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15)
- 2023(6004)
- 2022(4766)
- 2021(4419)
- 2020(3676)
- 2019(8239)
- 2018(7614)
- 2017(15444)
- 2016(7847)
- 2015(8337)
- 2014(8475)
- 2013(8388)
- 2012(7620)
- 2011(6826)
- 2010(7126)
- 2009(7096)
- 2008(6163)
- 2007(5517)
- 2006(4991)
- 2005(4833)
- 学科
- 济(29902)
- 经济(29871)
- 银(26141)
- 银行(26135)
- 融(25832)
- 金融(25832)
- 行(25067)
- 业(24681)
- 管理(21267)
- 企(20876)
- 企业(20876)
- 中国(15754)
- 制(13283)
- 方法(13027)
- 数学(11500)
- 财(11417)
- 数学方法(11403)
- 中国金融(11098)
- 务(8637)
- 财务(8621)
- 财务管理(8609)
- 企业财务(8362)
- 地方(8036)
- 业经(7864)
- 农(7590)
- 度(7281)
- 制度(7277)
- 业务(7074)
- 体(6665)
- 银行制(6342)
- 机构
- 学院(107230)
- 大学(106558)
- 济(46542)
- 经济(45464)
- 管理(38715)
- 中国(37862)
- 研究(36012)
- 理学(32762)
- 理学院(32429)
- 管理学(31904)
- 管理学院(31721)
- 财(25086)
- 京(21874)
- 银(21410)
- 银行(20689)
- 科学(20623)
- 财经(20024)
- 行(19425)
- 中心(19343)
- 融(18841)
- 农(18685)
- 金融(18521)
- 经(18259)
- 所(17997)
- 研究所(16346)
- 经济学(16080)
- 江(15919)
- 财经大学(15336)
- 农业(14682)
- 经济学院(14660)
- 基金
- 项目(70147)
- 科学(55414)
- 基金(52287)
- 研究(50224)
- 家(45526)
- 国家(45151)
- 科学基金(38916)
- 社会(33081)
- 社会科(31672)
- 社会科学(31662)
- 省(27344)
- 基金项目(27228)
- 自然(24931)
- 自然科(24411)
- 自然科学(24405)
- 自然科学基金(24005)
- 划(22646)
- 教育(22378)
- 资助(21974)
- 编号(19006)
- 重点(16080)
- 部(15526)
- 成果(15519)
- 创(15468)
- 发(15458)
- 性(15403)
- 创新(14491)
- 国家社会(14229)
- 科研(13627)
- 教育部(13567)
共检索到1698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建华
自2005年联合国和世界银行提出"普惠金融"的概念以来,国际上日益关注和重视普惠金融的发展。从我国的实践来看,基本形成了涵盖三农、中小微、就业、助学、扶贫等领域的立体式普惠金融体系。尽管如此,普惠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未能根本解决,偏远地区基础金融服务仍然较为薄弱,弱势群体获得金融资源的占比仍然较低。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涉及制度、机制、管理等多个方面,但归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建华
自2005年联合国和世界银行提出"普惠金融"的概念以来,国际上日益关注和重视普惠金融的发展。从我国的实践来看,基本形成了涵盖三农、中小微、就业、助学、扶贫等领域的立体式普惠金融体系。尽管如此,普惠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未能根本解决,偏远地区基础金融服务仍然较为薄弱,弱势群体获得金融资源的占比仍然较低。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涉及制度、机制、管理等多个方面,但归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江涛
普惠金融同时具有共享性和商业可持续性双重特征,在传统金融体制下,制约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瓶颈是商业可持续性。互联网金融具有普惠金融和微金融的属性,能够实现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向"弱势群体"或草根阶层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的目标。互联网金融有望为中国普惠金融创造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然而在鼓励和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同时也要对P2P等互联网金融业务加强监管,实现风险可控基础上的业务创新。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商业可持续性 互联网金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江涛
普惠金融同时具有共享性和商业可持续性双重特征,在传统金融体制下,制约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瓶颈是商业可持续性。互联网金融具有普惠金融和微金融的属性,能够实现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向"弱势群体"或草根阶层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的目标。互联网金融有望为中国普惠金融创造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然而在鼓励和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同时也要对P2P等互联网金融业务加强监管,实现风险可控基础上的业务创新。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商业可持续性 互联网金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姚世新
本文尝试对浙江农信已开展的普惠金融实践做系统的梳理、总结与评价,并运用实证分析对浙江农信在未来持续开展普惠金融实践的可能性作进一步的评估与判断。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浙江农信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邓家顺
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仍然偏低,金融服务供给存在结构性失衡。以宜州市为例,近年来,辖内国有商业银行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几乎完全撤销其所有的乡镇机构,仅农行保留有德胜、怀远两个乡镇网点,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在乡镇无机构;农业发展银行近年来虽然承担了农业产业化信贷、农业和农村一些中长期信贷业务,但所占比重极为有限,且一般不向涉农企业和农户贷款,服务三农能力有限。相反,通过农村金融改革,在普惠金融的理念指导下,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和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杜晓山
