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01)
2023(5915)
2022(4711)
2021(4356)
2020(3508)
2019(7804)
2018(7388)
2017(13914)
2016(7417)
2015(7976)
2014(7835)
2013(7645)
2012(7015)
2011(6404)
2010(6941)
2009(6832)
2008(5865)
2007(5201)
2006(4834)
2005(4410)
作者
(21816)
(17931)
(17810)
(16959)
(11319)
(8528)
(7969)
(7048)
(6661)
(6417)
(6301)
(6077)
(5756)
(5733)
(5708)
(5642)
(5263)
(5185)
(5076)
(4984)
(4573)
(4452)
(4351)
(4173)
(4150)
(4091)
(4036)
(3779)
(3688)
(3664)
学科
(26685)
经济(26656)
(24783)
金融(24782)
(21596)
银行(21578)
(21048)
管理(20863)
(19530)
(16141)
企业(16141)
中国(15534)
中国金融(10908)
方法(9625)
(9213)
环境(8965)
地方(8944)
(8783)
(8707)
数学(8356)
数学方法(8154)
(7736)
业经(7503)
(6603)
财务(6572)
财务管理(6564)
企业财务(6308)
农业(6293)
生态(5695)
理论(5588)
机构
学院(103501)
大学(102334)
(41113)
经济(40159)
研究(37609)
管理(35409)
中国(35064)
理学(30092)
理学院(29698)
管理学(28990)
管理学院(28837)
科学(23896)
(21427)
(21006)
(19382)
(19343)
中心(19073)
研究所(17869)
财经(16649)
(15790)
业大(15646)
(15500)
(15150)
(15040)
农业(15038)
银行(14965)
金融(14873)
(14090)
(14054)
师范(13889)
基金
项目(70331)
科学(55019)
基金(51020)
研究(50491)
(45208)
国家(44851)
科学基金(37784)
社会(32240)
社会科(30710)
社会科学(30698)
(28246)
基金项目(26824)
自然(24142)
(23727)
自然科(23471)
自然科学(23463)
自然科学基金(23038)
教育(22017)
资助(20803)
编号(19538)
重点(16701)
(16380)
成果(16164)
(15088)
(14688)
创新(14191)
课题(14080)
国家社会(13713)
科研(13471)
计划(13305)
期刊
(45320)
经济(45320)
研究(30751)
(26829)
金融(26829)
中国(20120)
学报(18171)
(18087)
科学(16144)
(15363)
大学(13513)
学学(13018)
管理(12039)
农业(11529)
教育(8874)
财经(8063)
业经(7179)
技术(7063)
(6827)
经济研究(6704)
资源(5785)
(5681)
(5660)
问题(5426)
理论(5357)
实践(4879)
(4879)
业大(4700)
中国金融(4657)
科技(4628)
共检索到160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孟飞  
金融服务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已广为接受,但对改善贫困的意义还不为人们所熟知。为弱势群体、弱势产业和弱势地区提供金融服务,即普惠金融,在促进贫困群体和地区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我国普惠金融生态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受到金融服务设施缺乏、供给能力薄弱、激励机制不足和法律制度缺失等因素限制。优化普惠金融生态的路径主要有市场准入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监管制度创新等几个方面。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曹志鹏  刘刚  
普惠金融作为一种新的金融理念、新的金融实践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发展。然而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相对滞后,普惠金融发展不平衡,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二元化"现象,普惠金融生态亟待改善。本文在分析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实践、我国普惠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实现我国普惠金融的具体实现路径,并深入分析我国普惠金融生态环境构成要素及普惠金融生态要素的内部耦合机制,最后提出优化我国普惠金融生态系统的具体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普惠金融是由联合国在"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的概念。相对与传统金融所倡导的"二八定律",即20%的客户创造80%的利润,普惠金融最大的突破,是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主要为富人服务的传统理念,使得弱势客户也可得到平等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普惠金融是由联合国在"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的概念。相对与传统金融所倡导的"二八定律",即20%的客户创造80%的利润,普惠金融最大的突破,是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主要为富人服务的传统理念,使得弱势客户也可得到平等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天天  滕子丰  
本文利用2011~2018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以及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编制的创新创业指数,探究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要表现为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中的数字保险业务通过劳动要素跨部门的合理分配,促进产业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数字支付业务通过服务业产业技术要素的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迈进;货币基金业务通过加快小微服务业企业间资本要素流动,加速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推动升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国祥  
富民银行以普惠金融为自身定位,将为中小企业、三农搭建起资金平台、咨询平台、技术平台、企业联合学院平台、营销推广平台重庆富民银行(以下简称"富民银行")是我国中西部第一家开业的民营银行,也是民营银行群体中唯一一家由普惠金融集团牵头设立的,其主发起人已在普惠金融领域埋首深耕十三年。富民银行与其主发起人一脉相承,以普惠金融为自身定位,以打造普惠金融的中国样本为宏伟愿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晓春  
普惠金融这个概念距2005年联合国在"小额信贷年"活动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已有12个年头。但即便过了这么多年,各国政府还在大力推进,金融业仍在热烈讨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普惠金融仍存在不完善之处,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对商业银行而言,实施普惠金融必须具备商业可持续性,这也是由普惠金融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小微企业是普惠金融的服务重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晓灵  
让信用成为财富是普惠金融的根基。金融就是经营信用的,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有尊严地、及时地获得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其基础就在于信用什么样的金融是好金融呢?我认为,好金融就是让信用成为财富、让金融成为给人们带来改变命运机会的金融。也就是说,这个金融制度能够让信用变成财富,能够给每一个人带来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这就是普惠金融的理念。普惠金融的定义与内涵普惠金融的定义与内涵,在大家的认识中有不同的含义。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理念是在2005年,那一年是世界银行的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华桂宏  费凯怡  成春林  
