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47)
- 2023(4958)
- 2022(3961)
- 2021(3725)
- 2020(3041)
- 2019(6960)
- 2018(6450)
- 2017(13042)
- 2016(6660)
- 2015(7419)
- 2014(7251)
- 2013(7052)
- 2012(6560)
- 2011(5809)
- 2010(6235)
- 2009(6123)
- 2008(5092)
- 2007(4417)
- 2006(3963)
- 2005(3823)
- 学科
- 融(26087)
- 金融(26087)
- 济(23846)
- 经济(23805)
- 银(22075)
- 银行(22071)
- 行(21550)
- 业(19174)
- 管理(16260)
- 企(16074)
- 企业(16074)
- 中国(15542)
- 中国金融(10944)
- 财(10492)
- 方法(9075)
- 制(9073)
- 数学(7785)
- 数学方法(7730)
- 务(7357)
- 财务(7342)
- 财务管理(7330)
- 企业财务(7097)
- 贸(7004)
- 贸易(6996)
- 地方(6960)
- 易(6919)
- 业经(6527)
- 农(6365)
- 体(5473)
- 理论(4932)
- 机构
- 大学(85430)
- 学院(84932)
- 济(40908)
- 经济(40084)
- 中国(31543)
- 管理(30125)
- 研究(29692)
- 理学(25133)
- 理学院(24892)
- 管理学(24661)
- 管理学院(24501)
- 财(22120)
- 京(17173)
- 财经(17160)
- 银(16763)
- 融(16650)
- 金融(16353)
- 中心(16307)
- 银行(16192)
- 经(15726)
- 行(15172)
- 经济学(14358)
- 所(13915)
- 人民(13435)
- 科学(13380)
- 财经大学(13167)
- 经济学院(13159)
- 国人(12418)
- 中国人(12354)
- 研究所(12313)
- 基金
- 项目(52051)
- 研究(42423)
- 科学(41321)
- 基金(38301)
- 家(31772)
- 国家(31477)
- 社会(28000)
- 科学基金(27226)
- 社会科(26801)
- 社会科学(26796)
- 基金项目(19506)
- 教育(19138)
- 省(19127)
- 编号(17281)
- 资助(16116)
- 划(16109)
- 成果(15453)
- 自然(14867)
- 自然科(14550)
- 自然科学(14547)
- 自然科学基金(14306)
- 部(12437)
- 性(12402)
- 国家社会(12155)
- 发(12105)
- 重点(11934)
- 课题(11917)
- 创(11746)
- 融(11416)
- 教育部(11414)
共检索到143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钟慧安
本文从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普惠金融发展在理念、组织体系、创新、扶持政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国外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国际经验 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明婉 杨静 张乐柱
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与国际相比差距很大,存在高投入低回报的现象。论文分别介绍了四种类型的国际普惠金融模式,即降低成本的差异化普惠模式、基于内生规则的组织化模式、以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为核心模式、政府参与的普惠信贷模式,然后根据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借鉴国外成功发展的经验,从交易费用的视角探讨我国普惠金融应如何发展的问题,为我国建立低交易费用的普惠金融供给制度提出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普惠金融 交易费用 国际经验 金融供给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巧莎 杨伟坤 杨京昊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能够缩小贫困差距,是农民脱贫的重要手段。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农村普惠金融指标体系能够有效测量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状况,在借鉴国内外比较流行的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村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巧莎 杨伟坤 杨京昊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能够缩小贫困差距,是农民脱贫的重要手段。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农村普惠金融指标体系能够有效测量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状况,在借鉴国内外比较流行的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村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曾繁荣
国家普惠金融战略(NFIS)是从国家层面系统地提出加快普惠金融发展的综合性公共政策。随着中国2015年11月9日审议通过《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以下简称《规划》),NFIS成为全球共同政策工具的特征日益明显。本文分析了普惠金融主要国际组织——普惠金融联盟(AFI)的成员国推动NFIS发展的最新实践,以期为推动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提供思路借鉴。
关键词:
国家普惠金融战略 现状 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焦瑾璞
普惠金融的含义和特点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也被称作"包容性金融",最早由联合国于2005年提出。普惠金融强调通过加强政策扶持和完善市场机制,使边远贫穷地区、小微企业和社会低收入人群能够获得价格合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20世纪90年代起,国际上一些学者开始研究"金融排斥"(Financial Exclusion)问题。此后,陆续关注"普惠金融"问题,但仅重点关注正规银行体系(有时也包括保险体系)为弱势、低收入群体提供成本可负担的存款、贷款、汇款(有时也包括保险)等服务,较少涉及资本市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匡亚斌 郭燕芸
