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39)
2023(10284)
2022(8470)
2021(7929)
2020(6727)
2019(15557)
2018(15160)
2017(30126)
2016(15783)
2015(17489)
2014(17238)
2013(17113)
2012(15908)
2011(14339)
2010(14780)
2009(14180)
2008(13135)
2007(11728)
2006(10733)
2005(9645)
作者
(41785)
(35556)
(35062)
(33668)
(22539)
(17064)
(15889)
(13730)
(13440)
(12629)
(12285)
(11970)
(11362)
(11317)
(11117)
(11000)
(10347)
(9965)
(9954)
(9873)
(8855)
(8724)
(8652)
(8284)
(8207)
(8157)
(7750)
(7642)
(7187)
(6974)
学科
(75097)
经济(75008)
(51560)
(46208)
管理(36339)
农业(30862)
方法(30600)
(30285)
企业(30285)
数学(28736)
数学方法(28610)
(27009)
金融(27007)
中国(25471)
(24270)
银行(24257)
(23494)
(22400)
(19569)
业经(18941)
地方(18834)
(13823)
(13364)
贸易(13350)
(13038)
收入(12431)
(11297)
中国金融(11191)
(11025)
财务(11011)
机构
学院(217484)
大学(213384)
(104211)
经济(102493)
管理(82262)
研究(76192)
理学(70738)
理学院(70100)
管理学(69209)
管理学院(68815)
中国(65883)
(51766)
(49881)
(43080)
科学(40618)
农业(38951)
财经(38479)
(37457)
中心(37428)
(35297)
业大(34189)
经济学(33892)
研究所(33374)
(33160)
经济学院(30992)
财经大学(28483)
北京(27166)
(26491)
师范(26297)
(26139)
基金
项目(141591)
科学(112323)
研究(108778)
基金(104543)
(90347)
国家(89161)
科学基金(76188)
社会(73013)
社会科(69081)
社会科学(69063)
基金项目(54992)
(54683)
教育(48288)
自然(44833)
(44563)
编号(43799)
自然科(43711)
自然科学(43701)
自然科学基金(42956)
资助(42578)
成果(35878)
(33254)
(32539)
重点(31751)
国家社会(31546)
(30364)
课题(29909)
(29765)
(29306)
(29220)
期刊
(118725)
经济(118725)
研究(71030)
(55953)
中国(46984)
(40533)
金融(40533)
(37270)
农业(37197)
学报(30912)
科学(29001)
管理(26512)
大学(25641)
学学(24566)
业经(23599)
财经(19904)
教育(19817)
经济研究(18259)
(17366)
(17061)
问题(16979)
技术(16306)
农村(14926)
(14926)
世界(13988)
农业经济(13800)
经济问题(11859)
(11308)
(11104)
技术经济(10554)
共检索到3447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固原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普惠金融改革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总结其创新试点经验和做法对于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首先总结了全国10个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支持农户收入增长的创新举措,并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普惠金融改革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研究表明,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的设立显著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并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建议复制和推广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成功经验,以惠及更多地区和人群。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乐柱   孙维远  
如何进行农村地区金融改革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是金融领域亟待解决的一道现实难题。论文利用2016年河南省兰考县设立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作为自然实验,引入政策评估中新近发展的合成控制法,基于2014-2020年县域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的金融制度创新对县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从一个新的视角观察普惠金融对农村地区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为农村地区金融改革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制度创新通过提高信贷可得性和优化风险防控治理对县域农业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总体上实现普惠金融为县域实体经济服务的政策目标,并具有持续性,经排序检验、置换样本等稳健性检验后仍可得到一致性的结论。但金融制度创新对县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时滞性,促进县域实体经济增长效果仍有提升空间。上述研究结论启示:金融制度创新应在保证金融体系稳定运行的前提下,根据各地区发展程度设计适宜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制度,充分运用数字技术,降低交易成本,构建从授信、基础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建设到风险防控的综合治理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汉飞   吴童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显著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并且对各个收入水平点的农村家庭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呈现边际效应递减,即对低收入群体影响更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显著强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机制分析表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在数字普惠金融使用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过程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金融素养存在调节效应。因此,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要继续加大投入,缩小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差距,同时要加强数字基础知识在农村地区的教育普及工作,化解他们由于不了解而不敢使用或不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的现实尴尬困境,从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吉安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江西省吉安市自2020年8月31日获批建设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以来,通过完善普惠金融基础设施、搭建普惠金融数字平台、丰富普惠金融产品体系、健全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和优化普惠金融生态体系等多方面举措,推动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量增、价降、面扩、质提”的初步成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永仓  
近年来,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迅速,为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带来重要契机。基于数字普惠金融的网络外部性和非均衡发展特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门槛作用机理,并利用面板门槛模型对2011—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及各维度指数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均具有双重门槛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大。此外,还基于人力资本理论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民增收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不显著,各维度指数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存在结构性差异。覆盖广度指数具有双重人力资本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跨越相应的门槛值,覆盖广度的增收效应逐渐增强,覆盖广度指数和农村人力资本的耦合度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化程度指数具有单一人力资本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跨过门槛值,数字化程度的增收效应有所减弱;使用深度指数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不显著。当前我国正在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协同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农村居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数字普惠金融素养,实现数字普惠金融创新与农村现实金融需求有机结合,有利于促进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和数字经济红利的充分释放,进而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林  
