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43)
- 2023(12645)
- 2022(10870)
- 2021(10056)
- 2020(8452)
- 2019(19597)
- 2018(19131)
- 2017(37969)
- 2016(20007)
- 2015(22486)
- 2014(22210)
- 2013(22093)
- 2012(20197)
- 2011(18018)
- 2010(18033)
- 2009(16871)
- 2008(15357)
- 2007(13261)
- 2006(11534)
- 2005(10033)
- 学科
- 济(80800)
- 经济(80707)
- 管理(58664)
- 业(57875)
- 企(48916)
- 企业(48916)
- 方法(41093)
- 数学(36406)
- 数学方法(36093)
- 融(27329)
- 金融(27328)
- 中国(26065)
- 银(24957)
- 银行(24925)
- 行(24028)
- 财(23145)
- 农(20450)
- 业经(18124)
- 地方(17963)
- 制(16764)
- 务(16010)
- 财务(15949)
- 财务管理(15920)
- 学(15473)
- 企业财务(15270)
- 贸(14922)
- 贸易(14910)
- 易(14477)
- 农业(14157)
- 理论(13754)
- 机构
- 大学(279430)
- 学院(277052)
- 管理(114638)
- 济(113489)
- 经济(111094)
- 理学(100329)
- 理学院(99332)
- 管理学(97792)
- 管理学院(97309)
- 研究(87915)
- 中国(71493)
- 京(57862)
- 财(53175)
- 科学(52355)
- 财经(43597)
- 中心(42254)
- 所(42103)
- 农(40376)
- 业大(39859)
- 经(39781)
- 研究所(38431)
- 江(38038)
- 北京(36509)
- 经济学(35097)
- 范(34577)
- 师范(34287)
- 财经大学(32890)
- 院(32107)
- 经济学院(32040)
- 州(32039)
- 基金
- 项目(194831)
- 科学(154006)
- 研究(144176)
- 基金(143176)
- 家(123061)
- 国家(122041)
- 科学基金(106408)
- 社会(91644)
- 社会科(87144)
- 社会科学(87122)
- 基金项目(76520)
- 省(75176)
- 自然(68903)
- 自然科(67328)
- 自然科学(67312)
- 自然科学基金(66114)
- 教育(65689)
- 划(62836)
- 资助(59447)
- 编号(58624)
- 成果(46879)
- 部(43508)
- 重点(42871)
- 发(40924)
- 创(40873)
- 课题(39291)
- 教育部(38058)
- 创新(38011)
- 国家社会(37729)
- 人文(37557)
- 期刊
- 济(114717)
- 经济(114717)
- 研究(82429)
- 中国(47809)
- 学报(41198)
- 管理(39888)
- 财(39283)
- 融(38442)
- 金融(38442)
- 科学(37735)
- 农(35648)
- 大学(31775)
- 学学(29986)
- 教育(27693)
- 农业(24263)
- 技术(22521)
- 财经(21228)
- 经济研究(18933)
- 业经(18308)
- 经(17890)
- 理论(15767)
- 问题(14771)
- 实践(14605)
- 践(14605)
- 图书(13955)
- 技术经济(13157)
- 科技(12818)
- 现代(12188)
- 商业(12150)
- 业(11766)
共检索到396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白当伟 汪天都 李潇潇 蒋润东 冯丝卉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普惠金融对金融稳定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以及金融稳定对普惠金融的作用,提出了宏观、中观、微观三种传导渠道解释普惠金融对金融稳定的正面推动效应。本文构建了普惠金融指数和金融稳定指数,利用联立方程对普惠金融与金融稳定的双向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对金融稳定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同时金融稳定对普惠金融也具有显著的正面推动作用。本文据此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关键词:
普惠金融 金融稳定 指数化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华秀萍 毕坚达 石豪骞
本文基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提供的全球宏观统计数据,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的普惠金融指数。在此基础上研究发现,普惠金融发展与金融稳定有着先升后降的倒U形关系,有效的宏观监管可以减弱发展普惠金融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本文所构建的普惠金融指数以及使用的资本充足率、银行市场势力等变量,可以对各个国家和地区是否发生金融危机进行模拟预测,为金融监管机构提供模型依据与决策参考。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普惠金融 金融稳定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颖 陆磊
以全球金融危机为转折点,中国的经济金融运行出现了诸多新迹象,其中的突出问题是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一方面,银行业总资产突破100万亿元,相伴随的却是连续两年的实体经济部门融资难;另一方面,在经济下行期和负利率背景下,银行业获得了较高的利润。据此,本文提出如下观点:第一,普惠制金融体系建设的滞后性导致了融资集中和系统性风险积聚,过多的金融资源集中于政府项目和投机领域;第二,普惠制金融体系建设有助于通过分散金融资源配置以换取更为稳定的金融环境;第三,如果金融业侧重中小经济主体融资,则整体盈利水平还将进一步提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七军 刘树梁 李昭楠
[目的]发挥普惠金融对农村家庭稳定脱贫的效应对解决农村相对贫困意义重大。[方法]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使用熵权法和VEP构建了家庭层面普惠金融指数和期望贫困脆弱性指数,利用分位数回归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不同分位数、不同贫困标准和不同指标下普惠金融对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结果显示,普惠金融对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在不同分位数、不同贫困标准和不同指标下均有显著的负向效用,[结论]一方面随着脆弱性的提高,该效应呈上升趋势,改善金融普惠状况将有助于降低农村家庭的贫困脆弱性进而达到稳定脱贫之目的;另一方面随着贫困标准的提高,贫困脆弱性大幅度提高,意味着相对贫困人口仍是今后扶贫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同时索贝尔中介效应检验指出,普惠金融主要通过影响家庭劳动、家庭收入和家庭消费,进而发挥稳定脱贫作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杨 陈三毛
本文利用中国1988~2016年宏观经济数据、金融数据,分别构建金融压力指数与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来反映我国的金融稳定状况和普惠金融发展状况,并利用ARDL—ECM模型来分析金融压力指数、普惠金融发展水平、金融深化水平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虽然短期会加大系统性金融风险,但是长期来看是有利于金融稳定的。并且对于我国来说金融深化短期内有利于缓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但是长期不利于金融稳定。同时,长期内金融深化可以加大普惠金融对金融稳定的有利影响,但是短期却会加大普惠金融不利于金融稳定的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云峰 崔静雯 白湘阳
