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02)
- 2023(7541)
- 2022(6029)
- 2021(5496)
- 2020(4583)
- 2019(10122)
- 2018(9898)
- 2017(18142)
- 2016(9994)
- 2015(11304)
- 2014(11556)
- 2013(10968)
- 2012(10292)
- 2011(9307)
- 2010(9926)
- 2009(9690)
- 2008(8786)
- 2007(8535)
- 2006(7689)
- 2005(6994)
- 学科
- 济(32575)
- 经济(32523)
- 管理(27384)
- 融(25398)
- 金融(25391)
- 业(24218)
- 银(23356)
- 银行(23337)
- 行(22730)
- 中国(20961)
- 企(20181)
- 企业(20181)
- 制(13613)
- 财(12665)
- 地方(11891)
- 农(11777)
- 中国金融(11006)
- 业经(9610)
- 体(9341)
- 方法(8837)
- 理论(8531)
- 学(8141)
- 农业(7870)
- 务(7816)
- 财务(7770)
- 财务管理(7757)
- 企业财务(7428)
- 教育(7299)
- 数学(7072)
- 度(7039)
- 机构
- 学院(130339)
- 大学(128921)
- 济(48842)
- 经济(47334)
- 研究(47176)
- 中国(43839)
- 管理(43177)
- 理学(34515)
- 理学院(34116)
- 管理学(33402)
- 管理学院(33166)
- 京(28559)
- 财(28423)
- 科学(27340)
- 中心(24802)
- 江(24036)
- 农(23888)
- 所(23789)
- 研究所(21042)
- 财经(20483)
- 银(19859)
- 州(19757)
- 银行(19189)
- 北京(18448)
- 范(18390)
- 农业(18359)
- 经(18359)
- 业大(18230)
- 师范(18139)
- 行(18038)
- 基金
- 项目(79691)
- 研究(62912)
- 科学(60567)
- 基金(53401)
- 家(46148)
- 国家(45627)
- 科学基金(37916)
- 社会(37368)
- 社会科(35187)
- 社会科学(35182)
- 省(33616)
- 教育(29543)
- 编号(27485)
- 划(27357)
- 基金项目(27034)
- 成果(24902)
- 自然(22239)
- 资助(22221)
- 自然科(21694)
- 自然科学(21684)
- 自然科学基金(21271)
- 课题(20974)
- 重点(18490)
- 发(18115)
- 年(17793)
- 性(16989)
- 项目编号(16985)
- 创(16863)
- 部(16572)
- 创新(15785)
共检索到232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夏慧
和谐金融体现的是统筹兼顾,协调一致,公平正义,兼顾各方利益,包括金融供给方权益的原则。普惠金融体系是和谐金融的一种体现,构建普惠制的金融体系是我国金融领域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晓娜 粟勤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基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现实,向农村地区扩展并深化金融服务,无疑是发展普惠金融的重点。构建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离不开现代化支付服务体系的有力支撑。本文在剖析农村支付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制约农村支付体系建设深层次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即建立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工作机制、向涉农金融机构倾斜的激励机制、助农取款发展的长效机制和金融知识普及宣传的常态机制。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支付环境 健全机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潘功胜
一、引言当前,普惠金融不仅是一个研究热点,而且也是一项重要的政策取向。"发展普惠金融"不仅仅是一个金融问题、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对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中国的普惠金融服务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步,但仍是中国金融的薄弱环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社会的期望有很大的差距。二、普惠金融的本质普惠金融的概念最早是联合国在2003年12
关键词:
普惠金融 体系 误区 思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洪范 商瑾
由于普惠金融供给成本高,资金风险大,服务对象对利率的承受能力较低,这就需要财政资金给予扶持我国构建普惠金融体系面临的主要困难我国1993年开始试办的小额信贷,可以视为普惠金融的早期典型案例。近年来,普惠金融在我国逐步受到重视,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也还存在诸多困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白鹤祥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十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多层次的普惠金融供给体系基本形成,弱势群体金融服务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覆盖率明显提高,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等新型金融业态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新生力量。然而,金融排斥问题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十三五"期间,建议加强普惠金融发展顶层设计;构建普惠金融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吕家进
建立普惠金融政策体系,研究制定普惠金融政策,需要理性认识、全面看待,坚持好以下四个原则:一是坚持普惠服务原则。普惠不等于恩惠。与政府扶贫和社会慈善不同,普惠金融既非计划手段,也非平均主义,而是要运用市场化的机制和商业化的手段,让更多的人以合理的价格和便捷途径获取各种金融服务。二是坚持社会责任原则。普惠金融并非小银行的专利,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变迁以及信贷技术的发展,大银行更能发挥小银行所不具有的规模优势、资金优势,在履行服务国家战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更好发挥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新明
