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18)
- 2023(7701)
- 2022(6318)
- 2021(5693)
- 2020(4750)
- 2019(10567)
- 2018(10188)
- 2017(19244)
- 2016(10521)
- 2015(11896)
- 2014(11810)
- 2013(11223)
- 2012(10183)
- 2011(9112)
- 2010(9672)
- 2009(9493)
- 2008(8437)
- 2007(7737)
- 2006(7015)
- 2005(6663)
- 学科
- 管理(35170)
- 济(34047)
- 经济(33971)
- 业(32925)
- 企(28866)
- 企业(28866)
- 融(25920)
- 金融(25918)
- 银(23315)
- 银行(23302)
- 行(22620)
- 中国(18937)
- 制(16477)
- 财(16274)
- 方法(11655)
- 务(10991)
- 中国金融(10974)
- 财务(10964)
- 财务管理(10943)
- 体(10604)
- 企业财务(10505)
- 业经(10363)
- 农(10303)
- 数学(9990)
- 数学方法(9875)
- 体制(9257)
- 理论(9008)
- 地方(8384)
- 度(7523)
- 制度(7521)
- 机构
- 学院(141125)
- 大学(139589)
- 济(59318)
- 经济(57889)
- 管理(50200)
- 研究(46258)
- 中国(42359)
- 理学(42063)
- 理学院(41651)
- 管理学(41045)
- 管理学院(40780)
- 财(33758)
- 京(28520)
- 财经(25506)
- 科学(23772)
- 中心(23523)
- 经(22999)
- 江(22898)
- 所(22140)
- 经济学(19868)
- 农(19711)
- 研究所(19428)
- 财经大学(19000)
- 银(18895)
- 州(18516)
- 融(18357)
- 银行(18246)
- 北京(18106)
- 金融(18015)
- 经济学院(17922)
- 基金
- 项目(88690)
- 研究(70665)
- 科学(69857)
- 基金(62844)
- 家(52703)
- 国家(52210)
- 科学基金(45411)
- 社会(45031)
- 社会科(42758)
- 社会科学(42750)
- 省(36261)
- 教育(34291)
- 基金项目(32633)
- 编号(29460)
- 划(29349)
- 自然(26360)
- 自然科(25761)
- 自然科学(25756)
- 资助(25491)
- 成果(25490)
- 自然科学基金(25308)
- 制(23768)
- 课题(21805)
- 重点(20621)
- 部(20241)
- 创(20095)
- 性(19815)
- 发(19223)
- 创新(18793)
- 国家社会(18691)
共检索到232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洪宇 牛实华
高层次金融人才不仅需要精通金融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跨学科知识来共同促进金融业的发展从理念上而言,普惠金融指的是有效、全方位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理应具备更多的金融知识、形成良好的金融素养、应用正确的金融行为,使其能更好地融入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中。高校本应该提供根植于世界主流的,乃至接壤国际前沿的金融教育,但由于我国高校金融教育起步晚、起点低,同发达国家教育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窦尔翔 柴楠 陈茜 王夷
人的培养效率有赖于通过"培养链"的完整、高效来提高。在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产生之前,人的相关培养环节要么缺失、要么低效,或者呈现没有内在联系的散乱状态。分成制所具有利益捆绑机制,通过投资者对教育供求双方的分工与整合效应来提高教育效率。投资方对教育需求方的分工与整合,表现为投资方代替教育需求方对教育做出决策,并对教育供给机构进行评价和筛选;投资方对教育供给方的分工与整合,主要表现为促成散乱的教育机构形成有机的链式结构,并根据现代经济学的"边际原则"进行资源配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宪 熊亮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市场运转的血液,是经济创新的命脉。金融发展过程中,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金融业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为整个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支撑和保证。总体上看,中国金融人才队伍的发展跟上了金融发展的基本要求,对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曾康霖
本文为曾康霖教授2013年3月在第三届中国金融教育论坛上所作的主题发言。虽已过去近十年时间,但今日读来仍受益匪浅。2021年12月1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指出:"办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出中国特色。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牢牢抓住人才培养这个关键,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布局,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深化科教融合育人,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在此,我们重温根据曾康霖教授的发言稿整理发表的"金融人才培养的探索"一文,共享曾教授当时对相关问题的前瞻性思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骏
中国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是做得很成功的。我们应该在总结中国经验的基础上建立金融理论体系在总结中国经验的基础上建立金融理论体系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总结,理论根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的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49年中国国民收入为358亿元人民币,人均70元。其中:农业245亿元,占68.4%;工业45亿元,占12.6%;建筑业1亿元,占0.28%;运输业12亿元,占3.4%;商业55亿元,占15.4%。经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东荣
