水平较高;父母是文盲的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水平较低;家庭年人均收入水平对个人金融素养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金融素养 农村居民 PISA测评框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欢欢 熊学萍
居民金融素养偏低会影响金融决策,降低其金融福祉。利用山东省调查数据,通过中介和调节效应检验农村居民客观和主观金融素养对其金融决策的影响路径,结果显示:客观金融素养对金融市场和保险市场参与、金融市场参与态度产生正的直接效应;主观金融素养对金融市场和保险市场参与产生负的直接效应,但对金融市场参与态度产生正的直接效应;主观金融素养在客观金融素养对金融市场和保险市场参与的影响中发挥不完全中介作用;客观金融素养对金融市场参与和金融市场参与态度的影响受主观金融素养的调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江西省金融学会课题组 张智富
本文围绕江西省农村居民金融素养与金融行为开展了专项调研,构建了金融素养指数,从借贷行为、理财行为、保险行为以及金融咨询行为四个方面构建了Probit模型,分析农村居民金融素养对金融行为的影响方向及其显著程度。从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水平来看,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各地市水平参差不齐、不同特征人群差异明显;从金融素养对金融行为的影响来看,金融素养对金融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不同群体特征对金融行为影响显著。对此本文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构建农民金融教育长效机制,提高农民金融素养水平;二是打造多维金融服务推广体系,提升农民金融获取意识;三是推进农民增收致富发展目标,调动农民金融参与积极性;四是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民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关键词:
金融素养 金融行为 农村金融教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姣 马国温 姚爽
从我国农村居民金融消费素养现状看,金融知识、金融行为、金融态度、金融技能等四方面均落后于城镇居民,城乡仍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东北地区更为落后。农村居民金融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金融知识理解较浅,部分农村居民的金融行为和金融态度素养较低。建议通过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推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创建多种金融知识宣传渠道的途径,提升农村居民整体金融素养水平。
关键词:
农村居民 金融素养 提升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竹
提升金融素养对居民收入增长和风险意识强化、促进居民消费向医疗健康、文体娱乐等方面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消费升级视角,通过问卷调研数据测算我国居民家庭金融素养,实证考察我国居民家庭金融素养提升与健康消费之间的动态关系,并就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的异质性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我国居民家庭金融素养的提升均有利于促进居民健康消费,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但家庭金融素养提升对健康消费的影响效应在城镇居民家庭和农村居民家庭中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具体而言,家庭金融素养提升对城镇居民家庭健康消费支出的贡献度更强。社会层面的医疗保险覆盖度和家庭层面的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家庭健康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基于此,应在稳定城镇居民家庭金融素养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宣传教育、金融知识下乡等手段提升农村居民家庭金融素养,提振农村居民家庭健康消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竞爽
本文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学者的研究,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进行分析。首先,构建基准回归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来分析金融素养是怎样通过金融行为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产生作用;其次,采用工具变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分析金融知识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再次,本研究以不同年龄段的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水平与中国家庭消费结构的异质性;最后,提出了提高居民的金融素养、完善市场机制、加强金融教育等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付波航 于寄语 李正旺
本文以农村地区为研究视角,使用2017年CHFS微观数据,实证研究农村居民金融素养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素养对风险资产持有和风险资产占比的影响均显著为正。所接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收入越高、自营工商业以及地区经济越发达的农村居民,更有可能持有风险资产以及提高风险资产比重。据此,笔者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居民 金融素养 CHFS 风险资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宁
在现代社会中,金融权利的不平等会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导致农民内部收入差距加大。在本文中,笔者对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展开研究,指出普惠金融发展通过破除金融门槛效应、弱化贫困效应弱化及涓滴效应而对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提出了借助普惠金融发展而减少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农村居民 内部收入差距 影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伟 黄子祺
提升农村居民消费韧性,激发农村消费潜力,已经成为驱动国内经济大循环的主要动力之一。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农村居民消费韧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13—2021年中国省域数据,实证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韧性具有正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及粮食主销区更为显著;采用门槛模型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促进作用存在边际影响非线性递增的特点,并从人力资本的视角测算了引发边际递增效应的门槛水平。此外,市场化程度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韧性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加强农村地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等建议,以进一步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韧性的促进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红玲
金融业快速发展,要求居民金融素养同步提升,尤其是农村金融素养的提升更具必要性。通过对辽西地区开展农村居民金融素养调研,了解乡村振兴金融素养现状,提出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提升探索与启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瑞婷 熊学萍 吴春梅
论文在技术接受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变量进行了扩展,并基于湖北、贵州的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农村居民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使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主观规范、感知收益对使用意愿有正向的影响,其中感知易用性的影响最显著。而感知风险则对使用意愿有负向影响。本研究的政策指向是: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商应着力通过简化流程等方式,来提高用户的感知易用性进而提高使用意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瑞婷 熊学萍 吴春梅
论文在技术接受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变量进行了扩展,并基于湖北、贵州的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农村居民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使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主观规范、感知收益对使用意愿有正向的影响,其中感知易用性的影响最显著。而感知风险则对使用意愿有负向影响。本研究的政策指向是: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商应着力通过简化流程等方式,来提高用户的感知易用性进而提高使用意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瑞婷 熊学萍 吴春梅
论文在技术接受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变量进行了扩展,并基于湖北、贵州的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农村居民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使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主观规范、感知收益对使用意愿有正向的影响,其中感知易用性的影响最显著。而感知风险则对使用意愿有负向影响。本研究的政策指向是: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商应着力通过简化流程等方式,来提高用户的感知易用性进而提高使用意愿。
[期刊] 征信
[作者]
胡芸
分析数字普惠金融的理论基础,从保险、消费信贷、金融理财和数字化征信四个途径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影响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传导机制。认为应建立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差异化数字普惠金融政策,加快数字化征信发展等,以进一步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