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60)
2023(16174)
2022(13410)
2021(12371)
2020(10216)
2019(23591)
2018(23202)
2017(45277)
2016(24402)
2015(27466)
2014(27589)
2013(27011)
2012(24470)
2011(21828)
2010(22145)
2009(20978)
2008(19688)
2007(17655)
2006(15713)
2005(14432)
作者
(69493)
(57512)
(57030)
(54471)
(36618)
(27471)
(26031)
(22281)
(22043)
(20631)
(19680)
(19435)
(18227)
(18212)
(17887)
(17815)
(17044)
(16928)
(16534)
(16529)
(14294)
(14030)
(13871)
(13087)
(12923)
(12845)
(12810)
(12756)
(11664)
(11206)
学科
(95409)
经济(95268)
管理(75021)
(71579)
(60804)
企业(60804)
方法(40567)
数学(34744)
数学方法(34393)
中国(32790)
(29381)
金融(29378)
(28839)
(27836)
银行(27796)
(26757)
(26621)
(25521)
业经(23990)
地方(20485)
(19290)
(18944)
财务(18866)
财务管理(18831)
企业财务(17973)
农业(17474)
(17313)
理论(16889)
(16856)
贸易(16837)
机构
大学(345452)
学院(342885)
(139219)
经济(136074)
管理(135412)
理学(116196)
理学院(114971)
研究(114621)
管理学(113123)
管理学院(112504)
中国(92537)
(73689)
(68885)
科学(67465)
(56531)
财经(54331)
中心(53574)
(52049)
研究所(50896)
(50769)
(49284)
业大(48276)
北京(46824)
(43939)
师范(43549)
经济学(42828)
(41636)
(41422)
财经大学(40536)
农业(40356)
基金
项目(229369)
科学(180933)
研究(171164)
基金(167033)
(143986)
国家(142775)
科学基金(123490)
社会(108496)
社会科(102882)
社会科学(102855)
(88804)
基金项目(88491)
自然(78738)
教育(78007)
自然科(76892)
自然科学(76877)
自然科学基金(75489)
(74276)
编号(70258)
资助(68246)
成果(57907)
重点(50952)
(50826)
(48525)
课题(48093)
(47899)
(45453)
创新(44735)
国家社会(44673)
教育部(44238)
期刊
(155690)
经济(155690)
研究(107392)
中国(69207)
(53750)
学报(51540)
管理(51332)
(48481)
科学(47820)
(46467)
金融(46467)
大学(39920)
教育(37991)
学学(37435)
农业(32305)
技术(28621)
财经(27490)
业经(24874)
经济研究(24304)
(23394)
问题(20306)
理论(18703)
图书(17009)
实践(17002)
(17002)
(16054)
现代(16050)
技术经济(15766)
科技(15684)
(15229)
共检索到5198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边鹏  
普惠金融是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之一,对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探讨构建普惠金融下沉的市场化机制,将普惠金融的数量型调控与价格型竞争机制相结合,使边际分析在非完全竞争市场中发挥主导作用,引导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实现均衡,推动金融资源从低风险业务较为稳健地流向高风险业务,促进“低风险业务有限竞争、高风险业务充分竞争”,最终实现普惠金融的有效下沉。此外,通过提出普惠金融下沉市场化机制建设的制度保障,确保在建立普惠金融市场化长效机制、服务低信用群体的同时,兼顾市场效率和金融稳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树福  
2015年中国银监会成立了普惠金融部,并提出了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笔者以福建省为例,探索思考农村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以构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长效机制。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在福建省的实践为了解辖区普惠金融现状,福建银监局对辖内8个市、79个县(区/县级市)、958个乡镇、142个城乡银行业机构金融服务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受城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关天翊  
发展小额贷款,发展普惠金融,对于支持农民和小微企业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乃至整体金融建设的一个重点。本文通过对小额信贷的发展研究,尤其是在我国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以及提升贷款信用、保持贷款可持续等问题进行探究,结合回归分析等数据检验,发现我国小额信贷发展面临包括政府干扰、资金来源、评级缺失、内部管理、经营风险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登录  
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农村金融改革迫切需要向更高层次、更加深远的方向迈进。论文从农村实体经济、农村社会环境、农村金融服务功能等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站在如何构建农村普惠金融内生机制角度,分析了实现农村金融内生机制的路径,并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实现普惠金融发展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庞加兰   查雨城  
新质生产力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而数字普惠金融则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动力之一。将数字普惠金融融入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不仅能够有效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够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论文利用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西藏自治区与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显著推动了新质生产力发展,在进行了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对新质生产力产生影响,同时市场化程度在数字普惠金融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此外,数字普惠金融作用于新质生产力时存在自身双重门槛效应。论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数字普惠金融对新质生产力影响的内在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路径选择与理论支撑。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虹  王乔冉  
本文基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及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以及数字化程度的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具有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未能更好的兼顾效率和公平;在效应传导机制方面,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科技创新效应、创业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推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岳崴  张强  
