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32)
2023(12182)
2022(10459)
2021(9847)
2020(8157)
2019(18998)
2018(18712)
2017(36514)
2016(19296)
2015(21610)
2014(21307)
2013(21087)
2012(19233)
2011(17082)
2010(17155)
2009(15870)
2008(14304)
2007(12364)
2006(10801)
2005(9362)
作者
(53796)
(44409)
(43953)
(41866)
(28145)
(21244)
(20028)
(17388)
(16969)
(15739)
(15297)
(14784)
(13940)
(13857)
(13682)
(13418)
(13136)
(13068)
(12680)
(12590)
(10838)
(10750)
(10644)
(10051)
(10029)
(9830)
(9794)
(9633)
(8897)
(8666)
学科
(73282)
经济(73197)
管理(56713)
(55194)
(47032)
企业(47032)
方法(35212)
数学(30718)
数学方法(30416)
(27610)
金融(27609)
(25838)
银行(25806)
中国(25332)
(24930)
(21907)
(18793)
业经(17614)
(17514)
地方(16931)
(15105)
(14950)
财务(14888)
财务管理(14858)
企业财务(14220)
(13313)
贸易(13300)
理论(13229)
农业(13031)
(12941)
机构
大学(264313)
学院(262579)
管理(108553)
(104848)
经济(102480)
理学(94613)
理学院(93654)
管理学(92159)
管理学院(91707)
研究(83877)
中国(69247)
(55142)
科学(51028)
(49830)
(40649)
中心(40625)
财经(40573)
(38610)
业大(38105)
研究所(37252)
(37020)
(36309)
北京(34807)
(33069)
师范(32782)
经济学(31957)
(30742)
财经大学(30695)
(30674)
农业(30138)
基金
项目(185746)
科学(146427)
研究(137126)
基金(135659)
(117124)
国家(116148)
科学基金(100917)
社会(86332)
社会科(82005)
社会科学(81985)
基金项目(73041)
(72122)
自然(65754)
自然科(64252)
自然科学(64242)
自然科学基金(63084)
教育(62133)
(60355)
编号(56158)
资助(55575)
成果(44653)
(40988)
重点(40859)
(39111)
(39027)
课题(37579)
创新(36378)
教育部(35616)
科研(35520)
项目编号(35495)
期刊
(107011)
经济(107011)
研究(78585)
中国(46622)
学报(39831)
管理(38053)
(37715)
金融(37715)
(36859)
科学(36604)
(34487)
大学(30362)
学学(28645)
教育(26712)
农业(23711)
技术(21237)
财经(19236)
业经(17391)
经济研究(17359)
(16235)
理论(14959)
实践(13936)
(13936)
图书(13607)
问题(13560)
科技(12659)
技术经济(12083)
现代(11832)
(11702)
商业(11232)
共检索到378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盛守一  
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方面,对普惠金融监管效应方面的研究较少。从普惠金融监管所产生的成本与收益两大角度出发,利用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建立因子分析模型,对普惠金融监管效应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我国普惠金融市场的发展,普惠金融监管效应也在不断地增强,即国家也在加强对普惠金融市场的监督与管理,以促进普惠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缪心毫  潘彬  
互联网金融监管应致力于破除资金供需各方进入金融市场的制度性障碍,提供更为充分自由的环境,并经由市场机制实现资金供需各方利益的优化互联网金融的普惠性内涵金融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结合,使得金融的普惠性具备了可能性。首先,互联网技术使金融突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经由互联网覆盖了更为广泛的受众群体。与传统的民间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顺利地实现了非正规金融发展空间从熟人社会向陌生社会的转变。其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谭溪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发展,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2016年1月,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其中明确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在这一过程中,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金融科技的发展,展示了其在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升金融服务环境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有望成为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保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仇乐宁  陶谱  袁卉霖  赵抒雅  
在当今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成为越来越多国家与国际组织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权威机构的数据对31个国家的数字普惠金融水平进行了测度,构建了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之后选取中国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的31个国家在2013-2019之间的贸易数据,使用基于面板数据的贸易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对进口贸易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最快的国家,目前处于世界第一梯队。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汇率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对国际进口贸易总体状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国家应加强数字普惠金融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金融生态,进一步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加强与各国的对话,积极融入到全球金融创新网络中。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晓  