大数据正在开启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将在经济社会、政治军事、医疗卫生、科学研究等领域引起重大变革,其影响力也已经全面渗入金融业,推动移动金融、互联网金融等新的金融业态不断涌现,传统金融正向信息化金融快步迈进。如何主动应对大数据时代信息化金融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与时俱进、面向未来地推动金融教育和金融人才培养,是当前金融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晓灵
世界经济进入深刻变革时代2011年是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面临多重挑战和不确定性的一年,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都进入了一个需要深刻变革的时代。先来看1949年以来的世界贸易格局。如果每十年为一个板块,前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颜青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改革,需要产业企业深度参与,基于产教融合下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是职业教育现代化改革的趋势和长期任务。文章从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两方面,分析现状与提出建议,为产教融合下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建言献策。
关键词: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机制 职业教育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亮军
文章就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展开思考与探索,通过"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机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管理机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机制、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机制、应用型人才质量评价机制、领导激励机制等局部机制的建设,探索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整体机制创新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
培养机制 创新 高校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婧 任金政 王蕾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围绕如何培养学农、知农、爱农的农村普惠金融专业人才这一问题,中国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分析现有人才培养的主要瓶颈,紧密与行业前沿动向相结合,形成了"理论—实践—再理论"的三位一体实践模式,并以"同中有异"的原则设计教学内容、建立综合评估考核模式,致力于使实践教学体系真正服务于培养农村普惠金融人才。从实施效果来看,实践课程改革帮助学生从思想上提升了历史感和使命感,从知识上掌握了现代农村普惠金融理论,从能力上培养了创新协作、沟通交流等一系列技能,有效地促进了农村普惠金融人才的培养。这将为涉农高校推进农村普惠金融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婧 任金政 王蕾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围绕如何培养学农、知农、爱农的农村普惠金融专业人才这一问题,中国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分析现有人才培养的主要瓶颈,紧密与行业前沿动向相结合,形成了"理论—实践—再理论"的三位一体实践模式,并以"同中有异"的原则设计教学内容、建立综合评估考核模式,致力于使实践教学体系真正服务于培养农村普惠金融人才。从实施效果来看,实践课程改革帮助学生从思想上提升了历史感和使命感,从知识上掌握了现代农村普惠金融理论,从能力上培养了创新协作、沟通交流等一系列技能,有效地促进了农村普惠金融人才的培养。这将为涉农高校推进农村普惠金融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戴小平
金融理论、金融产业和金融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知道,理论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归纳,是带有高度抽象性的、对事物运行规律的概括,同时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引导实践更成熟、更有效率的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危慧惠 朱新蓉
美国金融市场及与之相互依存的美国金融教育,一直是世界各国金融及其高等教育的典范。然而,这次金融危机凸显出美国金融理论及教育有其不容忽视的局限和弊端。金融危机呼唤新理论的出现,要求新的理论指导新的金融教育及其实践。我国应对渐趋西方化的金融人才培养有一个全新的通盘考量,高校的金融教学应宏观微观并重,应辩证地掌握必要的金融模型,切勿迷信,更不能过度依赖金融模型。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人才培养 西方金融理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邹宏秋
在日常用法中,相对于"道德"范畴而言,"伦理"更多地用于物和事,更具有客观、客体、社会、团体的意味。伦理是处理人们相互关系应遵循的道德和准则,反映共同需要的规范经社会认可后的具体化。西方社会学交换理论代表者乔治o霍曼斯认为,所有生活于这个社会中的人,其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谢秋丽 程勇
"双创"人才是以素质为根本,并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综合人才。培养"双创"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产学研融合是高校提升实力创建"双一流"大学的动力源泉,是促进教学科研和生产有机结合、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着力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
“双创”人才 产学研 培养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