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05)
2023(16270)
2022(13238)
2021(12265)
2020(10312)
2019(23372)
2018(22964)
2017(45071)
2016(23372)
2015(25868)
2014(25487)
2013(25287)
2012(22862)
2011(20123)
2010(20360)
2009(19271)
2008(18261)
2007(16359)
2006(14364)
2005(12828)
作者
(62684)
(52632)
(52134)
(49518)
(33046)
(25068)
(23666)
(20335)
(20080)
(18571)
(17756)
(17719)
(16452)
(16163)
(16097)
(16014)
(15553)
(15114)
(15064)
(14970)
(12889)
(12737)
(12554)
(12271)
(11787)
(11757)
(11515)
(11454)
(10391)
(10359)
学科
(103382)
经济(103264)
(98569)
(80408)
企业(80408)
管理(77328)
(50605)
方法(45442)
数学(37105)
数学方法(36648)
(35427)
业经(34868)
农业(33905)
中国(30541)
(27265)
金融(27264)
(25779)
银行(25769)
(24938)
(24844)
(23274)
财务(23224)
财务管理(23186)
企业财务(22001)
地方(20592)
技术(18979)
(18314)
贸易(18298)
(18190)
(17883)
机构
学院(331290)
大学(321626)
(146807)
经济(144181)
管理(137491)
理学(118659)
理学院(117643)
管理学(115988)
管理学院(115377)
研究(99711)
中国(86384)
(69320)
(64256)
(59589)
科学(55178)
财经(54954)
中心(50370)
(50006)
(49766)
业大(47268)
(47088)
经济学(45365)
农业(44955)
研究所(41976)
经济学院(41254)
财经大学(40442)
(39503)
北京(39407)
经济管理(38687)
(38415)
基金
项目(218875)
科学(176567)
研究(166174)
基金(162616)
(137944)
国家(136608)
科学基金(121471)
社会(111077)
社会科(105236)
社会科学(105210)
(86560)
基金项目(86280)
自然(75411)
教育(74772)
自然科(73780)
自然科学(73766)
自然科学基金(72485)
(69837)
编号(67263)
资助(65201)
成果(52577)
(49426)
(48362)
(48290)
重点(48148)
国家社会(46598)
课题(44553)
创新(44507)
(44258)
人文(43887)
期刊
(166682)
经济(166682)
研究(95577)
(61885)
中国(60344)
(56333)
管理(52138)
(45105)
金融(45105)
科学(42528)
农业(41448)
学报(40726)
大学(34054)
业经(33917)
学学(32869)
技术(30173)
财经(27514)
教育(24980)
经济研究(24900)
(23748)
问题(22581)
(20757)
技术经济(18378)
世界(16680)
商业(16201)
农村(16140)
(16140)
现代(16138)
财会(15950)
理论(15712)
共检索到493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邹克  
以普惠金融为切入点,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基于中介效应与交互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普惠金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对城乡收入不平衡的影响,研究发现普惠金融作为主要因素,通过直接与间接途径,能够显著地降低城乡收入不平衡,其中农业TFP贡献了超过40%的中介影响;不过,现有普惠金融资源过度向小企业、工薪阶层、富裕农户群体倾斜,削弱了普惠金融降低城乡收入不平衡的作用,还加剧了相对低收入群体的内部收入不平衡。因此,针对目前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建议发展造血型开发式普惠金融,这对改善普惠金融发展所存在的结构性缺陷与通过开发性普惠金融降低城乡收入不平衡有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彦龙  沈艳  
本文结合省市级宏观数据、市县灯光数据和上市公司数据,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缩小了省内、市间和市内经济不平衡,这一效果在非直辖市和南方地区更大。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是数字普惠金融影响经济不平衡的主要机制。研究还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缩小企业间的人均产出差距,提供了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微观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文  刘汉成  
文章基于2011年、2012年、2014年和2016年CFPS数据库构建面板数据,利用中介效应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收入不平等与居民金融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促进居民的金融行为,提高其进入金融市场的概率以及程度;收入不平等在两者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数字普惠金融提升了农村地区居民收入,缓解了地区收入不平等状况,使得更多居民拥有闲置资金进入金融市场进行投资。进一步分析发现,使用深度和覆盖广度均能促进居民金融行为,但覆盖广度对居民金融行为的影响更加明显。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居民的金融行为影响更加显著。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梁双陆  刘培培  
数字普惠金融旨在为金融需求者提供一个普惠性的产品服务,促使传统金融转向开放、包容、普惠的"人本主义"经营理念。根据金融深化理论的观察,数字普惠金融通过门槛效应、减贫效应、排除效应可以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201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测算31个省级区域的泰尔指数,并在此基础上使用面板回归模型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有效收敛城乡收入差距;由于数字普惠金融会在计量经济模型中出现内生性问题,用互联网普及率作为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得到一致可靠的计量结果。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肖威  
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县域经济数据和城市经济数据分别进行面板分位数回归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通过存款机制和贷款机制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并且经济增长效应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强于经济较发达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二级指标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都能促进经济增长,其中覆盖广度对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作用最大,而使用深度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大。分地区回归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东部地区,它既能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也能缩小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差距。最后,本文提出实施数字普惠金融优先发展战略、平衡区域之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等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匡国建  
对珠三角各地级市和县(市)金融服务状况的比较研究表明:在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和区域金融发展仍然很不平衡,弱质产业、落后社区和弱势群体金融服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经济发达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更加注重解决金融发展不平衡问题,率先建立普惠型金融服务体系,让广大人民共享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伟  李树生  胡斌  
