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34)
2023(7430)
2022(6124)
2021(5765)
2020(4692)
2019(10561)
2018(10373)
2017(19764)
2016(10232)
2015(11366)
2014(11212)
2013(11108)
2012(10273)
2011(9450)
2010(9980)
2009(10005)
2008(8799)
2007(7995)
2006(7504)
2005(7013)
作者
(29215)
(23802)
(23784)
(22750)
(14814)
(11231)
(10860)
(9023)
(8966)
(8421)
(8035)
(7830)
(7534)
(7531)
(7288)
(7087)
(6968)
(6898)
(6823)
(6765)
(6011)
(5745)
(5686)
(5577)
(5500)
(5242)
(5196)
(5154)
(4795)
(4626)
学科
(40164)
经济(40131)
管理(32477)
(28398)
(25623)
金融(25623)
(23817)
银行(23809)
(23192)
(22606)
企业(22606)
中国(21509)
方法(16009)
环境(15400)
数学(14308)
数学方法(14156)
(13463)
(12920)
(12534)
中国金融(11162)
地方(10259)
业经(9922)
(8981)
贸易(8969)
(8850)
(8649)
财务(8617)
财务管理(8604)
(8510)
企业财务(8224)
机构
学院(149103)
大学(147148)
(65203)
经济(63766)
管理(54429)
研究(49095)
中国(46277)
理学(45804)
理学院(45360)
管理学(44759)
管理学院(44519)
(34436)
(30719)
科学(27296)
财经(26901)
中心(24449)
(24221)
(23966)
经济学(21436)
研究所(21401)
(21397)
北京(20338)
(20061)
财经大学(19985)
(19676)
经济学院(19595)
金融(19306)
(19060)
(18636)
(18380)
基金
项目(91229)
科学(71071)
研究(70238)
基金(65402)
(55635)
国家(55166)
科学基金(46803)
社会(45724)
社会科(43518)
社会科学(43503)
(35781)
基金项目(34161)
教育(30572)
(29498)
编号(28835)
自然(27280)
资助(26797)
自然科(26425)
自然科学(26418)
自然科学基金(25899)
成果(23904)
(21344)
重点(20776)
(20092)
课题(19710)
(19305)
国家社会(19262)
(18318)
(18192)
创新(18097)
期刊
(73296)
经济(73296)
研究(47874)
(32574)
金融(32574)
中国(27658)
(24871)
管理(19669)
学报(18690)
(18212)
科学(17377)
大学(14722)
学学(13974)
财经(13324)
教育(12728)
业经(12538)
经济研究(12031)
农业(11622)
(11389)
技术(11089)
问题(10072)
理论(9156)
(8798)
实践(8309)
(8309)
国际(8037)
商业(7485)
现代(7030)
资源(6719)
技术经济(6669)
共检索到2335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曹志鹏  刘刚  
普惠金融作为一种新的金融理念、新的金融实践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发展。然而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相对滞后,普惠金融发展不平衡,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二元化"现象,普惠金融生态亟待改善。本文在分析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实践、我国普惠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实现我国普惠金融的具体实现路径,并深入分析我国普惠金融生态环境构成要素及普惠金融生态要素的内部耦合机制,最后提出优化我国普惠金融生态系统的具体路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孟飞  
金融服务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已广为接受,但对改善贫困的意义还不为人们所熟知。为弱势群体、弱势产业和弱势地区提供金融服务,即普惠金融,在促进贫困群体和地区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我国普惠金融生态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受到金融服务设施缺乏、供给能力薄弱、激励机制不足和法律制度缺失等因素限制。优化普惠金融生态的路径主要有市场准入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监管制度创新等几个方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冬梅  
后危机时代,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文章从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出发,探讨了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相关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宇露  
本文认为,现有研究在金融生态和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金融生态环境的构成、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及改善建议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探讨,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明确研究对象、拓宽研究视野、深化研究内容。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任亚军  
当前,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不尽人意,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大量存在,金融业发展的法律环境、诚信环境、企业制度、行政制度都亟待改进和完善,如何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优化金融生态,对促进金融经济的和谐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红莲  邓超  
近年来,我国中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金融发展速度滞后、经济外向度不高、政策性溢出严重、法制环境不健全、信用环境缺失等造成了中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失谐。因此,构建和谐的金融生态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完善金融生态法制体系、优化金融信用环境、加快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等,对优化中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实现中部经济与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至关重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易寿生  
本文从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出发,分析了江西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成效,并重点就如何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材林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推动"三农"健康可持续发展,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吉林是农业大省,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当前正处于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时期和关键节点。对吉林省而言,扩大消费需求的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彬  杨振中  
当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缺乏政府全面的服务能力,农村信用环境不完善,农村金融服务质量整体不高,缺乏农村金融的有效供给。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需要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优化信用环境,优化经济环境,加强制度设计和政策配套管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红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着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不容乐观,削弱了资金投放能力;金融机构优质客户少,信贷有效需求不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且逃废债现象严重;司法维权不到位,金融资产防范失保障;社会信用意识淡薄,信用支撑严重缺失;中介服务有失公平且收费高,乡镇企业和金融机构难堪重负等六大主要问题。因此,应从重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征信体系,建立有效担保机制;加强合作,实现银企双赢;积极优化金融生态的信用环境等四个方面构建和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彬  杨振中  
当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缺乏政府全面的服务能力,农村信用环境不完善,农村金融服务质量整体不高,缺乏农村金融的有效供给。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需要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优化信用环境,优化经济环境,加强制度设计和政策配套管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普惠金融是由联合国在"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的概念。相对与传统金融所倡导的"二八定律",即20%的客户创造80%的利润,普惠金融最大的突破,是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主要为富人服务的传统理念,使得弱势客户也可得到平等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普惠金融是由联合国在"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的概念。相对与传统金融所倡导的"二八定律",即20%的客户创造80%的利润,普惠金融最大的突破,是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主要为富人服务的传统理念,使得弱势客户也可得到平等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诺金  
金融生态是对金融的一种拟生化概括,是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和成果来分析考察金融体系。这一概括充分体现了金融的生命性、竞争性和自调性的特征。金融生态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作用和影响下形成的,把握金融生态特征,改善金融生态状况都必须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问题。金融生态环境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从根本来说,软环境取决于硬环境,其中法律制度是硬环境的核心。因此,改善金融生态环境说到底是改善法治和法制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