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78)
- 2023(18829)
- 2022(15984)
- 2021(14860)
- 2020(12312)
- 2019(27915)
- 2018(27480)
- 2017(52148)
- 2016(28574)
- 2015(31630)
- 2014(31404)
- 2013(31098)
- 2012(28745)
- 2011(26067)
- 2010(26301)
- 2009(24080)
- 2008(22626)
- 2007(19853)
- 2006(17560)
- 2005(15625)
- 学科
- 济(113706)
- 经济(113593)
- 管理(76394)
- 业(75153)
- 企(59894)
- 企业(59894)
- 方法(46113)
- 数学(39840)
- 数学方法(39436)
- 中国(37184)
- 农(32655)
- 地方(31348)
- 融(28491)
- 金融(28488)
- 财(27614)
- 银(27493)
- 银行(27416)
- 业经(26634)
- 行(26476)
- 学(25406)
- 农业(22686)
- 制(22307)
- 贸(21015)
- 贸易(20996)
- 易(20321)
- 环境(18806)
- 理论(18413)
- 技术(18154)
- 务(17446)
- 财务(17373)
- 机构
- 大学(395992)
- 学院(395978)
- 济(155178)
- 经济(151702)
- 管理(150529)
- 研究(140472)
- 理学(129966)
- 理学院(128373)
- 管理学(126076)
- 管理学院(125380)
- 中国(107945)
- 科学(90138)
- 京(85784)
- 农(74723)
- 所(72302)
- 财(69846)
- 研究所(66288)
- 中心(64550)
- 业大(64123)
- 江(59105)
- 农业(58852)
- 财经(55728)
- 北京(54282)
- 范(54247)
- 师范(53605)
- 院(50924)
- 经(50654)
- 州(48598)
- 经济学(46231)
- 师范大学(43457)
- 基金
- 项目(274432)
- 科学(213661)
- 研究(196451)
- 基金(196288)
- 家(174017)
- 国家(172510)
- 科学基金(145951)
- 社会(122341)
- 社会科(115865)
- 社会科学(115834)
- 省(109073)
- 基金项目(104929)
- 自然(96168)
- 自然科(93898)
- 自然科学(93873)
- 划(92435)
- 自然科学基金(92148)
- 教育(89606)
- 编号(80046)
- 资助(79910)
- 成果(64065)
- 发(62471)
- 重点(62359)
- 部(58817)
- 创(57295)
- 课题(56011)
- 创新(53487)
- 科研(52658)
- 计划(51319)
- 国家社会(49931)
- 期刊
- 济(170886)
- 经济(170886)
- 研究(116434)
- 中国(81381)
- 学报(70192)
- 农(68120)
- 科学(62322)
- 管理(53758)
- 大学(51628)
- 财(51229)
- 学学(48666)
- 农业(46525)
- 教育(46014)
- 融(45693)
- 金融(45693)
- 技术(32825)
- 业经(29364)
- 经济研究(27072)
- 财经(26369)
- 业(24161)
- 经(22616)
- 问题(22448)
- 图书(21134)
- 科技(20428)
- 版(19368)
- 资源(18778)
- 理论(18517)
- 业大(18406)
- 技术经济(18127)
- 商业(17611)
共检索到591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崔治文 张晓甜 白家瑛
文章以甘肃省14个市州2007年-2014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计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IFI),对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构建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实证检验四类因素对甘肃各市州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全省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各州市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各地区存款资源运用水平、交通便利程度、城市化率滞后期水平对甘肃省普惠金融区域性发展具有正效应,而农业发展水平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对其发展具有负效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杜博 张旺锋 杨连燚 谢雪燕
基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使用协整检验方法,对1985—2006年甘肃省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差异的关系做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差异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金融发展加大了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最后,对实证结论做了探讨。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差异 VAR模型 协整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承超 张学民
利用空间分析、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及其分解的方法,描述中国高技术产业空间分布特征和发展趋势,分析区域差异演变态势及其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区域差异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中国高技术产业在2000—2011年间发展迅速,但区域发展不均衡,呈现东、中、西部不断递减态势。然而这种区域差异在2003年以后逐步减弱,主要原因是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制造业的贡献以及区域内部差异的减小。动态面板数据系统GMM估计表明,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教育经费、产业投资额和循环累计效应对高技术产业产值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研发费用对于产业发展起到了较弱的负面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方厚政
本文描述了2012年我国31个省市企业专利质押融资的发展差异,并从有效发明专利数量、高新技术产业收入和政府扶持力度三个方面实证分析了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一些促进我国企业专利质押融资均衡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专利质押融资 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倪文新 袁娜
我国风险投资业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日益突出。文章通过数据对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现状和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并从支撑环境角度出发探讨了我国风险投资发展区域失衡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消除或减小我国风险投资发展区域差异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风险投资 区域失衡 影响因素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弘
文章立足乡村振兴战略构建金融精准扶贫测评体系,运用超效DEA-Tobit模型对2015~2018年甘肃省14个市州的金融精准扶贫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显示,甘肃省各市州间金融精准扶贫效率差异较大,达到有效的市州占比不及全省一半;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产业结构及贷款投向的优化等有利于提高金融扶贫效率,同时城乡经济结构的差距阻碍了效率的提升。据此提出构建金融扶贫协调机制、完善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及产业发展稳定带动人口脱贫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金融精准扶贫效率 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牛亚丽
