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07)
2023(21025)
2022(17419)
2021(15961)
2020(13429)
2019(30562)
2018(29990)
2017(57960)
2016(31251)
2015(35065)
2014(34788)
2013(33999)
2012(30821)
2011(27452)
2010(27634)
2009(25617)
2008(24031)
2007(21077)
2006(18365)
2005(16032)
作者
(90512)
(75321)
(74711)
(71190)
(47782)
(36217)
(33939)
(29550)
(28794)
(26761)
(25543)
(25383)
(23842)
(23666)
(23539)
(23143)
(22501)
(22428)
(21780)
(21601)
(18702)
(18559)
(18467)
(17198)
(16991)
(16760)
(16681)
(16605)
(15163)
(14819)
学科
(123442)
经济(123303)
管理(88991)
(86665)
(72044)
企业(72044)
方法(59494)
数学(52623)
数学方法(51827)
中国(37080)
(33562)
(32955)
(29776)
金融(29774)
业经(29679)
(28426)
银行(28359)
(27168)
(25660)
地方(25286)
(24442)
农业(22896)
(22847)
贸易(22829)
(22198)
(21914)
财务(21822)
财务管理(21776)
理论(21378)
企业财务(20714)
机构
大学(436829)
学院(436251)
(171278)
管理(171014)
经济(167639)
理学(149254)
理学院(147643)
管理学(144523)
管理学院(143769)
研究(142642)
中国(112315)
(91907)
科学(90454)
(78710)
(76791)
(70927)
业大(69363)
中心(67680)
研究所(65195)
财经(64066)
(63017)
农业(60519)
(58461)
北京(57234)
(55494)
师范(54809)
经济学(52676)
(51913)
(51645)
财经大学(48035)
基金
项目(306962)
科学(240485)
基金(222986)
研究(218067)
(196724)
国家(195128)
科学基金(167513)
社会(137497)
社会科(130518)
社会科学(130483)
(120388)
基金项目(117501)
自然(111215)
自然科(108737)
自然科学(108709)
自然科学基金(106739)
(101601)
教育(101333)
资助(92693)
编号(88017)
成果(69770)
重点(69093)
(66550)
(64800)
(64005)
课题(60582)
创新(59751)
科研(59417)
国家社会(57140)
教育部(57022)
期刊
(175644)
经济(175644)
研究(122607)
中国(80540)
学报(75478)
(69269)
科学(65706)
管理(60907)
(59971)
大学(57041)
学学(53989)
(51466)
金融(51466)
教育(46394)
农业(46099)
技术(37960)
财经(30890)
业经(29709)
经济研究(29325)
(26385)
(24014)
问题(23101)
(21568)
图书(21554)
科技(21287)
统计(21005)
理论(20397)
技术经济(20223)
业大(19798)
(19581)
共检索到627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婧  
普惠金融的数字化转型能否有效促进其核心业务,是当前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构建面板门槛模型,检验普惠金融的数字化进程对小额信贷业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发现:普惠金融的数字化是把“双刃剑”,与小额信贷之间存在双重门槛导致的非线性关系。相对较低的数字化水平能有效促进小额信贷,并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消极影响,进一步提高普惠金融的数字化水平能够削弱这种不利影响。机制检验还发现,提高账户覆盖率能大幅缓解普惠金融的数字化对小额信贷的不利影响。因此,要促进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应稳妥推进普惠金融的数字化进程,借助提高账户覆盖率的正向中介机制跨越数字排斥门槛,寻求数字化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江东芳  
为了进一步加深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效,“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防止返贫”“乡村振兴”将会是下阶段脱贫攻坚工作的主题。在数字技术和金融服务不断融合的背景下,在数字普惠金融方兴未艾之时,如何利用数字普惠金融来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了学界研究的热点。基于此,本文选取2013-2022年全国31个省际面板数据作为本次研究数据,以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农民收入增长为主要变量,通过构建基准回归模型和门槛效应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相关性。实证结果显示,以数字普惠金融及其子维度作为门槛变量时,其回归结果与农民收入均表现出了显著的正向相关性,其中数字普惠金融和覆盖范围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存在单一门槛效应;以区域居民经济发展水平为中介变量时,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均表现出了显著的正向相关性,且均为双重门槛效应。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本文从基础设施建设、政府监管力度、居民学习能力以及着重关注农村市场四个角度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书华  胡中立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全球经济萎靡不振,但金砖国家却在以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的速度发展,其表现让世界为之瞩目,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也成为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利用1981-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分析并验证了金砖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机制。金砖国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不仅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同时在银行间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中存在门槛效应。因此,推行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完善银行间信贷市场,加强对股票市场的监督与管理可以帮助金砖国家突破金融发展的门槛,有利于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书华  胡中立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全球经济萎靡不振,但金砖国家却在以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的速度发展,其表现让世界为之瞩目,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也成为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利用1981-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分析并验证了金砖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机制。金砖国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不仅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同时在银行间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中存在门槛效应。因此,推行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完善银行间信贷市场,加强对股票市场的监督与管理可以帮助金砖国家突破金融发展的门槛,有利于推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牟爽  文书洋  何美玲  
利益协调是金融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的关键。文章以2007—2019年我国245个城市为样本,利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检验金融利润占比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利润占比对经济增长率具有非线性影响,且存在最优的金融利润占比;进一步研究发现,最优金融利润占比以及不同区制内金融与实体利润分配的影响效应,随各地区经济结构的不同而变化。研究结论为金融与实体利益协调机制的中长期规划和顶层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琳  盛秀婷  
笔者在对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2000年~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技术,以城市化为门槛变量,对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三门槛效应。在城市化的任一门槛区间,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会显著增强。最后,笔者从城市化的视角就如何发挥人口红利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江  张伟科  范锦玲  