普惠金融的概念最早是2005年联合国在宣传小额信贷年时提出的,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努力下,普惠金融已逐渐成为一套牵涉金融结构调整和金融体制变革等重大问题的发展战略和操作理念。各国推进普惠金融发展上进程不一,本文选取较为成熟的两个国家——墨西哥和菲律宾,对其推进普惠金融采取的主要措施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我国推进普惠金融提供借鉴。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金焱 孟庆平
非正规金融在亚非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以其多种表现形式、融资效率和有效的作用机制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史上曾经存续几千年的非正规金融活动在我国的广大地区,特别是在正规金融供给严重不足的农村地区再度兴起和活跃起来,但我国的非正规金融活动一直处于无合法身份和无政策依据的状态中。为此,借鉴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建立适当的非正规金融政策安排十分必要。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非正规金融 政策取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卜强
2009年8月银监会正式批准筹建首批消费金融公司。这类公司是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无抵押、无担保消费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前期试点的消费金融公司不能经营"车贷"和"房贷",且贷款利率在4倍于银行利率的范围内,根据借款人的风险承受力灵活商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思今
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两级多元银行监管体制。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有权对银行进行监管,同时有多个机构或部门实施监管职责,美国是这一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傅德汉
农地金融是农村土地金融的简称,它是指农业土地经营者以所承包农地的经营权作为抵押向金融机构融资的资金融通形式。农地金融旨在为农业提供中长贷款的资金融通形式,以解决农户的资金缺口,实现农业收入的持续增长,是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受农村土地资产非资本化的约束,"三农"领域资金短缺、特别是信贷支持不足问题十分突出。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更好地实现农业现代化,我们可以借鉴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做法,创新农地金融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信贷市场农民贷款难和银行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桂虎
引读:自本轮金融危机以来,很多金融杠杆率较高的国家掀起了金融去杠杆的浪潮。根据雷·达里奥的理论,金融去杠杆可以分为"丑陋的通货紧缩去杠杆""漂亮的去杠杆"和"丑陋的通货膨胀去杠杆"三种类型。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与类型自从20世纪初欧文·费雪提出"利息理论"以来,传统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就把利率视为经济中最重要的变量。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人们才逐渐意识到,杠杆率是衡量系统性风险的更重要的指标,也是影响经济周期运行的核心要素之一。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星焱
自2005年联合国发起倡导后,普惠金融已经成为各国学界和政界高度关注的新兴重要领域。本文从金融创新、经济效应、发展困境和实现过程中的政府作用等方面,对普惠金融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综述,以展示最新的研究动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普惠金融中有待深入研究的四大领域——理论框架构建、正规金融有效参与、不同制度条件下的政府作用、小微金融机构商业可持续与减贫目标的兼容性,并进一步提出了对中国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
普惠金融 经济效应 发展困境 政府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作功 王佐发 王军辉
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大中小微企业之间金融服务的不公平一直制约经济发展的活力,构建普惠金融法律体系是消除金融服务不公的重要保障。作为法治体系比较健全的发达国家,美国建立了以《社区再投资法》《公平信用报告法》《联邦存款保险法》为核心的普惠金融法律体系,并且得到了切实的执行,这为推动美国公平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美国普惠金融的法律实践对于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发展普惠金融具有较大的借鉴启示意义。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法律体系 美国实践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蓝虹 穆争社
普惠金融发展的目标是消解金融排斥,向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通过回顾分析普惠金融的发展实践,我们认识到发展普惠金融应坚持商业化可持续发展原则,激励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符合弱势群体金融需求、成本适度的金融产品,以营造普惠金融发展的持续动力,实现互利共赢,才能推动普惠金融大发展。普惠金融不是无条件向所有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而是有服务边界的。
关键词:
金融排斥 弱势群体 小额信贷 国家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