2011年以来,数字技术有效解决了普惠金融发展中成本高、风险大等问题,使得原本被排除在金融服务体系之外客户享受到了金融服务。然而,数字技术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可能会催生新的风险,也可能给标准制定机构(SSBS)带来挑战。2016年计划在中国召开的G20峰会专门列入了"普惠金融"这一议题,重点关注数字技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本文介绍了各主要国际金融组织参与数字普惠金融监管标准制定的情况,综述了标准制定机构主题研究内容,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艳军  
我国P2P金融市场发生的资质风险、资金风险、经营风险、信用风险和破产风险等日益放大,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监管缺位。P2P金融作为普惠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监管体系的设计中,要保持开放的市场准入和金融创新。P2P金融本质仍属于金融,应以保障金融消费者利益,促进行业有效竞争和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文章借鉴英国和美国相应的监管制度,分析制定我国P2P金融行业监管体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卫晓锋  
数字技术以其成本低、覆盖广等优势推动我国普惠金融迅速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有效缓解了传统普惠金融存在的信用采集难、成本高等困难,降低了普惠金融推广中的部分风险。与此同时,数字技术也为普惠金融带来了新的风险,给普惠金融监管带来困难。目前国内外文献主要集中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针对数字技术下产生的风险和监管研究有待加强,实践中数字普惠金融监管框架仍需进一步完善。从数字普惠金融的基本内涵出发,系统梳理了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目前监管状况,并从数字技术和普惠金融结合的角度详细分析了存在的各种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基于数字普惠金融的历史发展,论证了监管的必要性,探索构建了相应的监管框架,提出了具体的监管措施。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梅琳  
This article pays great attention to explore statistical methods to analyze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regulation's effect. It forwards the methods that are explored in detail on base of Complexity Theory to evaluate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regulation's effect.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学庭  邢丞栋  孙自胜  
运用供求关系原理,设定计量模型,探讨中央银行金融监管行为对市场利率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短期内中央银行可以更好地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市场利率,但通过货币需求量改变市场利率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国桥  
从绩效的角度看,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存在很多问题,但是现行的金融监管审计却主要是真实合规性审计,远远不能满足绩效审计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和绩效评价的标准,从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和审计方式等层面提出适应我国金融监管绩效审计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国跃  杜征征  
金融监管治理,可以理解为狭义的公共治理或者公共治理在监管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如何更有效地进行金融监管治理,设计出一套比较合理且有效的制度安排?对此,国内外的研究者们提供了比较好的线索,体现为从监管经济学到监管治理再到金融监管治理的一个逻辑过程,这对于完善一国的监管治理,改善金融监管质量都是必不可少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江其务  
金融的脆弱性和金融资本的趋利性本质 ,市场交易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的客观存在 ,决定实施金融监管以维护金融安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发展与金融霸权相结合 ,加剧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 ,风险丛生 ,建立国际金融监管新制度 ,成为当前协调全球经济金融新秩序的重要主题。金融监管制度安排的出发和立足点 ,要服从和服务于金融创新 ,提高金融效率、维护金融安全。一个有效率的金融监管制度应该符合四条原则 ,才能正确处理金融监管中的七大关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瑞雪  闫正欣  
传统普惠金融强调弱势群体是其重点服务对象,而数字普惠金融不仅关注融资成本,同样也强调为普通大众提供更为便利的投资渠道。近些年来,以智能投顾为代表的数字化理财业务在我国呈现爆发式的增长态势。智能投顾和数字普惠金融具有较强的耦合性,是践行数字普惠金融的重要业态。然而,基于数字普惠金融的经济性、效率性、安全性、创新性等属性要求,目前我国亟待构建和完善智能投顾业务监管制度体系。本文提出应以促进数字普惠金融目标实现为方向,在市场准入机制、合格投资者制度、信息安全保障、算法治理等维度,对现行监管制度进行完善,以适应我国智能投顾市场发展需求,最终为实体经济赋能。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慧中  
文章通过分析美国金融监管中监管信息和效率之间的关系,指出有效监管的前提是监管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并对我国金融监管的信息共享机制进行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