中央银行的金融稳定沟通已成为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采用2005—2012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利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金融稳定沟通在金融市场中的效应。研究发现:金融稳定沟通在短期内能够创造信息,引导股市收益朝中央银行合意的方向变化,随着时间推移,该影响会逐步减弱;但无论何种期限内,沟通都不能降低股市噪音,反而会加大市场波动。进一步,实证分析了沟通如何影响股票市场。结论表明:在短期内沟通能通过信号渠道引导公众预期,而沟通的协调渠道在任何时期内都不能发挥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提高我国金融稳定沟通在金融市场中的效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央银行 金融稳定 沟通 金融市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韩谷源 朱辰
本文基于贫富差距的视角,运用Bootstrap法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和广义矩估计,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体系波动幅度随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先扩大后缩小,在截面上存在着显著的倒"U"型关系;贫富差距是数字普惠金融影响金融稳定的中介路径之一,数字普惠金融能够缩小贫富差距,并通过其对金融稳定产生正向冲击;数字普惠金融与贫富差距会产生交互效应,并对金融稳定产生负面影响;数字普惠金融与金融稳定之间存在内生性关联。因此,数字普惠金融的包容性发展不仅要降低金融排斥,还要完善宏观审慎金融调控框架,缩小贫富差距以维护金融稳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丽丽 伍志文
关于资本外逃的经济金融效应问题,近20年来一直是经济学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资本外逃损害金融稳定吗?文章在借鉴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4个衡量中国金融稳健性的指数,并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资本外逃对中国金融稳健性的影响。文章研究发现,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资本外逃对金融稳定构成显著的威胁,即使考虑经济基本面这一控制变量之后,资本外逃对金融稳定状况也有显著的不利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有一定的时滞效应。
关键词:
资本外逃 金融稳定 实证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海丽 周远
金融发展水平是影响资本账户开放效果的关键阈值因素。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深入探究内生金融发展阈值视角下,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金融稳定的动态影响,并使用主成分分析合成金融发展和金融稳定测度指标。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存在明显的双阈值,内生金融发展有助于跨越门槛,不同类型的短期国际资本面临的金融发展门槛值不同,均未出现金融发展过度现象。由此提出短期资本账户开放策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兵
研究构建一个包括资本账户开放、金融稳定、投资者对金融体系的信心、外债状况以及金融深化在内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1990—2013年的数据,选取中国、印度、韩国、俄罗斯、泰国、新加坡等14个国家和地区(经济体)为研究对象,对上述国家和地区(经济体)资本账户开放对其金融稳定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储蓄率、金融深化度、投资者对金融体系的信心与金融稳定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外债状况与金融稳定性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就此针对我国资本账户的开放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劲松 韩克勇 赵琪
资产价格波动是影响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金融稳定不仅仅指银行信贷或汇率波动的稳定性,而是一个多维度的、能够全面衡量银行、证券、外汇以及宏观经济状况等金融相关变量稳定性的指标体系。本文在构建金融稳定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我国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房地产销售价格和股票价格等资产价格显著影响金融稳定,且房地产、股票等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是引发金融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为此,政策当局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通过加大股票市场监管力度、建立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预警体系等手段来观测资产价格波动情况;同时,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高度关注资产价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由资产价格剧烈波动引发金融危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国松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财政稳定是金融自由化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财政稳定性、资本外逃和货币替代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存在一定程度上财政不稳定性、资本外逃和货币替代等现象。为确保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成功,中国必须实施稳定财政政策。
关键词:
财政稳定 金融脆弱性 银行危机 货币危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郭文伟 罗胜涛
本文采用BSADF方法测度中国股市和房市的泡沫水平,并通过TVP-FAVAR模型构建中国的金融稳定状况指数,进而通过QVAR-DY模型分析股市泡沫和房市泡沫对金融稳定的异质性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第一,资产泡沫对金融稳定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且沪市泡沫、深市泡沫和房市泡沫之间存在泡沫传染;第二,在低分位数下,股市泡沫对金融稳定的溢出效应要大于房市泡沫,其中沪市泡沫的负向冲击比深市泡沫更大;第三,在高分位数下,房市泡沫对金融稳定的溢出效应要大于股市泡沫。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斯坦利·费希尔 何乐 厉鹏
金融危机的爆发与房地产问题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是不争的事实,与住房市场泡沫破灭相关的经济衰退,其严重程度是其他类型经济衰退的23倍住房市场与政府包括市场经济国家在内,各国政府普遍介入住房领域且进行干预。其原因在于,住房是一个基本的人类需求,而这让政府介入具有了道义和政治上的重要性。用经济术语来讲,住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斯坦利·费希尔 何乐 厉鹏
金融危机的爆发与房地产问题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是不争的事实,与住房市场泡沫破灭相关的经济衰退,其严重程度是其他类型经济衰退的2~3倍住房市场与政府包括市场经济国家在内,各国政府普遍介入住房领域且进行干预。其原因在于,住房是一个基本的人类需求,而这让政府介入具有了道义和政治上的重要性。用经济术语来讲,住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