中央的三个一号文件对农村建立的金融体系有清晰的描述。我们的农村金融体系应该是适应和满足农村多层次的金融需求,功能完备,分工合理,产权清晰,管理科学,监管有效,竞争适度,优势互补,可持续发展的普惠性的完整的金融体系。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普惠性金融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齐红倩 张佳馨
解决多维相对贫困问题并降低贫困脆弱性是保证我国减贫成果可持续的关键。本文使用2015—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构建村庄层面的农村普惠金融指数、农村多维相对贫困指数和贫困脆弱性指标,使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农村普惠金融对多维相对贫困与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现阶段影响农村家庭轻度和深度多维相对贫困的重要非经济因素是农民信息获取劣势和受教育程度不足,且深度贫困脆弱性家庭占比居高不下是造成未来农村脱贫人口返贫的主要风险;虽然我国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存在区域非均衡性,但整体上农村普惠金融能有效缓解农村家庭的多维相对贫困和轻度贫困脆弱性,而对深度贫困脆弱性的减缓尚需结合其他手段;降低农村家庭面临的信贷约束,是农村普惠金融促进其摆脱多维相对贫困并降低贫困脆弱性的重要渠道。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许锡龙
破解"三农"难题,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服务"三农",难点在于农户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性。本文以农业银行甘肃省分行为例,研究大型商业银行开展农户金融服务问题,旨在进一步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淑芳 彭馨漫
现阶段世界上大多数微型金融机构(MFIs)没有实现可持续发展,仍然依赖捐赠资金或补贴维持日常运营需要。影响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性的因素很复杂,我们在对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的基础上,采用2001—2011年间76个国家的218家MFIs的面板数据,分别从机构的财务绩效、具体性质和其所处的宏观环境层面,系统、深入地实证分析了MFIs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样本机构七个财务绩效维度的变量与其经营可持续性(OSS)呈显著的相关性;在机构的具体性质层面,受监管的MFIs可持续性更强;在机构所处的宏观环境层面,GDP年增长率较高的国家的MFIs可持续性更高,地区整体经济自由度和产权登记...
关键词:
微型金融机构 可持续性 影响因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金成晓 李梦嘉
尽管财政状况在金融危机中极易受到破坏,但关于金融周期对我国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仍然缺乏实证研究。鉴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金融周期的特征,以及非对称的宏观经济效应。然后在引入金融中性产出缺口概念的基础上,对财政余额进行金融周期调整,以分析金融周期对我国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金融周期呈现明显的非对称特征;在金融萧条阶段,金融周期调整后的财政余额大于传统的经济周期调整后的财政余额,基于金融中性产出缺口及其对应的潜在产出调整的财政余额,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金融周期对准确判断财政可持续性的干扰。鉴于金融因素对我国财政状况的影响,为保证我国财政可持续性,既需建立跨年度预算与中期规划,也需要宏观审慎政策的配合。
关键词:
金融中性产出缺口 金融周期 财政可持续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正
采用我国2004-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计量检验金融生态、信贷资金配置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信贷资金配置的期限结构来看,短期信贷资金配置不利于改善财政可持续性,长期信贷资金配置、票据融资有利于财政可持续性的提高。从信贷资金配置种类的结构来看,房地产业信贷资金配置对改善财政可持续性具有正向影响,建筑业信贷资金配置对财政可持续性影响不大。
关键词:
金融生态 信贷资金 财政可持续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正
采用我国2004-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计量检验金融生态、信贷资金配置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信贷资金配置的期限结构来看,短期信贷资金配置不利于改善财政可持续性,长期信贷资金配置、票据融资有利于财政可持续性的提高。从信贷资金配置种类的结构来看,房地产业信贷资金配置对改善财政可持续性具有正向影响,建筑业信贷资金配置对财政可持续性影响不大。
关键词:
金融生态 信贷资金 财政可持续性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黄贤环 王翠
基于我国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趋势以及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背景,从企业盈余可持续性的微观视角,选取2008—2018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采用线性一阶自回归模型实证检验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盈余可持续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脱离实业、从事偏离主业的影子银行业务降低了其盈余可持续性;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通过挤出主业投资和提升财务风险而降低了盈余可持续性。进一步研究发现,良好的内部控制、较高的媒体关注和分析师关注以及高质量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能够抑制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对其盈余可持续性水平的负面作用。所得结论能够丰富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和盈余可持续性的相关理论研究,并为我国"防风险"任务的完成和非金融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军民
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无论是宏观导向,还是商业驱动,中小银行深化普惠金融服务已成共识。如何打造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模式值得深思。数字普惠金融是中小银行深化服务、创新业务的重要手段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县域、乡镇经济成为升级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关键领域,小微、三农等群体成为刺激消费和投资端的重要着力点。对于中小银行而言,小微客户是其发展的基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