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13)
2023(6093)
2022(4903)
2021(4514)
2020(3706)
2019(8622)
2018(8025)
2017(15562)
2016(7550)
2015(8162)
2014(7995)
2013(7936)
2012(7255)
2011(6654)
2010(7157)
2009(7196)
2008(6134)
2007(5506)
2006(5147)
2005(4991)
作者
(20429)
(16964)
(16505)
(16069)
(10796)
(8016)
(7594)
(6601)
(6303)
(6134)
(5688)
(5568)
(5471)
(5340)
(5325)
(5230)
(4885)
(4843)
(4766)
(4362)
(4354)
(4133)
(3947)
(3846)
(3845)
(3792)
(3675)
(3515)
(3481)
(3340)
学科
(32923)
经济(32884)
(25246)
金融(25246)
(21996)
银行(21990)
(21456)
(21442)
管理(20803)
(19162)
企业(19162)
中国(17729)
方法(11435)
(11104)
中国金融(10958)
(10454)
数学(8883)
数学方法(8742)
业经(8635)
地方(8581)
理论(8226)
(7983)
(7362)
财务(7338)
财务管理(7328)
企业财务(7089)
(6929)
(6599)
农业(5807)
(5781)
机构
大学(106488)
学院(104208)
(47658)
经济(46620)
管理(37937)
研究(36947)
中国(36055)
理学(31756)
理学院(31437)
管理学(30915)
管理学院(30719)
(25947)
(22490)
财经(19927)
中心(19006)
科学(18537)
(18096)
(17592)
(16679)
(16537)
经济学(16525)
金融(16229)
银行(16129)
(16047)
研究所(15554)
(15115)
财经大学(15076)
经济学院(14819)
北京(14701)
人民(14679)
基金
项目(64202)
科学(51055)
研究(50611)
基金(47313)
(40173)
国家(39807)
科学基金(34370)
社会(33701)
社会科(32102)
社会科学(32096)
(24163)
基金项目(23946)
教育(22936)
编号(20396)
(20074)
自然(19452)
资助(19270)
自然科(19032)
自然科学(19026)
自然科学基金(18688)
成果(18006)
重点(14890)
(14645)
国家社会(14614)
(14455)
课题(14332)
(14036)
(13992)
教育部(13281)
(13265)
期刊
(53166)
经济(53166)
研究(38352)
(28330)
金融(28330)
中国(24564)
(20914)
管理(15259)
学报(13632)
教育(13503)
(12843)
科学(12660)
大学(11207)
财经(10751)
学学(10250)
(9282)
经济研究(9139)
技术(8243)
农业(7243)
业经(6954)
问题(6593)
(6167)
理论(6069)
国际(5872)
实践(5386)
(5386)
中国金融(4867)
世界(4846)
会计(4679)
技术经济(4615)
共检索到176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星焱  
近年来,多次与普惠金融相关的金融危机使人们愈加意识到,发展普惠金融亟需成熟的理论框架作为参照或指引。本文归纳了普惠金融经济行为的"5+1"界定法;尝试性地提出和界定了"普惠金融论",认为其主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对普惠金融发展路径和本质的解读,对普惠金融与包容性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分析,对金融发展是否公平的价值评判;更进一步,本文通过联合生产可能性边界模型比较分析了普惠金融的内生式和外生式演化路径;总结了发展普惠金融的基本经济效应,及其与包容性经济增长之间的理论逻辑;构建了一种可以测度金融发展是否平等的普惠金融公平系数。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对国内外普惠金融领域的学术研究和经济实践的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吕君杰  
以新冠肺炎为代表的突发公共事件对生命、财产、环境等造成灾难性后果,因此,各国政府都需要建构突发公共事件危机应对体系,突发公共事件审计是这个应对体系的成员,应该以其固有功能在突发公共事件危机应对中发挥作用。文章以信息经济学、经典审计理论和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为基础,探讨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的基础性问题,提出一个基本理论框架。这些基础性问题包括:突发公共事件审计需求、突发公共事件审计本质、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目标、突发公共事件审计客体、突发公共事件审计主体、突发公共事件审计内容、突发公共事件审计方法论、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结果及其应用。研究深化了对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的认知,为建构和优化突发公共事件审计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善民  
资金约束一直是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大掣肘。《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都高度重视金融扶贫工作,明确提出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金融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支持水平。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尚未形成广覆盖、可持续、多层次、梯度化、低成本的金融扶贫工作机制。文章建立了普惠制金融扶贫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阐明了普惠制金融的内涵以及普惠制金融扶贫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扶贫的管理模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租赁补贴型住房保障是住房保障的重要类型,文章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从理论上阐释租赁补贴型住房保障审计的各个基础性问题,提出一个关于租赁补贴型住房保障审计的基本理论框架。阐释的租赁补贴型住房保障审计的基础性问题包括租赁补贴型住房保障的审计需求、审计本质、审计客体、审计主体、审计内容、审计目标、审计方法、审计结果及其运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基于审计的一般本质探究金融审计本质。首先,从内涵上来说,金融审计是以系统方法从行为、信息和制度三个维度对金融经管责任履行情况实施的独立鉴证、评价和监督,并将审计结果传递给利益相关者的金融治理制度安排,金融审计需要顺序履行鉴证、评价和监督三大审计职能。其次,从外延上来说,金融审计可以从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和审计内容方面分别形成不同类型的审计,这些不同类型的金融审计的共性就是金融审计的共性本质。