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57)
- 2023(14191)
- 2022(12015)
- 2021(11255)
- 2020(9481)
- 2019(22162)
- 2018(22071)
- 2017(43328)
- 2016(23038)
- 2015(26085)
- 2014(26101)
- 2013(25857)
- 2012(23374)
- 2011(20855)
- 2010(21402)
- 2009(19731)
- 2008(18234)
- 2007(15876)
- 2006(13781)
- 2005(12128)
- 学科
- 济(92865)
- 经济(92761)
- 业(66076)
- 管理(64716)
- 企(53853)
- 企业(53853)
- 方法(44653)
- 数学(39285)
- 数学方法(38612)
- 中国(29312)
- 融(27206)
- 金融(27204)
- 银(25519)
- 银行(25486)
- 行(24598)
- 农(24294)
- 财(22882)
- 业经(21994)
- 地方(21207)
- 制(19237)
- 学(18206)
- 理论(16934)
- 贸(16417)
- 贸易(16401)
- 农业(16063)
- 易(15946)
- 技术(15279)
- 务(15016)
- 财务(14938)
- 财务管理(14912)
- 机构
- 大学(319440)
- 学院(319094)
- 管理(131048)
- 济(127558)
- 经济(124632)
- 理学(114075)
- 理学院(112911)
- 管理学(110740)
- 管理学院(110177)
- 研究(101754)
- 中国(81061)
- 京(67525)
- 科学(62258)
- 财(57715)
- 所(49467)
- 中心(48494)
- 农(47083)
- 财经(46673)
- 业大(46283)
- 江(45240)
- 研究所(45180)
- 北京(42825)
- 经(42352)
- 范(40919)
- 师范(40576)
- 经济学(38310)
- 州(38160)
- 院(37097)
- 农业(36666)
- 财经大学(34889)
- 基金
- 项目(221534)
- 科学(174399)
- 研究(163798)
- 基金(160161)
- 家(138008)
- 国家(136859)
- 科学基金(118842)
- 社会(102822)
- 社会科(97561)
- 社会科学(97532)
- 省(87206)
- 基金项目(84813)
- 自然(76897)
- 自然科(75159)
- 自然科学(75147)
- 教育(74766)
- 自然科学基金(73779)
- 划(72387)
- 编号(67798)
- 资助(67148)
- 成果(54389)
- 重点(49063)
- 部(48108)
- 发(47647)
- 创(46538)
- 课题(45996)
- 创新(43294)
- 项目编号(42375)
- 科研(42008)
- 教育部(41697)
- 期刊
- 济(134239)
- 经济(134239)
- 研究(92629)
- 中国(59609)
- 管理(47299)
- 学报(46645)
- 科学(43657)
- 农(42305)
- 财(42259)
- 融(38576)
- 金融(38576)
- 大学(35943)
- 教育(34989)
- 学学(33605)
- 农业(29077)
- 技术(28945)
- 业经(22779)
- 经济研究(21986)
- 财经(21939)
- 图书(19985)
- 经(18767)
- 问题(17048)
- 理论(16650)
- 技术经济(15862)
- 实践(15414)
- 践(15414)
- 科技(15412)
- 统计(15353)
- 业(14694)
- 商业(14593)
共检索到463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葛和平 张笑寒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年社会,养老服务业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幸福安康的民生事业。为充分发挥养老普惠金融的作用,促使普惠金融积极助力养老产业健康发展,在构建普惠金融指数以及养老服务发展指数的基础上,文章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就普惠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模式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明显推动我国养老服务产业的进步,且其产生的影响是持续性的,对不同地区的支持存在着合理范围的差异。因此,建议政府进一步完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优化养老产业融资环境、完善民间资本支持效用,推动普惠金融支持养老产业模式的优化升级。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贺
在经济相对发达、民生需求相对较高的国家,PPP模式引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常见现象。在我国,PPP模式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构建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应完善法制体系,提升养老服务体系质量,深度挖掘金融行业潜力。
关键词:
PPP模式 金融支持 养老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浩
金融普惠需要数字驱动、场景融合,在打通交易链、物流链和资金链的同时,通过合作进一步完善金融生态如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所说,中国不缺一家金融机构,中国缺乏一个去支持80%没有得到良好金融服务的人,不仅中国缺乏,全世界都缺乏。浙江网商银行作为中国首批民营银行试点之一,其成立之初就定位于以互联网的方式服务"长尾"客户,聚焦于服务小微客户、服务农村市场。2015年6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莹
"民泰随意行"通过STK定制短信方式具备了借款还款、转账圈存等远程信贷支付功能,并且实现了线上支付与线下支付业务的有效融合近年来,浙江民泰商业银行遵循"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坚持高科技与人性化服务有机结合,成功地推出全国首个金融IC卡手机信贷系统(简称"民泰随意行"),成为人民银行手机金融IC卡信贷创新示范工程的首个实践者。"民泰随意行"以PBOC2.0规范为基础,以非对称密钥体系作为身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秦汉锋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今后三农发展指明了方向。对金融部门而言,以发展普惠金融助推农业现代化,实现城乡融合,推进乡村治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近三年来,青海银监局按照国务院《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和银监会发展普惠金融的部署,紧密结合青海集西部、民族、贫困于一身的省情和责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基础金融服务 银行业金融机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汉光