本文基于2014—2018年中国326个贫困县和812个非贫困县两个子样本的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回归模型,采用SYS-GMM方法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县域产业升级与农民收入增长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产业升级和农民收入增长均具有促进作用,而且这种促进作用在非贫困县大于贫困县。县域产业升级在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即数字普惠金融一部分直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一部分通过县域产业升级间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而且贫困县产业升级的中介效应大于非贫困县。本文研究结论为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璐璐  
当前,我国普惠金融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实现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2016年12月,全国首个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在兰考县正式启动。构建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过程中采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来确定相关指标对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水平影响的权重。选取与兰考县行政级别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近的河南省内其他9个省直管县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兰考县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中各维度发展不均衡,尚需要进一步重视金融发展中的结构问题,以促进普惠金融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潇湘  郑海荣  
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法测评农户金融素养,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普惠金融信贷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8成以上的农户对普惠金融信贷服务比较满意;经营非农业为主农户的金融素养高于经营农业为主农户;全额获贷、续贷、信用贷款与普惠金融信贷服务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金融素养、贷款利率、经营非农业为主农户的家庭年收入与普惠金融信贷服务满意度呈负相关关系。基于此,建议应通过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举措,精准有效对接不同类型农户的融资需求,提升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水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开封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赵继鸿  
国务院2015年12月31日发布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建立健全普惠金融信用信息体系。同时,鼓励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客户提供信息、资金、产品等全方位金融服务(1)。兰考县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县域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可以通过大数据金融体系的构建实现对大数据的有效利用,探索一种普惠金融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更好地促进改革方案的落实和实施,形成县域普惠金融建设的示范效应,因而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开封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赵继鸿  
国务院2015年12月31日发布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建立健全普惠金融信用信息体系。同时,鼓励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客户提供信息、资金、产品等全方位金融服务(1)。兰考县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县域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可以通过大数据金融体系的构建实现对大数据的有效利用,探索一种普惠金融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更好地促进改革方案的落实和实施,形成县域普惠金融建设的示范效应,因而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乔漳  
农户融资是社会融资的薄弱环节,也是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探讨了农村金融改革、农户融资可得性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内在联系机制。首先,从动态博弈视角分析金融机构支农行为的策略选择,揭示农村金融改革提升农户融资可得性的作用机理。然后,运用索罗模型分析金融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微观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全国首批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地区——广西田东县的农户信用信息系统数据,分别对农村金融改革与农户融资可得性、农户融资可得性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农村金融改革有助于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和农户信用信息体系,从而提升农户融资可得性;而农户融资便利性提升有助于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提升农户的资本投入水平...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如玉  
普惠金融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支持。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2017年、2019年三年的数据构造家庭普惠金融指数,匹配省级层面政府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的指标,合成面板数据,通过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和门限面板回归模型,检验政府支持对普惠金融影响家庭收入的调节效应。政府支持通过发挥成本效应、预期效应和生态效应来影响普惠金融发展,进而影响家庭收入。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低水平的政府支持下,普惠金融对家庭收入促进作用较弱,随着政府支持水平的提高,普惠金融对家庭收入的促进效果增强;在改变计量模型、调整解释变量滞后阶数、更换被解释变量后,这一结论仍然稳健;政府支持对普惠金融影响家庭收入的调节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和城乡异质性,在西部和农村地区,政府支持的调节效应较高,意味着在这些地区,较高水平的政府支持更有利于促进家庭收入增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琳   郭东   乔璐  
探究数字普惠金融能否富民增收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拓展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本文构建一个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民收入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2014—2020年长江经济带县域数据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作用渠道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从细分维度看,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对农民收入存在促进作用,而且覆盖广度的促进作用更强。农业技术进步、农民物质资本积累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是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传导路径。异质性分析发现,长江经济带下游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的增收效果最强,中游其次,上游最弱,而且对于收入水平高、人口规模大和耕地规模大的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的增收效应更强。从空间视角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存在明显的溢出边界。本文研究结论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基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视角的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自强  张天  
数字金融新业态的发展对农民收入水平与增收渠道产生深远影响,能够促进本地农村居民收入的提升,但对周边地区农民收入的溢出、扩散效应还未显现。数字普惠金融对收入来源的影响途径与作用效果各不相同,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提升,但无法推动资产性收入的提高。此外,数字普惠金融增收的主要渠道是通过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提高就业机会与工资水平来间接促进农民增收。因此,应强化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力度,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以吸纳农民实现稳定就业,提升中心城市对其周边地区农民增收的涓滴效应,并提高农民金融素养来促进农民资产性收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文强  
近年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强调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支持。本文基于2011—2020年浙江省11州市面板数据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进行面板模型回归。研究得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提高农民收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政府财政支持亦会不同程度产生影响。基于此,文后就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