最后,分析金融审计与金融监管、金融稽核的差异:金融审计是所有权监督,金融监管是行政权监管,外部稽核是金融监管的方式之一,而内部稽核本质上是内部审计的一种方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基于资源托付的金融委托代理关系有三类:股东与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总部与内部单位、政府与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各类关系下,代理人都对委托人承担了金融经管责任,成为金融经管责任承担者,由于自利和有限理性,在激励不相容、合约不完备、信息不对称和环境不确定的情形下,金融经管责任承担者可能偏离委托人的意愿,从而出现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为此,金融委托人会推动建立一整套的金融治理体系,金融审计是其中的重要成员,其发挥作用的路径是鉴证、评价和监督金融经管责任履行情况,以促进金融经管责任承担者更好地履行其金融经管责任。由于金融审计的独特作用路径,股东对外部金融审计存在普通需求;金融机构总部对内部金融审计存在普通需求;政府对针对金融监管部门的政府金融审计存在普通需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石桥  李瑶  
政府向人大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是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创新,适应这一需要,政府审计机关要开展国有资产管理审计,这是政府审计制度的重要创新。本文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阐释国有资产管理审计的基础性问题,主要包括八个方面:国有资产管理审计需求,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本质,国有资产管理审计客体,国有资产管理审计主体,国有资产管理审计内容,国有资产管理审计目标,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方法,国有资产管理审计结果及其运用。上述这些基础性问题的理论阐释就是国有资产管理审计的基本理论框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崔满红  郭威  
(一)关于金融发展理论麦金农和肖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具有广泛的影响,七八十年代以来,一些拉美国家与东南亚国家进行了"金融深化"的改革,使该理论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 1.金融抑制理论。金融抑制理论系统分析了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军  王念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活动借助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工具进行创新实践,进而实现金融服务的普及和延伸。分析发现,交易回报的泛货币化、需求推动金融创新以及共生性的金融生态系统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特征。从本质上讲,互联网金融通过"渠道"或"平台"的创新优化,实现了多元化、深层次的资金供求匹配。金融抑制、金融生态群落沉淀、市场需求结构变化、互联网技术为供给提供的保障以及普惠金融政策的实施是中国互联网金融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可从传统金融中介理论比较分析角度入手,构建互联金融动因理论、模式理论及风险理论为一体的完整理论逻辑框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森  
把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传统企业改造成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兼容的现代企业,这是当代中国改革的重要课题。企业重组的内涵不仅是破产、兼并等方式,更重要的内容是通过产权责任清晰,重构投资主体。实现企业重组遇到的最大障碍是历史遗留的债务包袱。对帐面债务的化解,可以通过专业银行的商业化处理;而对非帐面债务,可通过设立养老、失业、医疗等基金,构建社会性保险机构来解决。国有企业改革与整个金融体制的改革紧密相关。金融创新不仅是金融工具的创新,也包括金融制度的创新。企业制度与金融制度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沈悦  申建文  
以实体经济的部门瓶颈制约模型、货币视角的资产市场均衡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一个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状态空间时变参数模型计量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农业部门瓶颈制约明显,产品供给弹性低,当需求短期内增加,农业劳动力、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结构性通货膨胀特征明显;同时,当货币流动性出现过剩,充足的流动性会将结构性通货膨胀推向更高水平,国内货币流动性、外汇储备则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裴育  郑石桥  
政府审计功能关注政府审计能干什么,包括鉴证、评价、监督、建议和指导五大功能;政府审计主题关注审计什么,包括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行为和制度;政府审计客体关注审计谁,公共资源经管责任承担者或承载者是审计客体,包括组织、实物、公共政策和领导干部。政府审计功能、审计主题和审计客体共同决定政府审计业务类型体系,不同类型的审计业务是政府审计不同功能作用于不同审计客体的不同审计主题所形成的,审计主题是审计业务类型的骨架,根据审计主题,政府审计业务分为单一主题审计业务、多主题审计业务和综合审计业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健  张金林  
自2005年普惠金融概念被首次提出以来,发展普惠金融已成为国内外的共识。本文运用知识图谱分析法,以2005—2018年的国内外研究文献作为样本,对普惠金融的核心知识域、研究现状与热点主题进行梳理分析,并通过解读普惠金融内含,探讨普惠金融的未来发展方向。研究发现:(1)在过去十三年间,普惠金融的研究范围与研究视角较为全面,且研究脉络较为清晰;(2)国内外普惠金融研究的热点方面具有一定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反映出国内外研究侧重点不同;(3)普惠金融未来将与金融科技融合发展,普惠金融未来的研究可重点关注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的服务效率、成本管理的影响等方面。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储昭东  彭璧玉  程昆  
从村镇银行特征出发,构建银监会与村镇银行信贷经理人之间的博弈模型,求解出村镇银行信贷经理人违规放贷概率的函数,分析各因素的影响机制,得出村镇银行的监管范式是实施威慑性外部人监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伟  李忠斌  李海平  
文章通过建立模型,分别从农村金融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分析了农村金融困境形成的原因,分析发现,信息不足导致金融交易成本过高是形成金融困境的主要原因,最后探讨了摆脱农村金融困境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