当前国内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通过对我国各省份流通业增加值、流通业从业人员数和对产业结构优化的贡献进行区域性差异测度,可以发现,我国流通业增加值总量及其GDP贡献率、流通业从业人员总数及其就业贡献率和对产业结构优化的贡献率都呈现出明显的东中西部阶梯型区域发展特征,但从长期看有向均衡发展的趋势。本文进一步对流通业区域性差异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发现城市化水平、市场化程度、对外开放水平和交通基础设施都对流通业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存在区域差异性。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较其他两个地区更高,城市化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在东部地区对流通业的拉动作用更为显著;中、西部地区由于较为偏僻闭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流通业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相较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经济更为开放,较高的开放程度使得市场化程度对流通业的带动作用比西部地区更为明显。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郝希亮
甘肃省作为欠发达省份,农村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金融机构创新动力不足,农村金融服务略显滞后,发展普惠金融是甘肃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点。近些年,甘肃省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农措施,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金融部门经过不断努力,从加强政策支持、完善融资体系、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等方面狠下功夫,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1],首次从国家层面确立了普惠金融的实施战略,使普惠金融成为国家战略规划的重点。甘肃金融机构应以此为契机,通过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快发展农村保险,创新优化多元化服务方式和产品等,推动甘肃省农村普惠金融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甘肃省 农村 普惠金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郝希亮
甘肃省作为欠发达省份,农村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金融机构创新动力不足,农村金融服务略显滞后,发展普惠金融是甘肃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点。近些年,甘肃省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农措施,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金融部门经过不断努力,从加强政策支持、完善融资体系、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等方面狠下功夫,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1],首次从国家层面确立了普惠金融的实施战略,使普惠金融成为国家战略规划的重点。甘肃金融机构应以此为契机
关键词:
甘肃省 农村 普惠金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镭 刘立涛
该文在明晰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从能源足量、可持续、合理供给;能源与水、土地、森林等资源配套能力;国家可持续能源政策与地区规划的融合,减缓环境资源的损耗;环境可持续性四个目标出发,构建了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从定量的角度刻画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差异,解析影响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可持续能源政策与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制约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能源与森林、土地资源的配套能力是重要基础;能源供应能力是核心所在;从中国东、中、西部来看,西部地区是中国能源可持续性最强的地区,中部次之,东部能源可持续性最弱;从中国八大区域来看,能源可持续性沿海地区最弱,东北和长江...
关键词:
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 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涛 郑婷予
基于"网贷之家"发布的2014年中国各地区网贷行业综合发展指数数据,测算了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环境指数、信用环境指数、金融环境指数、法律环境指数和受教育水平,研究了它们对中国P2P网贷行业发展区域性差异的作用机理。回归结果显示:经济环境指数、金融环境指数和信用环境指数影响成交得分,受教育水平、法律环境指数和经济环境指数影响安全收益得分,经济环境指数和金融环境指数影响流动性得分,它们作为外部环境因素均间接影响了中国P2P网贷行业发展的区域性差异;经济环境指数、信用环境指数和金融环境指数是直接影响中国P2P网贷行业发展区域性差异的外部环境因素。
关键词:
网络借贷 区域性差异 环境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涛 郑婷予
基于"网贷之家"发布的2014年中国各地区网贷行业综合发展指数数据,测算了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环境指数、信用环境指数、金融环境指数、法律环境指数和受教育水平,研究了它们对中国P2P网贷行业发展区域性差异的作用机理。回归结果显示:经济环境指数、金融环境指数和信用环境指数影响成交得分,受教育水平、法律环境指数和经济环境指数影响安全收益得分,经济环境指数和金融环境指数影响流动性得分,它们作为外部环境因素均间接影响了中国P2P网贷行业发展的区域性差异;经济环境指数、信用环境指数和金融环境指数是直接
关键词:
网络借贷 区域性差异 环境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晓云
从生产要素视角,以旅游业要素投入、旅游收入等为测量指标,采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DEA相对效率等量度法对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差异进行了研究。以1993—2009年的统计数据测算了我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结论表明:①产业的要素投入和产出从不均衡走向均衡,区域差异逐渐减小;②当前区域差异处于良性水平;③旅游业的投入—产出效率总体水平有待提升,区域差距突出;④政策推动对西部旅游产业发展效果明显;⑤提高产业效率是我国旅游业面临的关键问题。并对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尝试性给出了解决区域差异的对策。
关键词:
生产要素 旅游经济 区域差异 中国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苏英杰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都加大了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区域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只有以创新的绿色金融模式来替代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才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本文以甘肃陇南为例,对绿色金融支持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目前现状,阐述绿色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陇南市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青浮
由于历史、政策、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当前国内流通产业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发展水平差异,这与我国谋求区域共同发展的经济建设方针不匹配。在新的历史时期,解决好流通产业在不同区域内的发展差异,是我国经济建设的突破口,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世界经济舞台的契机。通过分析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别是流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区域发展差异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流通产业 区域 差异 市场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