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36)
- 2023(9769)
- 2022(7507)
- 2021(6645)
- 2020(5581)
- 2019(12395)
- 2018(12121)
- 2017(22829)
- 2016(12031)
- 2015(13353)
- 2014(13329)
- 2013(12673)
- 2012(11398)
- 2011(10163)
- 2010(10530)
- 2009(10222)
- 2008(9090)
- 2007(8298)
- 2006(7628)
- 2005(7345)
- 学科
- 济(45462)
- 经济(45401)
- 管理(31037)
- 业(30679)
- 融(26018)
- 金融(26011)
- 企(24725)
- 企业(24725)
- 中国(24055)
- 银(23632)
- 银行(23611)
- 行(22970)
- 农(14894)
- 制(14571)
- 财(13732)
- 地方(13412)
- 方法(13157)
- 业经(13022)
- 中国金融(11134)
- 数学(10909)
- 体(10862)
- 数学方法(10732)
- 学(10391)
- 农业(10279)
- 理论(9365)
- 务(8619)
- 财务(8577)
- 财务管理(8559)
- 企业财务(8188)
- 体制(7714)
- 机构
- 学院(159624)
- 大学(159182)
- 济(64630)
- 经济(63060)
- 研究(59267)
- 管理(54622)
- 中国(51984)
- 理学(45408)
- 理学院(44890)
- 管理学(43873)
- 管理学院(43594)
- 京(34687)
- 科学(34616)
- 财(33242)
- 所(29891)
- 农(29044)
- 中心(28988)
- 研究所(26951)
- 江(26501)
- 财经(25168)
- 经(22775)
- 业大(22576)
- 农业(22467)
- 北京(21971)
- 范(21896)
- 院(21776)
- 师范(21602)
- 州(21546)
- 经济学(20820)
- 银(20023)
- 基金
- 项目(103482)
- 科学(80713)
- 研究(78222)
- 基金(73303)
- 家(63974)
- 国家(63412)
- 科学基金(53656)
- 社会(49297)
- 社会科(46677)
- 社会科学(46666)
- 省(41557)
- 基金项目(37449)
- 教育(35472)
- 划(34311)
- 编号(32319)
- 自然(32305)
- 自然科(31614)
- 自然科学(31603)
- 自然科学基金(31000)
- 资助(29306)
- 成果(27729)
- 重点(24046)
- 发(23657)
- 课题(23652)
- 创(21972)
- 部(21749)
- 国家社会(20830)
- 创新(20577)
- 性(20497)
- 项目编号(19912)
共检索到266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全兴
当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对新时期长三角地区金融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通过构建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实现金融政策、金融要素市场、金融技术信息的协同发展,促进区域之间资金、人才、信息等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有利于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在此过程中,通过发展普惠金融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得性,促进金融资源在区域间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裴育 李秋梓
基于新形势下长三角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背景和长三角1999~2018年的GDP、资本形成总额、储蓄(住户)存款总额等数据,使用经广义最小二乘回归(Feasible Generalize Least Squares, FGLS)修正的Feldstein-Horioka方法测度长三角金融一体化程度,并由此分析2010年国家政策对长三角金融一体化程度的影响,还分别测度了三省一市的金融一体化程度,得出了长三角地区需要更高质量金融一体化的结论,提出了要在加强金融开放合作、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和金融体系建设、金融风险防控、金融协调发展,构建并完善制度安排和组织框架,推进金融要素市场一体化、地区特色金融发展助力金融一体化等领域进行长三角金融深度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杨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长江经济带的引领发展区。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推动人口经济布局更加合理、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辐射中西部地区,带动全国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金旺 顾洲一
2019年长三角地区一体化正式成为国家重大战略,数字普惠金融在2016年G20杭州峰会上成为国际共同行动纲领,两省一市在金融领域各有特色定位,又共同发展。本文首先以长三角地区25个城市2011年至2018年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为研究对象,引入函数型数据分析方法,对离散的指数进行函数化处理,发现长三角地区数字普惠金融曲线的差异呈现缩小的趋势。其次通过拟合发展曲线的速度和加速度,研究数字普惠金融的动态演变模式,发现其存在四个阶段性的动态变化特征。进一步借助函数型主成分分析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战略效应是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互联网金融不确定性风险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储峥
发挥陆家嘴金融城的金融核心作用对于推进长三角金融一体化进程至关重要。在提高聚集效应的同时,应发挥扩散效应,以带动金融腹地的发展。同时,地方政府应行使区域内协调与完善服务等职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春红
长三角地区经济规模大、发展质量高,经济地位重要,金融基础雄厚。但是,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方面,金融体系的支撑作用仍有阻碍与瓶颈,表现为精准型金融产品供给不足、体制机制运行通畅性不够、区域金融体系的布局有待优化。金融体系在支持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应继续深化该区域接轨世界、示范全国的功能与作用,接轨世界金融标准,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以知识产权金融体系的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构建和中小微企业征信难问题的化解为服务重点,形成可供全国复制推广的先进经验。同时,应注重发挥央企引领作用,发挥中央金融企业专业优势和中央实体企业行业涉及面广的特点,加快长三角区域金融要素积聚。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金融体系 金融支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季菲菲 陈雯
金融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以金融服务集聚为特征的金融中心空间体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金融中心空间体系下的金融一体化发展是实现金融资源在区域内优化配置的必要保障。有关金融中心的研究历来受到学界的重视,国内外的金融、经济和地理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金融中心及其空间体系以及金融一体化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梳理,并给予客观的总结和评述。长三角地区的金融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比较为缓慢,故而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从上海金融中心地位、金融资源空间扩散、打破行政分割、支持经济发展几个角度,对长三角金融空间一体化理论研究以及其对实践的指导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