金融结构演化逐渐体现出阶段性、区域性和优化后的扶贫效应,这也是与普惠金融发展契合的关联所在。金融结构优化与发展普惠金融相结合,从弱势地区、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的视角分析金融结构的优化,既能扩展原有的金融结构变迁理论,也能从金融结构优化的角度落实普惠金融的实现,有利于在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改善民生福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浩鸿  
自2005年联合国首次提出"普惠金融"概念之后,普惠金融受到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大力推广。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普惠金融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普遍共识和金融实践。本文分别从供给端和需求端视角,着重研究并探索构建县域普惠金融发展的有效路径,以期促进我国贫困地区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发展县域普惠金融的主要路径县域普惠金融发展供给端路径选择一是大数据+组织普惠。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促使各类金融机构参与普惠金融并提供多种有效金融服务。就县域普惠金融供给端而言,需从微观、中观、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继强  李婷  张兴焱  牟思蓓  
文章基于我国2011—2019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空间效应和区域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影响,并且科技创新是其中的不完全中介,三者之间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区三者之间的交互影响是正向的,但对非本地区却呈现抑制作用,产生虹吸效应;以上影响机制具有明显的异质性,东部和西部地区三者之间相互关系与整体基本一致,且影响效应更强,但无论是否考虑中介效应,中部地区的影响均不明显。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谢获宝  敬卓尔  惠丽丽  
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数字普惠金融引发了我国金融业的巨大变革,对企业融资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选取2011-2020年深交所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和中小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加快了中小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该效应主要体现在杠杆不足的企业中;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和减少短贷长投行为,加快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金融错配程度较高、高管有金融背景、处于传统金融发展程度较高和金融监管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在资本结构调整方面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上述结论为评估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带来的经济影响增添了新的证据,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促进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谭蓉娟  卢祺源  
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2011—2018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层面面板数据,以数字普惠金融自身作为门槛变量,采用门槛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及其各维度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随着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变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也会不同。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的提升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门槛效应。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和系数乘积法发现技术创新在数字普惠金融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间的中介效应,提升技术创新产出和技术创新效率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浩宇  
本文基于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可行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1)普惠金融总指数、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和普惠金融使用深度均对可行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对农户的可行能力提高最大,而普惠金融使用深度则较小;(2)普惠金融对可行能力的提升在不同地区间存在差异化影响,在东部地区普惠金融对农户的可行能力影响最为显著,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效果最小;(3)普惠金融总指数、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和普惠金融使用深度均对个人年收入和医疗消费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覆盖广度对农户个人年收入和医疗消费的提升程度最高,而使用深度则较低;(4)普惠金融总指数、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和普惠金融使用深度均对工作经历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应积极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进一步扩大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提高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满足区域间对普惠金融的差异化需求,从而提高农户的可行能力,并持续追踪和评估普惠金融对农户可行能力提升的效果,以更好实现我国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邹玉友   丛亿   韩苗   高玉娟   田国双  
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影响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对推进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高水平耕地保护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2011—2021年东北黑土区2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EBM模型测算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和偏微分分解法揭示数字普惠金融对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东北黑土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持续提高,而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则呈现“W”型变化波动上升,区域间差异显著;数字普惠金融对本地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提升具有直接影响,呈现出“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同时对邻地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呈现“U”型的非线性关系;三江平原区和长白山-辽东丘陵区与东北黑土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对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影响效应方向一致。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夯实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基础、缩小区域数字普惠金融差距、合理规避数字普惠金融虹吸效应等政策建议,以促进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与黑土地有效保护协同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