当前,我国普惠金融政策尚存在政策执行不到位、政策绩效不高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普惠金融政策跟踪审计承载着落实普惠金融主体责任、纠正普惠金融政策偏差、防范化解普惠金融风险三大目标。本文针对普惠金融政策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基于普惠金融政策跟踪审计的特点和目标,从普惠金融政策传导机制出发,构建了从普惠金融政策制定、执行到政策效果全过程的审计运行机制和配套措施。为进一步提高普惠金融政策跟踪审计的效率和质量,需要加强审计协同,构建纵向联动、横向协调互补的审计协同机制;建立普惠金融大数据审计信息平台加强大数据技术在普惠金融政策跟踪审计中的运用;构建普惠金融政策跟踪审计"定责"与"追责"相结合的普惠金融治理问责体系。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随力瑞  金浩  
在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基于2008—2019年中国省级数据,研究普惠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揭示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并借助中介效应模型探究直接效应的作用路径。研究表明普惠金融可以通过人力资本积累、促进技术创新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三条路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并且可以基于地理和经济联系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因此建立系统化的长期性政策保障体系,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进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廖凯诚  张玉臣  彭耿  
基于2011—2018年城市面板数据对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以及运用DID和工具变量法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显著降低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这一抑制效应还表现在对技术效率和科技进步效率的影响上。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仅对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抑制效应,使用深度仅对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产生抑制效应,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则对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科技进步率均产生抑制效应。第二,数字普惠金融抑制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可以通过"资源竞争假说"解释。第三,城市行政级别不同,数字普惠金融与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作用关系相同、作用机制不同。因此,需针对金融机构的特点实施差异化政策,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提高金融业数字技术水平。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宾  
自2008年后危机时代以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已越过小额信贷阶段、微型金融阶段,进入综合性普惠金融阶段。同时,宏观审慎监管、微观审慎监管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成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三大重要支柱,那么在普惠金融发展范围更广、程度更深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当前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实情出发,较为系统地研究在普惠金融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存在的不足。通过比较借鉴国内外先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提出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的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徐亚平  潘韵婷  史依铭  
文章将数字普惠金融与市场化水平相结合,为深入探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提供了新视角。文章基于2011—2019年中国21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市场化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市场化水平在数字普惠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市场化水平的正向调节作用在中、小城市以及中部地区显著;进一步基于门槛效应分析发现,当市场化水平跨越第一和第二门槛值后,数字普惠金融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因此,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水平,提高市场化水平,有利于“十四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肖翔  洪欣  
近年来,在世界银行、普惠金融联盟等国际组织的大力推动下,世界各国普惠金融实践日益丰富,如何有效度量普惠金融状况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普惠金融指数相关研究,结合普惠金融指数的编制原则和目标,采用改进型指数功效函数模型,尝试编制一套适用于国际比较和历史比较的普惠金融指数,并利用国际组织相关数据对全球和中国普惠金融指数进行了测算和初步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覃朝晖   王镕菲   余思明  
深入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文章运用综合指标体系法,构建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有效提升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水平,经过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可信;机制分析显示,要素市场扭曲程度在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中存在逆向调节作用;门槛效应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具有非线性特征;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在粮食主产区更显著。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洪宁  
在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得到了金融服务,中国也是如此;而正如人类社会伴随着蒸汽机的轰鸣进入工业社会一样,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金融的结合,数字化技术也推动着普惠金融进入新时代。文章从普惠金融的发展与趋势着手,探讨当前中国普惠金融服务的数字化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于焘华  
<正>加快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有利于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降低风险处置成本,有利于完善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从国际经验看,如果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比较健全,能够及时、高效、有序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则可以大大提高金融体系的韧性和整体抗风险能力。相反,如果高风险金融机构长期得不到市场化退出,容易导致风险不断累积,资源配置严重扭曲,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美国20世纪80年代储贷危机就是一个具有深刻教训的典型案例。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