普惠金融又称包容性金融,它强调通过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以可负担的成本将金融服务扩展到欠发达地区和社会低收入人群,向他们提供价格合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首次在中央全会文件中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晓林 朱敏杰
本文基于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与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是现阶段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目标。在总结近年来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成效的基础上,着重分析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提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应重点从制度变革和技术创新方面推进农村金融普惠,建设更加开放、便利的普惠金融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低收入群体。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普惠金融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郑中华 特日文
长期以来,受经济发展程度、信息不对称以及搜索成本等影响,我国中小企业、低收入人群以及农村地区的融资需求受到了较大程度的限制。影子银行体系以及民间金融活动由于监管缺失,也带来了高融资成本及高风险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以我国三元金融结构为基础,从普惠金融四个目标出发,对比分析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不具备完全普惠性的现状,体现在金融服务覆盖率低、融资成本差异过大以及监督监管机制不健全等。最后,从客户需求、微观金融机构与市场、宏观监督监管机制和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方面,对构建我国普惠金融体系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普惠金融 三元金融结构 金融体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开封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赵继鸿
国务院2015年12月31日发布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建立健全普惠金融信用信息体系。同时,鼓励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客户提供信息、资金、产品等全方位金融服务(1)。兰考县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县域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可以通过大数据金融体系的构建实现对大数据的有效利用,探索一种普惠金融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更好地促进改革方案的落实和实施,形成县域普惠金融建设的示范效应,因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大数据 金融体系 兰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开封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赵继鸿
国务院2015年12月31日发布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建立健全普惠金融信用信息体系。同时,鼓励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客户提供信息、资金、产品等全方位金融服务(1)。兰考县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县域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可以通过大数据金融体系的构建实现对大数据的有效利用,探索一种普惠金融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更好地促进改革方案的落实和实施,形成县域普惠金融建设的示范效应,因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大数据 金融体系 兰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颖 陆磊
以全球金融危机为转折点,中国的经济金融运行出现了诸多新迹象,其中的突出问题是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一方面,银行业总资产突破100万亿元,相伴随的却是连续两年的实体经济部门融资难;另一方面,在经济下行期和负利率背景下,银行业获得了较高的利润。据此,本文提出如下观点:第一,普惠制金融体系建设的滞后性导致了融资集中和系统性风险积聚,过多的金融资源集中于政府项目和投机领域;第二,普惠制金融体系建设有助于通过分散金融资源配置以换取更为稳定的金融环境;第三,如果金融业侧重中小经济主体融资,则整体盈利水平还将进一步提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平
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为解决广大农村地区农民贷款难问题以及帮助贫困农户解决贫困问题作出重要贡献。尽管小额信贷取得非凡成就,但从小额信贷发展到普惠金融体系,保证所有需要金融服务的群体都能获得应有服务,其未来使命依然任重道远。本文就发展农村小额信贷,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框架、意义及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农村小额信贷 普惠金融体系 思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宋华 唐文琪
中国台湾农村普惠金融体系不仅为中国台湾农民提供了方便、快捷、全面的金融服务,也为促进中国台湾农业进步和乡村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本文对中国台湾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组织架构、运营模式、政策扶持和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为中国大陆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