选取2005-2015年中国大陆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非线性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在不同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上,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不同。此外,农民收入在空间上并非随机分布,而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不同权重下的空间计量模型均表明农村金融发展在整体上能够显著地促进农民增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古川  黄安琪  
数字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农产品批发业的经营效率,引领并倒逼行业高质量发展。从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技术应用两个维度构建数字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定数字化水平,建立以数字化水平为门槛变量、以SBM法测定的经营效率为被解释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使用全国2010—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数字化发展与经营效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数字化发展对农产品批发业经营效率的整体影响显著为正,但数字化发展的生产率效应只有在数字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充分显现;数字化发展对经营效率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即在数字化水平较低时存在生产率悖论现象,数字化加速发展时会带动经营效率大幅提高,而数字化水平较高时促进经营效率提高的作用则减弱。进一步分解发现,数字化发展的生产率效应更多来自于数字基础设施,并且为正向影响由强转弱的单一门槛效应;数字技术应用未检验出显著影响,当前数字技术应用对农产品批发业的冲击有待后续观察。农产品批发业要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主动进行数字化变革,进一步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改变传统经营管理模式,面向数字经济进行转型升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黄海峰  刘辉  赵一凡  
借助SE-DEA模型测算2003—2016年中国省级金融效率,利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政府干预、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在全国层面上,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高水平的金融效率将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但在高金融效率下增加政府干预会抑制经济增长;在区域层面上,东、中部地区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存在单一门槛效应,考虑地方政府调控因素,发现政府调控提升金融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具有区域差异性,在金融体系发达的东部地区,高金融效率阶段下增加政府干预改进金融效率的经济增长效应并不显著,在金融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调控增强了中西部地区金融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度,其中西部地区改进效果最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郑强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维度甄选了20个指标,采用改进熵值法综合评价了中国30个省域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并分别以科技创新水平和时间为门槛变量,构建了面板门槛模型,系统考察了中国科技创新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样本期内中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且具有沿海、内陆和沿边地区梯度递减的空间格局特征;科技创新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科技创新水平和时间的正向双门槛效应,即科技创新对新型城镇化的正效应会随科技创新水平提高和时间推移而逐步减弱。据此认为,应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模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鼓励各地实施差异化的科技创新政策,以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郑强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维度甄选了20个指标,采用改进熵值法综合评价了中国30个省域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并分别以科技创新水平和时间为门槛变量,构建了面板门槛模型,系统考察了中国科技创新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样本期内中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且具有沿海、内陆和沿边地区梯度递减的空间格局特征;科技创新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科技创新水平和时间的正向双门槛效应,即科技创新对新型城镇化的正效应会随科技创新水平提高和时间推移而逐步减弱。据此认为,应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模式从"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寿国  宋宝东  
基于线性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采用2008—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互联网发展对碳排放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采用线性面板模型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互联网发展提高了地区人均碳排放量,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存在倒"U"型关系,对外开放和城镇化程度提高减少了人均碳排放量,第二产业增加提升了人均碳排放量。考虑门槛效应时,互联网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单门槛,即互联网发展与碳排放是倒"U"型的关系,当地区互联网水平处于中低水平时,互联网发展显著增加了地区的人均碳排放,当互联网发展水平越过门槛时,互联网发展又表现为抑制碳排放的增长。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马勇  吴雪妍  
本文基于中国232个城市2005-2013的面板数据,运用门槛面板回归模型考察了金融发展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和非对称效应: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区间内,金融发展所导致的经济波动效应比较明显;而当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时,金融发展所导致的经济波动效应则会出现显著弱化。上述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下均显著成立。此外,通过将政府支出和产业结构的门槛值效应纳入分析,我们还发现,高水平的金融发展和良好的政府干预能力具有相互促进的效应,而过度的金融发展和失衡的产业结构则可能成为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马勇  吴雪妍  
本文基于中国232个城市2005-2013的面板数据,运用门槛面板回归模型考察了金融发展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和非对称效应: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区间内,金融发展所导致的经济波动效应比较明显;而当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时,金融发展所导致的经济波动效应则会出现显著弱化。上述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下均显著成立。此外,通过将政府支出和产业结构的门槛值效应纳入分析,我们还发现,高水平的金融发展和良好的政府干预能力具有相互促进的效应,而过度的金融发展和失衡的产业结构则可能成为经济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马勇  吴雪妍  
本文基于中国232个城市2005-2013的面板数据,运用门槛面板回归模型考察了金融发展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和非对称效应: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区间内,金融发展所导致的经济波动效应比较明显;而当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时,金融发展所导致的经济波动效应则会出现显著弱化。上述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下均显著成立。此外,通过将政府支出和产业结构的门槛值效应纳入分析,我们还发现,高水平的金融发展和良好的政府干预能力具有相互促进的效应,而过度的金融发展和失衡的产业结构则可能成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