利用2004~2013年的相关数据,测算了中国的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VEC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得到以下结论:普惠金融发展程度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金融普惠特别是农村金融普惠程度的提高对降低城乡收入比,改善城乡收入分配状况发挥显著的正向作用,金融服务范围维度在现阶段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中更能起到主导效应。要改善目前城乡收入分配失衡的状况,必须促进具有普惠金融内涵的金融发展,尤其要创建农村普惠性金融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光顺  冯林  
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分别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与效果已得到学术共识,而关于两者城乡收入差距收敛效应的联合作用机理与效果仍有待深入探究。本文运用201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对数字普惠金融城乡收入差距收敛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表明,(1)整体来看,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农户人力资本投资能强化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的城乡收入差距收敛效应,且对使用深度的强化效果最明显;(3)在各项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中,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对数字信贷城乡收入差距收敛效应的强化效果最为突出。因此,在借助数字技术赋予农户享有金融服务权利的同时,要格外重视农户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他们对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获取能力与利用能力,更好地发挥出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文华  
文章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从普惠金融的角度出发,以重庆市为例,围绕农村金融发展以及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其存在非常紧密且稳定的关系。规模与效率是收入差距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前者对于城乡收入差距起到缩小的作用,后者起到扩大的作用;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明显小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普惠金融是由联合国在"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的概念。相对与传统金融所倡导的"二八定律",即20%的客户创造80%的利润,普惠金融最大的突破,是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主要为富人服务的传统理念,使得弱势客户也可得到平等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普惠金融是由联合国在"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的概念。相对与传统金融所倡导的"二八定律",即20%的客户创造80%的利润,普惠金融最大的突破,是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主要为富人服务的传统理念,使得弱势客户也可得到平等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焦云霞  
本文基于国家重大战略区域视角,采用Theil指数测度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不平衡性,并利用QAP方法探究其成因。研究结论显示,我国国家重大战略区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不平衡性呈下降趋势,且区域间差异是其空间不平衡性的主要来源;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和数字技术水平地区差距是造成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空间不平衡的重要因素;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距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空间不平衡的决定因素,而城镇化水平地区差距是黄河流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空间不平衡的决定因素。为协同提升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应客观对待国家重大战略区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不平衡性,并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建伟  
本文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的基础上构建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测算了2009—2014年我国30个省份的普惠金融发展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关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省域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地理维度的渗透性"子维度在现阶段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中起到主导效应,省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差异悬殊;大部分省域普惠金融的发展对缩小本省域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作用,但普惠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在省域层面上表现出非完全一致的关系;周边省域普惠金融的发展对本省域城乡收入差距的改善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不过这种溢出效应或区域辐射效应还不明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晓玲  
本文运用中国31个省份2010—2014年度数据,计算各地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并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互联网+"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均衡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和普惠金融两个变量各自对城乡人均收入水平、城乡收入均衡水平都有显著促进作用。两个变量的交互效应对城乡人均收入水平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城乡收入均衡水平影响并不显著,这说明在促进城乡收入结构性均衡增长方面,互联网与普惠金融的融合度不够。中国需要多策并举,有力推进"互联网+"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小微企业和低收入社区的推广,在促进城乡收入总水平增长的基础之上,促进结构性均衡增长,实现城乡包容性发展和共同富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建伟  
本文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的基础上构建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测算了2009—2014年我国30个省份的普惠金融发展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关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省域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地理维度的渗透性"子维度在现阶段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中起到主导效应,省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差异悬殊;大部分省域普惠金融的发展对缩小本省域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作用,但普惠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在省域层面上表现出非完全一致的关系;周边省域普惠金融的发展对本省域城乡收入差距的改善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