宁波普惠金融试点经验既适用于经济发达地区,以促进小微企业发展;也适用于经济欠发达农村,着力提高服务"三农"水平,消除贫困2015年10月,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宁波在全国率先探索建设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作为普惠金融试点城市,宁波既有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和渗透率的迫切性,又有移动金融基础和支付结算效率等方面的优势,在探索可持续、可推广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因地制宜开展普惠金融试点对普惠金融试点来说,其成功经验必须可复制、可推广,以便被同类地区借鉴。从经济发展状况看,宁波既有发达的民营经济,也存在相对落后的山区农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许向东 付宝江
清原县是辽宁省抚顺市下辖省级贫困县。近几年,人民银行抚顺市中心支行携人民银行清原县支行,引导清原县辖区各金融机构积极探索普惠金融服务新模式,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助力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让金融服务惠及城乡全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姜浩
新时代下,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显著变化,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发展普惠金融,为小微企业、农民、低收入人群等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对全
关键词:
普惠金融 信贷服务 模式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叶松勤 凌方 廖飞梅
为了考察互联网普惠金融对"三农"的服务现状,本文通过对安徽、山东303家农户的问卷调查以及不同金融机构的实地访谈,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互联网普惠金融在服务"三农"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发挥互联网普惠金融在"三农"服务中的积极作用,应大力开发数据银行,完善大数据与云计算功能;以农户规模化的优质项目,置换优质电商+保险公司的信用担保;引入人才精准扶农,解决农业合作社经营人才匮乏难题;同时,通过互联网金融示范点的示范效应,消除家庭承包制经营农户金融排斥心理,以有效构建互联网普惠金融服务"三农"新模式。
关键词:
互联网普惠金融 内生金融 外生金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明贤 李琦斓
近年来,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金融科技给普惠金融商业模式带来了颠覆性创新。与传统普惠金融商业模式相比,金融科技带来的创新性商业模式在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极具普惠价值,且成效显著。但是,普惠金融创新性商业模式目前仍面临数字技术引发金融排斥、金融风险加大、监管不当现象普遍等运营困境。因此,要使普惠金融创新性商业模式充分有效地实现其普惠价值,应采取开展数字普惠金融教育、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深化征信体系建设、建立有效的金融科技监管体系等措施,以促进普惠金融创新性商业模式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金融科技 普惠金融 商业模式 金融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俊淼 闵育鸿
金融扶持农民合作社能够推动其高速成长,而融资模式的创新是缓解农民合作社金融约束的重要措施,本文分析了金融支持农民合作社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支持的三种模式,包括:"合作社中介平台模式""企业中介平台模式"以及"合作信用担保模式",在分析这三种模式的特征、机理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优化模式即"普惠金融生态综合体模式",通过普惠金融体系,建构农民合作社金融支持的生态圈层,通过金融生态的改善,提高农民合作社的贷款可得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戴昕
数字普惠金融是利用数字化技术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其兴起与发展为科技型企业融资带来了新的出路。文章首先介绍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特征,以及数字普惠金融与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的契合点,其次分析基于数字普惠金融的科技型企业几种常用的融资模式,并为科技型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选择合适的融资模式,最后从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数字金融生态链系统和监管制度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金融机构能够利用数字普惠金融方式拓宽投资领域,进一步促进银行信贷业务发展,也为科技型企业增加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科技型企业 融资困境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安丛梅
数字普惠金融被视为解决弱势群体融资问题的重要途径,但其在农村发展的理论机制与实践模式尚缺乏深入探讨。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农村语境下的金融实践,从金融机构视角出发,探究并总结了传统农商银行与互联网银行在农村开展数字普惠金融的模式,并分析了模式背后的底层逻辑、运行机制和特点。文章认为传统农商银行开展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是基于“社会网”的社会逻辑,并形成了“特色数据+精细化”特点的发展模式;而互联网银行在农村开展的数字普惠金融是基于“互联网”的技术逻辑,并形成了“大数据+规模化”特点的发展模式,基于此,两类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数字化应用及对普惠金融的侧重是不同的。文章最后从金融机构及政府的角度提出在中国农村推广与应用数字普惠金融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韦博洋 宋晓玲
文章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出发,论证了商业银行看着普惠金融业务的必要性和困难,总结了国外经典的普惠金融模式,并对适合商业银行的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模式进行了探讨,在产品、定价方法、风险控制、渠道、管理制度、客户培训、合作金融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普惠金融 商业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