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43)
2023(4383)
2022(3396)
2021(3114)
2020(2447)
2019(5605)
2018(5171)
2017(10194)
2016(4926)
2015(5371)
2014(5424)
2013(5249)
2012(4783)
2011(4338)
2010(4731)
2009(5007)
2008(3958)
2007(3578)
2006(3291)
2005(3210)
作者
(12988)
(10658)
(10408)
(10085)
(6735)
(5048)
(4807)
(4245)
(3968)
(3812)
(3571)
(3553)
(3511)
(3339)
(3295)
(3198)
(3100)
(3057)
(2991)
(2738)
(2714)
(2577)
(2501)
(2444)
(2437)
(2310)
(2299)
(2165)
(2156)
(2127)
学科
(24485)
金融(24485)
(21178)
银行(21178)
(20887)
经济(20861)
(20675)
(16269)
(14931)
企业(14931)
中国(14408)
管理(14338)
中国金融(10852)
(8457)
方法(8056)
(8053)
业经(6455)
(6301)
财务(6288)
财务管理(6282)
数学(6238)
数学方法(6184)
理论(6162)
地方(6134)
企业财务(6100)
(4965)
(4906)
事业(4371)
体制(4306)
(4237)
机构
大学(69870)
学院(69733)
(32890)
经济(32179)
管理(25446)
中国(25158)
研究(21923)
理学(21525)
理学院(21349)
管理学(21076)
管理学院(20964)
(18083)
(14511)
(14387)
财经(14261)
金融(14125)
银行(14056)
(13921)
(13191)
(12934)
中心(12491)
经济学(12101)
人民(11725)
经济学院(10934)
财经大学(10904)
国人(10783)
中国人(10736)
中国人民(10668)
科学(10352)
(9935)
基金
项目(41993)
研究(33659)
科学(33566)
基金(31035)
(25575)
国家(25319)
社会(22774)
科学基金(22410)
社会科(21737)
社会科学(21734)
(16193)
基金项目(15793)
教育(15057)
编号(13701)
(12989)
资助(12804)
自然(12350)
自然科(12078)
自然科学(12076)
自然科学基金(11883)
成果(11845)
(10368)
国家社会(9725)
重点(9664)
(9656)
(9637)
(9621)
(9477)
课题(9426)
项目编号(9065)
期刊
(34690)
经济(34690)
(25441)
金融(25441)
研究(24805)
(14423)
中国(13535)
管理(9591)
财经(7825)
学报(7631)
科学(7259)
(7201)
教育(7009)
(6701)
大学(6417)
学学(6094)
经济研究(5910)
技术(4827)
理论(4632)
业经(4577)
中国金融(4511)
问题(4185)
实践(4139)
(4139)
农业(3711)
国际(3615)
(3539)
财会(3396)
现代(3189)
商业(3018)
共检索到113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钧  李冠青  
普惠金融根源深远、历史悠久,近半个世纪得到了长足的实践发展,在引导金融资源配置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相对于丰富的探索实践,普惠金融理论体系尚未系统建立,缺少从基础性、抽象性、战略性高度对普惠金融的认识和解读。本文对普惠金融的基本思想和基础理论进行了系统溯源,在理论层面勾勒出一套普惠金融的基本研究框架,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撑。文章提炼出普惠金融具有金融平权、价格合适、供给多元、渠道畅通、商业可行、合规安全六方面本质特征,覆盖十方面行动范围,从宏观、微观、哲学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角剖析其理论根基,解释了普惠金融体系无法自然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包容性金融的解决之道,解析了其蕴含的大同、和谐、公平、共享的普世价值体系,提出建设普惠共享的金融体系必须遵循、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规范、引导资本健康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普惠金融是由联合国在"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的概念。相对与传统金融所倡导的"二八定律",即20%的客户创造80%的利润,普惠金融最大的突破,是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主要为富人服务的传统理念,使得弱势客户也可得到平等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普惠金融是由联合国在"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的概念。相对与传统金融所倡导的"二八定律",即20%的客户创造80%的利润,普惠金融最大的突破,是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主要为富人服务的传统理念,使得弱势客户也可得到平等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通禄  郑长德  
近年来,普惠金融作为发展经济学的一个新概念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本文介绍了普惠金融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以及对社会公平、贫困问题的影响和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并展望了普惠金融未来的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晓春  
普惠金融这个概念距2005年联合国在"小额信贷年"活动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已有12个年头。但即便过了这么多年,各国政府还在大力推进,金融业仍在热烈讨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普惠金融仍存在不完善之处,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对商业银行而言,实施普惠金融必须具备商业可持续性,这也是由普惠金融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小微企业是普惠金融的服务重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晓灵  
让信用成为财富是普惠金融的根基。金融就是经营信用的,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有尊严地、及时地获得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其基础就在于信用什么样的金融是好金融呢?我认为,好金融就是让信用成为财富、让金融成为给人们带来改变命运机会的金融。也就是说,这个金融制度能够让信用变成财富,能够给每一个人带来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这就是普惠金融的理念。普惠金融的定义与内涵普惠金融的定义与内涵,在大家的认识中有不同的含义。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理念是在2005年,那一年是世界银行的国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飞  周飞  