金融中心 空间体系 金融一体化 长三角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钰
近年来,沪苏浙三地保险市场保持持续快速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大局能力不断提高,但在不同程度上均面临先发优势丧失的危机。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对长三角保险监管格局提出了挑战。完善区域保险监管合作机制,需从制度安排、信息共享、风险防范、市场创新、人才培训、消费者保护等方面加强保险监管的合作和协调,促进区域保险业良好互动,防范和化解保险行业系统性、累积性风险。
关键词:
长三角 金融一体化 保险监管 合作机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伍爱群 秦梦
长三角地区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既有发达制造业与先进服务业,也有占比达99%的中小微企业。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圈,在贯彻落实国家制定的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战略进程中,虽然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多元化的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体系,但并没有形成路径清晰的金融一体化实施框架,金融支持体系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需要。本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中小微企业和金融发展现状的分析,围绕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两个视角,提出了借助互联网金融加快深化区域金融一体化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
中小微企业 互联网金融 区域金融一体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作为我国深化金融开放、推进金融创新的重要区域,长三角地区不仅金融总量庞大、金融业态丰富、金融生态优越,而且还拥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这一龙头以及各类区域金融改革试点,金融体制机制创新十分活跃,这些因素都为长三角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金融基础。然而,与长三角一体化加快推进的大趋势相比,金融领域的一体化建设总体还处于酝酿和规划阶段,有待实质性破题。其中,一个基础性的问题在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背景下,金融业的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需要怎样的金融营商环境。本文借鉴企业生命周期视角下营商环境的定义,对金融营商环境的内涵进行准确界定,给出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金融营商环境评估的分析框架和评估结果,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金融营商环境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金融营商环境 量化评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胡思凡 陈鹏宇 钱志权
金融一体化对促进长三角城市群碳减排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交互效应模型检验了金融一体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与路径。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金融一体化对碳排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科技进步、人力资本存量这两条中介路径影响碳减排。交互效应检验表明,城市基建水平会削弱金融一体化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长三角城市群可通过削弱金融资本流动壁垒、加强金融合作等一体化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陆巍峰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深化金融开放、推进金融创新的重要区域,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创新十分活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对长三角地区加快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强区域连接和政策协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长三角绿色金融一体化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机遇和挑战。目前来看,长三角绿色金融一体化发展仍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各地绿色金融发展不平衡,从顶层设计方面缺乏跨区域、跨部门的绿色金融统筹发展机制,在绿色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绿色金融资源跨区域流动等方面,仍有待深化和完善。对此,建议长三角三省一市围绕统筹发展机制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金融服务同城化、绿色金融环境支撑等四个方面加强协同,合力推进绿色金融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长三角 绿色金融 一体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爱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论述,深入推进重点领域一体化建设,奋力书写精彩的"安徽答卷"。以大视野认识大战略从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到审议出台《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安徽正式成为长三角重要组成部分。这为安徽带来重大机遇,成为安徽高质量发展的前进方向。
关键词:
长三角 长江三角洲区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柳 于明超 刘志彪
区域文化对经济发展存在影响这一命题被广泛认同,但区域之间文化融合对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是一个新的视角。不同文化的类别是存在差异的,理论上可以说明,只有区域优性文化的融合才能够促进经济一体化。从长三角地区来看,创业文化融合、冒险文化融合促进了这一区域经济一体化,而开放文化融合对经济一体化并没有显著促进作用。政府在推动区域之间的优性文化融合方面起到关键作用,从而促进了长三角的区域一体化;而政府对经济直接干预的文化却也会阻碍经济一体化。
关键词:
文化融合 经济一体化 优性文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特木钦
长三角一体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联动可部分缓解人口老龄化及资源分布不均衡造成区域养老负担日益严重的现实矛盾,加上江浙沪皖三省一市经济实力雄厚、文化和制度基础成熟,推进养老服务产业融合可以取得积极进展。针对养老服务产品供给不足、养老服务市场活力有待激发、养老服务水平地区间不均衡、异地养老在制度和政策方面等问题,养老服务的区域融合要提高老年人口的自由流动以及养老资源的配置效率,从组织、系统、政策、平台等层面全力推进机制建设,满足区域内老年人多层次、多方面的养老需求。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老龄化 养老服务 区域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