随着居民碳排放量的增加,推动公众参与碳减排、形成全社会绿色生活方式,对实现“3060”目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全国多地政府、企业和银行纷纷“试水”个人碳账户,对个人碳普惠的探索持续深入。从主导力量看,个人碳普惠可分为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和银行主导型;从激励方式看,低碳行为主要有商业激励、政策激励和交易激励三种模式;从实践领域看,碳普惠主要集中在出行、生活、消费、公益等领域。个人碳普惠的理论根源是20世纪末英国提出的个人碳交易设想,其核心在于通过个人碳配额实现全社会整体碳排放量下降,但强制性的个人碳约束实践在欧洲并未收到预期效果,越来越多的个人碳政策开始由碳排放约束转向碳减排激励。目前,我国个人碳普惠发展面临顶层设计缺失、碳普惠市场机制不畅、理论研究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个人碳减排的价值实现。下一步需要在完善碳普惠制度建设、统一碳普惠平台、优化碳普惠激励及核算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孟亮  彭雅婷  
普惠金融提倡各种金融机构共同参与,为所有人群提供合理而全面的金融服务;金融扶贫利用市场化手段推进扶贫,着重提高被扶贫对象的主观能动性,是我国未来连片特困地区扶贫的重要方式。两者之间在理论和现实层面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我国金融扶贫实践与普惠金融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文章研究普惠金融与金融扶贫的内在联系,通过借鉴国外普惠视角下金融扶贫的发展经验,根据我国金融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金融扶贫工作的开展提出发挥市场导向作用、注重政府在金融扶贫中的导向作用、加强信贷产品创新、加强农村金融法制、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等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丁杰  
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然而其发展始终受限于我国原有的金融业格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为构建我国普惠金融体系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首先对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的内在耦合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梳理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与普惠金融相悖的现象,如目标偏移、金融排斥、成本高企等;最终提出需要从大数据的利用、金融创新、边界界定等方面引导互联网金融走向普惠金融之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则祥  杨雯  
自从普惠金融概念出现以后,一直把其作为解决贫困问题的一种机制。我国也把发展普惠金融当作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表明普惠金融与金融扶贫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应做深入理论分析。普惠金融不是一种具体金融形式,而是一种较为抽象的金融发展"理念"或"愿景",是一种能够造福全体人民的高级化博爱金融,具有鲜明特点与核心理念;金融扶贫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普惠金融与金融扶贫之间存在耦合性,表现在价值理念、使命宗旨、内在机制、目标绩效等方面的相关性、趋同性及其实现共同目标的相互作用状况。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焦瑾璞  
普惠金融的含义和特点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也被称作"包容性金融",最早由联合国于2005年提出。普惠金融强调通过加强政策扶持和完善市场机制,使边远贫穷地区、小微企业和社会低收入人群能够获得价格合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20世纪90年代起,国际上一些学者开始研究"金融排斥"(Financial Exclusion)问题。此后,陆续关注"普惠金融"问题,但仅重点关注正规银行体系(有时也包括保险体系)为弱势、低收入群体提供成本可负担的存款、贷款、汇款(有时也包括保险)等服务,较少涉及资本市场。
[期刊] 征信  [作者] 曾康霖  
普惠的核心是公平、正义。普惠的存在是为了消除人生差异、社会和谐共处,不使弱势群体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普惠这种制度安排需要把握两大问题:普惠的覆盖面和普惠实施过程中要消除的障碍。普惠金融是普惠制度在金融领域的具体化,也是实现普惠制度的重要途径。中国式的普惠金融的突出特点是:组织结构层次分明,运作机制点面结合,实现目标精准扶贫。目前,建立和发展普惠金融的时代背景已经发生变化,普惠金融本身的功能正在发生变化,普惠金融的作用面涉及全球,普惠金融的普惠也将逐步深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单强  
近年来,福建省充分利用依山伴海的地理优势,将优势自然资源转化为金融资源,大力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尤其地处闽东地区的宁德市对发展普惠金融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积极成效。普惠金融的宁德实践:"1+N"模式宁德市在全辖大力推进以"民富农村可持续发展中心"(下简称"民富中心")为核心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平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汤敏  
如果要更好地推行普惠式金融,第一,我们可能需要新的机构。我们过去从国外学来的,或者在国际上通行的金融机构不是为普惠式金融设计的,我们需要新的机构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普惠式金融的服务。这个新的机构可以类似于我们过去的合作社。这种合作社是自愿组成的,但是全方位的,其中核心在于信用合作社,信用合作社能起到非常关键或者非常核心、凝聚力的作用。现在社科院正在湖北恩施一个贫困地区
[期刊] 征信  [作者] 曾康霖  
普惠的核心是公平、正义。普惠的存在是为了消除人生差异、社会和谐共处,不使弱势群体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普惠这种制度安排需要把握两大问题:普惠的覆盖面和普惠实施过程中要消除的障碍。普惠金融是普惠制度在金融领域的具体化,也是实现普惠制度的重要途径。中国式的普惠金融的突出特点是:组织结构层次分明,运作机制点面结合,实现目标精准扶贫。目前,建立和发展普惠金融的时代背景已经发生变化,普惠金融本身的功能正在发生变化,普惠金融的作用面涉及全球,普惠金融的普惠也将逐步深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